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真谛"一词的来源是什么?原来真谛是佛教用语

"真谛"一词的来源是什么?原来真谛是佛教用语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82 更新时间:2024/1/24 4:19:58

佛教对我国传统人们的生活影响极为深远,来自佛教方面的日用语词汇比比皆是。“真谛”一词原为佛教用语,可能与地藏菩萨有关。受释迦牟尼佛的嘱托,在佛陀既灭,弥勒未生之前,地藏菩萨自誓“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要拯救诸苦。地藏菩萨的原型为印度教的大地之神,相传他的坐骑是一个神犬,名叫“谛听”或“地听”,可以听取不同世界的“真”、“俗”二音。“真谛”与“俗谛”合称为“二谛”。“真谛”就这样被泛指为最真实的意义或道理了。

过去人们营造佛像并不是艺术家自由的创作活动,而是一项严肃的佛事活动,必须按照佛教经典所规定的标准进行,这种仪轨被总结概括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以后符合这些标准的佛像才可以开光供奉,于是“相好”逐渐成了一种好的标准。现在人们常说:“你把某人某事相好,别看走了眼”,“这是我相好的”等等,都是指对得上眼并内心喜欢的人。

我们把平面的图形叫“相”,把对应的符合立体特征的叫“像”。过去的佛造像在统一仪轨约束下,呈现的特征基本一致,人们认为他们都很相像,就说“好像呀”。后来把不好区分、模棱两可、判断不准的事物都说成“好像好像”的,这就是“好像”的由来。

寺庙里供奉的如来佛像,通常并列三尊。其中,竖三世佛为“燃灯佛、释迦牟尼和弥勒佛”,分别代表“过去佛、现在佛和未来佛”。佛教徒们又特别期望未来成果成佛,所以格外礼敬弥勒佛。他们口中诵念的“弥勒弥勒”,其实与“未来未来”既是谐音又是同意。

“如意”原是如意轮观音菩萨如意宝珠的略称,确好满足了人们“如我心意”的愿望。“大势”、“吉祥”原是西方三圣之一“大势至菩萨”和藏传佛教密宗神“吉祥天母”的简称,也成了我们的日常用语。

标签: 真谛一词来源是什么原来佛教用语佛教我国传统

更多文章

  • 晋朝一共有多少位皇帝?晋朝皇帝列表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晋朝,共有,多少,皇帝,列表,武帝,司马炎,236年,290

    晋武帝司马炎(236年290年)265年称帝,265年290年在位26年。司马炎,字安世,司马昭的长子,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晋朝的开国君主。265年他继承父亲司马昭的晋王之位,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将帝位禅让给自己,国号大晋,建都洛阳。公元279年他又命杜预、王濬等人分兵伐吴,于280年灭吴,统一

  • 明哲保身是什么意思?明哲保身的成语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哲保身,是什么,意思,成语,故事,明哲保身,是什么,意思

    明哲保身是什么意思?明哲保身的意思: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现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出处:《诗经·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明哲保身的成语故事西周宣王在位期间,朝中有两位大臣,一位叫尹吉甫,一位叫仲山甫,他们辅佐周宣王,

  • 捉襟见肘是什么意思?捉襟见肘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捉襟见肘,是什么,意思,典故,捉襟见肘,是什么,意思,衣襟

    捉襟见肘是什么意思襟:衣襟;肘:胳膊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出处:(先秦)庄周《庄子·让王》。捉襟见肘的典故曾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他是孔子的弟子,学识广博。他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虽然逍遥自在,但很清苦。据说,他在卫国居住时,生活十分困苦。他身着

  • 成语口蜜腹剑是什么意思?口蜜腹剑出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成语,口蜜腹剑,是什么,意思,故事,成语,口蜜腹剑,是什么

    成语口蜜腹剑是什么意思?口蜜腹剑的意思: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关于口蜜腹剑的历史故事 李林甫是唐玄宗时的兵部尚书兼

  • 成语老骥伏枥是什么意思?老骥伏枥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语,老骥伏枥,是什么,意思,典故,老骥伏枥,是什么,意思

    老骥伏枥是什么意思?老骥伏枥的意思:骥:良马,千里马;枥:马槽,养马的地方。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出处: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骥伏枥的历史典故东汉末年,政治动荡,诸侯四起,天下大

  • 凿壁偷光是什么意思?成语凿壁偷光出自那个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凿壁偷光,是什么,意思,成语,出自,那个,典故,凿壁偷光,意

    凿壁偷光的意思是什么?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出处:《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谁?凿壁偷光的主人公叫做匡衡。凿壁偷光的历史典故西汉时候,东海郡有一个

  • 寄人篱下是什么意思?寄人篱下出自哪个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寄人篱下,是什么,意思,出自,哪个,典故,寄人篱下,是什么

    寄人篱下是什么意思?寄人篱下的意思是:依附于他人篱笆下,比喻依附别人生活。出处:《南齐书·张融传》:“丈夫当删《诗》《书》,制礼乐,何至因循寄人篱下?”寄人篱下出自那个历史典故?(更多阅读请关注kk历史网的微信订阅号:kklishi/暴走大历史)张融,南朝人,其

  • 釜底游鱼是什么意思?釜底游鱼的成语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釜底游鱼,是什么,意思,成语,故事,成语,釜底游鱼,是什么

    成语釜底游鱼是什么意思?釜底游鱼的意思:在锅里游着的鱼。比喻处在绝境的人。也比喻即将灭亡的事物。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纲传》:“若鱼游釜中,喘息须臾间耳。”东汉顺帝时,皇上无视宦官为恶,放任外戚专权。很多人无才无德,本来就是

  • 韦编三绝是什么意思?成语韦编三绝出自那个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韦编三绝,是什么,意思,成语,出自,那个,典故,韦编三绝,是

    韦编三绝是什么意思?韦编三绝的意思: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关于韦编三绝的历史典故春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

  • 过河拆桥是什么意思?成语过河拆桥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过河拆桥,是什么,意思,成语,故事,过河拆桥,是什么,意思

    过河拆桥是什么意思?河拆桥的意思是:自己过了河,便把桥拆掉。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出处:元·康进之《李逵负棘》:“你休得顺水推船,偏不许我过河拆桥。”关于过河拆桥的历史典故元朝的大臣彻里帖木耳,处理公务精明干练,善于决断。他对科举制度深恶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