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佤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佤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081 更新时间:2024/1/24 2:46:16

在我国的56个民族中,佤族作为少数民族中的一员,他们的民族有哪些传统节日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佤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希望能帮到你。

佤族的传统节日“便克”节

每年农历6月24日为节日,类似其他民族的火把节,但它有自己的民族特点。过节这天,家禽家畜、生产工具、生活用具要全部关好收齐,不能让其留在野外,别人借去的东西也要收回,家里人不准外出。除了派女孩到旱谷地里采摘小米穗或者几片叶子、瓜果之类外,全寨人谁也不准上山下地干活,不准出门串亲。因为小米比旱谷成熟得早,就先叫小米魂,生怕不干净的人先拿吃,年收成不好。小米穗、瓜果等拿到家后要杀鸡、蒸糯米饭,舂粑粑,由老人念祝语叫魂。这天早上忌讳客人进屋。

当夜幕降临时,家家户户要点燃火把,竖在屋檐下,整个寨子亮如白昼,接着用干蒿子香灰撒室内外,驱逐蚊蝇。青年男女借撒香灰之机互相倾诉爱慕之情,老人们成群结队地巡回喝酒唱调对歌,年轻人集中在舞场上踢竹球,整个寨子沉浸在欢乐的节日气氛之中。在佤族节日中,便克是第一大节日,人们将它视为灭灾驱鬼,送旧迎新,预示家事平安,五谷丰登,六畜满园的隆重佳节,视为旧的灾难、饥饿、疾病的结束,新的吉祥、平安、快乐的开始。

佤族的传统节日“斋”节

又称新米节。佤族是一个农业民族,过去生产力水平低下,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弱。因此,围绕农业生产形成了很多敬神祈福的祭祀性活动,有的还渐渐形成定制,发展成为节日。“新米节”便是其中之一。

“新米节”是稻谷成熟,喜庆丰收,品尝新米的日子。由于气候的差异,各地谷物成熟的时间不同,因而各地区、各村寨,甚至每家每户过节的时间也不一样,但过去一般多在农历七八月份(佤历九十月间)进行。日期的确定,一是根据各自粮食的成熟情况选择吉日。二是以父母或祖父母去世的属相之日为最佳。意在请先祖的灵魂回来,与家人一起同尝新米,共享欢乐。并请他们在天之灵保佑子孙后代家庭幸福,风调雨顺,粮食丰收。为了让各地佤族同胞能够共同欢度“新米节”,1991年,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西盟佤族自治县联合决定,把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四日定为佤族的“新米节”。

传统的新米节多各家各户独自进行。节日这天,主人早早起床,准备好过节的酒肉佳肴。然后到田里去采割新谷。割回来的谷子一束挂在门上,表示招谷魂进家。其的搓下谷粒,用铁锅微火焙干,舂出新米,做成米饭。接着举行家祭仪式:盛一碗新米饭,与各种菜肴一起摆于神台之上,请巫师念咒语,祭祀谷神,敬献祖先。仪式结束后,以巫师和老人为首,全家人喜尝新米。之后,主人才打开家门,把自家过节的消息告知邻里乡亲们。于是人们纷纷携带各种礼物前来祝贺。主人则杀鸡、宰猪,甚至剽牛待客,大家欢歌笑语,同享丰收的喜悦。

佤族的传统节日竹竿舞

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竹竿舞,过去是有福分的老人死后跳的一种舞蹈,现已成为一种娱乐性的舞蹈。

舞蹈形式与我国海南省黎族竹竿舞相同。即两根大竹竿平摆在地上,在两根大竹竿外面,人们两人一对,面对面持小竹竿,沿着大竹竿来回滑动碰击,舞者在两竿滑动相撞的空隙中跳动。舞蹈动作为模仿蚂蚁、斑鸠、豹子、画眉等动物形态起跳,活泼欢快。

竹竿舞,一般在寨中有威望、有影响的老人死后举行,以碓杵击打竹竿而舞,寨中男女老幼均可参加。当地老人说:“人虽然死了,但灵魂不死,它到另一个世界后同样离不开歌舞,所以人们要唱歌跳舞欢送他。”正是这种旷达的生死观,造就了佤族诸多的丧事舞蹈。

佤族的传统节日“卧”节

即春节。节日前几个月,家家户户都要备好肉食、柴禾、节日新装等,要维修房屋。临近节日,妇女割草准备马料,男子修水沟迎新水。腊月二十九日,村寨中的舞场上要栽一棵松树,装饰打歌场。腊月三十晚,每家都舂糯米粑粑、滤水酒,请德高望重的老人来家里酹酒祝词。大年初一清早,大家都起来放枪鸣炮,宣布新的一年到来了,这时妇女小孩也都起来抬起竹筒接新年吉祥的“新水”。大年初一是戒忌日,佤语叫“近”。这天全寨人不出寨门,外寨人也不宜入寨进屋,大家只能在家里安闲。大年初二清早照例响起隆隆的枪炮,告示大家今天的拜年日。佤族拜年通逐家逐户拜一下,备有家宴的吃上一点,未备家宴的喝上两杯水酒就行了。佤族通常在初二这天开始打歌,下午四点左右老年人就到舞场开始打歌。当夜幕降临时年轻人就陆续走入打歌场,老年人也陆续退出舞场。舞场气氛热烈,人们把一年中的激情和快乐尽情释放出来,一直到半夜人们才渐渐散去。过年一般57天,打歌也要打3个晚上。过年期间,中老年人喜欢聚在一起唱“宗呷”(唱调),用歌来抒怀,年轻人则聚在舞场上打陀螺、到野外踏青娱乐。信仰佛教的班洪、班老佤族和傣族一样,过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信仰基督教的永和等地佤族除了过便克节、新米节外,还过圣诞节

