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人对幼年的儿童的称呼是怎样的?中国古代年龄称谓一览

古人对幼年的儿童的称呼是怎样的?中国古代年龄称谓一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264 更新时间:2024/1/28 19:16:16

0-1岁,孩提、襁褓,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未满周岁的婴儿。

2-3岁,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韩愈诗中就有“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

7岁(女) ,髫(tiaoˊ)年,幼童时期。古儿童尚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故称之,也称作“垂发”。

8岁 ,童龀[chèn]、总角,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说文》中有“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的说法。可以看出,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童龇”,往往是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9岁 ,九龄,教数之年指儿童9岁。语出《礼记》。

10岁,黄口,10岁以下的少儿通称,即稚气未脱的男孩或女孩代称也。幼学之年、外傅之年,十岁称幼年可以出外就学。后来就称十岁为“幼学之年。”

12岁(女) 金钗之年,女孩子到了12岁就可以头带金钗。

13岁(女) 豆蔻年华,多年生草本植物,产岭南,其花很美,尚未大开的花形如怀孕之身,南方人称为含胎花。诗文中常用以喻指少女,语出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人们常称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也用于比喻处女。

13-15岁(男) ,舞勺之年,根据《礼记》的记载:勺,一种管乐器,古未成童者习之,舞勺指未成童者学习勺舞。舞勺之年也用作童年的代称。

14岁(女) “二七”之年,取二七一十四之意,如南朝陈后主《车飞伯劳歌》:“年时二七犹未笄,转顾流眄鬟鬓低。”

15岁(女) 及笄或笄年,“笄”[jī],即女子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十五岁盘发插笄,表示已到出嫁年龄,故称。

15(男),束发、成童、志学,男子15岁左右称“束发”或“成童”,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古代男孩将头发由两髻(总角)束成一髻叫做“束发”,束发表示已到少年期,故又叫“成童”。

15-20(男) 舞象之年,“舞象”又是成童的代名词。原本是古武舞名。《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疏》曰:“成童,谓十五以上;舞象,谓舞武也。熊氏云:‘谓用干戈之小舞也。”也就是可以上战场了 。

16岁(女) 破瓜年华、碧玉年华,女子16岁称为“破瓜”、“及瓜”。“瓜”字可以分剖成两个“八”字,“破瓜”就是把瓜字拆开,二八一十六,故称。女子十六岁还可称“碧玉年”。如唐·李群玉《醉后赠冯姬》诗:“桂影浅拂梁家熏,瓜字初分碧玉年。”

18岁(女) “二九”,女子18岁可称“二九”。《初刻拍案惊奇》:“韩子文……年过二九,尚未有亲。”本来男女皆可用,但诗文中多用于女子。

20岁(男),弱冠、七尺、弱冠、始冠、及冠、冠岁、加冠、冠年 男子20岁称“弱冠”。典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孔颖达进一步注解说:“二十成人,初加冠,体犹未壮,故曰弱冠。”弱,年少;古代男子二十岁算作成人,要举行加冠礼,故称。

20岁(女) 桃李年华,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

中国古代年龄称谓一览

序号

年龄

古代称谓、称呼

解释及出处

备注

1

0-1岁

孩提、襁褓

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未满周岁的婴儿。

2

2-3岁

孩提

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韩愈诗中就有“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

3

7岁(女)

髫(tiaoˊ)年

幼童时期。古儿童尚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故称之,也称作“垂发”。

4

8岁

童龀[chèn]、总角

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说文》中有“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的说法。可以看出,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童龇”,往往是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

5

9岁

九龄

教数之年指儿童9岁。语出《礼记》。

6

10岁

黄口

10岁以下的少儿通称,即稚气未脱的男孩或女孩代称也。幼学之年、外傅之年,十岁称幼年可以出外就学。后来就称十岁为“幼学之年。”

7

12岁(女)

金钗之年

女孩子到了12岁就可以头带金钗

8

13岁(女)

豆蔻年华

多年生草本植物,产岭南,其花很美,尚未大开的花形如怀孕之身,南方人称为含胎花。诗文中常用以喻指少女,语出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人们常称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也用于比喻处女。

9

13-15岁(男)

舞勺之年

根据《礼记》的记载:勺,一种管乐器,古未成童者习之,舞勺指未成童者学习勺舞。舞勺之年也用作童年的代称。

10

14岁(女)

“二七”之年

取二七一十四之意,如南朝陈后主《车飞伯劳歌》:“年时二七犹未笄,转顾流眄鬟鬓低。”

11

15岁(女)

及笄或笄年

“笄”[jī],即女子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十五岁盘发插笄,表示已到出嫁年龄,故称。

