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秋节的历史起源及风俗

中秋节的历史起源及风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967 更新时间:2024/1/24 0:22:08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化当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宣告新年到来的春节、祭祀先祖的清明节、感恩敬老的重阳节,多种多样的节日尽管有着各自的主题,但无一例外都是历史文化的结晶,寄托了人们内心美好的愿景。

在如此众多的节日当中,中秋节尤其受到许多人的喜爱。每年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人们往往会团聚在一起赏月观桂花、饮酒吃月饼。顾名思义,中秋节就是位于农历秋季正当中的节日,这一天秋高气爽、圆月皎洁,大文豪苏轼正是在这样的场景下创作了著名的《水调歌头》。那么,中秋节最早是出现在什么时候,古人又是如何过节的呢?

其实,中秋节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天象崇拜。对于每天夜里都高高挂在天穹上释放光芒,且随着时间变化而不断盈缺的月亮,原始人类感到十分奇异,对月亮的崇拜也由此产生。根据考证,中秋节诞生前,华夏大地上的先民们往往在秋分这一节气时祭祀月亮,又称“祭月节”,后来才改到了八月月亮最圆满的十五日。直到汉代,“中秋”这一名称才出现在文献当中,中秋节也逐渐得以流传和普及。

两千年前的人们庆贺中秋的方式与如今可谓大不相同,当时的人们尽管也同今天一样欣赏明月,但互相赠送的礼物并非精美可口的月饼,而是裘皮。毕竟在中秋之后气温会越来越低,而在没有棉衣的当时,裘皮已经属于相当实用的御寒衣物了。除此之外,汉朝人也会在中秋节孝敬老人,这或许也和天气渐凉,老人日常生活更加不易有关。

到了以繁荣为标签的唐朝,中秋节终于成为了得到官方认可的正式节日。如此风雅的节日配合唐朝时兴盛的诗文化,便催生出了诸如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等佳作。唐朝时中秋节受到欢迎,其实也和社会经济发展,百姓夜生活更加丰富有关。

到了宋朝,商品经济高度发达,中秋节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且根据苏轼诗中“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的描述来看,如今流行的月饼或许也是在那时大致定型的。另一方面,记录都城汴梁市井生活的《东京梦华录》也记载道:“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通过这段记载,我们不但可以了解到当时汴京人是如何庆贺中秋的,还能感受到经济发展让人们的生活变得多么丰富多彩。众所周知,月球的吸引力会导致地球上的潮汐,而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便是大潮容易发生的时间。因此,浙江一带的人们在中秋节除了赏月外,还会把观潮作为节日的重点项目。

进入明清两代,我国封建统治达到巅峰,而市民文化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得益于演义小说的繁荣,许多如今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得以广泛传播,人们对月亮的想象也愈发丰富。另外,此时的人们对于过节也逐渐有了一定的规范。

举例来说,为了和天上圆圆的明月遥相呼应,赏月时所食用的月饼、瓜果都以圆形为最佳。明代学者陆泓在《北京岁华记》中描写当时人们过节的盛况道:“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相比于《东京梦华录》中宋朝人的过节方式,明朝人似乎更加重视中秋节最初的祭祀内容,这或许是对最初“祭月节”的一种致敬。

同样记录明代北京人过中秋节场面的还有《帝京景物略》,书中写道:“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这段描述当中一个重要的信息便是当时的人们又将中秋节叫做“团圆节”,如今中秋节讲究团团圆圆,或许正是从明代延续下来的传统。

综上所述,作为我国传统节日当中地位较高的一个,中秋节最早起源自上古时期人们对月亮的崇拜和祭祀活动。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中秋节的名称、日期、内容等都逐渐得到了确立,它也从一个原始的祭祀活动成为了象征团圆的盛大节日。正所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当中秋夜晚皎洁的明月升起,团圆便成为了海内外华人共同的希冀,这种无形的纽带也正是中秋节对于我们而言最重要的意义。