佤族的传统节日插种节

插种节又称“惹岛”节。在山峦重叠的佤山上,每当春耕季节,勤劳的佤族人民便忙着耙田耕地,准备插种稻谷,同时举行饶有风趣的插种节。

插种节当天,大家要修筑好村中的道路,各家房屋内外打扫干净,青壮年自动组成几个小组,有的上山去狩猎,有的在河边捕鱼。打得的猎物和捕到的鱼,煮成稀饭,如果猎手们打到大的马鹿,野猪等返寨时,人们都到寨门去迎接,唱起猎歌。有全寨性活动和各户单独活动两种形式。

全寨性的活动,要在寨中广场上剽牛一头,然后将牛肉切成块,按户各分一块;各家独过“惹岛”节时,每家主妇要到自己的田地里,做些象征的插种动作。傍晚,全寨男女老幼聚集在通红的火塘边,饮酒唱祝福的歌。领唱者必须是年长者或者德高望重的老歌手。

标签: 佤族

更多文章

  • 土家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土家族

    对于土家族来说,在我国的56民族之中也许不算是大民族,土家族的传统节日又会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土家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希望能帮到你。土家族的传统节日赶年土家有过赶年的习俗,即比汉族提前一天,月小腊月二十八,月大腊月二十九,吃团年饭,到腊月三十同样除夕守岁,因此有土家过两个年的

  • 景颇族的传统节日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景颇族

    景颇族在我国也算是个小的少数民族,对于他们的传统节日你可否了解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景颇族的传统节日介绍,希望能帮到你。景颇族的传统节日目瑙节“目瑙纵歌”,景颇语意为“大伙跳舞”。景颇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一般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以后的九天内择

  • 清朝老照片:沙俄间谍镜头下的清末喀什地区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

    清朝老照片:沙俄间谍镜头下的清末喀什地区。图片由曼纳海姆拍摄于1906年至1908年间的中国;本组为新疆喀什地区。卡尔·古斯塔夫·埃米尔·曼纳海姆(1867年6月-1951年1月)是芬兰著名军政人物,拥有男爵爵位。曾于芬兰内战中担任白军领袖,并于第二次世界大

  • 北京老照片:北洋政府后期的京城街景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北洋政府

    北京老照片:北洋后期的京城街景。紫禁城的入口;北京,1926年-1932年。【摄影:Schmid】街头行走的女子;北京,1926年-1932年。【摄影:Schmid】路边香烟店;北京,1926年-1932年。【摄影:Schmid】长城风景;北京,1926年-1932年。【摄影:Schmid】广盛号铺

  • 重庆老照片:九十年代的重庆老城区生活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重庆

    重庆老照片:九十年代的重庆老城区生活。唯历史(www.weilishi.org)老城区一条安静的街道;重庆,1995年。 【摄影:Dave Smitham】老城区居民在做饭;重庆,1995年 。【摄影:Dave Smitham】老城区的街边快餐摊位;重庆,1995年 。 【摄影:Dave Smith

  • 朝鲜老照片:青年袁世凯总督的朝鲜王朝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朝鲜

    朝鲜老照片:青年袁世凯总督的朝鲜王朝。唯历史(www.weilishi.org)李氏朝鲜,简称李朝,是朝鲜半岛历史上最后一个统一王朝 。1388年,中国明朝派特使要求高丽归还开元路。高丽重臣崔莹借此准备与明开战,并派李成桂出兵入侵辽东半岛。李成桂的军队在威化岛遭遇大水士兵不愿远征,多有逃亡者。李成桂

  • 12经络图解高清大图 12经络走向图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12经络图

    12经络图12经络图了解人体经络-日之中循行运转规律,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从呼吸做起,以经络为据,洞悉太极之理,尊阴阳之纲纪,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气者生之本也,时者生之用也!12经络图其歌诀:寅时气血注于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巳脾午心未小肠,申属膀胱酉肾位,戌时心包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位。1

  • 芜湖老照片:民国芜湖记忆 尚未被毁的孙尚香庙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芜湖

    芜湖老照片:民国芜湖记忆 尚未被毁的孙尚香庙。芜湖地处长三角西南部,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芜湖港口是安徽省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素有“皖南门户,长江巨埠”之美誉。芜湖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江东名邑”、“吴楚名区”之美誉。明

  • 泼水节的历史由来简介“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泼水节

    泼水节的历史由来简介历史起源泼水节源于印度,是古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后为佛教所吸收,约在公元十二世纪末至西双版纳泼水节西双版纳泼水节 (19张)十三世纪初经缅甸随佛教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3]《车里》一书中有段记载:“元旦之

  • 农历三月三是什么节日 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农历三月三

    三月三 (中国多个民族传统节日)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三月初三。 古称上巳(sì)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水边饮宴、郊外游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