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紫禁城十大不为人知的地方盘点

紫禁城十大不为人知的地方盘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982 更新时间:2024/1/9 7:09:14

紫禁城是明清时期的皇家宫殿,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这硕大的紫禁城内,有十个不为人知的细节。

一、段虹桥上的捂裆狮

这个狮子实在比较出名!因为它造型奇特,竟然抓着头挠着腮,呲牙咧嘴显得表情痛苦,而最突出的是它有一只手还抓着自己的裆部。

是不是感到很怪异呢?这完全故宫的整体风格不搭,“嘻哈”的作风还有点不合礼法。

这只小狮子站立在一座名为“段虹桥”的石桥上,桥位置处于故宫太和门外、武英殿东,单卷石桥,桥身横跨于内金水河之上。关于这座桥的来历,据推测基本是建于明之前,为元代皇宫正前门的一座石桥。“段虹”二字与这座桥十分般配,这座桥就像断掉的彩虹一般。

传说,当年道光帝想培养长子奕纬为接班人,但奕纬不学无术,不听教导,有一次竟然当面顶撞师傅。道光闻后,叫来奕纬,愤怒之下一脚就踢中其裆部,没过几天,奕纬就一命呜呼了。后来道光后悔至极。所以每次在路过断虹桥时,看到这只狮子便会想起自己的儿子,想到伤心欲泣,遂命太监用红布把狮子盖上。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

二、九龙壁上的木头龙腹

九龙壁位于皇极殿前,是一个几乎每个来故宫的游人必到的地方。九龙壁是由复杂的玻璃工艺烧制而成,每一条龙都是由许多块玻璃构件拼装成的。而在九龙壁从东数第三条白龙的身上,却有一块构件不是玻璃烧成,而是木头雕刻而成的,你能看出来了吗?

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当时工匠想偷工减料?当然不是!要知道木头雕刻的成本要比玻璃烧制高得多。

事实是这样的,在当年建造九龙壁的时候,因为烧制工艺实在太复杂,有一块构件被烧坏了。可上头定的工期将近,再去重新烧制已经来不及了,这可怎么办呢?

众多工匠像热锅上的蚂蚁,急的团团转。突然一个工匠突发奇想,要是用木头雕刻好后,再涂上白漆不就可以假乱真了?

于是工匠们找了一位木工老师傅,用上好的楠木,连夜雕刻了这块木头龙腹,并刷好白漆拼在了白龙身上。你还别说,安好后还真看不出来,而这块木头龙腹也使众多工匠们免去了一场杀身之祸。

虽然木头龙腹在当时骗过了验收的官员,可却骗不过时间的流逝,经过几百年,木头上的白漆早已掉光,也让大家看到了这块不同寻的龙腹。

在古代,为了给皇帝做工程,工匠们时常要会发挥他们各种逆天的智慧,当然,想不发挥也行,不过要时常冒着被咔擦的危险哦!

三、太和殿广场上的仪仗墩

在太和殿的北面,是巨大的太和殿前广场,面积足有三万平方米。而在广场地面,左右各有一行小方砖,整齐的排列在地上,呈“八”字形一直延伸到太和门。大家有没有很好奇它是干什么用的呢?

这种白色小方砖叫做“仪仗墩”。在古代,皇帝出宫或举行大朝的时候,那可不能是一个人溜溜达达、偷偷摸摸就出来了,而为显示皇威,必须得有一套叫做“法驾卤簿”的仪仗队伍。

队伍中有人举着旌旗、令牌、礼器等物,威风凛凛;也有的人抱着皇帝要用的椅子、尿盆什么的,也是气宇轩昂。(毕竟皇帝也是人,总得吃喝拉撒睡嘛)而这些人就站在这些小方块上,一个方块站一个人,就类似咱们小时候老师用白粉笔画的一个个小白点。

四、隆宗门匾额上的箭头

隆宗门是保和殿西面的一道门,是前三殿和后三宫通往慈宁宫的重要通道。

然而就在这么重要的一个门上,却插着一支1813年的箭头!

人如此大胆?敢在这里射箭?

原来,在1813年曾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经过了康乾盛世之后,大清朝像是一个用力过猛的长跑运动员,虽然还在奋力前奔跑,但已是强弩之末。

嘉庆十八年,也就是1813年,爆发了大规模的天理教起义。按理说起义嘛,在各朝各代都不新鲜,也就是个一般事件。但这支起义军却相当生猛,很不一般,竟然长驱直入打到了紫禁城的隆宗门附近。

隆宗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过了这道门就是三大殿和后三宫,就能直接打到嘉庆皇帝的的炕头了,天理教叛军眼看胜利在望,战斗积极。而清朝也知道隆宗门的重要性,也集结大批军队准备守城。双方都摆开了玩命的架势,打了一架后,由清军取得了胜利。

事后清军清理战场时发现,有一支箭射在了隆宗门牌匾上,嘉庆皇帝却并没有让人去除,而是将它保留了下来,以示警戒,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了天下还有各种牛人都想抢他这个位置。

五、太和殿前水缸上的刀痕

故宫中几乎每个大殿的前面都有几口巨大的水缸,我们都知道这是为了救火而准备的。

这些大水缸名叫“太平缸”,有铁的、铜的,还有铜质鎏金的,每口缸都有一千多公斤重。

太和殿前面的四口大缸,如果你仔细看的话,会发现缸上面有一道道被刀刮过的痕迹。这是当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留下的铁证!

