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一问三不知的主人公是谁?一问三不知出自哪个典故

一问三不知的主人公是谁?一问三不知出自哪个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899 更新时间:2023/12/28 16:52:10

一问三不知的主人公是谁?一问三不知的主人公是苟瑶。一问三不知出自那个典故?先来看看一问三不知是什么意思?原意是对某一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都不知道,现在用来表示对实际情况一点也不知道。出处:《左传·哀公二十七年》:“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

一问三不知的典故

公元前468年,晋国的大夫苟瑶率大军讨伐郑国。郑国在春秋初年是个强国,后来日渐衰弱,成为一个弱小的诸侯国。郑国君抵挡不住晋军的进攻,于是派大夫公子般到齐国去求救。

齐因的君主平公不能容忍晋国吞并郑因而更加强大,构成对齐国的威胁,就派大夫陈成子率军前去救援。陈成子率军到达淄水河岸的时候,天下大雨,士卒们不愿意冒雨过河。郑国的导子思说:“晋国的兵马就在敝国都城的屋子底下,所以前来告急,敝国的君臣,正焦急地盼望齐军早日到达。如果再不行进,恐怕要来不及了。”

陈成子披着雨篷,拄着兵戈,焦急地站在山坡上指挥齐军过河。战马见了的舀滔的河水吓得嘶叫,他使用鞭子狠抽,硬逼它们过河,经过一番努力,齐军安全地渡过了淄水,准备与晋军交战。

晋军统帅苟瑶见齐军军容严整,心里有点害伯,便对左右的部将说:”我占卜过攻打郑国,却没有占卜过和齐国作战。他们的军队排列得非整齐,我们恐怕打不过他们。”部将们也赞成他的看法,主张撤兵。苟瑶一边下令撤军,一边派一位使者去齐军营地拜见陈成子。使者说:“我们的统帅让我向您解释:这次晋国出兵,其实是为了替您报仇。您陈大夫这一族,是从陈国分出来的。陈国虽然是被楚国灭掠的,但却是郑国的罪过。 内容来自www.lishidaquan.com

所以,敝君派我来调查陈国被灭的原因,同时间问您是否在为陈国忧愁。”陈成子听了使者的活,知道这是苟瑶编造出来的说言,十分生气他说:“欺压别人的人绝没有好下场:像苟瑶这样的人难道能够长久吗?”齐国的使者走后,有个名叫苟寅的部将报告陈成子说:“有一个从晋军来的人告诉我说,晋军打算出动一千辆战车来袭击我军的营门,要把齐军全部消灭。”

陈成子听了严肃他说:“出发前国君命令我说:‘不要追赶零星的士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马。晋军即使出动超过一千辆的战车,我也不能避而不战。你方才竟然讲出壮敌人威风,灭自己志气的话!回国以后,我要把你的话报告国君。”

苟寅自知失言,后悔地说:“今天我才知道,自己为计么总是得不到信任而要逃亡在外了,君子谋划一件事情,对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这三方面都要考虑到,然后向上报告。现在我对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报告,怎能不碰壁呢?”几天后晋军撤兵,陈成子也率军回国。

《左传》中所说的“三不知”很明白,是始、中、终三阶段三方面都不知道。邓拓在他的《变三不知为三知》一文中,对“始、中、终”做了很详细的阐述:“‘始,就是事物的起源、开端或创始阶段,它包括了事物发展的历史背景和萌芽状态的种种情况在内。‘中,就是事物在发展中间的全部过程情形,它包括了事物在不断上升或逐步下降的期间各种复杂变化过程在内。‘终,这就是事物发展变法的结果,是一个过程的终了,当然它同时也可以说是另一个新过程的开始。”

“三不知”从最初的始、中、终三方面都不知道,逐渐产生了别的意思。后来用“三不知”制对内情一无所知,有时指装糊涂。明代小说《二刻拍案惊奇》卷三说道:“桂娘一定在里头,只作三不知,闯将进去,见他时再作道理。”用“三不知”表示匆匆忙忙、冒冒失失。《》十三回里有“那西门庆三不知正进门,两个撞了个满怀。”可见,“三不知”还有突然、一下子的用法。清代无名氏所作《定情人》中写道:小姐一见彩云,就问她:“我刚与若霞说的几句话,怎就三不知不见了你,你到哪里去了这半晌?”而到现代,“三不知”就只是表示对情况一无所知了。

更多文章

  • 鸡鸣狗盗的主人公是谁?孟尝君与鸡鸣狗盗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鸡鸣狗盗,主人公,孟尝君,故事,鸡鸣狗盗,主人公,孟尝君,一

