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孟子四端指的是什么意思 孟子的名言 孟子的思想主张

孟子四端指的是什么意思 孟子的名言 孟子的思想主张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437 更新时间:2024/2/24 11:04:28

孟子四端指的是什么意思

孟子四端

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既孔子之后的另一位儒学的集大成者,人们常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就是对孔子和孟子学说最精炼的概括,可以说一个“义'字概括了孟子思想的全部内容。

孟子

孟子曾提出儒家著名的四端学说,所谓四端就是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它们分别是仁义礼智的发端,所以说四端。孟子认为这四端是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圣人,能够治理国家的根本,是一个人在世上的立足之本。

孟子提倡以人为本,坚持朴素的民本思想,这在两千多年前的封建社会之初的社会背景下,是一种非常超前的思想,也是孟子作为一位思想家的伟大之处。

当时人们的思想还没有十分开化,奴隶主虐待奴隶的事情经常发生,而且社会上还有各种处罚犯人的各种酷刑,甚至还用活人祭祀陪葬,当时的统治者认为只有用严刑峻法压制百姓,让百姓感到害怕,百姓还不敢犯上作乱,统治者的统治基础才会稳固。但是孟子指出”民为本,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不忍之心,人都有羞耻之心,谦让之心。否则人与禽兽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一个国君不懂得爱护他的百姓,一味滥用刑法,即使百姓因为害怕表面上不敢表现出来,但是心里难免有怨恨,时间长了,慢慢累积,百姓总有一天心里愤怒的火山会爆发出来的,到时候恐怕离亡国的日子不远了。

孟子简介

一说起孟子,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就连很多外国人也是耳熟能详,孟子是战国时代的著名人物,他的思想和政治影响深远,他是一个可敬的学者,是非常伟大的思想家,也是一个政治学家,并且他也是儒家学派的代表,孟子出生的年代是公元前的372年间,是邹人,也就是我们今天的山东邹城市人。

孟子画像

说起孟子大家肯定第一时间还会想到另一个圣人也就是孔子,其实虽然经常说孔孟,但是实际上孟子与孔子之间距离大概有100多年之久的历史,我们从历史献中了解到的孟子虽然出身在平民的家庭,但却是实实在在的贵族后代,他虽然在幼年的时候就没有了父亲,而且家庭很是贫苦,但是仍然勤奋而且很好学,以致成为后世所敬仰的大思想家。孟子的很多学说都受到孔派的影响,是儒家学说里面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孟子一生主张推行仁政,他曾经在战国时各个国家间进行着游学,虽然没有被各个国家所采纳,但是仍然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一部分影响,推行政治主张失败后的孟子,开始退而求其次,开始进行开坛式的讲学,教授学生,曾著有闻名于世的《孟子》七篇,当然还有很多的我们都很了解的著作,其中我们比较熟悉的就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还有孟子的许多著作都编入语文教课书里面,深得我们现代人学习和借鉴。

孟子的故事

孟子这个名字在中国久远的历史长河中具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他最突出的影响就是其仁义善的思想,孟子是一代伟大的圣人,一生在他的身上发生过很多不平凡的故事,当然最先令我们想到的,也是我们最熟悉的故事就是“孟母三迁”,这也是对孟子后来成就有深远意义的一个故事。

孟子画像

孟母三迁是关于对孩子教育的一个故事,主要讲述了孟母对孟子的学业的重视,为了教育好孟子,孟母三次搬家为孟子提供适合学习的生活环境的事情,并对孟子严格的要求。

另外,还有一些故事,如孟子受教,它的中心思想主要讲的就是孟母教授孟子做人做事都要有最基本礼仪的故事,无论是对外人还是对自己家人都要讲基本的礼仪;还有断织喻学的故事典故,主要讲得内容就是对自己的学业一定要持之以恒,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废的故事,这个断织喻学的故事对孟子以后成为儒学大师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于孟子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杀豚不欺子,孟子少时诵等都是非常经典的故事典故,还有大家朗朗上口的成语故事如“始作俑者”,“一曝十寒”,“五十步笑百步”,这些故事都在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做人,做事的一些真理,是孟子的教育思想,也是孟子的切身言行,他都用一言一行来教育我们后人如何做人和做事才是正确的。

孟子的思想主张

相信朋友们对孟子都不是很陌生,不管是从教学课本上,还是从文言故事里。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孟子的思想主张。严格的说,孟子是孔子的后世弟子,当然作为孔子的弟子他传播的也是儒家的思想精髓。

孟子画像

作为儒家思想的主要人物,孟子无论是政治思想还是社会地位在战国时都是深有影响的,孟子对当时最主要的影响就是关于仁政的思想主张,战国时期孟子曾游历于各个国家,游说推行自己的思想和主张,这对于当时战乱频繁的时代具有深远的意义。

孟子在人性,社会观点,仁政,礼仪,民本,价值观等多个方面都有不同的思想主张。在人性方面,孟子的思想主张是仁善,与人为善,主张每个人都有自己天生的品德,要求人们多注意检讨自身;在社会和政治观点上,同样是仁政治理天下,让者一定要仁义治国,重视人民的自身意愿;在民本方面,它的思想是注重民心所向,主张得民心者得天下;价值观方面更是强调自己的一言一行,主张礼仪来约束自己的言行。

孟子的家乡是现在的山东,他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同时也是世界人学习的榜样,他的思想影响了后世的很多的人物和国家,他将儒家的思想传播久远,对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世人都称他为“亚圣”,并建“亚圣庙”供后世人敬仰。

孟子的名言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名言警句,每当遇到挫折的时候,也许就是这些名言警句让你跨过困难,跨过苦难,激励着你前行。人活得就是一个心气,一个目标,一个梦想,从很多的名言里面,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些。那么,孟子作为中国千年文化中的一个圣人,有哪些名言在激励着我们呢?

