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商朝服饰纹样式样介绍

商朝服饰纹样式样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822 更新时间:2023/12/11 5:27:05

商代服饰不论尊卑男女都是采用上下两段的形制,上着衣,下穿裳,后世称服装为“衣裳”,便是源自于此。其服饰的腰身和衣袖基本上设计为紧窄的样式,长度齐膝,便于活动。古代华夏族上衣下裳,束发右衽的装束特点,就是在商代形成的。

虽然商代服饰的基本形制趋同,但实际上商朝的服饰还是具有相当严格的等级制度的,比较高级的染织品、刺绣品及装饰品都由奴隶主阶级享用,而底层的民众只能穿麻布以及与麻布同类的葛布制成的编织物。

除形制以外,商朝服饰严格的等级制度还体现在颜色的使用上。贵族的礼服,上衣多采用青、赤、黄等纯正之色,下裳多用间色,如缁、赭、绿等经过数次浸染的颜色,并且衣领,衣袖处还有镶边,日家居则常穿缟衣,绿衣和缁衣。平民百姓的衣服就没有这么丰富多彩了。

殷商时期的装饰纹样造型,强调夸和变形,结构以几框架为依据作中轴对称,将图案严紧地适合在几何框架之内,特别夸张动物的头、角、眼、鼻、口、爪等部位,以直线为主,弧线为辅的轮廓线表现出一种整体划一,严峻狞厉的美学风貌,象征着奴隶主阶级政权的威严和神秘,这是奴隶社会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时代风格。

服和饰通常是搭配出现的。从殷代的出土玉石人形象可见殷代男女贵族身上还有佩玉的习惯,统治者甚至制定了一整套的玉佩制度,用以区别阶级和等级。商人玉佩的形式,一般是把玉雕琢成各种小动物形象,最常见的是一种玉鱼。

殷商时期,服饰能够出现这样的等级差别,与当时相对于原始经济而言的繁荣和技术进步密切相连。正是由于当时的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才有可能为社会提供众多的服饰资料,统治阶级才能择其优者自用,而弃其劣者贫民;才能够在服饰材料的质地、颜色、图案上分等论级,这就给后代的等级制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在后世正式确立了章服制度。

商朝服饰至少有十二种形态:

(一)交领右衽短衣,有华饰,衣长及臀,袖长及腕,窄袖口,配以带褶短裙,宽腰带,裹腿,翘尖鞋。是为高级权贵衣着。人像“身着大领衣,衣长盖臀,右衽,腰束宽带,下身外着裙,长似过膝。胫扎裹腿,足穿翘尖之鞋。衣之领口、襟缘、下缘、袖口缘有似刺绣之花边,腰带上亦有刺绣之缘。裙似百褶,亦有绣纹。衣饰回纹、方胜纹等。

(二)交领右衽素长衣,长袖,窄袖口,前襟过膝,后裾齐足。配以宽裤,宽腰带,鞋履,腹悬一斧式蔽膝,头高巾帽。是为中小贵族或亲信近侍所服。此类带后裾的交领长衣,即“深衣”的先例。短发后梳至颈部往内卷,头顶中央至背脊臀部一线有扉棱饰品。穿紧身长袖花衣,衣长及足。着革制低帮平底翘头履。

(三)交领长袖有华饰大衣,衣长及足踝。配以宽腰带,上窄下宽形蔽膝,鞋履,头戴頍形冠卷。是为高级贵妇之服。头编一长辫,辫根在右耳后侧,上盘头顶,下绕经左耳后,辫稍回接辫根。戴一“頍”形冠,冠前有横式筒状卷饰,冠顶露发,冠之左右有对穿小孔,靠前也有一小孔,为插笄固冠之用。《礼记·玉藻》云:“缟冠玄武,子姓之冠也。”郑注:“武,冠卷也。”这里说的子姓殷人之冠,指此类带有横筒状卷饰之冠。穿交领窄长袖衣,衣长及足踝,束宽腰带,左腰插一卷云形宽柄器,腹前悬一过膝长的条形“蔽膝”,着鞋。

(四)肩背部披格子长条巾,交迭胸前作右衽装束,下穿格子条纹长裙,腹下悬一斧式“蔽膝”。头戴格子条纹布帽冠蒙覆其发。为贵族服饰。双手拱置细腰前,双肩披格子长条巾,交迭胸前作右衽装束,下穿格子条纹长裙,腹下悬一斧式“蔽膝”。头戴布质格子条纹帽冠,齐齐罩覆额头发际及后脑,冠顶四周有缀物固冠。这类帽冠可能类于礼书中说的“缁布冠”。

