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春节门神怎么贴 门神怎么区分左右

春节门神怎么贴 门神怎么区分左右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39 更新时间:2023/12/16 9:36:38

贴门神,这是春节的一个习俗,对于人们来说,门神意味着能够保佑家宅平安,求个安心和吉利。而门神又和春联不一样,能够通过语句区分上下联,那门神应该怎么区分左右呢?贴门神的时候有什么讲究吗?

门神,即司门守卫之神,是农历新年贴于门上的一种画类。桃木能辟邪古人早知道。据《风俗通》,除夕在门户上装饰缉拿妖魔鬼怪的桃人神像,是东汉时的风俗。到了南北朝,以桃木板上刻画神人就成了“桃符”,新年正月初一日挂在家门两边,左神荼、右郁垒。这神荼和郁垒“桃符”又有个名称叫“门神”,辟邪保卫一家平安。

1.为什么要贴门神?

农历的春节,是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家家户户都会团聚,一起庆祝,在除夕前,大家都会贴对联,贴门神,为什么要贴门神呢?

其实贴门神来源于历史传说,在《隋唐演义》和《西游记》都有描述,大致意思概况为:泾河龙王和长安城一算命先生打赌,结果龙王私自更改下雨时辰和地点,导致玉帝要魏征割其头颅,龙王托梦给唐王,让唐王救命,结果龙王还是让魏征给杀了。

此后龙王经常找唐王算账,导致唐王无法安睡,后来秦琼(秦叔宝)和敬德(尉迟恭)两位武将守门,才得以安睡。秦琼(字叔宝)、尉迟恭(字敬德)两位武将门神,是民间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门神,至今兴盛不衰。

贴门神为了驱灾驱恶,避邪防害,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每到春节前夕,家家户户便忙碌起来写挥春贴对联和门神,祈福来年。

2.如何贴门神

一选门神。镇宅保平安的,用秦琼、尉迟敬德关羽张飞等,这个也是使用最广泛的门神了。做生意的,可以用五路财神、招财童子、关羽、赐福天官,刘海戏金蟾等。做官的,可以用海瑞、包青天、福禄寿喜、宝马瓶鞍等。通用类的,可以用福禄星。

二贴门神。通常在除夕当天和春联一起贴,最好是中午6-12点贴。家里人都到齐后在贴。如果有请祖宗回家过年的习俗,请完祖宗后在贴。门神要成对出现,而且门神画像要脸对脸,不要背对背。

三敬门神。关于敬门神做法不一,有的在门神前面点两盏灯,有的在除夕,初一、初五在门前摆上供品,然后焚香烧纸供奉门神,不过什么做法,都是对门神的尊敬,其实个人认为没必要太拘泥于形式,心中敬畏门神即可。

3.怎么区分左右

过年贴门神,是春节特有习俗,有驱鬼辟邪保平安的含义。门神的种类很多,有佛教的、道教的,有武将,也有文官。不过,大多数家庭贴的门神都是秦琼和尉迟敬德。

秦琼和尉迟敬德都是唐朝初年赫赫有名的战将,他们怎么会摇身一变成了镇宅报平安的门神了?这里面还有一段典故。据说,李世民当上皇帝后,常常从噩梦中惊醒,睡觉都成了大问题。也不知是被杀死大哥李建成和三弟李元吉冤魂不散,还是李世民做贼心虚,总之,李世民因为睡不好觉,是神情恍惚,无精打采。

大臣见李世民整天昏昏然不知所以然,便问怎么回事。李世民就把自己天天做噩梦,睡不好觉的事说了出来。大臣一听,原来是小鬼作祟,但谁也不能跑到皇帝的梦里去驱赶小鬼啊!

为了能让皇帝安心睡觉,武将秦琼和尉迟敬德主动请缨,愿意为李世民站岗驱鬼。当晚,俩人身披铠甲,全副武装站到李世民的寝宫门前。说来也怪,也不知是心理作用,还是这俩人的霸气吓走了小鬼,这天夜里,李世民睡了一个安稳觉。自从秦琼和尉迟敬德站岗以来,李世民再也没有做过噩梦。

让两个大将整夜给自己站岗,李世民于心不忍。于是,便命人画了秦琼与尉迟敬德的画像,贴在寝宫的门上。小鬼也没长火眼金睛,还误以为是秦琼和尉迟敬德在那里把守,从此,再也不敢骚扰李世民。老百姓知道这件事后纷纷效仿,家家户户门上都贴了秦琼和尉迟敬德的画像,以求驱鬼避邪保平安,贴门神的习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秦琼的功劳要大于尉迟敬德,他在凌烟阁的排位也在尉迟敬德之前。唐朝是右为上,左为下。因此,春节贴门神时,秦琼应该在右,尉迟敬德在左。

