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古代皇权象征之传国玉玺的来龙去脉 传国玉玺为何遗失?

中国古代皇权象征之传国玉玺的来龙去脉 传国玉玺为何遗失?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744 更新时间:2024/2/3 3:20:11

据史书记载,传国玉玺用陕西蓝田白玉雕琢而成,方圆四寸,螭虎纽,一说龙鱼凤鸟纽。玉玺正面刻有丞相李斯以大篆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的信物。从此,历代帝王无不把传国玉玺当作权力的重要象征,当作一统天下的象征。传国玉玺不仅成为野心家觊觎和割据君王争夺的目标,也是中央王朝后宫的珍宝,国之重器。

得到玉玺的人将玉玺解释成自己“受命于天”的表现;而一旦失去玉玺则被视作王朝“气数已尽”的表现。如果有哪个皇帝登基的时候没有传国玉玺捧在手里,就被讥为“白版皇帝”。意思是说你这个皇帝是自己封的,根本没有办法证明。他们发出去的没有玉玺印章的诏书自然也不那么令人信服了。

传国玉玺据说是用着名的“和氏璧”制作的。秦始皇用它造至高无上的玉玺,本来希望这个皇权的象征能够世世代代在嬴姓子孙手中传下去,永保江山。不料愿望总是美好的,现实总是残酷的。秦朝迅速灭亡,和氏璧造就的传国玉玺也开始了颠沛流离的历79程,并最终湮没无闻,成为一大历史谜团。

能够被历史证实的是公元前206年的10月,刘邦率农民起义军打到了咸阳灞上,秦王子婴投降,将传国玉玺献给了刘邦。刘邦细心呵护着玉玺,并在西汉王朝建立后将它作为了新王朝的传国玉玺。刘邦也希望玉玺能够在刘家世世传受,将它称作“汉传国玺”或“汉传国宝”。传国玉玺珍藏在长乐宫。

西汉末,王莽篡权。他要改朝登基,需要玉玺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当时玉玺由他的姑姑,汉孝元太后王政君掌管着。王政君对刘家的感情比对王家要深,就是不交出玉玺。最后王莽命弟弟、安阳侯王舜逼老太后交出玉玺。王舜撂下了狠话,说这玉玺是不交也得交了。王政君早先对王莽等人印象很好,现在感觉被虚伪的侄子给骗了,哭骂着将玉玺掷到地上。王舜慌忙将玉玺捡起来,可惜玉玺还是被摔掉了一角,不完整了。后来,虽然王莽等人用黄金将缺角给补上了,但是玉玺还是留下了瑕痕。

王莽的新朝政权垮台时,传国玉玺就在王莽的尸体身上。乱军抢到传国玉玺,献给了绿林起义军拥立的更始帝刘玄。刘玄后来被赤眉军打败,传国玉玺一度成为赤眉军拥立的小皇帝刘盆子的玉玺。刘盆子后来也失败了,投降建立东汉的刘秀。传国玉玺重新成为了汉朝的玉玺,从刘秀开始,一直在东汉诸帝手中流传。洛阳的东汉宫廷小心翼翼地保存着传国玉玺,生怕出一点纰漏。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何进、袁绍等人武装诛杀十常侍的时候,太监们裹挟着汉少帝仓皇出逃,来不及带走玉玺。等血腥镇压平定后,宫中查点宝物,发现玉玺不见了!十余年后,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洛阳再次招来血光之灾。董卓战败西逃,放火焚烧了洛阳宫廷。最先突入洛阳的孙坚部在救火的时候,于洛阳城南甄宫井中打捞出一宫女尸体。宫女颈下赫然悬挂着传国玉玺。孙坚视之为吉祥之兆,有心将玉玺占为己有。不料孙坚军中有人将此事告知了盟主袁绍。

袁绍也想要这传国玉玺,就又演出了好多幕大戏来。有人说袁绍立即扣汉光武帝刘秀的“标准像”。传国玉玺在他手里停留过吗?押孙坚的妻子逼孙坚交出了玉玺;三国演义则说孙坚带着玉玺返回长沙,在路上被和袁绍一伙的刘表截击而死,后来玉玺落入袁术手中。不管怎么说,袁绍也好,袁术也好,最后都被打着汉朝旗号的曹操给打败了,传国玉玺重新回到了汉献帝的手里。