(五)直领对襟有华饰短衣,长袖,衣长及臀。配花长裤,鞋履,头带頍形冠。是为贵族衣装。双手后支地,头上仰。戴圆箍形“頍”,直领对襟衣,衣饰云纹和目雷纹。下着分裆裤,腹胯间有一大牛面纹。足穿高帮鞋。

标签: 商朝

更多文章

  • 鬼节的二十大禁忌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鬼节

    鬼节的二十大禁忌1、床头挂风铃。风铃容易招来鬼魂,而睡觉的时候是最容易被“入侵”的时刻。2、拔脚毛。俗话说:“一支脚毛,管三个鬼”,所以脚毛越多的人鬼越不敢靠近。3、夜游。八字轻的人在鬼节这一天千万不要夜游,因为这一天鬼门关大开,幽魂孤鬼都出来游荡,如

  • 土家族有哪些禁忌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土家族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省西北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家中在平时交往中很注重礼仪,在生活中也有很多禁忌,那么,土家族的禁忌习俗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交际禁忌土家人对外族人忌用土家语,忌用粗话、鄙话和不礼貌语言;晚辈对长辈忌直呼姓名、平辈呼叫姓名忌不带姓,男女

  • 新生儿抓周的习俗一般在孩子多大时进行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抓周

    最近很多人在问这个新生儿抓周的事情,大家也知道的,那就是新生儿抓周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了,那么这个抓周一般在孩子多大的时候进行呢?这个问题也非常的有意思的,也非常的值得讨论的,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相信的分析看看。1、抓周一般是几岁抓周这个习俗其实很简单了,就是一周岁了,所以正确答案就是&ldq

  • 旗袍和汉服哪个才能称之为国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旗袍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这个旗袍和汉服,两个一直都是中国传统上的服装,所以有的人喜欢旗袍,有的人喜欢汉服。这两种服装都是女人穿的,传出来的风格就是完全不一样的。那么这两个哪个才能成为国服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当然是自己喜欢什么穿什么了。汉服正是国服的不

  •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端午节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马上就要到来了,这个节日是中国传统四大节日之一。大家所了解的端午节的习俗还是非常多的,比如说吃粽子,划龙舟等等。但是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的是,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而不是吃别的什么食物?今天小编就个大家介绍一下吧!从小我们就知道,端午节这天要吃粽子。关于端午节为何吃粽子,近千百年来,

  • 古代历朝历代都是怎么过端午节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端午节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最近临近端午节,这个节日可是我国历史非常悠久的传统节日,相传就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很多人也都会吃起粽子,划龙舟等等。既然这个节日历史悠久,在古代的话,人们都是怎么过端午节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端午节的来源端午节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是源于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夏至习

  •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风俗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端午节

    端午节对于国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节日,相信大家也都了解端午节的背景,是为了纪念屈原的日子。那在端午节这天,我们都会吃粽子,不知道各位是否知晓粽子是如何成为端午节特定食物的呢?据说是因为古人在纪念屈原的时候,会把包好的角黍扔到江中,角黍其实就是粽子的前身,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风俗。那除了吃粽子,端午节还

  • 古代餐桌礼仪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

    关于在吃饭这个问题上,不管是现在还是在古代,饭桌上吃饭都是需要一定的礼仪的,毕竟中国自古就是一个非常注重礼仪的国家,所以在吃饭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讲究。比如说,现在南北方的差距,导致饭桌上的礼仪也是不一样的。那么关于古代的餐桌上的礼仪有哪些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座位讲究古人吃饭坐位

  • 阿婆茶的历史 阿婆茶是什么花做的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阿婆茶

    说到阿婆茶,喜欢喝茶的朋友应该都听过或者了解过,这个阿婆茶是江南水乡周庄的传统饮茶风俗,而且这个茶文化的历史也是非常的悠久了。那么关于这个阿婆茶的历史来源是什么呢?还有就是关于阿婆茶是用什么花做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阿婆茶的历史来源据说在淀山湖中有一座非常漂亮的山,景色迷人,在山中住着

  • 一伏二伏三伏顺口溜 一伏饺子二伏面三伏顺口溜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一伏

    最近很多人在问这个三伏天的事情,三伏天其实也是有顺口溜的,什么一伏吃饺子,二伏吃面,三伏吃什么呢?这些问题也都非常值得大家来讨论的,下面小编也给大家带来相关问题的解析了,感兴趣的网友一定别错过了,速度来揭秘分析看看吧。版本一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版本二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三伏天的电扇,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