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元朝服饰介绍 元朝各身份人的服饰特点:皇帝、贵族、官吏、百姓 AD1271-AD1368

元朝服饰介绍 元朝各身份人的服饰特点:皇帝、贵族、官吏、百姓 AD1271-AD1368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923 更新时间:2024/1/24 4:07:05

元代皇帝朝服

元代贵族便服,戴外白内黑的皮冠(貂皮暖帽),着浅米色绒衫,额前有发微微露出,垂至帽下末端向左右分披散。冠下耳后垂鬟(两辫作成的鬟)。按《圆史舆服志》记载有:“服白粉皮则冠白金答子暖帽,服银鼠则冠银鼠暖帽”。此像为白金答子暖帽穿锦袍的皇帝。

元代贵族便服

图为窄袖织龙纹锦袍、瓦楞帽、云肩、缎靴展示图。元代贵族袭汉族制度,在服装上广织龙纹。据《圆史舆服志》记载,皇帝祭祀用衮服、蔽膝、玉簪、革带、绶环等有饰有各种龙纹,仅衮一件就有八条龙,领袖衣边的小龙还不计。龙的图案是汉族人民创造的,它代表着华夏民族的化。晚唐五代以后,北方少数民族相继建立政权,都无例外地沿用了这一图案。到了元代更加突出,除服饰大量用龙之外,在其它生活器具中也广泛使用。元代蒙古族男子,戴一种用藤篾做的“瓦楞帽”,有方圆两种样式,顶中装饰有珠宝。

元代贵族便服

图为穿皮毛服的帝及穿锦袍的侍臣(刘贯道《元世祖出猎图》),《元世祖出猎图》描绘的是元朝皇帝携同臣僚出外狩猎时的情景。画中皇帝穿皮毛之服,大概主体是银鼠,领、袖部分的边缘,可能是紫貂。其他臣僚则穿锦袍,锦袍上织有精美的花纹。

元代贵族服饰

元代服装大量用金,超过以往历代。织物加金,早在秦代以前就已出现。至于汉族服饰上得到运用,时间大约在东汉或东汉以后,而且主要在宫廷中使用。直到魏晋南北朝以后,服饰织金的风气才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宋代贵族服饰用金,在技术上已发展到了十八种之多。辽、金统治地区织金技术也有很大进步,尤以回鹘族地区最为流行,所织衣料最为精美。元代继辽、金之后,在织物上用金更胜于前代。此图为此戴织金锦帽、穿织金锦袍与半袖的贵族(传世绘画)。

戴顾姑冠、穿交领织金锦袍的皇后。元代贵妇服饰特征:一般身份较高的妇女,都戴顾姑冠。普通妇女则戴皮帽。身上所穿的服装都是宽广松肥大,长度大多垂足,衣边扫地,以至在行走时,不得不由奴仆在后跟着托起,敦煌壁画元代供养人形象,就是这种情况。元代服装大量用金,超过以往历代。织物加金,早在秦代以前就已出现。至于汉族服饰上得到运用,时间大约在东汉或东汉以后,而且主要在宫廷中使用。直到魏晋南北朝以后,服饰织金的风气才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宋代贵族服饰用金,在技术上已发展到了十八种之多。辽、金统治地区织金技术也有很大进步,尤以回鹘族地区最为流行,所织衣料最为精美。元代继辽、金之后,在织物上用金更胜于前代。

图为戴宽檐钹笠,脑后垂辨环,穿窄袖长袍、比肩、靴的行香贵族男子及戴顾姑冠,穿红色窄袖、宽袍的贵族妇女(甘肃元代壁画)。

元代官吏便服

图为戴幞头、穿圆领袍的官吏(山西洪洞广胜寺壁画)。元代公服之冠,皆用幞头,制以漆纱,展其双脚。元代服装样式以袍服为主。样式较辽代的稍大。男子的公服多从汉族习俗,“制以罗,大袖,盘领,右衽”。其职位级别,在服装的颜色及纹样上表示。但官服质料有较明显的变化。在元代以前,我国衣冠服饰的材料一直以丝、麻、皮毛为主,很少用棉布。棉花产自美洲、非洲及亚洲的印度、伊朗等地经南北两路传入中国。

穿圆领袍的官吏(山西洪洞广胜寺壁画)。

图为戴幞头、穿圆领袍的官吏(山西洪洞广胜寺壁画)。元代服装,以长袍为主。样式较辽代的稍大。男子的公服多从汉族习俗,“制以罗,大袖,盘领,右衽”。其职位级别,在服装的颜色及纹样上表示。元代公服之冠,皆用幞头,制以漆纱,展其双脚。平日燕服,多穿窄袖、圆领袍。地位低下的侍从仆役,常在常服之外,罩一件短袖衫子,妇女也有这种习俗。

元代百姓服饰

元代汉族平民百姓多用巾裹头,无一定格式。蒙古男子,则戴瓦楞帽、棕帽及笠帽。元代服装,以长袍为主。图为扎巾、穿短袖衫的男子(《斗浆图》局部)。

本图为扎巾或戴笠帽、穿襦裙或背子的妇女及扎巾、穿袍衫的男子。(山西永乐宫纯阳殿壁画)

本图为扎巾、穿襦裙、披帛的妇女。(山西永乐宫纯阳殿壁画)

