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揭秘:商鞅变法之后为何会取得如此好效果?

揭秘:商鞅变法之后为何会取得如此好效果?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935 更新时间:2024/2/2 23:44:07

商鞅改革中对于法律责任的追究,固然规定了重刑来实现自己的主张,但是更重要的其实是法网之严密。相比刑法的重刑主义,法律责任的严密可能更能起到警戒作用。商鞅改革的另一个示,就是改革要取得成功,必须让社会的上中下层都予以信服,形成改革的合力。回顾商鞅改革的历史,其立法思想有的值得借鉴,如立法引导改革和注重法律实效,有的则应予以反思并修正,如重刑主义思想。

立法引导改革商鞅吸取了李悝吴起等法家在魏、楚等国实行变法的经验,结合秦国的具体情况,对法家政策作了进一步发展,后来居上,变法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具体立法主要是九个方面内容。其一《田论》,立定废井田、开阡陌、田得买卖之法令。其二《赋税论》,抛弃贡物无定数的旧税制,使农按田亩、工按作坊、商按交易纳税之新法。如此则民富国亦富。其三《农爵论》,农人力耕致富并多缴粮税者,可获国家爵位。此举将真正激发农人勤奋耕耘,为根本的聚粮之道。其四《军功论》,凡战阵斩首者,以斩获首级数目赐爵。使国人皆以从军杀敌为荣耀,举国皆兵,士卒奋勇,伤残无忧,何患无战胜之功?其五《郡县论》,将秦国旧世族的自治封地一律取缔,设郡县两级官府,直辖于国府之下,使全国治权一统,如臂使指。其六《连坐论》,县下设里、村、甲三级小吏。民以十户为一甲,一人犯罪,十户连坐,使民众怯于私斗犯罪而勇于公战立功。其七《度量衡论》,将秦国所行之长度、重量、容器一体统一,由国府制作标准校正,杜绝商贾与奸恶吏员对庶民的盘剥。其八《官制论》,限定各级官府官吏定员与治权,杜绝政出私门。其九《齐俗论》,强制取缔山野之民的愚蛮风习,譬如寒食、举家同眠、妻妾人殉等等。他进一步破除了井田制,扩大了亩制,重农抑商,奖励一家一户男耕女织的生产,鼓励垦荒,这就促进了秦国小农经济的发展。他普遍推行了县制,制定了法律,统一了度量衡制。他禁止私斗,奖励军功,制定二十等爵制度,这有利于加强军队战斗力。他打击反对变法的旧贵族,使变法令得以贯彻执行。由于这一切,秦国很快富强起来,奠定了此后秦统一全中国的基础。应该说商鞅变法是典型的通过立法引领改革的成功案例。通过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律推动改革,无疑具有自上而下的改革优势。

商鞅变法对此后秦国以及秦代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秦律》就是在这个变法的基础上修订、补充、累积而成的。《秦律》也多处讲到连坐法,例如户籍登记有隐匿或不实,不但乡官要受罚,同“伍”的也要每户罚一盾,“皆迁之”(即罚戍边)。商鞅改革过程中,注重通过强调法律责任的规定来强制老百姓遵守法律。实际上这与当时百家争鸣有关。商鞅治理秦国十分重视刑法的惩罚作用,并且主张用重典来推行自己的政策。这种治乱世用重典的思想一直影响到今天,历次的严打刑事政策虽然不是治乱世,但是是这种思想的延续。今天来看,商鞅改革中对于法律责任的追究,固然规定了重刑来实现自己的主张,但是更重要的其实是法网之严密。相比刑法的重刑主义,法律责任的严密可能更能起到警戒作用。

商鞅变法从一开始就表现出注重实效不尚空谈的特征,与传统的儒家大相径庭。通过取信于君主、贵族和平民,取得社会各层的支持,共同推动改革进行下去。首先是取信于君主。从三次会面来看,商鞅在与秦孝公进行对话的时候,采取了以退为进、不断试探、步步为营的策略。也有可能在当时的情形下,士在面对君主的时候并无太多选择余地,而是要根据君主的喜好来看碟下菜。只有当孝公明确对王道和儒家礼治思想没有兴趣之后,商鞅才好抛出自己最擅长的法家治国思想。其次是说服贵族同意。商鞅的变法并非一帆风顺。一开始就遭到了旧贵族的强烈反对。旧贵族代表甘龙、杜挚起来反对变法。他们认为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商鞅针锋相对地指出:“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从而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商鞅的意思是治国的方略不能一概而论,国家的治理要根据当时的情形来制定。但是有一点比较明确,商鞅提出改革必须要立法,而不是无法而行。

标签: 揭秘商鞅变法之后为何取得如此效果商鞅改革

更多文章

  • 温州泰顺发现巨大一亿五千万年化石,考古价值超越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温州,泰顺,发现,巨大,一亿,千万年,化石,考古,价值,超越

    一块在泰顺当地发掘出土的巨大远古树木化石,引起了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高度关注。近日,该所研究员杨小菊博士一行三人抵达泰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科研考察。专家称:泰顺古木化石的发现,对于了解地球同纬度古生物种类、物种进化过程等都有重要意义。泰顺位于温州市最南端,处于南雁荡山和洞宫山脉腹地,属华夏古