那时候,一群侵略者围在水缸周围,拿出刀“咔呲咔呲”的刮金子,转眼一口金色大缸变成了黑色。紧接着一群人又扑向了另一口大缸……

突然想起来,好像蝗虫也是这样的工作流程!

六、保和殿后的云龙石雕

在故宫里每一个宫殿的前后两面,都有石制的台阶,在台阶的正中是一个斜制的长条石,上面雕刻着龙、凤、海水江崖等各种图案,这个东西叫做“灵墀”。

故宫里有一个最大的灵墀,非常值得一看!这块灵墀在保和殿的后面,是由一整块石头雕刻而成,据说开采于房山,重达三百多吨,被称为“云龙石雕”。

在没有起重机的当时,这个三百多吨重的大家伙是怎么运来的呢?

原来,这个大家伙在运送的时候足足出动了一万多名工人,而且特意选在了最寒的三九天。他们用的方法是在房山到北京的路上,每隔一里工人们便凿开一口水井,在地面洒水成冰,利用冰的来减少摩擦力,再将巨石一点一点拉到北京。

现在来看,清朝工人的智慧已经逆天!

七、乾清门前面的耷耳狮

故宫里的狮子都是威风凛凛的,个个竖着耳朵虎视前方。但凡事总有例外,在乾清门前面就有两只“例外”的狮子!

这两只鎏金狮子乍看没什么区别,仔细看却发现,它们的耳朵是像哈巴狗一样耷拉着的…作为一只狮子,却摆这么个乖乖卖萌的造型,这样真的好吗?

其实呀,之所以这么设计,是有历史来由的。乾清门作为通向后三宫的门户,摆放两只耷拉耳朵的狮子正是想告诉后宫嫔妃们:不该听的别瞎打听,不该管的别瞎问。

有些事知道了也当没听到,这就是后宫中的生存之道。

八、太和门前的石盒与石亭

我们进入故宫后,一般都会迫不及待的穿过太和门,去看巍峨的三大殿和后宫诸殿,却忽略了太和门前的两个东西。

在太和门前面,一对石狮子旁,摆着一个石盒和一个石亭,不知道大家注意过没有。

它们是干什么用的呢?

据说,左边这个石盒是真的可以打开的,当然,如果你邀请十几个人一齐使劲,同时也没有保安来把你们赶出去的情况下。

史料记载,石盒里装的是五谷,红线和金银元宝等物,代表钱粮布匹,也就是一些镇物。

而右边这个石亭叫做“诏书亭”,皇帝颁发诏书时要先将诏书放在这个亭子里。

九、雨花阁殿顶的鎏金铜龙

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他们往往一生都与龙为伴。故宫中最多的便是关于龙的雕刻。有故宫专家做过一项尚不算完全的统计,故宫最主要的建筑太和殿,内外的龙纹、龙雕就有13844条之多。

故宫号称有宫殿8600多间,仅以每殿有6条龙计算,就有龙5万条,事实上的数目当然远不止此。

而在这片龙的时空里,雨花阁殿顶的鎏金铜龙尤为奇特,它身长3米,匍匐着身姿作势欲下,似乎只是暂停在檐角,所以被称为“跑龙”。

十、太和殿里的神龟仙鹤

走进故宫,走上太和殿,每个人都会首先去看看皇帝做的那尊宝座,其实,那没什么可看的,离得大老远,你也只能在门外瞅瞅。

其实太和殿这儿最值得看的就是殿门口矗立的一对铜龟、铜鹤。相信很多人都把他们忽略了,但它们却是太和殿这里最能体现皇帝们梦想的东西。

首先来说说铜仙鹤,古人们对于鹤有一种特殊的崇拜,仙鹤代表一种“成仙”的愿望,在咱们所知道的很多道教和佛教典籍里,谁成仙人了一般都是驾着一只鹤飞上天,驾鹤西去。

太和殿前,皇帝们安一座仙鹤,寓意就是希望自己可以得道成仙,能永世统治帝国!

在仙鹤的后面,还有一只龙头龟,记好喽,这可是龙头的龟!可不是普通的乌龟。龟嘛!就是长寿的象征。

铜龟和铜鹤,强强联合,象征江山永固,万寿无疆。而且,这对龟和鹤身体里是空的!为什么做成空的呢?难道是铜不够了,工艺做不出来,只能搞个空心的?

完全错误,之所以做成空的,就一个原因,里面要焚香。

咱们知道太和殿是举行诸如皇帝登基大典、册立皇后、颁布诏书等这类重大典礼时才用的,当举行这种所谓的大朝礼时,武百官跪候在太和殿前,而太和殿本来就很高,这时如果铜龟和铜鹤身体里焚香,香气弥漫出来,把整个大殿都笼罩在香气之中,大家想想,是不是非常像天上的天宫笼罩在仙气之中呢!