纯阳殿是永乐宫中的第二大殿,殿中壁画以连环画形式,描绘了吕洞宾的一生。从吕洞宾降生咸阳画起,一直画到他赴考、得道、辞家、超度凡人和游戏红尘等等,共五十二幅画面。画中人物繁多,身份各不相同,所穿服装也各有特色。对了解元代的社会风尚、生活习俗,特别是平民百姓的衣冠服饰有较大参考价值。故有“元代《清明上河图》”之称。本图为扎巾、穿左衽袍衫的男子及妇女(山西永乐宫纯阳殿壁画)。

元朝服饰特点

元朝是一个让史学家有些尴尬的一个朝代。虽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但更为之骄傲的应该是蒙古人。元代最主要的服饰是蒙古的“质孙服”冠、衣、履从上至下都用一种颜色,很单调。好在当时还可以穿保留唐宋遗制的汉服,但这种汉服不可避免地沾上了蒙古的元素,形象有些模糊。元朝的衣服有如元散曲,句式简短,可添加衬字加以发挥,但整体水平低于宋词,仿佛进入服饰的低潮期。

标签: 元朝

更多文章

  • 清代皇帝服饰有哪些特点?清朝皇帝的龙袍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龙袍

    清朝(1644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由满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享国二百六十八年。清代皇帝服饰有朝服、吉服、常服、行服等。皇帝朝服及所戴的冠,分冬夏二式。冬夏朝服区别主要在衣服的边缘,春夏用缎,秋冬用珍贵皮毛为缘饰之。朝服的颜色以黄色为主,以明黄为贵,只有在祭祀天

  • 明代皇帝朝服的特点 明朝龙袍制作流程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龙袍

    戴乌纱折上巾、穿盘领、窄袖、绣龙袍的皇帝(南薰殿旧藏《历代帝王像》)。乌纱折上巾,是皇帝穿常服所戴,其样式与乌纱帽基本相同,惟独左右二角折之向上,竖于纱帽之后。盘领、窄袖、绣龙袍,是皇帝的常服。常服又称翼善冠,此服用途较多。明代皇帝的常服,服装以黄色的绫罗,上绣龙、翟纹及十二章纹。周身绣满龙的纹样。

  • 二战战火中的女性英姿 二战各国女兵照片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二战,女兵

  • 世界核潜艇高清大图 中国核潜艇图片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核潜艇

    战略核潜艇(又称弹道导弹核潜艇)是战略核力量的一次重要的转移。在各种侦察手段十分先进的今天,陆基洲际导弹发射井很容易被敌方发现,弹道导弹核潜艇则以高度的隐蔽性和机动性,成为一个难以捉摸的水下导弹发射场。中国核潜艇对于中国海军是至关重要的,该级艇目前正处于设计阶段,预计将利用从俄罗斯和西方获得的技术。

  • 蒋介石与宋美龄照片: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蒋介石,宋美龄

    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美人在怀,如愿以偿,自然春风得意。1927年12月19日日记云:“九时起床,与三妹欢争。”足见两人的爱情幸福的不行。蒋介石败退台湾后,与宋美龄在台湾度过了25年相守的最后时光。宋美龄在美国受过高等教育,其气质、情趣不自觉间影响了蒋介石,使蒋觉得她既可爱,又

  • 蒋介石照片欣赏:从青年到老年的生活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蒋介石

    蒋介石在民国时期也是一大帅哥,曾与民国四大美男之一的梅兰芳PK竞选民国四大美男之位,足见蒋介石帅不帅了。今日,武林军事分享一组蒋介石照片,记录蒋介石从青年到老年的生活。蒋介石简介蒋介石是近代中国著名政治人物及军事家,名中正字介石,幼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祖籍江苏宜兴,生於浙江奉化,逝世於台北士

  • 解放前1948年老北京照片 北平城老照片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北京

    1948年12月解放军完成了对北平的包围,驻守北平的国军紧急征兵,在故宫里挤满了应征入伍的新兵。北平城被围困的最后日子里,城内的生活反而出奇平静。北平街景,1948年12月。【Henri Cartier-Bresson】北平,1948年12月。销售香烟花生的摊贩。北平,1948年12月。茶馆,人们随

  • 山西土皇帝阎锡山在台湾最后十年老照片 与阎锡山有关的老照片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阎锡山

    1949年12月8日,“山西王”阎锡山大陆来到台湾,直到1960年5月23日在台北病逝。本组照片反映了阎锡山在台湾的最后十年。阎锡山在台湾最后十年:潜心写作,生活清贫三餐以白菜馒头为主。阎锡山来到台湾后,一直居住在台北市郊阳明山上永公路245巷34弄277号寓所。阎锡山还将自

  • 解放前1917年澳门社会老照片 解放前的澳门照片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澳门

    1917年,中国正处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后期,新民主义义革命即将开始。而当时的澳门正被葡萄牙管理着,但是老百姓的生活却依旧如常,一贫如洗。图为一个男孩背着自己的小妹妹在街头流浪,饿了,就到街头的小食摊上买点猪肠粉吃。图为澳门赌场内,赌客们正在赌钱,时局的混乱并没有影响到赌客的兴致。图为祖孙三代人,媳妇

  • 二十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老照片 1980时候的中国照片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二十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老照片,1980,时候,照片

    上世纪80年代,日本摄影师久保田博二在中国的拍摄长达1000天,积累下超过20万照片。在这些照片中我们能真实地感受那时中国各地的民生百态。图为1979年,孩子们在上海豫园练“少林拳”。1981年山东青岛清晨,一名老人在海边练习太极拳1979年在绿皮火车上,人们用打牌消遣无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