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历史上有名的4对师生恋 老师为何喜欢娶学生?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4对师生恋 老师为何喜欢娶学生?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378 更新时间:2023/12/20 6:52:30

鲁迅许广平

师生恋在中国校园多有发生,师生恋之间年龄相差一般比较大,在每天学习环境中很容易相互吸引,发生爱情。而那些被称为4对出名的师生恋说的都是谁?

鲁迅和许广平

许广平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读到二年级时(1923年),因为学校请北大教师兼课才得以目睹鲁迅的风采,鲁迅先生那时给她们讲授《中国小说史略》。若干年后许广平回忆这第一节课的感受时这样写道:“许久许久,同学们醒过来了,那是初春的和风,新从冰的世间吹拂着人们,阴森森中感到一丝丝暖气……”鲁迅先生给女学生们上第一堂课,就不仅仅给许广平一个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年后,许广平终于主动地给先生写了信,当然是模模糊糊试探试探。先生是语言大师,又怎能不从字里行间读出爱意?鲁迅先生当晚就回信称之“广平兄”,一下便让26岁的许广平失眠了。从后来出版的《两地书》中可以看到,这两个可爱的师生起初简直就像是玩字游戏,互相捉迷藏,最后才捅破那层纸,鲁迅先生便娶了小自己18岁的许广平为妻。

沈从文和张兆和

沈从文与其他师生夫妻有些不同,他完全是靠死缠软磨得到学生张兆和的,如果他像鲁迅先生那样玩文字游戏,他永远不可能成功因为追求张兆和的男生有一个排。他也有自知之明,在女学生的眼里,他只是一只“癞”,因为他与那些留洋归来的教授相比,他一点资本也没有,只是来自湖南湘西的只读过小学的穷文人。要不是胡适先生爱才心切,破例让他到上海教书,他永远不可能遇到“白天鹅” 张兆和。张兆和出身于江南名门世家,父亲腰缠万贯,这样的小姐又怎能把土老帽沈从文放在眼里呢?然而,沈从文一开始就迷上了张兆和,疯狂地写起了情书,并以****相胁。最后还是胡适校长出面,张兆和才勉强答应。1933年,31岁的沈从文娶了小自己8岁的张兆和为妻,相伴终生。

秋雨和马兰

马兰虽然没有在课堂上聆听过余秋雨先生的课,但也应视作是他的学生。马兰从安徽省艺术学校毕业后,分配到了省黄梅戏剧院。而余秋雨先生是上海戏剧学院院长,应该是说一条线上的人。当马兰凭《严凤英》的演出而一举成名后,一位艺术界的前辈送给她一本书,嘱咐她从事戏剧工作必须得读读这本书。这本书就是余秋雨先生的《艺术创造工程》,就是这本书,使马兰得以结识大他十六岁的余秋雨先生,他们就是从探讨这本书开始了他们的恋情。

杨振宁和翁帆

杨振宁和翁帆的的结合给了现代中国国人一个大好的谈资。两人相识在十多年前。虽然相差了整整54岁,可是,在翁帆的眼中,杨振宁教授精神矍铄,说话、行动、思维都很快,除了年纪大一点之外,他具备了男人所有的魅力。丘比特的箭射得她无路可逃,惟有甜蜜地投降。翁帆写情书表达爱慕之情,最终走上了婚姻的殿堂。

师生恋是因为有着深厚的土壤.在老师和学生接触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某种异样的情感。教师在学生面前,保持着”良师益友”的形象,遵守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德要求,所以,一般的老师在学生眼里就很有内涵,很善良,尤其是成熟的男老师对女孩子,更有很大的吸引力.成熟的男老师身上所具有的那股气质,绝对不是和女孩子同龄的男生身上所能具有的。而名人当老师,女学生开始就怀着崇拜的心理,眼里都是闪闪发光的。那么,名人为喜欢娶学生为妻呢?从以上几例可以看出:

第一、名人依然不愿摆脱中国男人愿娶娇妻的传统心理。女学生本来就比老师年龄小,但也有师生年龄相仿的,可是,年龄相仿的师生极少有成功的例子,年龄悬殊大的成功率就非常高。这首先是因为女性那种恋父心理作祟,认为男人大十几岁甚至二十几岁也无所谓。而名人呢,自古中国男人娶娇妻就是一件美事,可以极大地满足一种男人心理;

第二、志趣相投,有知音般的感觉。很难想像,若不是志趣相投,师生间年龄相差那么大还能走进婚姻殿堂。许广平就是因为爱好文学,喜欢听鲁迅讲文学课而着迷的。张兆和要不是有文学爱好,沈从文当时又在文学上斩露头角,她是怎么也不会答应的。而余秋雨是研究戏剧的,马兰是演戏的,两个人肯定有着广泛的讨论空间,不一拍即合才怪。

第三、名人内心其实很孤独,很容易感动。名人都是事业狂,他们也许与社会其他群体格格不入,又因少知音,所以内心很孤独。而这时细心的女学生若接近他,往往以求教为名,与老师探讨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老师会很欣赏眼前的。倘若女学生还从生活细节上去关心老师,老师便觉得这是一个“贤内助”的好人选。师生间接触多了,火候一到,往往是学生主动示爱(只有沈从文像湘西土匪式地求爱)老师欣然接受!

