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大人的称呼怎么来的

古代大人的称呼怎么来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964 更新时间:2023/12/6 1:39:28

在现代拍的古装影视剧中,只要是有个一官半职者,上至宰相公卿,下至胥吏衙役,一律呼为“大人”,通常包括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有时还可以演化为第一人称“本大人”,似乎“大人”与“官员”为同义语。但以“大人”称官员,在正儿八经的经书史书中并不多见。那么,把官员叫做“大人”的叫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是不是所有的官员都能被称为“大人”?

“大人”在唐宋以前的称呼

(一)指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

“大人”一词之见于经书者不少,例如《周易》:“大人与天地合其德”,陆德明释文引王肃云:“圣人在位之目”,《孟子》:“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庄子》:“大人者,圣人不足以当之”之类。这里的“大人”皆是指“德位兼言”,即道德高尚、有名望、有地位的人。

又有《论语》:“畏大人”,《孟子》:“说大人则藐之”。这是“以势分而言”,即指有势力、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

但司马相如之《大人赋》,则专以称天子,按此用法,公卿大臣之类不能称“大人”。

(二)指父母叔伯兄等长辈

唐宋以前的“大人”,在史书中多用于指称父母叔伯等长辈,如《孔子家语》:“曾子曰:‘参得罪大人”,又《史记》范蠡之子曰:“家有长子,今弟有罪,而大人不遣,是吾不肖也。”都是指父亲。

(三)指宫内近侍(宦官)

对此,清代学者赵翼在《陔余丛考》中认为,东汉魏晋以降的“大人”之称,“盖本宫闱近侍之人,身无官位,而势居显要,故以大人称之。”正是因为太监没有官位,所以才称为“大人”,取其称呼父母叔伯等长辈的尊称之义。这可以算是比较特殊的用法,但显然不是对官员的通用称谓。

(四)指少数民族首领、贵族

《汉书·陈汤传》载,甘延寿、陈汤进兵至康居,来到匈奴单于城下,单于问:“汉兵何来?”甘延寿、陈汤答:“我为单于远来,而至今无名王大人见将军受事者,何单于忽大计,失客主之礼也!”这里的“名王”“大人”都是指匈奴的大小首领。

《汉书·匈奴传》载,匈奴呼韩邪单于打算归降汉朝,左伊秩訾表示支持,但“诸大人相难久之”。

这里的“大人”指的是匈奴各部落的首领、贵族。

(五)在特殊情况下用于称呼地位极高的官员

唐朝时也有一些以“大人”称官员的用例,但都比较特殊。如《旧唐书·段秀实传》:“田少荣称秀实为仁信大人。”《高骈传》女巫王奉仙谓毕师铎曰:“扬州灾,当有大人死。”(这里的“大人”指高骈)。但这是很少见的例子,而且这里所指的段秀实、高骈都是官位、声望极高的显贵之人,所以称二人为“大人”,带有一些尊重长辈的意思,是对极特殊的人的极特殊的用法,不是对所有的官员都能通用的。

“大人”在唐宋以后的称呼

(一)唐宋时期对官员的称呼

唐宋及以前不用“大人”称呼官员,那么那时候的人见了当官的人应该怎么称呼呢?

这个要区分不同的情况。官员之间相互称呼,比较亲密的平辈或晚辈可称对方的字,对尊长则称公、丈,大多数情况下是直接称其官位。

例如《三国志》中,曹操还是兖州牧时,沮授称之为“曹兖州”,当了司徒和丞相之后,则称呼为“曹公”。

又如侍御史,一般都称“某侍御”,此类用例在新旧《唐书》《全唐文》《全唐诗》中非常多见。比较有名的是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破额山前碧水流,骚人遥驻木兰舟。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苹花不自由。”柳宗元将其友人、侍御史曹某称为“曹侍御”。

又据《旧唐文》《资治通鉴》《全唐文》载,淄青节度使李师道为检校司空,刘悟称之为“李司空”,新罗人崔致远称致仕刑部尚书白居易为“白尚书”之类,都是以官位相称。基本上没有用“大人”称官吏者。

有时会以古官名相称。如唐宋皆无丞相一职,但执掌最高行政权的尚书仆射、中书门下侍郎等,时人亦多称为“丞相”、“相公”,宋代知州相当于汉代的太守,有时也会以太守称知州,等等。

此外一些官职还有别称。例如尚书令称“尚父”,中书令称“令公”,节度使称“大帅”,刺史称“使君”,县令称“明府”,县尉称“少府”等等。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就是称其即将上任西川某县县尉的友人杜某为“杜少府”。

宋代的《梁溪漫志》及庄绰《鸡肋篇》也都提到,世上只有儿子称父亲为大人,若胡乱以“大人”称呼他人,会被众人“骇笑”。可见直到宋朝时,社会上仍是以大人称父母等长辈,而不会用来称呼官员。否则就等于是当面叫别人“爸爸”了,难怪旁边的人要爆笑。

(二)从元朝开始出现用“大人”称呼官员的叫法

宋以后才开始逐渐出现称官员为“大人”的用例。如元人高则诚《琵琶记》,蔡状元呼黄门为大人,则元时达官贵人已有大人之称。

王世贞《觚不觚录》载,三司见总督称“老先生”,见巡按称“先生大人”。

《西游记》中,唐僧一行途经诸国城门,皆称门使为“大人”。

可见至明朝时,以“大人”为官员之称已逐渐出现。

清朝之后的用例就更多了,举不胜举,从略。

“大人”的用法,初始含义是指父母长辈,汉代以来演化为对近侍(宦官)也称大人(因太监没有后嗣,官员往往尊专权的宦官为父,以示讨好),后来进一步扩大,变成京朝官皆可称“大人”,原因可能是唐末宦官专权,常兼任朝廷显要官职,后逐渐变成某些与当权宦官地位相当的极显贵之人也称“大人”。京官称大人,因而京官出使镇守地方者,亦以大人称之。如总督、巡按等,常带都御史、尚书、侍郎衔,故称“先生大人”。因而遂为贵官之隆称。

