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寒食节的起源与消亡

寒食节的起源与消亡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636 更新时间:2024/1/21 1:09:14

现如今清明节是我国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被认为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可见清明节在传统节日当中的地位。但其实清明节一开始并不具备扫墓和祭祀的功能,相反,这些都是寒食节的功能,而清明节则是踏青游玩,但相比之下,寒食节要比清明节更重要,但是为什么曹操却要求废除寒食节呢?

1、寒食节是怎么来的

公元前672年,晋国国君晋献公击败骊戎,并迎娶骊戎族中的女子骊姬。骊姬凭借美色,获得晋献公的宠爱,并挑拨离间,迫使重耳和夷吾两位公子逃亡国外。公子重耳,也就是日后的春秋霸主晋文公,在流亡中度过了整整十九年。而一批忠心耿耿的大臣,始终跟随其左右忠心辅佐。介子推就是其中之一。《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当重耳归国后,跟随他的一众大臣都得到了赏赐,却唯独忘了介子推。谁知,介子推却根本不想,他说,重耳即位是上天注定的,大臣们以功臣自居,是欺世盗名。介子推带上母亲,隐居绵山而死。晋文公找不到介子推,只好把绵上(今山西介休东南)定为介子推的封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左传》中介子推的故事不过寥寥数笔,很难与“不火食”的特殊习俗发生关联。但从战国至两汉,介子推的故事被不断完善。“火”也登场了。

楚国大夫屈原在《九章·惜往日》中有这样一句:“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东汉王逸做注时,将“立枯”解释为“子推抱树烧而死”。《庄子》中也提到了火,介子推“抱木而燔死”。“燔”即为焚烧,可见至迟在战国时期,介子推已从“隐居而死”,变成了悲剧色彩浓厚的抱树焚死。

2、为何介子推会有如此惨烈的死法

西汉刘向在《新序》中言:(晋文公)求之不能得,以谓焚其山宜出。及焚其山,遂不出而焚死。”晋文公想用烧山的办法逼介子推出仕,可介子推至死不改其志,遂酿成悲剧。

汉代独尊儒术,强调忠孝思想,介子推或许正是因此,成为了“箭垛式的人物”。逃难途中的忠诚不受封赏的高洁,奉母隐居的孝顺宁死不出的坚定。其形象和思想境界,随着故事的丰富与完善,得到了一步步升华。

并州及其下属的太原郡在春秋时期属于晋国范围,介子推的故事为当地百姓所熟知。个集忠孝节义等众多高尚品德于身,结局却如此悲慘的人物形象自然容易获得人们的普遍同情。对介子推加以祭祀,视之为本地神明,并将“不火食”的风俗与之相连。

建安十一年(206年)三月,汉丞相曹操大军浩浩荡荡地进入并州(今山西太原一带境内)。前一年,袁绍的外甥,在官渡之战中归降的并州刺史高幹反叛意气风发的曹操不能允许北方的统之势再生任何波澜,于是亲率大军征讨。高幹奔逃荆州,并州再度回到曹操手中,一道《明罚令》随即发布。令人意外的是,这道令文不关乎军政大事,而是一个节日:

“听说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四郡,在冬至后有寒食节,一百零五天内都不生火,只吃冷食,以纪念介子推。从前伍子胥沉尸江中,吴地百姓也没有为此不喝水啊。介子推在晋国才德不过平平,为了他而吃冷食,太过偏激。有人说若废此俗便有冰雹雨雪之灾。可其他地方未尝没有这些灾害,当年汉武帝时京城也曾出现马头一般大小的冰雹难道也是因为寒食节没吃冷食?况且北方乃苦寒之地,老幼体弱,如何禁得起长期冷食!凡令文所到之处,百姓一律不得于寒食吃冷食。如有违犯者,家长服刑半年,主管官吏服刑百天,县令长官罚俸一月。 ”

不过曹操的禁令并没有得到严格执行,寒食节历经魏晋隋唐直到宋,仍然是民间和官方的主要节日,直至让位于清明节才算是寿终正寝了。

3、寒食节的消亡

寒食节原发地是山西介休绵山,距今已有2640年的历史(比端午节的发生早358年)。据《辞源》、《辞海》“寒食节”释义:春秋时,介之推历经磨难辅佐晋公子重耳复国后,隐居介休绵山。晋文公重耳烧山逼他出来,子推母子隐迹焚身。晋文公为悼念他,下令在子推忌日(后为冬至后一百五日)禁火寒食,形成寒食节。

