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百科:“润笔”的历史来源详解

历史百科:“润笔”的历史来源详解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445 更新时间:2023/12/14 5:33:30

《隋书·郑译传》:“上令内史令 李德林 立作诏书, 高熲戏谓 译 曰:‘笔干。 译 答曰:‘出为方岳,杖策言归,不得一钱,何以润笔。” 唐 宋 翰苑官草制除官公文,例奉润笔物。后泛指付给作诗文书画之人的报酬。 唐 殷文圭《贻李南平》诗:“润笔已曾经奏谢,更飞章句问 张华。”《儒林外史》第一回:“老爷少不得还有几两润笔的银子,一并送来。” 鲁迅《彷徨·幸福的家庭》:“投稿的地方,先定为《幸福月报》社,因为润笔似乎比较的丰。”

“润笔”的历史典故

古时候的稿费的笼统称谓。

古之士大夫,讲究“清高”,耻言金钱,非说不可时,称之为“阿堵物”,意思是“那个东西”。

稿费是近百年才有的新词,以前有个雅称叫润笔。《隋书·郑译传》有一则故事:郑译为皇上拟诏书,有人戏称他“笔干了”,郑答:“不得一钱,何以润笔?”以后把稿费、书画酬金称为“润笔”,

当年司马相如,为失宠的陈皇后作《长门赋》,汉武帝读了受感动,陈皇后重新得宠,司马相如得黄金百斤,那时好像还没有润笔这个规矩,陈皇后是以向卓文君买酒的方式送黄金的,所以人们只好说是“作文受贿”,这“贿”字分量可能没有如今这么重,若不,司马相如也太不光彩了。

润笔之风至唐大盛,最出名的是韩愈,专为名公巨卿写碑铭,“一字之价,辇金如山”;杜牧撰《韦丹江西遗爱碑》,得采绢三百匹。利之所在,人争趋之,《蔡伯喈集》里面,竟有 为年仅十五岁、七岁者作的碑文。

宋朝事实类苑记载,宋太宗为了奖励宫廷诗人,设笔专款「润笔钱」,并「降诏刻石於舍人院」。

宋代官俸较薄,皇家有此之设,文人真是受益不浅。

古人作文受酬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为活人写寿序,给死者撰碑文。如唐代大散文家韩愈,写碑文颇得润笔之利;北宋诗人王禹偁贬官外放商州时,也写过好些碑文,且自作诗云:“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二是为皇帝、大臣和朝廷、官府起草公文受赏赐。这种公文可称作有公文。赵翼在《陔馀丛考》中说:宋代王寓在宣和七年(1125)八月二十一日,一晚上写了四道制文,宋徽宗给了他特优的酬劳,赏赐了不少堪称无价之宝的御用之物。

另据《湘山野录》卷上记载:翰林学士孙抃撰写《进李太后赦文》,宋仁宗读后“感泣弥月。明赐之外,悉以东宫旧玩密赍之”。皇帝要秘书写公文尚有恩赐,则臣下例有馈赠更不待言。如北宋名臣寇准拜相时,杨亿(字大年)撰写制书,其中称寇准“能断大事,不拘小节”,寇准认为“正得我胸中事”,于是给作者“例外赠百金。”

“润笔”的出处

“润笔”一词典出《隋书˙卷三十八˙郑译传》∶“上令内史令李德林立作诏书,高颎戏谓译曰:‘笔干。”译荅曰:‘出为方岳,杖策言归,不得一钱,何以润笔。”

郑译是隋文帝的开国功臣之一,官至上柱国。后来郑译遭弹劾贪赃纳贿、疏于职守及不孝顺母亲,因此遭到贬官。不久,隋文帝因感念郑译与他同生共死,建立了隋朝,所以就想将郑译召回。于是,隋文帝就命令内史令李德林草拟诏书恢复郑译的爵位,丞相高颎就开玩笑的对郑译说∶“笔干了。”郑译则答说∶“不得一钱,何以润笔。”因此,后人就将给付作诗文书画之人的酬劳称为“润笔”了。

古人出于自己所需,向文人墨客求取诗、词、赋、碑、铭、志、序、记、画等,而酬谢他们润资的形式很多,除了银两外,还可以用粮食、物品、布帛来支付。当然,有的文人则随自己喜好收取润笔,如王羲之爱鹅,李白要酒喝,而苏东坡则送羊肉也可以。

另外,据说史上获取润笔最多的要算西汉司马相如所撰的《长门赋》。根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另有新宠,陈皇后因而被贬居长门宫,终日愁眉不展。后来,陈皇后听说汉武帝非常喜欢司马相如所作的赋,于是便托人送黄金百斤给司马相如,请他作赋来挽回汉武帝的心。司马相如便为陈皇后作了一篇《长门赋》,汉武帝读了终有感悟,陈皇后果真又重获武帝宠爱。《长门赋》共633字,润笔资是黄金百斤,真可说是字字是黄金了。