公元220年,曹丕逼汉献帝禅位给自己,建立了曹魏。传国玉玺自然顺延成为曹魏的皇权象征。曹丕画蛇添足,派人在传国玉玺的肩部刻下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三国一统于西晋,玉玺归晋。西晋末年,中国北方陷入了所谓的“五胡乱华”时代,朝代更迭频繁,动荡不安。传国玉玺开始了最为剧烈的颠沛流离。

晋怀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玉玺被灭亡西晋的匈奴部、前赵刘聪所夺得。东晋咸和四年(公元329年),后赵石勒灭前赵,夺得玉玺,也画蛇添足在右侧加刻了“天命石氏”,意思是自己做皇帝是天命所归。后赵大将冉闵杀石鉴自立,建立了冉魏,续而拥有了玉玺。在乱世中,所有的野心家都需要给自己脸上贴金,希望证明自己权力的合法性,同时贬低、打击对手。听说冉魏拥有玉玺,北边的鲜卑族心理不平衡了。

公元352年,鲜卑族慕容儁为得到传国玉玺,南下攻魏。三月,冉闵兵败被擒,五月被杀。冉魏都城邺城被北鲜卑大军团团围困。冉魏大将军蒋干等人辅佐太子冉智闭城拒守。当时邺城发生了饥荒,到达了百姓相食的地步。后赵时期的宫女都被饥饿的人们吃光了。蒋干为了解决困境,只能一方面奉表向鲜卑族请降,一方面又派人向东晋的谢尚求救。蒋干的如意算盘是希望能够将鲜卑军队和东晋军队都吸引过来,让他们鹬蚌相争。谢尚等人也不是傻瓜。谢尚战前派戴施占据枋头。东晋素无恢复北方故土的雄心壮志,相反更看重冉魏手中的传国玉玺。

对于以天下正统自居的东晋王朝来说,传国玉玺是证明自己合法性的重要工具。戴施接到蒋干的求救信息后,就派了个使者到邺城讨价还价,说东晋可以出兵援助,但是必须拿传国玉玺来做信物。蒋干犹豫不决,不愿意用传国玉玺来换援兵。戴施见蒋干还在犹豫,在几天后亲率精兵百余人入邺城助守,进一步欺骗蒋干说:“天子听说玉玺已经到了我手中,这才相信蒋干是真心诚意求援的,调遣军队粮草来救。”蒋干相信了戴施的话,将玉玺交给了他。

戴施一拿到玉玺,就密令何融送传国玉玺到枋头,再派遣部将胡彬以三百精骑连夜护送玉玺到东晋首都建康,献给晋穆帝。传国玉玺重新成为晋王朝号令天下的象征。两个月后,邺城被鲜卑族攻破。冉魏灭亡了,但鲜卑人并没有实现得到传国玉玺,做名正言顺的皇帝的目的。他们的沮丧与失望之情可想而知。慕容儁干脆谎称得到了玉玺,登基做了皇帝。似乎是为了证明玉玺在自己手里,鲜卑人还信誓旦旦地改元“元玺”。

在这个阶段,称王称霸的人很多,但玉玺只有一个。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于是很多豪强枭雄自己私刻玉玺。比如东晋朝廷南逃后,就自刻了一个玉玺;此外还有西燕慕容永刻的玉玺、姚秦的玉玺等等。他们私造玉玺的“创意”得到了后世许多乱臣贼子和枭雄豪强的欢迎和效仿。

玉玺留在建康,随着东晋、南宋、南齐、南梁世代相传。到了南梁时,建康发生了侯景之乱。侯景在寿阳起兵叛梁,最后攻占了首都,得到了玉玺。侯景很快被杀,叛乱被平定。但侯景任命的侍中兼平原太守赵思贤却趁乱拿着玉玺潜逃到了广陵,被一个叫郭元建的人抢走了玉玺。郭将玉玺献给了北齐的行台辛术,辛术再转献给北齐朝廷。传国玉玺遂为割据黄河中下游的高氏所有。

标签: 传国玉玺

更多文章

  • 唐太宗李世民十四个儿子的下场有多惨?唐太宗儿子列表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唐太宗