12

15(男)

束发、成童、志学

男子15岁左右称“束发”或“成童”,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古代男孩将头发由两髻(总角)束成一髻叫做“束发”,束发表示已到少年期,故又叫“成童”。

13

15-20(男)

舞象之年

“舞象”又是成童的代名词。原本是古武舞名。《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疏》曰:“成童,谓十五以上;舞象,谓舞武也。熊氏云:‘谓用干戈之小舞也。”也就是可以上战场了

14

16岁(女)

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女子16岁称为“破瓜”、“及瓜”。“瓜”字可以分剖成两个“八”字,“破瓜”就是把瓜字拆开,二八一十六,故称。女子十六岁还可称“碧玉年”。如唐·李群玉《醉后赠冯姬》诗:“桂影浅拂梁家熏,瓜字初分碧玉年。”

15

18岁(女)

“二九”

女子18岁可称“二九”。《初刻拍案惊奇》:“韩子文……年过二九,尚未有亲。”本来男女皆可用,但诗文中多用于女子。

16

20岁(男)

弱冠、七尺、弱冠、始冠、及冠、冠岁、加冠、冠年

男子20岁称“弱冠”。典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孔颖达进一步注解说:“二十成人,初加冠,体犹未壮,故曰弱冠。”弱,年少;古代男子二十岁算作成人,要举行加冠礼,故称。

17

20岁(女)

桃李年华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

18

24岁(女)

花信年华

花信,开花时期。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的年龄正处在年轻貌美之时。

出处:宋·范成大《元夕后连阴》:“谁能腰鼓催花信,快打扬州百面雷。”

19

至婚嫁年龄(女)

摽梅之年

比喻女子适婚年龄。而多误写为“标梅之年”。

[摽梅]谓梅子成熟后落下来。后因用“摽梅”比喻女子已到结婚的年龄。摽梅中的“摽”读作“biào”,摽梅”指“落梅”摽梅之年古意中是指适合出嫁之年。

20

30岁(男)

而立、立年、始立、始室、壮室

30岁称“而立”之年。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后代称30岁为“而立之年”。而立之年:指三十岁。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21

30(女)

半老徐娘

称年老而尚有风韵的妇女

22

40岁(男)

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礼记·曲礼》上:“四十曰强,而仕。”孔颖达疏:“强有二义:一则四十不惑,是智虑强;二则气力强也。”

23

50岁

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及艾之年、大衍之年、杖家之年

半百即50,人人皆知,但多指岁数,如年已半百,年近半百等。50岁又称“知非”之年。《淮南子原道》:“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50岁又称“知命”之年。语出《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知命指认识天命,按现在的说法,应为认识自然的法则。

24

51岁

“开六”

古人称老年人年龄进入一个新阶段谓之“年开”。十年为一秩,开六即第六秩的开始。况周颐所著《蕙风词话续编》卷一:“近人称寿五十一岁曰开六,六十一岁曰开七。”

25

60岁

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古时用干支纪年为六甲子。因为它以天干与地支依次循环搭配,六十周而复始,所以也称“花甲子”、或“花甲”。后来也用“花甲”或“花甲子”代称60岁。

耳顺: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

杖乡:意思是六十岁可以拄行走于乡里。

26

61岁

开七、华甲

华甲的甲,即甲子的甲,华字的繁体字可分为六个十字和一个一字,所以称61岁为“华甲”。

27

64岁

破瓜

因瓜字可分为“八八”两字,取八八六十四之意,故用为64岁的代称。

28

70岁

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语出杜甫《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来人们就用“古稀”或“稀年”作为七十岁的代称。

致事、致政是一个意思,即辞去官职,也叫致仕。“悬车”也是致仕的意思。古人一般都到七十岁时辞官家居,废车不用,故而悬车。

29

71岁

开八

白居易《喜老自嘲》诗:“行开第八秩,可谓尽天年。”

30

77岁

喜寿

因喜字的草体似七十七三字组成,所以这么称呼。

31

80岁

望八、杖朝之年

韩愈《司业文》:“逾七望八,年熟非翁,在君无憾,我竟不充。”80岁还称为“杖朝”。语出《礼记王制》:“八十杖于朝。”意谓八十岁可以拄杖出入朝廷。后来就把“杖朝”用作八十岁的代称。

32

88岁

米寿

因米字可以分为八十八三个字,所以称八十八为米寿。

33

80-90岁

耄耋之年

耄耋(mào dié)80~90岁称耄和耋,也用作对老年人的泛称。尢以九十岁称谓多。 语出《汉·曹操·对酒歌》:“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34