标签: 中秋节

更多文章

  • 黄梅戏10大经典唱段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黄梅戏

    说起黄梅戏,大家可能都在平时生活中接触的比较少。小编还记得自己对黄梅戏最深的印象就是“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此不再......”了,当时听着觉得这个调子简单好听,还跟着电视唱呢。后来年纪大了些,跟着爷爷去剧院看戏,虽然只看了几出,但是有意思极了。黄梅戏与京剧、越

  • 黄梅戏是哪里的戏 黄梅戏产地是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黄梅戏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黄梅戏的事情,很多人也都发现了,那就是这个黄梅戏到底是出自于什么地方的,这个争议非常非常大,很多人说是湖北的黄梅县,很多人说是安徽的安庆,在江西的九江也是有的,那么黄梅戏到底起源于哪里呢?今天就来简单的研究下。先给大家说一个知识点,那就是一种戏曲是分戏和调的,这个学音乐的人是知

  • 黄梅戏是安徽哪里的 黄梅戏发源于安徽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黄梅戏

    最近不少的这个人都在说这个黄梅戏的问题,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黄梅戏啊还是非常的有意思的,但是就是争议比较大,很多人说起源于湖北,很多人说起源于安徽,还有人说起源于江西,但是今天我们不说其它问题,我就说,安徽的黄梅戏到底起源于什么地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黄梅戏其实吧现在越调查越发现

  • 汉服的五种形制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服

    “汉服”全称为“汉民族传统服饰”,由于历史悠久,所以其风格鲜明、样式多变,是我国礼仪之邦的重要体现点。古代的汉服按照用途有祭服、朝服、公服、常服之分,我们现在在大街上还能看到穿各种花色款式汉服的人。遇到总会惊艳于“汉服”的美丽,

  • 清朝四品相当于现在的什么级别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

    说到古人当官啊其实很多时候你都会发现其实还是挺有意思的,小编觉得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官员的一品二品这样的感觉了,小编总是觉得这些东西非常的复杂而且也不容易分辨,也不知道到底是那种的比较大一些那种的比较小一些所以其实还是挺复杂的,最近有人说了清朝时期的四品官员相当于现在的什么级别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探究

  • 古代中秋节一般都吃什么?月饼的历史起源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秋节

    据史料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于先秦时期的著作《周礼》,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源自古人一种对自然、天象的崇拜,所以有“祭月”等一系列的拜月活动。早在先秦时期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等活动。待到

  • 重阳节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重阳节

    说到重阳节,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了,这个可是我们中国传统的节日,这个节日是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正所谓九九重阳节。至于为什么叫九九重阳节,因为九这个数字再《易经》里面是阳数,两个九九是相重,故所为重阳。那么重阳节的意义是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重阳节的意义是什么关于重阳节的意义,其实就是让

  • 二十四节气歌有哪些版本?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二十四节气

    最近很多人都比较需要这个背诵二十四节气歌,因为想背诵这个二十四节气,但是又不太会背,所以搞成一个歌曲这样的估计要搞很多了,所以有没有这个背诵二十四节气歌呢?如果有的话,又是怎么样的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了,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1、版本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 古代的服装的衣袖为什么是宽大的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装的,衣袖,为什么,大的,相信,大家,应该,知道,关于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古人的服装,那可真的是让人眼花缭乱,服装的类型有很多,而且在古代穿的衣服都是那种非常多层次的。但是却有一个相同的问题,可能很多人都非常想知道,那就是古人服装的衣袖为什么都是那种宽大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其实说到古人的服装,很多都是那种衣袖比较大的,而且这种衣服在某种

  • 带菩提子的禁忌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带菩,提子,禁忌,哪些,说到,提子,其实,大家,知道,还是

    说到菩提子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还是挺过瘾的,也有很多人都带,也喜欢带,那么菩提子也不是说随便都能带的呀,是有很多禁忌的,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来说说,这个带菩提子的禁忌吧,看看需要注意的地方在那里,对这个感兴趣的老哥一定别错过了呀!禁忌一:关于这个禁忌的问题,可能很多人并不是很熟悉。首先第一个就是这个菩提子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