孟子画像

万事两难全,“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阐述的是一个哲理,同时也是孟子的重要的名言,这是孟子对于生命与仁义的一个探讨,讲述了生命固然可贵,但是为了人们心中的仁义,在关键的时候是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的,其实从这句话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孟子对仁这个字的一些见解。

孟子的诗篇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这一历史名言,也是我们从语文教材课本中学到的著名诗篇,这句话不知道警醒了多少的人,让人们清楚的认识到不管处于什么样的环境里面都要心存忧患意识,不能每天都沉浸在享乐当中,尤其是身上有重大担子的那些人,更加不能放松自己,这样才能让自己在激烈复杂的社会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位。

如果我们形容一个人被当前的假象或者说是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以至于认不清一件事情最根本的一面,我们这个时候会不会想到“一叶蔽目,不见泰山”这样的历史名言呢,其实这个名言也是成语故事,也是出自孟子的笔下。

标签: 孟子

更多文章

  • 薛刚为什么要反唐 薛刚是怎么死的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薛刚

    薛刚为什么要反唐 薛刚是怎么死的薛刚简介有关薛刚的形象,最早在清代如莲居士的《反唐演义全传》中出现,包括后来衍生出的评书、戏曲等等。他薛刚是《反唐演义全传》中的人物,薛刚的历史原型是薛仁贵的孙子薛嵩。那么薛刚简介是怎么样的呢?薛刚画像薛嵩为人豪迈,以臂力骑射而闻名,曾被封为邺郡节度使。在史朝义兵败

  • 薛丁山有几个老婆 薛丁山怎么死的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薛丁山

    薛丁山有几个老婆薛丁山是薛仁贵与柳氏的儿子,是小说演义中的人物。那么薛丁山有几个老婆呢?薛丁山与樊梨花画像薛丁山一共有三个老婆:樊梨花、窦仙童、陈金定。樊梨花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巾帼女英雄中的一个。他是一位敢爱敢恨、武艺高强的奇女子,在一次与薛丁山的较量之中爱上了薛丁山,并于其成婚。在成婚之后,与薛丁

  • 简奥斯汀六部作品是哪些 简奥斯汀的写作风格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简奥斯汀

    简奥斯汀六部作品是哪些简奥斯汀简介简奥斯汀是英国著名的女性作家,她的小说以女性特有的细微观察力入手,刻画出当时她所处的环境和社会现状。在她的六部小说相继出版后,简奥斯汀成为英国最受欢迎的女性作者之一,开辟了一个时代。简奥斯汀画像简奥斯汀出生于1775年,逝于1817年,享年42岁。她的家庭社会地位

  • 古人结婚仪式中的“拜天地”有何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拜天地

    在结婚典礼上,“拜天地”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仪式。为什么会这样看重拜天地呢?“拜天地”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在我国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拜天地”是中国人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普通百姓所接受并深度认同。“拜天地”也

  • 古人对媒人的有趣别称都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媒人

    孟子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由此不难看出媒人在古代婚姻制度中的特殊地位。下面是古人对媒人的几个有趣别称。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古代媒婆的别称一、伐柯。这个雅称来自《诗经?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通“娶&rd

  • 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出处和典故 时日曷丧和哪个皇帝有关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时日曷丧

    时日曷丧时日曷丧如今已成为一个成语,而这个词汇最初是出自《尚书·汤誓》,其主人公是夏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夏桀。夏桀残暴,以太阳自居,百姓备受压榨欺凌,只能诅咒说:“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时日曷丧语出《尚书·汤誓》“有众率怠,弗协,曰:&l

  • 朱自清的父亲是谁 朱自清故居在哪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自清

    朱自清的父亲是谁 朱自清故居在哪朱自清父亲我国有很多的杰出人物,有名的散文家朱自清就是非常典型的,但是他能有现在的成就除了和他自己努力有关之外还和他有一个非常那个严厉的父亲有关,朱自清父亲名字叫做朱鸿钧,他为儿子的一生做了非常多的努力,虽然到后来两个人的关系几度破裂,但是依然剪不断他们之间的血缘关

  • 大明宫是如何建成的 大明宫为什么而建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大明宫

    大明宫曾经是浩瀚的大唐帝国的中心,也是大唐帝国繁荣的见证。这座偌大的宫殿的承载着大唐的统治者,李氏,还有武则天,心中那不可言说的隐秘。大明宫为什么而建公元632年夏,李世民决心为太上皇李渊营造一所新的避暑行宫。635年春,大批工匠汇集于长安城的东北,开始大兴土木。因址于龙首原的高坡上,地势高爽。李世

  • 豆蔻年华是指多少岁 为什么用豆蔻形容少女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豆蔻年华

    古代人对年龄非常敏感,一般都不直接说自己几岁,而用一些别的词来代称。特别是对于女子,女人的年龄是不能随便乱说的,所以对于女子的年龄就有很多好听的词来代称。豆蔻年华多少岁豆蔻年华是指少女十三四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该词语出自杜牧的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为什么

  • 小鸟依人是什么意思 小鸟依人竟然是形容男人的词?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小鸟依人

    现代人说一个女孩子长的娇小可爱,温柔腼腆,就会用小鸟依人来形容。但是其实小鸟依人这个词,最早是用来形容男人的,和娇小可爱的女孩子一点关系都没有。小鸟依人什么意思小鸟依人指像小鸟那样依傍着人,形容女孩子娇小可爱的样子。这个成语的出处在《旧唐书·长孙无忌传》,原文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