标签: 门神

更多文章

  • 佛教为什么分大小乘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佛教

    最初的佛教并无小乘、大乘之分。只不过后来在内部崛起的一股新势力觉得自己有别于、甚至高于别人,就自命为“大乘”(为“菩萨道”),贬别人为“小乘”(声闻乘、缘觉乘之总称)。简单一点说,“小乘”意为狭小之车乘,

  • 明朝的元宵节有哪些风俗?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元宵节

    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明朝的元宵节有哪些风俗?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万盏明灯,象马人鱼异样。一天星月,阶除台榭辉煌。元夕观灯,是自古以来重要的春节习俗之一。元宵数夜,宫内燃放爆仗,宫外百姓游乐观诸色灯品,一派祥和……明代元宵庆赏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明代《新年元宵景图》一卷,用细

  • 朝鲜族的回婚礼习俗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朝鲜族

    回婚礼,是朝鲜族人独有的一种礼仪,也是朝鲜族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礼仪之一,是朝鲜族的民俗文化的代表。回婚礼的简介在朝鲜族的家庭节日中,最隆重的是“回婚礼”,亦称“归婚节”,即为纪念结婚60周年而举行的一场盛大的典礼。举行回婚礼必须具备如下三个条件:一是老两

  • 朝鲜族捣衣是什么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捣衣

    朝鲜族捣衣是朝鲜族特有的风俗之一,是在仲秋时节朝鲜族妇女独特的一种洗衣服的方式。是朝鲜族文化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朝鲜族捣衣的简介朝鲜族捣衣是朝鲜族特有的风俗之一,在每年的仲秋时节,朝鲜族妇女都要拆洗衣服被褥,进行浆洗晾晒,待衣物半干后,将其叠成长方形放在砧板上棰打,这就是捣衣。捣衣有两点好处,一是捣

  • 朝鲜族的婚礼有什么注重的礼节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朝鲜族

    朝鲜族的传统婚礼主要包括婚、大礼、后礼三大阶段。其是受到儒家思想观念的影响下,而逐渐形成的,是朝鲜族的传统民俗。朝鲜族的传统婚礼的发展过程朝鲜族十分重视人生仪礼中的冠、婚、丧、葬四大仪礼。青年男女只有举行过冠笄之礼后,才可以选择配偶。朝鲜族的先人们曾长期实行“男归女家婚”,即

  • 茶山瑶服饰有什么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茶山瑶

    茶山瑶是瑶族三个支系中的一个支系,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只有口头语言。茶山瑶话叫“拉咖”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文,是瑶族三大语言之一。“茶山瑶”为汉语称谓,自称是“拉翔”。“拉如”意为“住在

  • 瑶族的蝴蝶歌有什么艺术特色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瑶族

    瑶族蝴蝶歌流行于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钟山县和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及其毗邻等地的瑶族聚居区。蝴蝶歌在瑶族二声部民歌中,用一种汉语方言土语演唱,内容以情歌为主,因为在歌的衬字词中常出现“蝴的蝶”、“蝶的蝶”、“黄蜂”之类衬词,故此得名

  • 瑶族药浴的功效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瑶族

    瑶族大多分布在我国南部如广西、湖南、云南等地的山区,具有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他们虽然大多分布在山区,但是却十分注重自己的个人卫生,尤爱药浴。据调查,居住在广西金秀龙胜、忻城、上林、马山、都安等县各支系的瑶族人民及湖南的花瑶都有药浴的习惯。瑶族药浴的简介自古以来,瑶族人民虽然居住条件差,文化水准低,

  • 瑶族传统的“抛花包”节目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瑶族

    抛花包是富宁县瑶族男女青年的一种娱乐形式,瑶语叫“武多”。瑶族的花包用红、黄、蓝、白四色布拼缝而成,内装玉米。活动人数不限,男女各为一方,每人都握两个花包,距离约一丈,左手接来右手抛去,男女对掷,往复循环,一时满场彩花飞舞。抛花包活动的由来传说从前有对青年相爱,男的叫盘阿思,

  • 瑶族有哪些传统的民间项目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瑶族

    瑶族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除了一些传统节日外,还会有一些体育项目来丰富和促进族人之间的交流。射击、武术等是瑶族的传统民间项目,还有一些打陀螺和打尺寸等瑶族民间的趣味体育项目。瑶族的传统民间项目射击。在瑶族民间,主要有射箭、射弩、射枪等项目。逢年过节或冬季,瑶族民间自发地举行这些项目的比赛活动。1949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