90岁

望九、鲐背之年

明人吴晋《与林茂之前辈书》:“先生以望九之年,犹灯下书头字。”九秩、九龄、鲐背(台背、驼背)之年、鲵齿之年、黄耈之年、黄发之年、眉寿之年、冻梨之年、齯:90岁。

35

100岁

期颐、人瑞

100岁“期颐”。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解说:“期颐,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期待的“期”就是需要的要。

36

人死时的年龄称为“终年”、“卒年”或“落年”。其中“落年”不大常见。宋人罗泌所著《路史后记七小昊》曰:“小昊青阳氏……在位八十有四载,落年一百有一。”小青阳氏,指传说中黄帝的儿子之一,东夷集团的首领。

标签: 年龄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历法的算法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法

    所谓历法,简单说就是根据天象变化的自然规律,来计量较长的时间间隔、判断气候的变化、预示季节来临的法则。根据月相圆缺变化的周期(即朔望月)来制订的历法叫阴历。以地球围绕太阳的运转周期(即回归年)为根据而制订的历法,叫阳历。我国的古代历法,把回归年作为年的单位,把朔望月作为月的单位,是一种兼顾阳历和阴历

  • 海上丝绸之路的意义 海上丝绸之路路线是怎样的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状况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的意义是什么海上丝绸之路在古时候就已经成为了我国重要的海上贸易通道,它一直以来就是沟通我国与西方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桥梁。它不仅带动了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还直接推动了世界的进步和发展,那么海上丝绸之路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海上丝绸之路线路图首先从经济层面来说,我们都

  • 唐朝英雄排名 隋唐十大英雄实力终极排名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

    隋唐英雄前十名后面的英雄依次为瓦岗寨的军师徐茂公、苏定方、靠山王杨林、杨林之弟杨义臣、单雄信、外号“勇三郎”的神箭手王伯当、薛仁贵、薛仁贵儿子薛丁山、罗士信、史大奈、瓦岗先锋王君廓、薛刚。以下是隋唐英雄排名榜上前十勇猛好汉:1、李元霸名李玄霸,李渊第三子,早死,无后,后追封为

  •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物资料简介 四大名著作者和朝代 四大名著主要人物性格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四大名著

    中国四大名著简介及四大名著的作者简介:四大名著是指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作者 罗贯中)、《水浒传》(作者 施耐庵)、《西游记》(作者 吴承恩)、《红楼梦》(作者 曹雪芹、高鹗)。诞生于明清时期的四大名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品,承载着中国文化的精髓,是学习中国文化的必读著作。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

  • 中国古代四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鹳雀楼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鹳雀楼

    中国历史上公认的只有三大名楼,依其成名的时间顺序,先后为:滕王阁(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闻名),黄鹤楼(因崔颢的《黄鹤楼》诗而闻名),岳阳楼(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闻名。而四大名楼之说,就是在这三大名楼之上再加上自己所以为可以与之匹配的古楼。所以各地都有不同第四大名楼之说,这是没有定论的。下面是

  •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分别指什么?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四大书院

    书院是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书院与藏书阁,是千百年前的高等学府与图书馆,曾伴着朗朗书声与淡淡墨香,成为名流学者们的讲经论道之所,文人学士们的向往之地。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传播中,没有一种形式能如书院呈现的这般自由。书院在我国古代所承载的精神气质和

  • 礼崩乐坏指的是什么?礼崩乐坏的原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礼崩乐坏

    其实每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文化发展都是需要保存和一定延续,如果出现过一定的断接时间,那么可能会对后世的影响以及研究探索带来许多的问题以及造成不可预知的后果!中国的礼乐文化起源于上古时代。礼,源自祭奠天神特定的行为准则;乐,源自上古人们内心情感的表达。为何会出现礼崩乐坏这种我们现在常常讨论的历史问题呢?西

  • 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关系是什么 工业革命与鸦片战争最本质的联系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使得社会生产力大幅提升,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自然生产关系也在发生深刻变化。而生产力提高要求广阔的市场,所以当时的中国成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目标。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关系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很有意义的,是影响力巨大的。它是一个很重要的历史标志,是一次重要意义的

  • 第一次工业革命代表人物是谁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蒸汽机的发明,所以若要说其代表人物,瓦特是万万不能漏掉的,除此之外,还有凯伊和史蒂芬孙等。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英国产生十分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制度三个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代表人物提到第一次工业革命代表人物,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瓦特。众所周知,瓦特通过创

  •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体现在包括政治、科技、城市发展等各个方面,而它的意义也是多方面的,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科技和政治两个方面,需要结合具体的社会情况仔细地分析和探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资产阶级快速发展的时期,当时西方国家的生产力发展较快,出现了很多新的行业,相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