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舌战群儒的主人公是谁?成语舌战群儒是怎样的故事

舌战群儒的主人公是谁?成语舌战群儒是怎样的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346 更新时间:2024/2/3 10:33:20

舌战群儒的主人公是谁?舌战群儒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年代?对于了解这些故事背景前我们不妨先来了解舌战群儒的意思:舌战:激烈争辩;儒:指读书人。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对于舌战群儒的最后结果是什么?一起来看这个故事把,看看他们的“骂战”有多激烈。

拥兵百万南下,意在一举消灭刘表、、等割据势力,统一全国。荆州刘表新亡,其继承人幼子刘琮望风而降,暂依刘表的刘备在的辅佐下,虽然用计火烧博望、火烧新野,小胜了两阵,但最终还是因兵微将寡难以抵敌,不得已弃新野,走樊城,后来到江夏与刘琦(刘表长子)会合。

曹操大兵压境、虎视眈眈,在这危急关头,诸葛亮自请出使东吴,意在促成孙刘联盟,共同抵抗曹操。这样,就发生了《》中著名的“诸葛亮舌战群儒”的精彩的外交场面。一次成功的外交活动,使联吴抗曹的统一战线得以形成。

“诸葛亮舌战群儒”是口才、学识的较量,也更是敏捷的思维和胆识的较量,这一段对话非常精彩,经常被后人津津乐道。可以说是“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有力佐证!

“诸葛亮舌战群儒”,其实是诸葛亮说服孙权抗击曹操的一个序曲。当时在东吴的阵营中,对于曹操的百万雄兵压境,文臣武将有两派主张,即投降派和主战派。投降派的代表人物就是张昭、顾雍虞翻步骘薛综等,要说服吴侯孙权,不说服这些整天在孙权耳边散布曹操威胁论、散布曹兵不可战胜论,并吵嚷着要投降的一班文臣谋士是不行的。但要说服这些满腹经纶的人物,也决非是一件易事!且看诸葛亮是怎样一步步取得论辩的胜利的!

第一个上来发难的是东吴谋士中的一号人物张昭,这个人是手下的老臣,当是孙策临死时,嘱咐孙权“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可见这个人物在东吴的地位!

张昭的发难尖刻而锋芒毕露,简直就是一个下马威!虽然他的言辞带有羞辱和人身攻击的特点,但仍不失儒生的礼仪和客套,他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一步步逼迫孔明承认自己无能,最终达到羞辱孔明、杀一杀孔明傲气的目的。他和孔明斗了三个回合,但最后不得不甘拜下风,弄了个聪明反被聪明误,最终被孔明含沙射影地讽刺了一通,只能暗暗地喊肚子疼。 历史

第一个回合:张昭先以言挑之曰:“昭乃江东微末之士,久闻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乐。此语果有之乎?”孔明曰:“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

张昭先投石问路,听说阁下经常自比管仲乐毅,是这样吗?张昭的试探之语,如果换了别人来回答,大概会说,不敢当!哪里哪里!那都是别人瞎说的,我怎敢自比管仲乐毅啊?但诸葛亮毫不客套、毫不退避,沉着应答,将话锋接了个正着,是啊,这只是我的小可之比。看来诸葛亮的口气很大,底气也十足!

张昭暗自高兴,这正是他需要的回答。心想,果然不出所料,孔明这小子还是年轻啊,看来这个小子一下子就进套了、中计了,于是他步步紧逼,开始了第二个回合的发难。

昭曰:“近闻刘豫州三顾先生于草庐之中,幸得先生,以为如鱼得水,思欲席卷荆襄。今一旦以属曹操,未审是何主见?”

答曰:“吾观取汉上之地,易如反掌。我主刘豫州躬行仁义,不忍夺同宗之基业,故力辞之。刘琮孺子,听信佞言,暗自投降,致使曹操得以猖獗。今我主屯兵江夏,别有良图,非等闲可知也。”

这一次,张昭说到了当前的政局,想以当前刘备失败的事实逼迫孔明承认自己无能。不是吗?刘备得了你孔明,说他如鱼得水,准备大展宏图于天下,但却连自己驻扎的荆州也守不住,如今已被曹操夺去了,不知你们高层是怎么策划和决策的?

