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什么时候开始有内衣的 没有内衣的时代是怎么做的

古代什么时候开始有内衣的 没有内衣的时代是怎么做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846 更新时间:2024/2/27 13:54:12

明发展至21世纪,诸多事物已经比以往方便快捷了许多,而人们的文明程度也逐步提升,以至我们若回头观望历史,觑见某些生活细节,难免会驻足凝视片刻,先是迷惑,既而粲然。比如,内裤的历史。

中国汉以前,女人腰部以下,是没衣服可穿的,直到汉朝,才间或穿上开裆裤。所谓裤,其实只有两只裤管,裹住腿,目的恐怕主要是为了保暖。所以“开裆”,图的是方便时的方便,显然就没理由再在开裆裤内加添什么了。如此情形,据说“至少延续到了唐宋”。以至保守的学者不免感叹:“可见古代女子性感时尚观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开放程度让人结舌”。

当然,遮羞是必须的。只要想想古人的衣服都是长篇大论,比起经济的文言文要浪费资源得多这一事实,便可知,遮羞从来都不是问题。漫漫历史长河中,大行其道的是襦裙,即经常在古装电视剧中看到的那种质地轻薄、裙脚曳地、裙腰上提、半露酥胸、经常在肩部肘间环以罗纱的裙装。不过,广为称道的,倒不是襦裙,而是“曲裾深衣”。

春秋战国、秦汉时代,女装流行曲裾深衣:“后片衣襟接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先绕至背后,再饶至前面,三角衽边的尖有一细带在腰间接住,然后腰部缚以大带”。曲裾深衣通体窄紧,长可曳地,很容易勾勒出女子的曼妙曲线、娉婷体态,再加其低领,低领内若隐若现的斑斓里衣,在这种种的陪衬下,挺拔、纤细、白皙的脖颈越发出挑,看似无辜地颔首、转顾、低眉、回眸,其实都是精心设计的诱惑。当年汉武帝正是在平阳公主家,见到这身装束的歌妓卫子夫的,随即才有麻雀变凤凰的传奇,从歌女到夫人再到皇后。卫子夫该有怎样的魅力,能消融她卑贱的出身,使堂堂一位帝不去介意,而且要排除众议,立她为后,这其间又有几分是曲裾深衣的功劳呢?或许,这也是唐以前流行以瘦为美的原因?很难想像杨玉环这样一个大块头的胖美人穿这身衣服的模样。

不独古中国,古欧洲人不穿内衣的历史同样可以追溯很长。拜伦在一首诗里振臂而呼:谁掌握世界的平衡/谁统治不论是保皇党的还是自由党的国会/谁使西班牙的没有内衣的爱国者惊醒……“没有内衣”与“爱国者”编排在一起,很能想像这个亚当一样用一片树叶遮挡自己、热血澎湃喊着口号的爱国者先生的形象。而女人,“整个17世纪和18世纪,都是禁止穿内裤的”穿内裤,“简直被视为女士的耻辱,这个权利只给了老太婆”。

但,遮羞的问题也必须解决。相比中国女人的长长的能遮没脚尖的襦裙、曲裾深衣,欧洲女人的钟式裙则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钟式裙,顾名思义,裙子蓬开像一口钟,里面有用做支撑刻意使裙子膨胀的钢架,不仅用了“那么多的浆,那么多哔叽”,层层叠叠,很占面积,女人走路,得双手托着,门窄点就无法通过。像现今的电梯,大约只容得下这么一个人和她的裙,想想,真是浪费社会资源。很自然的,这样提起裙身都成艰苦卓绝的工作,若是额外再穿点什么,无疑是加剧女士的烦恼,而且像18世纪这样一个被历史学者称为“风流世纪”的时代,这样的穿着有时候也显得很碍事。

回头再看,无内衣时代,遮羞的解决方案往往是裙身无限制的长,无限制的累赘,将女性身体紧紧束缚,一方面脱衣穿衣成为一件浩大的工程,一方面衣着的样式凹凸有致,无疑是鼓励男子目光的流连。而裙底春光,亦让人浮想联翩。