关于寒食节起源于介子推在介休绵山被焚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汉桓谭《新论·卷十一·离事》,后陆续载于《后汉书·郡国志·太原郡》、《后汉书·周举传》、曹操《明罚令》、《晋书·石勒传》、郦道元《水经注·汾水》、北魏《齐民要术·煮醴酪》、南宋周密《癸辛杂识》、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等典籍。

历史上,寒食清明两节相近,久而久之,便合为一个节日。《唐会要·卷八十二·休假》明确记载:“(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贞元六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前后各给三天。”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大观》载:“大致到了唐代,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

标签: 寒食节

更多文章

  • 四大徽班是什么时候开始进京的?京剧形成历史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四大徽班

    在清代中叶,我国剧坛上,除了昆曲之外,民间的地方戏曲兴盛起来,如梆子腔、秦腔、徽调、楚调等,逐步形成花部(也称乱弹,指民间戏曲)与雅部(指昆曲)争胜的局面。当时戏曲演出活动的中心,北为北京,南为扬州。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戏曲荟萃的地方。江南的扬州位于长江和运河的交汇之处,商业发

  • 赶庙会的风俗 古代的庙会风俗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庙会

    在落后的古代,由于经济不够发达加上交通不方便,普通百姓甚至毕生都没出过远门,同时他们也没有旅游的概念,毕竟那个年代旅游可以说是一种折磨了,因此大部分时间只能呆在家里和附近,能够放松和休闲的活动好像与他们没有什么关系,只限于哪些富人,但平民有平民的方式,“庙会”就是其中一种,

  • 福字的历史由来 春节为何要帖福字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福字

    最近不是快过年了嘛,很多人也都在写福字,那么也有人要问了,这个福字好像有故事,因为很多人写福字左边偏旁就是一个点的,但是现在有人写福字,左边偏旁出现了两个点,那么这个福字和现在这个褔字是同一个字吗?真正意义上那个福气的福到底是一个点还是两个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真正的福和褔并不是同一个字,这

  • 立春时间2021几点几分 立春吃什么如何养生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立春

    虽然还没有过年,但是立春节气马上就要到来了,2021年的2月3日就是立春,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虽然天气还很冷,但是也给了人们很多的希望,对于春天的盼望和新一年的期待。那么立春的时候天气还这么冷,要如何注意保暖和养生呢?立春的时候有什么美食,立春节气该吃些什么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 立春为什么叫打春 打春有什么讲究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立春

    说到我们国家的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想必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毕竟立春也算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一个,但是立春在我们国家还有一种叫法叫“打春”,这个称呼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吧。那么关于这个打春有什么讲究呢?对于我们中国二十四节气中,很多节气都是有不同的称呼的。所以这一点还是

  • 立春为什么不能剪头发 正月剪头发死舅舅是真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立春

    说到我们的习俗,想必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这个立春不能剪头发,这个习俗好像是很早就已经流传下来了。而且还有一句相传甚久的话“正月剪头发死舅舅”,那么这句话到底是不是真的呢?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是可能不可能是真的,只是习俗就是这样一直传下来的而已。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这其中的一些

  • 躲春是什么意思 2021立春为什么要躲着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躲春

    立春对于人们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除了可以指导农事之外,立春也是一种希望,能够带给人们一种期盼,但可能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在立春的时候有一种习俗叫做躲春,这究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立春了还要躲着呢?躲春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习俗,立春还有哪些其他的习俗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躲春是什

  • 蒙古族过春节吗 蒙古人过春节有哪些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蒙古族

    其实现在很多网友对蒙古族的生活依然不是很清楚,还以为蒙古朋友依然生活在草原上,晚上住在蒙古包里,实际上这些都是误解。城市现代化以后,其实大爱都过着一样的生活,在这点上并没有什么区别。那蒙古也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他们有自己长期保持的习俗,不少网友好奇蒙古族是否过春节?那今天就借此机会跟大家讲讲这

  • 立春吃什么 立春禁忌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立春

    说到我们国家的二十四节气,想必大家应该都了解,但是真正要说到这个可能很少人能够说出来吧。今天是立春,很多人可能都知道立春的意思就是春天要来了,但是并不知道立春到底含义是什么。比如说立春应该吃些什么呢?或者是立春禁忌有哪些?大家可能都不知道,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这个立春的习俗吧!立春历史自秦代以来,

  • 生肖是按农历还是阳历算 年份生肖是怎么算的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生肖

    我们经常会说十二生肖,每一年都有自己对应的各自不同的生肖,每十二个轮回一次,而关于十二生肖的传说故事可能很多人都已经听过了不少了,也知道十二生肖的来历,那你知道十二生肖究竟是按照什么来算的吗?十二生肖到底是按农历算的还是按阳历算的?每年的元旦到春节这段时间出生的人,他们的生肖究竟怎么来算呢?今天就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