更多文章

  • 什么是俱五刑?酷刑俱五刑的图文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什么,五刑,酷刑,图文,简介,古代,刑罚,看了,令人,不寒而

    古代的刑罚看了令人不寒而栗。在文明尚未开化的中国古代,通过对人肉身的处置而达到惩罚的目的,献血琳琳的历史就这么来了。今天我们来讲讲被称为满清的十大酷刑之一“俱五刑”。对于俱五刑不是很了解却也想认识的朋友搬来小板凳坐好咯,看看小编怎么说,难道这种刑罚只是针对女人吗?什么是&ld

  • 班门弄斧的主人公是谁?成语班门弄斧是怎样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班门弄斧,主人公,成语,怎样,故事,班门弄斧,主人公,鲁班

    班门弄斧的主人公是谁?班门弄斧的主人公是鲁班,生活在明朝的梅之涣未来讽刺一些人而做了一首诗人。为什么说他班门弄斧呢?先来了解班门弄斧的意思,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有一回,他到采石矶(现在安徽当涂)唐代大诗人的墓地去游览,只见四周的墙壁上,涂涂抹抹全是游人写的诗,这些诗

  • 兵不厌诈的主人公是谁?兵成语不厌诈是怎样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兵不厌诈,主人公,成语,不厌,怎样,故事,兵不厌诈,主人公

    兵不厌诈的主人公是谁?兵不厌诈的主人公是重耳吗?兵不厌诈的意思是什么?厌:排斥,嫌恶,憎恶;诈:欺骗。用兵作战不排斥运用诡变、欺诈的策略或手段克敌制胜。也指用巧妙的手段骗人。兵不厌诈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兵不厌诈的故事:公元前633年,楚国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第二年春天,晋文公派兵攻占了楚的盟国曹国

  • 成语故事乘龙快婿的主人公是谁?乘龙快婿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语,故事,乘龙快婿,主人公,典故,乘龙快婿,主人公,萧史

    乘龙快婿的主人公是谁?乘龙快婿的主人公是萧史吗?乘龙快婿在现代的意思往往用来称赞女婿。那么乘龙快婿这个典故是怎么来的呢?乘龙快婿的古代意思和现代意思是一样的吗?一起来看看这个典故所传达的寓意。据《东周列国志》记载,秦穆公有个小女儿,生时正好有人献美玉璞石,琢磨后得碧玉一块。小女抓周,独独抓取此碧玉把

  • 过关斩六将的主人公是谁?关于过关斩六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过关,斩六将,主人公,关于,故事,过五关斩六将,意思,是什么

    过五关斩六将的意思是什么?过五关斩六将比喻克服重重困难。出自《三国演义》:过东岭关时杀孔秀;过洛阳城时杀韩福、孟坦;过汜水关时杀卞喜;过荥阳时杀太守王植;过黄河渡口时杀秦琪,“过五关斩六将”因此得名。关于成语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前至一关,名东岭关。把关将姓孔,名秀,引五百军兵在

  • 孺子可教的主人公是谁?成语孺子可教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孺子可教,主人公,成语,故事,孺子可教,主人公,意思,教诲

    孺子可教的主人公是谁?孺子可教的意思:;教是教诲。小孩子是可以教诲的,后形容年轻人有出息,可以造就。出处:西汉·《·留侯世家》:“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关于成语孺子可教的故事张良,字子房。他原是韩国的

  • 精忠报国的主人公是谁?成语精忠报国的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精忠报国,主人公,成语,意思,精忠报国,主人公,岳飞,意思

    精忠报国的主人公是谁?精忠报国的主人公是岳飞精忠报国的意思:精心忠诚,报效祖国出处:《北史·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精忠报国故事介绍著名军事家,武术家,抗金,民族英雄。字鹏举,谥武穆,后改谥忠武。河北(今河南)相州汤阴永和

  • 九牛一毛的主人公是谁?成语九牛一毛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九牛一毛,主人公,成语,故事,九条,身上,根毛,比喻,极大

    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关于九牛一毛的故事 听说将军率领部队深入到匈奴的国境,士气旺盛,心里很高兴。许多大臣便祝贺皇帝英明,善于用人。后来李陵战败投降,武帝

  • 成语故事小时了了的主人公是谁?竟然是孔融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故事,小时,了的,主人公,竟然,孔融,成语,故事,小时

    成语故事小时了了的主人公是谁?小时了了的主人公是孔融。大家都听过孔融的故事,就是孔融让梨咯,这个在小学课本里出现的小孩,为什么长到后又被贴上“小时了了,大必未佳”的标签呢?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好了。孔融是汉末名噪一时的大儒,历史上留下了不少关于孔融的典故,下面就来看看关于孔融的

  • 罄竹难书的主人公是谁?成语罄竹难书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罄竹难书,主人公,成语,故事,罄竹难书,主人公,李渊,意思

    罄竹难书的主人公是谁?罄竹难书的主人公是李渊。罄竹难书的意思是什么?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古人写字用竹简,竹子是制竹简的材料)。故事源自隋唐,,瞿让,隋炀帝。 分别出现于《吕氏春秋》:“乱国所生之物,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也。”和《汉书·公孙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