第四、一旦成夫妻,名人依然长期拥有心理上的优势,妻子既是学生,学生妻子必然夫唱妇随;因为是共同的话题切入而进入情爱状态,所以也是知已;还是事业上的助手,像秘书一样,许多名人先妻而逝,遗孀就承担起搜集整理资料出版的重任,只有学生妻子才能很耐心地做到这一点。

标签: 师生恋

更多文章

  •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九大特务机构 暗杀、搜集情报哪家强?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特务机构

    悬镜司封建社会皇权至高无上、不容挑战,为了维护皇权而诞生了许多特务机构,帮助皇帝排除异己、收集情报、掌握朝内外情况等。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被称为中国历史上九大特务机构的都有哪些排名第九:悬镜司执行力:★★威慑力:★★知名率:★★而最近热播的琅玡榜中,存在这样的秘密机构悬镜司。这个悬镜司在琅玡榜中戏份很足

  •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七大丑女 诸葛亮为何娶丑女?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丑女,诸葛亮

    钟无艳这世上有美女就有丑女,美女总是让人喜爱又难忘,对丑女则是各种嫌弃。对于历史上的美女,大家多多少少都能说出几个,那么要说出几个丑女的名字呢?相信很多人不知道。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这历史上的七大丑女。华夏族始祖母嫫母古代最出名的丑女,当首推嫫母,黄帝授以“方相氏”官位,利用她的

  • 黄埔四凶是哪四位 他们为什么叫黄埔四凶?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黄埔四凶

    邓演达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军官的摇篮,它培养了一大批在近代战争中出色的将领,国民党高级将领基本出自黄埔军校。那么,被人们称为黄埔四凶的四位军官是谁呢?邓演达参加筹备黄埔军校,曾任黄埔军校教练部副主任兼学生总队长、教育长,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主任,武汉行营主任,曾经担任国民党中央执委、中国国

  • 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历史上最误解的文史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常识

    古人不敢自称“我”古人有很多第一人称的代词,譬如吾、余、予、我,但在社交场合或者是公共场合,真正自称为“我”、“吾”、“余”的,却是少之又少。在古代,公开自称“我”、“

  • 盘点中国古代四大贤母 古代都有哪些贤妻良母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贤母

    四大贤母“女子本弱,为母则强”,人的一生母亲的影响是很大的,而作为一个女人,母亲这个角色也很重要。纵观整个历史,那些在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他们的母亲影响了他们的一生。这些母亲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四大贤母。四大贤母分别是:孟母、陶母、欧母、岳母。孟母孟母(?~前317年):孟子的母亲

  • 中国四大发明是什么?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有何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古人利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发明创造出许多让现代人都为之惊叹的工艺。在数千年的发明中,英国汉学家李约瑟最早提出了中国四大发明,这四样发明对世界影响深远。四大发明是中国汉族先民为世界留下的一串光耀的足迹,是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象征。中国四大发明一般是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造纸术造纸

  • 中国四大古镇是哪几个?佛山镇、景德镇、汉口镇、朱仙镇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四大古镇

    佛山镇中国经历数千年风霜,留下了灿烂的文明、古老的文字、厚重的历史、优秀的科技发明、出色的古建筑。那些在岁月中,在战火中存活下来的古建筑亦承载着中华建筑艺术。中国四大古镇一般是指广东的佛山镇、江西的景德镇、湖北的汉口镇、河南的朱仙镇。佛山镇佛山镇又名佛山埠,为一个商业镇,销售西樵、九江等镇的纺织丝绸

  • 成吉思汗与孛儿帖是什么关系 孛儿帖皇后生平简介 孛儿帖夫人的遭遇有多么悲惨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吉思汗,孛儿帖

    成吉思汗与孛儿帖是什么关系相敬如宾,这大概是夫妻之间最理想的状态,就算对方犯了错误也可以无私包容。成吉思汗与孛儿帖,大概就是这样令人艳羡的夫妻。孛儿帖是曾经统领一方的大蒙古国的皇后,也是成吉思汗唯一的一个正妻,从此封号便可看出,孛儿帖是多么的受到成吉思汗的珍视。成吉思汗雕像从两人相识到二人的去世,成

  • 明神宗的儿子是谁 万历皇帝朱翊钧墓在哪 明神宗正宫王皇后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神宗

    明神宗的儿子是谁明神宗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那么明神宗共有几个儿子,分别是谁,他们的生母又是谁呢?朱常洛图片明神宗的儿子总共有八位,他们分别是:长子朱常洛,也就是之后的明光宗,他的生母是孝靖皇后王氏,但是由于王氏生他的时候,身份还只是一名宫女,因此当时的明神宗一点也没有期盼他降生的意思,甚至一度将他和

  • 刘彻的皇后是谁 刘彻的母亲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彻

    刘彻的皇后是谁刘彻是中国汉朝著名的君王,关于他的传奇故事不绝如缕,而他的皇后也受到非常多的关注。那么刘彻的皇后是谁呢?《卫子夫》卫子夫剧照刘彻总共有两位皇后,第一位皇后是青梅竹马的陈阿娇,因为刘彻早年对她有“金屋藏娇”的诺言,所以在登基之后才封她为皇后。刘彻的第二位皇后则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