  • 百家姓有多少个 一共只收录单复姓504个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百家姓,多少,一共,收录,单复姓,复姓,504个,百家姓,多

    百家姓有多少个,姓氏中可以分为单姓和复姓,到目前为至单复姓一共总计有504个姓氏。那么对于这504个姓氏大家是否了解清楚呢?这些姓氏又是什么呢?下面就让奇趣探索的小编来详细介绍下百家姓吧,有兴趣的可以进来了解下。百家姓总计504个中华百家姓一览「姓氏」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但在秦汉以前,姓和氏有明显

  • 古代妓女10大避孕方法 堪比酷刑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古代,妓女,避孕方法,堪比,酷刑,现代,避孕,药具,出现,之

    在现代的避孕药具出现之前,过去的青楼女子她们是如何采取避孕措施的呢?史书上鲜有记载,野史上也不多见,影视剧里也是轻描淡写了之。巩俐出演的一部电影,就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位妓女在接客之前,喝下一种汤药,说是喝了就不会怀孕了。当然,这种药究竟含有何种成分,无从考证,当关于古代的妓女避孕的方法也就众说纷纭。

  • 甘肃平凉村民旧宅挖出元代铜器 文物部门收回保护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甘肃,平凉,村民,旧宅,挖出,元代,铜器,文物,部门,收回

    出土的铜鼎记者从平凉市泾川县获悉,泾川县文物部门根据基层文保员提供的信息,通过广泛调查摸排及上门教育动员,于日前在城关镇共池村农户史某家收回了一组元代铜器。据悉,这组铜器是史某在旧宅重建时于地坑内的两个塌陷窑洞间隔区发现的。文保员得知后,向泾川县文物部门提供了相关信息。4月20日,平凉市与泾川县考古

  • 金华山智者寺发现古井遗存 可能具有相当文物价值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金华山,华山,智者寺,发现,古井,遗存,可能,具有,相当,文

    昨天中午,记者接到市文物部门传来的一条消息:金华山智者寺发现古井遗存,可能具有相当的文物价值。下午,记者即跟随市文保所工作人员赶到现场了解情况。江南名刹现古井,价值几何在市区尖峰山西麓的一处山坳里,一组依山而建、气势雄伟的唐宋风格建筑正在加紧建设,很多项目已处于收尾阶段,这就是金华山的千年历史名刹智

  • 钱山漾野外发掘告一段落 考古发现湖州先民爱用竹器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钱山漾,野外,发掘,告一段落,考古,发现,湖州,先民,爱用

    记者昨天从考古部门了解到,自“世界丝绸之源”钱山漾遗址试掘工作开始以来,进展顺利。目前,野外发掘工作已告一段落,关于钱山漾遗址的考古研究也从室外转向室内。带着钱山漾遗址的取样泥土和现场发掘出的60多件器物,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丁品即将回到所里,专注于室内考古研究,进一步寻觅与丝绸有关的实物佐证

  • 古代兵家必争的五个城市 看看你知道几个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古代,兵家,必争,五个,城市,看看,知道,几个,古代,战事

    古代战事,攻城略池,必有必争之地,在浩瀚的中国大地,这五个城市成为自古以来兵家的必争之地。第一、旅顺旅顺位于渤海北端,和南侧的山东烟台呼应,是扼守京津之地的海上要塞,自古便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在19世纪末,旅顺被李鸿章建成远东第一要塞。旅顺遗留了非常多的战争遗址。旅顺第二、徐州徐州位于江苏、山东、河南

  • 杭州江干区又出土许多文物 钱塘江古海塘要建博物馆了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杭州江,干区,出土,许多,文物,钱塘江,海塘,博物馆,钱塘

    钱塘潮涌,蔚为壮观。可是,历史上,它的破坏力也给两岸的老百姓带来了灾难。为了和潮水抗衡,老底子的杭州人发明了一种“鱼鳞石塘”的筑塘技术,巨大的条石横竖隔层叠放,修建的挡潮堤坝抵御住了滚滚钱塘潮,在世界海塘建筑史上都被认为是一项杰出的创造。现在,杭州江干区要在九堡筹建钱塘江海塘遗址博物馆,同时向社会常

  • 千年海昏古城消失之谜 南昌六朝古墓出土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千年海,古城,失之,南昌,六朝,古墓,出土,江西省,考古工作

    江西省考古工作者在省会南昌青云谱区一处工地上发现了该省迄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座古墓,专家初步鉴定为六朝时期的古墓。墓中发现的“豫章国海昏县”几字,让千年前神秘“消失”的海昏古城再现端倪。率先进入古墓考察的南昌市博物馆馆长李国利告诉记者,该古墓保存完好没有被盗迹象。墓室的面积约有四十平方米,属于

  • 乌苏里江流域出土旧石器时代罕见文物:印证古人类扩散交流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苏里江,流域,出土,旧石器时代,罕见,文物,印证,古人类,扩

    考古人员近日在中俄界江乌苏里江的一条支流进行旧石器时代考古发掘时,发现了数百件以黑曜岩等为原料的石器。部分黑曜岩石器初步判断来自长白山(17.030, -0.60, -3.40%)地区,进一步印证了当时这一区域古人类的扩散交流。“此前极少发现旧石器时代的遗存,这些发现深化了我们对乌苏里江流域旧石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