    鸡鸣狗盗的主人公是谁?鸡鸣狗盗的主人公是“孟尝君一个门客”。鸡鸣狗盗的意思是什么?看起来似乎是个贬义词。鸡鸣狗盗的意思是:学雄鸡啼叫,装狗进行盗窃。成语故事源自孟尝君的一个门客“学鸡啼叫,骗开城门”。后多用作贬义,比喻那些既无真才实学,也无堂皇风度,只

  • 开封建于哪个朝代?七朝古都开封府的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开封,建于,哪个,朝代,七朝,古都,简介,开封,为什么,成为

    开封为什么会成为六朝古都,是因为地理位置的优势资源丰富还是根源于地处中华民族历史发源地、中国文化摇篮的黄河南岸。那么开封建于那个朝代?在夏朝的时候,第七世帝杼迁都于老丘,老丘即是在开封的附近,这便足以证明,从有夏朝以来,开封已经是人类活动的地方。对于解答像“开封是建于那个朝代的&rdqu

  • 咏雪之慧的主人公是谁?成语咏雪之慧出自哪个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咏雪之慧,主人公,成语,出自,哪个,典故,咏雪之慧,主人公

    咏雪之慧的主人公是谁?咏雪之慧出自那个典故?成语故事咏雪之慧的主人公是谢道韫。咏雪之慧是什么意思?咏雪之慧的意思是:也作咏雪之才、咏絮之才,用来赞许能赋诗的女子。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咏雪之慧的典故谢道韫出身豪门,身份高贵,是谢安的侄女,老

  • 打草惊蛇的主人公是谁?打草惊蛇出自哪个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打草惊蛇,主人公,出自,哪个,典故,打草惊蛇,主人公,王鲁

    打草惊蛇的主人公是谁?打草惊蛇的主人公是王鲁。打草惊蛇是什么意思?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出处:宋·郑文宝《南唐近事》:“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鲁乃判曰:‘汝虽打草,

  • 文字狱是什么意思?文字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字,是什么,意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说起,文字,大概是

    说起文字狱,大概是新的政权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而施行的一种政治手段,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统治阶级看似是在巩固自己的政权,而实际上这是一种对人思想的统治,形成统治者想要的意识形态。文字狱历来都有,先来看看什么是文字狱?文字狱是指封建社会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一

  • 与成语囊萤映雪相关的历史人物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囊萤映雪,相关,历史人物,囊萤映雪,主人公,相关,历史

    囊萤映雪的主人公是谁?与囊萤映雪相关的历史人物是谁?原来与囊萤映雪相关的历史人物是:晋代车胤。释义: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出处】《晋书·车胤传》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元&

  • 日不暇给的主人公是谁?刘邦日不暇给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不暇,给的,主人公,刘邦,故事,不暇,给的,主人公,今天,先

    日不暇给的主人公是谁?今天先来讲讲关于刘邦日不暇给的故事,那么,先来看一下成语日不暇给的意思和出处。暇:空闲;给:足够。指事情繁多,时间不够,来不及做完。出处:《汉书·高帝纪下》:“虽日不暇给,规摹宏远矣。”日不暇给的由来及故事公元前202年,战胜,即皇帝位,建

  • 玉体横陈的主人公是谁?冯小怜玉体横陈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玉体,横陈,主人公,冯小怜,故事,玉体,横陈,主人公,冯小怜

    玉体横陈的主人公是谁?玉体横陈的主人公是冯小怜。玉体横陈的意思是什么?美人的身体横卧着。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北齐二首》中的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体横陈的典故:冯小怜可说是王妃中最著名的女性了,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人儿,名字紧紧跟在古代之后。据《北史》记载:

  • 一意孤行的主人公是谁?赵禹、张汤一意孤行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一意,行的,主人公,赵禹,张汤,故事,一意,行的,主人公,赵

    一意孤行的主人公是谁?一意孤行的主人公是赵禹、张汤。一意孤行的意思是什么?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成语一意孤行的出处是:《史记·酷吏列传》:“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一意孤行的典故:赵禹、张汤都是

  • 一败涂地的主人公是谁?成语一败涂地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一败涂地,主人公,成语,故事,一败涂地,主人公,解释,形容

    一败涂地的主人公是谁?一败涂地解释:形容失败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出处】:《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一败涂地故事:秦朝末年,是沛县一名亭长(管理十里以内的小官)。他性格豪爽,乐于帮助别人。有一次,刘邦奉命押送一批民夫到骊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