“润笔钱”的历史

所谓润笔钱,就是请人作诗文书画所给的报酬。《儒林外史》第一回:“老爷少不了还有几两润笔的银子,一并送来。”鲁迅《彷徨》中说:“投稿的地方,先定在《幸福月报》社,因为润笔似乎比较丰。”毫无疑问,鲁迅先生所说的润笔,就是稿费,而且因为名气的原因,他的稿费肯定要高于那些泛泛之辈了。而老爷所得的那几两银子,纯粹是私人之间的交往,不能用稿费来论定。

其实润笔钱,在晋宋之时就已经出现了。唐人叫“义取”,明人曰“利市”,更有雅士耻于金钱之说,叫“阿堵物”(那个东西),说白了那个东西就是金钱。

唐朝,是历史上润笔费最高的时期。白乐天有个好友叫元徽之,两个人是生死之交。后来徽之得了重病,就要死了,就托乐天为他写个墓志铭,所给润笔包括车马、绫帛、银鞍、玉带等等,价值七十六万金,这在历史上也算是个天文数字的润笔。白乐天推辞不掉,也收了,后来全部捐给了香山寺,替元徽之做了功德。在这个富裕的时代,人们出手大方,不惜重金去获得在中国文学史上星光灿烂的明星们的作品,自然也就造就了一批文人富豪。

王勃,名列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他很善于写文章,不但写得快,而且文辞华丽。请他代笔写文章的人有很多,因此,他家里“金帛盈积”(《唐才子传》记载)。

李邕,他不但文章写得好,书法也一流,朝廷中的达官贵人和各地寺庙,纷纷拿着金钱请他写文章。李邕一生,这类文章写过数百篇,“受纳馈遗,亦至巨万”。杜甫有诗描写李邕家的豪华奢侈:“干谒满其门,碑版照四裔。丰屋珊瑚钩,麒麟织成罽(毯子一类东西)。紫骝随剑几,义取无虚岁。”《新唐书》本传上说,当时大家公认,自古以来,因为写文章获得钱财之多,没有人可以比得上李邕。

韩愈是文章高手,很多人找他写墓志铭,他的“谀墓”收入很丰厚。韩愈写了一篇《平淮西碑》,唐宪宗将这文章的一块石刻赏赐给韩弘,韩弘就馈赠韩愈五百匹绢。韩愈写了《王用碑》,王用的儿子馈赠韩愈一匹带鞍的宝马和一条白玉带。韩愈生前好友刘禹锡在他去世后写的悼文中这样写道:“公鼎侯碑,志隧表阡,一字之价,辇金如山。”

皇甫湜为裴度写了《福先寺碑》,裴度赠送给他车马缯采已经很多,但是皇甫湜仍然很不满意,说:“碑文三千字,每个字三匹缣,给得也太少了!”裴度于是笑着送给他九千匹绢。

除了这些人之外,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萧俛、韦贯之、白居易等人都得到过不少的润笔。其中白居易的诗歌远销朝鲜,朝鲜商人曾拿着卖高丽参所得的钱向白居易购买诗歌新作。唐朝尤其是唐文宗李昂朝,长安城里盛行找作文高手撰写碑文墓志铭,俨然形成了一个热闹的市场。一旦有达官贵人死去,他们的家门口就跟闹市一般,人们高声喊叫,争着要购买碑文墓志铭,不管死者家属是否愿意接受。

可是,在这些的文人富豪之中,却没有李白、杜甫、李商隐、王维等人的名字。这几个唐朝文学史上最灿烂夺目的明星,并没有得到丰厚的馈赠,个中原因,值得后人深思。

到了宋朝,这种润笔之风愈演愈烈。宋太宗为了奖励宫廷诗人,设笔专款“润笔钱”,并“降诏刻石於舍人院”。在宋代官俸较薄的状况下,皇家有此之设,文人真是受益不浅。

“润笔”的历史趣闻

历史上,关于润笔的话题,还有一些趣闻。比如唐伯虎,他把自己的作品装订成一个大册子,封面上写着“利市”二字,简直就是在做生意。还有桑思元,有人向他求字,说咱俩是亲戚,就别收润笔钱了,桑说:“那不成啊,我平生就没有白给人写字的惯例。这样吧,你把银子先放在桌子上,鼓舞一下我的兴致,等字写完了,同银子一起还给你。”还有那位右手长了六个指头的祝枝山,人来求字,先问人家“是见精神否(俗以精神为银子)?”看见银子,马上欣然捉笔。

标签: 润笔

更多文章

  • 战国七雄的货币分别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战国七雄

    货币是经济流通的的一种物品。而早在商朝时期我国就有了货币起源。在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在文化和经济上肯定有差异,那么当时货币是否也有差异?下面中国历史网小编将为大家解析战国七雄的货币分别是什么?战国通行的货币主要有四种:(1) 布币:形状像铲形,主要国家为三晋地区韩、赵、魏三国;(2) 刀币:形状像刀形

