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处暑代表什么意思 处暑养生的四大要点是什么

处暑代表什么意思 处暑养生的四大要点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097 更新时间:2024/1/24 3:23:12

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时间点为公历8月23日,太阳到达黄经150°。

处暑节气意味着即将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处暑后中国黄河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专家称,处暑当天,太阳直射点已经由“至”那天的北纬23°26′,南移动到北纬11°28′。北京城区,白昼长度已经由夏至的15小时缩短到13小时25分钟,正午太阳高度也由夏至的73°32′降低至61°34′,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太阳开始偏南了。随着太阳高度的继续降低,所带来的热力也随之减弱。

节气简介

太阳到达黄经150°时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处暑。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过渡的节气。

我国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处暑以后,除华南西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即将结束,降水逐渐减少,水稻成熟收割。尤其是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必须抓紧蓄水、保墒;以防秋种期间出现干旱而延误冬作物的播种期。

天气特点

气温下降

处暑节气,单单用气温开始走低来描述是不够的。气温走低仅是其中的一个现象。产生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首先应是太阳的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二是副热带高压跨越式地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压开始跃跃欲试,出拳出脚,小露锋芒。

秋高气爽

开始影响我国的冷高压,在它的控制下,形成的下沉的、干燥的冷空气,先是宣告了中国东北、华北、西北雨季的结束,率先开始了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天气--秋高气爽。处暑期间,真正进入秋季的只是东北和西北地区。但每当冷空气影响我国时,若空气干燥,往往带来刮风天气,若大气中有暖湿气流输送,往往形成一场像样的秋雨。每每风雨过后,特别是下雨过后,人们会感到较明显的降温。故有:“一场秋雨(风)一场寒”之说。北方南部的江淮地区,还有可能出现较大的降水过程。气温下降明显,昼夜温差加大,雨后艳阳当空,人们往往对夏秋之交的冷热变化不很适应,一不小心就容易引发呼吸道、肠胃炎、感冒等疾病。

秋老虎

夏季称雄的副热带高压,虽说大步南撤,但绝不肯轻易让出主导权、轻易退到西太平洋的海上。在它控制的南方地区,刚刚感受一丝秋凉的人们,往往在处暑尾声,再次感受高温天气,这就是名副其实的“秋老虎”。对于刚刚走出三伏,并且遭遇严重伏旱的地区,如果继续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往往容易形成夏秋连旱,使秋季防火期大大提前,需要警惕。需要说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往往在秋老虎天气结束后,才会迎来秋高气爽的小阳春,不过要到10月以后了。在此期间,全国各地的暴雨总趋势是减弱的。

雷暴活动

华南、西南、华西。

动不及炎夏那般活跃,但华南、西南和华西地区雷暴活动仍较多。在华南,由于低纬度的暖湿气流还比较活跃,因而产生的雷暴比其它地方多;而西南和华西地区,由于处在副热带高压边缘,加之山地的作用,雷暴的活动也比较多。进入9月,我国大部开始进入少雨期,而华西地区秋雨偏多。它是我国西部地区秋季的一种特殊的天气现象。华西秋雨的范围,除渭水和汉水流域外,还包括四川、贵州大部、云南东部、湖南西部、湖北西部一带发生的秋雨。因秋雨早的年份8月下旬就可以出现。最早出现日期有时可从8月下旬开始,最晚在11月下旬结束。但主要降雨时段是出现在9、10两个月。“华西秋雨”的主要特点是雨日多,而另一个特点是以绵绵细雨为主,所以雨日虽多,但雨量却不很大,一般要比夏季少,强度也弱。

习俗活动

出游迎秋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致孤魂;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最后以关鬼门结束。时至今日,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段。此外,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萧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

开渔节

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渔业收获的时节,每年处暑期间;在浙江省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2006年第九届中国开渔节,在9月6日浙江省象山县举行。因为;这时海域水温依然偏高,鱼群还是会停留在海域周围,鱼虾贝类发育成熟。因此,从这一时间开始,人们往往可以享受到种类繁多的海鲜。 [4]

泼水习俗

在日本,从大暑到处暑的一个月时间内,日本各地有组织泼水降温的习俗。

处暑养生的四大要点:

捂秋冻

春捂秋冻是古人一条非常实用的“生活谚语”,“春捂” 是为了帮助气血走表散热,促进阳气生发;“秋冻”是为了气血入里保存热量,促进阳气潜降。因此,处暑后要使身体有一些凉意,(天下养生网)不要天一冷就马上全副武装,穿 很厚的衣服。而且初秋是“冷”并没有感觉到“寒”,“皮肉之冷”是可以忍耐的,而采取“秋冻”对于适应与抗御后来冬天的严寒都有很大的好处,从机体适应能 力上看,也可以说符合季节之间的“惯性原理”。

防秋燥

处暑时节后的养生重点是预防“秋燥”。“秋燥症”主要表现为皮肤干涩粗糙,鼻腔干燥疼痛或口燥咽干、大便干结等,需要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以免发展为疾病。专家建议:除了多喝开水、淡茶、豆浆等饮料以补水外,保持居住环境的湿度也是润燥的重要环节。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家中种些花或养鱼,不然的话早晚多往地上洒点水,或用湿拖把擦地等。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便于生津润燥、消热通便。像西瓜这类大寒的瓜果,则要少吃或不吃了,多吃一些苹果、梨、葡萄之类滋阴的水果。