    李世民,祖籍陇西成纪, 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

  • 明宪宗的茂陵陪葬了明朝哪三个皇后?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宪宗

    明宪宗茂陵陪葬了哪三个皇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八月二十二日去世年41岁。谥“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同年十二月十七日葬茂陵。 茂陵始建于1487年9月,同年12月玄宫建成,葬入宪宗皇帝和纪氏。1488年4月,陵寝建成,历时八个月。茂陵陵园的形制大体与

  • 明孝宗朱佑樘的生母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孝宗

    明孝宗朱佑樘的生母是谁?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宪宗帝驾崩,太子朱佑樘即位,为明孝宗,又称弘治皇帝,是明朝一位开明皇帝。即位后的孝宗追谥生母淑妃为孝穆皇太后,并将其坟茔迁至茂陵与父皇合葬,另立奉慈殿祭祀。孝穆纪太后,明宪宗妃,明孝宗生母,原名李唐妹(入宫时因“李”、&ldq

  • 常遇春到底是哪个族的?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常遇春

    关于常遇春的民族身份,自来都有争议,北方回族中有人认为他是回族,并且把他编入了回族英雄人物传。他们认为常遇春是从中亚迁来的穆斯林后裔(属于色目人。色目人,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外国人)。他们的证据是常遇春后人至今仍然是虔诚的伊斯兰教教徒,在北京,现在还有一个常营回族乡,而且有当地家谱为证。关于这些回族同胞

  • 唐文宗李昂有几个儿子?唐文宗李昂子女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文宗

    唐文宗李昂有几个儿子?唐文宗李昂子女有哪些唐文宗李昂(809年―840年),是唐朝的第十四代皇帝,唐穆宗李恒第二子,母贞献皇后萧氏。公元826年12月登基,年仅18岁,公元826―840年在位,在位14年,执政期间政治黑暗,官员和宦竖争斗不断,是唐朝社会走向没落的转型时期,唐文宗本人也形同傀儡,最后

  • 唐文宗李昂活了多少岁?唐文宗墓在哪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文宗

    唐文宗李昂活了多少岁?唐文宗墓在哪唐文宗李昂(809年―840年),是唐朝的第十四代皇帝,唐穆宗李恒第二子,母贞献皇后萧氏。公元826年12月登基,年仅18岁,公元826―840年在位,在位14年,执政期间政治黑暗,官员和宦竖争斗不断,是唐朝社会走向没落的转型时期,唐文宗本人也形同傀儡,最后抑郁而死

  • 小鸟依人最早形容男人?唐太宗夸褚遂良小鸟依人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褚遂良

    这个成语的出处在《旧唐书·长孙无忌传》,原文是这样的:“ 褚遂良学问稍长,性亦坚正,既写忠诚,甚亲附於朕,譬如飞鸟依人,自加怜爱。”当年,褚遂良是唐朝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博采众长,变化多姿,自成一家。因为精通书法,被魏征推荐给唐太宗,并受到太宗的赏识。唐太宗任命

  • 唐武宗李炎有几个儿子?唐武宗李炎子女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武宗

    唐武宗(公元814年7月1日―公元846年4月22日),本名李瀍,后改名炎。唐穆宗第五子,文宗弟。封颍王,累加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吏部尚书。公元840年正月,文宗病重,仇士良、鱼弘志矫诏废皇太子,立李瀍为皇太弟。同月文宗去世,李瀍即位。次年改元会昌。武宗在位时,任用李德裕为相,对唐朝后期的弊政做了一些

  • “内人”曾用来称呼妻妾 唐朝时指妓女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

    导读:台湾著名学者李敖先生在1979年所写的《且从青史看青楼》一文中说:“现在人称自己太太做‘内人,如果这位太太是‘从良了的,倒真名副其实。原来唐朝称妓台湾著名学者李敖先生在1979年所写的《且从青史看青楼》一文中说:“现在人称自己太太做‘

  • 历时百科:婚礼“交杯酒”习俗始于周代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交杯酒

    导读:交杯喜酒交杯酒的习俗开始于周代。《礼记·昏仪》记载:夫妇共牢而食,合卺而握。合卺其实就是以一瓠瓜剖成两个瓢叫“卺”。举行结婚仪式时,新郎新娘各执一方即交杯喜酒交杯酒的习俗开始于周代。《礼记·昏仪》记载:夫妇共牢而食,合卺而握。合卺其实就是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