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元朝时沿用汉代以来称呼少数民族首领酋长的“大人”这一叫法,开始出现用“大人”称呼官员。明清以后继续沿用,称官员为“大人”的叫法才渐渐普遍。

又据《清稗类钞·称谓类·大人》载:“大人之称,始于雍正初,然唯督抚有之。嘉、道以降,京官四品以上,外官司道以上,无不称大人。翰林开坊,六品亦大人。”这就直接指明了“大人”之称始于清雍正时,但是仅指总督、巡抚等“贵官”。嘉庆、道光后扩大至京官四品以上以及地方官的布政使、按察使、道员,翰林升任詹事府职务六品以上的也可以称“大人”,但此时指称对象仍然是有限定范围的,而且范围不大。

以上材料的说法并不完全一致,但还是可以归纳出几点结论

第一点,以“大人”称官员是元明清时期的用法,在唐宋及以前,“大人”主要用于称呼父母叔伯等长辈,一般是不会将官员称为“大人”的。

第二点,按赵翼的说法,明清时期称官员为“大人”,已较为普遍,但在《清史稿》中,仍难见此种用法,《清史稿》中“大人”这一称谓用得很少,用的亦多是称父母,如《侯方域传》,侯方域对其父亲侯恂说:“大人受诏讨贼”云云,是称其父。所以,我估计,称官员为“大人”,应是日常口语,而较少用于正式、书面场合。

第三点,“大人”是元明清时期对“位高者”“贵官”的称呼,不是对所有官员的称呼。现在的影视剧中对县令等基层干部也一概称为“大人”,可以肯定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标签: 大人

更多文章

  • 古人把妓院叫青楼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妓院

    “青楼”,古代为妓院的代称,古典文学作品中将落难风尘的妓女称为“青楼女子”。其实,“青楼”最早的意思为华美的房屋,指代帝王之居所。清代著名诗人袁枚的《随园诗话》载,《南齐书·东昏侯纪》:“齐武王于兴光

  • 古代算盘什么时候开始用的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算盘

    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算盘究竟何时由何人发明,现在无从考证,但它的使用应该是很早的。据东汉数学家徐岳所著的《数术纪遗》记载:“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北周甄鸾注云:“刻板为三分。位各五珠,上一珠与下四珠色别,其上别色之珠当五,其下四珠各当一。&rdqu

  • 名人作品文学常识大全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学常识

    优秀的名人文学作品常识你知道有哪些呢?我们来看看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

  • 古代对人的称谓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

    中国文化历史博大精深。在古代,对人的称呼也各有不同。下面小编来说说古代人与人之间都有哪些称呼关于人的称谓(一) 称字:幼时命名由父亲长辈命名,成年(男20,女15)取字沈德鸿字雁冰,鲁迅字豫才。(二) 称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年龄不限,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

  • 常见的借代词语大全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借代词语

    借代,顾名思义便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借代词为名词。那么常见的借代词语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涨涨知识。1、桑梓:家乡2、桃李: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学6、烽烟:战争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

  • 历时百科丞相和宰相的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丞相

    丞相宰相其实是一个概念,如果严格意义说宰相的权利应该比丞相大一些。在春秋时期中国开始出现宰相一职,其中以齐国的管仲最为出名。宰相的宰是指主宰的意思,春秋战国时期的宰相权利仅次于君主,总管国家的行政服务。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他不但把最高统治者的名称由天子改为皇帝,也把宰相改成了丞相,这是中国封建历史上

  • 和尚头上为何有戒疤 什么时候废除的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和尚

    在不少影视剧中,我们见过和尚头上有戒疤,但又并非各个朝代的和尚都有,关于戒疤,是中国和尚独有,而且历史不太久,它是从元朝的时候才有的。根据1983年的《关于汉族佛教寺庙剃度传戒问题的决议》,受戒时在受戒人头顶烧戒疤的做法“并非佛教原有的仪制,因有损身体健康,今后一律废止”。

  • 历史各朝代末代皇帝的下场大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末代皇帝

    关于处于九五之尊的皇帝,在文学作品中、史书上、影视剧里,我们大概都对之有所了解,尤其是在影视剧里,那场面,臣子黑压压一片跪在地上给他一个人磕头,还要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觉得这皇帝的面子真够足的,威风八面,美女成群,用不完的金银珠宝,看不尽的后宫佳丽,真是羡煞我等。

  • 入洞房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入洞房

    洞房和入洞房的名词解释洞房:指的是新婚夫妇结婚的房子入洞房:新人结婚晚上的卧床之事洞房是什么?入洞房的由来入洞房在现代人来说就是新人结婚晚上的卧床之事,其实在唐朝以前入洞房并非是男女之事。洞房在唐代以前通常是指宫廷中豪华而又幽深的居室,到了唐代由于唐代文人墨客都喜欢以洞房来比喻男女欢爱的场所,随着

  • 中国玄学大师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玄学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的就算钻研一辈子也难解其中的奥秘。比如说玄门。历史上研究它的人也不在少数,我们来盘点下古代那些玄门大师,排名第一的那位我们再熟悉不过了。玄学大师:仙知山人 赖布衣赖布衣,自号布衣子,故也称赖布衣,又号称“先知山人”,江西省定南县凤山冈人。生于公元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