  • 该如何评价左宗棠 左宗棠真的搞过屠杀吗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如何,评价,左宗棠,真的,搞过,屠杀,作为,晚清,四大,中兴

    作为晚清四大中兴之臣其中之一,左宗棠不但能够和其他三位一样,安定了大清王朝的内乱,而且还外御强敌,为国收复了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后人评价左宗棠说,这是几百年来第一次由中国人领导的中国军队在边疆地区获得的最大的胜利。左宗棠画照左宗棠前半生虽然学识渊博,但是在科举考试中却屡屡失意,最后左宗棠放弃了科

  • 药王孙思邈的故事 孙思邈千金方有何贡献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药王,孙思邈,故事,千金,方有何,有何,贡献,孙思邈,简介

    孙思邈的简介里有道士之称,但最惹人注目的就是医药学家。孙思邈少年时期还是体弱多病的,但是后来接触到了许多医书后,渐渐的也掌握了其中的深邃,成为全国闻名的医生。药王孙思邈的故事有哪些?还有孙思邈的著作《千金方》有何特殊贡献吗?药王孙思邈的故事在古代民间孙思邈的传奇故事有很多,比如“龙宫方”就是讲孙思邈

  • 历史百科:“山呼万岁”还是“三呼万岁”?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万岁

    西汉元封元年(前110年),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巡游嵩山时置崇高县。据《汉书·武帝记》载,武帝在嵩山拜谒了诞生夏启的启母石后,率众登上了嵩山东麓的一座山峰,此时吏卒皆闻大山“呼万岁者三”。于是史卒皆恭维武帝说:这是中岳山神在迎接你。闻此,汉武帝大悦,于是封所登之

  • 中国历史之最介绍 历史上变法最彻底的是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之最,介绍,历史上,变法,彻底,中国之最,英译,t

    中国之最英译:the best in China 中国之最释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的解释是在全中国范围内最突出的某一人、事、物,中之最有特定的评定标准,包含了中国人创造的世界之最和中国之最。历史上的中国有很多最早的东西,这些不光是中国之最,也是世界之最,下面就来盘点中国历史之最(部分)。阅读详细版专题

  • 历史百科:古代帝王冠冕悬挂珠帘的用意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古代,帝王,冠冕,悬挂,珠帘,用意,冠冕,挡在

    冠冕前挡在天子眼前的珠帘叫旒,悬挂在耳旁的玉球叫充耳。为何饰此二物?《汉书•东方朔列传》中东方朔的解释:“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意即帝王要善于任用大德之人,忽视小过失,不求全责备。冕旒;汉代规

  • 揭秘万历中兴有什么措施 对万历中兴的评价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揭秘,万历,中兴,什么,措施,评价,中国,古代,封建制度,历

    中国古代封建制度历经上千年,出现了许多朝代更迭,其中有许多的明君治世。历史学家把古代出现社会繁荣发展政治和平稳定的时期用皇帝所在的年号统称为某某兴。万历中兴就是明朝万历年间出现的社会繁荣发展时期。这里简要介绍下万历中兴背景。万历中兴配图明朝皇帝明穆宗去世于1572年,他死后太子继位因此年号改为万历。

  • 解析南北朝科学家祖冲之的贡献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解析,南北朝,科学,家祖,冲之,贡献,是什么,祖冲,我国,南

    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祖冲之,字文远,祖籍河北省涞水县,后来为了躲避战乱一家人搬迁到了江南,祖冲之是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机械制造专家,祖冲之最为著名的贡献就是将圆周率精确到了小数点之后的七位,这一成就比起其他国家的科学家要早了一千多年,是我国的骄傲。祖冲之塑像祖冲之的贡献

  • 解析开皇之治的内容 如何评价开皇之治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解析,开皇,之治,内容,如何,评价,开皇,之治,隋文,开创

    开皇之治是隋文帝开创的隋朝的盛世,在开皇之治中隋朝的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是中国史上少数地在战后迅速恢复的时期。那么大名鼎鼎的开皇之治的内容包括哪些呢?隋文帝画像开皇之治的内容主要分为政治、经济和文化这三块。在政治上,隋文帝废除了黑暗的九品中正制度,并且设立了三省六部制,大大加强了中央权力的集中。

  • 如何评价东晋北伐 解析东晋北伐为什么会失败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如何,评价,东晋,北伐,解析,为什么,失败,东晋,时期,曾经

    在东晋时期曾经出现过很多次北伐战争,尽管那个时候历代都出现了王室中人安于现状,在江南地区自得其乐的现象,可是东晋历史上也不乏会出现忠心爱国之辈,他们将收复中原地区、扩大东晋领土作为自己终身努力的责任,所以才会出现一次又一次的北伐战争。但是也有很多人好奇东晋北伐最远打到了哪里,毕竟这么多次的北伐战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