微不足道的小地方都可能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小秘密,一段被后人忽视甚至遗忘的小历史,这才是故宫真正的魅力!了解了这些小秘密,大家是不是开始对故宫有了新的期待呢?

标签: 紫禁城

更多文章

  • 少林七十二绝技武学盘点 为什么少林七十二绝技难以学会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七十二绝技

    少林,在武侠小说中一直都是一个大门派,也是武学的发源地,少林有七十二绝技,但是能学到其中一绝两绝已经非常厉害了,为什么少林寺七十二绝技始终无人学会。写江湖的武侠小说,总是让人不自觉去对比角色的武功高低。在金庸先生的笔下,比如说独孤求败、阿青等等这样的绝世高人,那都是每一个时代无人能争议的天下第一。

  • 古人为何将13岁妙龄称为豆蔻年华 豆蔻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豆蔻

    我们常常将少女美好的青春时光称为“豆蔻年华”,其实在古代,豆蔻是有专指的年龄,十三四岁的女孩子正是花一样的年纪。古人从不吝啬把世间最好的事物都用来赞美这个年纪的女孩子们,那最后,为什么偏偏豆蔻胜出了呢?看过豆蔻照片,你便会明白了。“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 古代刀的佩戴方法有哪些 刀插在束衣的腰带上最简单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古代

    刀的佩带方法不如剑那样丰富多彩,但是作为经常要用的工具和防身武器,不随身携带是不合理的,所以根据推测只有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可供参考,即把刀插在束衣的腰带上。《岭外代答》卷六“蛮刀”条上说:“猺刀黎刀,带之于腰,峒刀蛮刀,佩之于肩。”说明古代的少数民族早

  • 古代十大禁书盘点 尺度太大的春色小说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禁书

    极其香艳的内容不仅在现代是被禁止的,在古代也是一样被禁的。古代也有很多尺度较大的春色小说,内容因为太过不堪而被禁止。下面探秘志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古代十大禁书!中国古代十大禁书1、国色天香这是由吴敬新所写,在明万历年间禁,里面描写了各种偷香窃玉的场景,宣泄性极强。经常以一男多女聊床作乐为小说

  • 姜子牙的妻子是谁?史上姜子牙痴迷的三个女人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姜子牙

    《封神演义》里的姜太公师从元始天尊修道40年,72岁下山,受结拜兄弟宋异人做媒,他的老婆姓马,称为马氏,68岁,后来此妇势利,对姜子牙不满而自愿提出离婚。子牙同意,后未再娶。待子牙功成名就,马氏十分后悔,上吊自尽,子牙多少念旧情,封她做了扫帚星。姜子牙的妻子是谁?现实中,姜子牙可不是一个怀才不遇的渔

  • 清朝皇帝打赏的金瓜子是干嘛的?金瓜子价值多少呢?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金瓜子

    说到清朝皇帝打赏的金瓜子这个玩意,其实还是有很多人还是十分的了解的,毕竟这个东西和金是挂钩的,那么有的人要问了,我并不知道这个金瓜子到底是什么啊,那么下面就跟谁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这个金瓜子到底是什么吧!清宫剧中,很多人都会得到一些珍贵的赏赐,当太监们说出皇帝赏赐了金瓜子时,无论是谁都会喜笑颜开,然后

  • 算盘是谁发明的?算盘的来历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算盘

    在我们现代的生活当中,不管是在哪里,日常生活,公司的会计等等,都会使用计算机来进行计算公司的收入与支出等等。那么,在我国古代没有计算机的年代里,人们是用什么来计算呢?没错,就是算盘了。那大家知道算盘是谁发明的吗?有着什么来历呢?那么接下来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吧。盘是人人都很熟悉的计算工具,算盘

  • 刘禅小名为什么叫“阿斗” 刘禅名字正确读音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禅

    刘备之子刘禅小名阿斗,关于他还有一句广为流传的俗语:“扶不起的阿斗。”那么刘禅为何乳名“阿斗”?刘禅的正确读音应该怎么读呢?刘禅生于建安十二年(207)春天。当时,刘备正电兵于新野县。据《三国演义》所讲,他降生之时,发生了一柱“祥瑞&rd

  • 味精是谁发明的?味精来自于哪个国家?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味精

    味精这个东西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这是我们目前日常生活中,做菜的时候用到的最平凡的调味料了。每一道好吃的菜都离不开好吃的调味料,味精是我们生活中最常用的调味料之一,然而我们只负责吃,却从来都不清楚其食材的来历。味精早在上个世纪初就已经被发明了出来,那么味精是谁发明的呢?来自于哪个国家呢?现在小编就带着

  • 清朝的皇贵妃品级多大?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皇贵妃

    我们看宫装剧最吸引的就是皇帝的各种老婆们了,但是他们一个皇后,若干皇贵妃、贵妃、妃嫔等等,尤其是清朝的,那么除了皇后这皇贵妃和贵妃到底是算个什么地位呢!清朝后宫总分为八个等级,皇贵妃这个位置,在后宫仅仅比皇后差一点,就是说除了皇后,皇贵妃的位分是最大的,清朝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二十一个皇贵妃。这些皇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