润肺

初秋的气候逐渐干燥,最容易对肺阴造成损伤,伴随着夏季众多的细菌也会侵入呼吸道黏膜,引起感冒、支气管炎、扁桃腺炎和肺炎等疾病,一些气喘病也会在此时复发或者加重。所以,加强对肺阴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中医上讲肺喜润而恶燥,燥邪伤肺,养肺不仅能使肺气更加充盈,增强肺的主气,也能治疗由于肺虚所导致的各种疾病。在食物的分类上,甘润的食品对肺是最有益的,例如梨、荸 荠、枇杷、甘蔗、柚子等,还有众多的粥品,更是养肺的首选,例如银耳冰糖粥、百合莲子粥等。

少辛增酸

而少辛的原因,同样是为了减少肺气的耗散。大家都知道,吃过于辛辣的食物会导致人体发汗,这是因为味辛的东西都有发散作用,能调动人体肺部的阳气通过汗液从体内发泄出来,随后身体便凉了。所以,处暑之后不应吃辣椒、花椒、生姜等辛热食物,更不宜吃烧烤食物,以免加重秋燥的症状。多酸则是强调应多吃酸性食物,如葡萄、石榴、橘子、山楂等,以此来达到保肝护肺的效用。

标签: 处暑

更多文章

  • 春分日也叫“蛋定日” 春分竖蛋习俗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春分日

    春分竖蛋,也称春分立蛋,是指在每年春分这一天,各地民间流行的“竖蛋游戏”,这个中国习俗也早已传到国外,成为“世界游戏”。4000年前,华夏先民就开始以此庆贺春天的来临,“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流传至今。起源早在4000年前,中

  • 春天是从哪个节气开始的 春分的分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春分

    正值春天,阳光和煦,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作为新年的第一个季节,具有很重要的启示意义,那么,春天从哪个节气开始的呢?春天从哪个节气开始春天从立春开始。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节气,到了立春就是春天了,因此,在讲究传统文化的人家又有在立春这天迎春、接春的传统习俗,以

  • 2018年小满是几月几日 小满节气带来哪些灾害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小满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前一个节气是夏至,小满的后一个节气的芒种。小满就是谷物刚刚开始灌浆,颗粒开始饱满但只是小满还没到大满的时候。这是一个关于农作物生产的节气,小满时节太阳黄经达到60度。那么你知道小满是什么样的节气吗?2018小满是几月几日?今年小满是几月几号?让我们一起走进小满节气。

  • 父亲节的节日由来起源 父亲节送什么礼物最适合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父亲节

    父亲节(Fathers Day),顾名思义是感恩父亲的节日。约始于二十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现已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地,节日日期因地域而存在差异。最广泛的日期在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世界上有52个国家和地区是在这一天过父亲节。节日里有各种的庆祝方式,大部分都与赠送礼物、家族聚餐或活动有关。中国大陆官方

  • 客家人的天穿节是纪念谁的 天穿节的由来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天穿节

    天穿节,中国传统节日,但时至今日,“天穿日”传统在北方文化区及客家人中普遍留存。节日时间各地略有差异,以正月初七、十九、二十、二十三、二十五日不定,以正月二十为多。作为中国民间纪念女娲补天拯救人类的纪念日,也是古代人们期盼风调雨顺、万物欣荣、农业丰收和安乐和平的节日。在中国

  • 芒种节气的由来是什么 芒种有趣的传说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芒种

    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75°时交芒种节气。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

  • 立夏为什么要斗蛋秤人 立夏各地传统习俗知多少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立夏

    5月5日,立夏日。对今人来说,立夏不过是一个节气,表明春天结束,夏日由此开始而已。可是,我们的先人却把立夏当作一个重要的日子来对待。旧俗立夏日又为民间传统节日,称“立夏节。”古代天子率百官迎夏于南郊,并举行祭祀炎帝、祝融的仪式。到明代民间始有尝新风俗,清代更有祭神、尝新、馈

  • 寒露的节气特点是什么 寒露过后天气很冷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寒露

    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开始;时间在公历每年10月7日9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95°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寒露时节

  • 立秋和秋分是一个节气吗 立秋和秋分是一天吗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立秋

    一般情况下,立秋和秋分不是同一个节气,立秋是秋季里面的一个节气,而秋分是秋季里的第四个节气,两者是有一定区别的。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立秋和秋分是同一天吗立秋和秋分不是同一天每年8月7日、8日或9日,太阳到达黄经135度时,即为立秋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秋,揪也,物于此而揪

  • 春天最后一个节气 谷雨节气有哪些讲究你都知道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谷雨

    4月20日是谷雨节气,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的!春天还没过够,夏天就已经要来了。那么,谷雨的到来,会给我们的大自然、气候带来哪些变化?谷雨节气都有哪些习俗和讲究呢?快来了解一下!谷雨后大自然会有哪些变化?谷雨,是反映我国北方自然降水的一个节气。《群芳谱》:“清明后十五日为谷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