标签: 古代

更多文章

  • 清代穿衣有什么规矩 清代服饰花纹禁忌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代服饰

    清装每个朝代都有特殊的禁忌,有的是颜色,有的是图案,在清朝,对于服饰也有着一些特殊的规定,特别是在贵妇的衣服花纹上,有更多的规矩。清代服饰花纹禁忌在清代服饰中,有两个不成文的规定。其一:后妃、公主、福晋下至七品命妇在穿便服时,如果服饰上面要织、绣花卉,均应为应季的花卉。例如冬季所穿的便服上,多织绣冬

  • 中国古代至今的农业生产的时序、节令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古代

    农业生产中国农业具有悠久的历史,由于这种经济形式与自然条件息息相关,因而从农业产生之日起,人们就在不停地探寻自然界的变化规律。经过长期的观察,人们逐渐总结出了农业生产的基本规律,其中,二十四节气就是指导人们从事农业活动的重要依据。虽然在不同地区农业生产存在很大差异,但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无论是

  • 中国古代至今的占天象、测农事的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古代

    占天象中国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当中,对天象进行了长时期的观察。在这一过程中,古人的天文学和气象学知识日渐丰富,尤其是广大农民,他们将这些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肖中,并形成了较为固定的习俗。虽然这些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受地域的局限,但是它却有很强的可信性和可行性。农业生产要适应天象、气候的变化规律,这是保证农

  • 中国古代至今的卜农事丰歉、祈福、禳灾的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古代

    耕田在农业社会里,收成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存,我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国,对于农业收成极为看重,并由此形成了古代的小农经济意识。在这种条件下,无论是统治者还是广大农民,都逐渐形成了在年关节令转换的时候占卜农事丰歉、祈求免除各种灾害、避祸得福的习俗。虽然这些习俗存在不同程度的不科学成分,但是它却充分地

  • 寒露的习俗有哪些 寒露节气的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寒露

    寒露寒露是我国第17个节气,属于秋季,意味着秋季的正式开始。寒露的气温比白露时更低、露水更凉,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进入秋季,有些甚至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那么,寒露这个节气都有着哪些习俗呢?寒露的习俗有哪些寒露登高由于重阳节在寒露节气前后,寒露节气宜人的气候又十分适合登山,慢慢的

  • 秋分是国家法定假日吗 跟秋分有关的谚语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秋分

    秋分秋分也称降分,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这一天表示秋季中间,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南方由此开始入秋。秋分开始后,昼夜温差逐渐加大,气温逐日下降,农业上秋收、秋耕、秋种都开始了,养生方面要注意阴平阳秘、收敛闭藏。秋分是国家法定假日吗秋分2018年6月,国务院同意自今年起将每年的秋分设立为“

  • 白露和寒露的区别 白露的习俗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白露

    白露“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每年的9月上旬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诗经赋予了它绵绵诗意。白露的到来表示气温迅速下降,天气已经转凉了,清晨也会有露水出现,人们要注意预防秋燥、滋阴益气、贴秋膘等养生活动。白露和寒露的区别寒露白露和寒露都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季节气,但二者

  • 2018年9月有哪些节日?九月节日大全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九月

    九月我国农历将九月称作狗月,还有菊月、授衣月、青女月、秋白、玄月等称呼。它一共有30天,处于北半球的秋季,2018年的9月同样也有着许多重要节日。9有“九一八”、“九三”抗战胜利这样的纪念日,也有教师节、国际和平日等节日,还有白露、秋分、中秋节等传统节

  • 中元节是什么节 中元节的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元节

    中元节中元节为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日,2018年的中元节为8月25日,它俗称鬼节,是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传说中元节这一天,地府鬼门大开,死去的亲人会回家团圆,所以家人常常会在这一天为去世的亲人焚纸锭、祭祀,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安好。中元节是什么节中元节中元节又称鬼节、七月半、施孤、地官节等,与

  • 中国医师节是哪一天 中国医师节来源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医师节

    中国医师节中国医师节是继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之后,我国设立的第四个行业性节日,时间为每年的8月19日。中国医师节的设立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全国千万卫生与健康工作者的关怀,以及对他们所做奉献的肯定。中国医师节是哪一天中国医师节2017年11月3日,国务院通过了卫计委关于“设立中国医师节&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