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苗族葬礼都有那些程序

苗族葬礼都有那些程序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959 更新时间:2023/12/8 19:36:57

洗身穿衣

老人去世后,其亲属用热水为其洗身,然后给他(她)穿上寿衣。移至堂屋停放。便于人们吊唁。在灵床前摆放一桌子,用米升盛满稻谷放在桌上。孝子手持烧好的三根香(苗语称为鸯,传说是亡灵的粮食)死者磕头三次,然后把香插在稻谷上。并烧几张钱纸。

此后,直出柩前香不断替换,不能熄灭。煮一点米饭用白布包好,称为克格那,即包午饭。没有包午饭前,在主家是不能吃饭的。

报丧

把死者移到堂屋后,放鞭炮铁炮,向世人宣告家有丧事。社区的人们闻讯后自发前来守灵和帮助料理丧事。即使与主家有矛盾也不计前嫌,不遗力地帮忙。

择日

请先生选择一个利于主客的日子为安葬日。苗族人最忌用酉日。认为酉日太猛,不利于平安。日子选定后,分派若干人去向正亲正戚们通知丧讯,并告知安葬时间。

制备棺木

若死者年龄不是很大或者家庭经济困难,一般都没有预备有棺木。

待人去世后,才砍自家的杉木,邀请几个木匠制作棺木。在这种情况,木匠们一般不收工钱,最多收少许礼信。若死者是已婚女性,其棺木要做得大一些。尤其是棺盖之雄头要高要厚。这一方面是尊重母亲,也预防娘家人说三道四,这是舅权的一种体现。

“他拜仪式”

由巫师主持。主家、女婿各出一只鸡,血缘较近的宗族筹集少量钱米。巫师念念有词,告诉死者:“你一个人独自去阴间,不要把阳间的灵魂也带走”。

举行“他拜仪式”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减少灾难,健康长寿

吃离别饭

由死者的亲属在出柩之后,上山之前在灵柩旁陪死者吃饭。通是三五个人陪吃。陪吃时,在灵柩前摆放一个碗一双筷几片肉。表示死者与家人最后一次吃饭。

选地和挖墓穴

死者家属及寨老一道去选一个风水宝地。苗家人选地很少看风水书籍,自有一套评判标准。选出地之后,由一长者用几粒米洒在地上。并告诉死者:“×××,这里是你的打溜队仿,是你的打农队哉,是你花重金所买,是你安居之处”。

送葬

送葬前,先用两根大杠架在灵柩两侧。用几根棕绳把大杠与灵柩固定好。在灵柩两头捆绑两根子杠。另外用长几十米两根大棕绳捆灵柩。每根大绳的一头捆在灵柩一侧,一头则留给众人拉。捆好灵柩后。由巫师发丧,旨在于抬灵柩过程中平平安安。

送葬时,由一老人在最前面不断纸钱。苗语称为“麻贡”,即买路。几百人在前面拉大绳。十几人在后面抬灵柩。若干个芒筒卢笙队在后面吹奏芒筒芦笙。而正亲正戚们则不断放鞭炮和铁炮。

在道路平坦的地方,拉绳和抬棺的人可自由开玩笑。而爬陡坡时,拉绳的人必须团结一致用力往上拉,而抬棺的人则用力往下拉。总管在一边喊口号:“透勒!敢机透勒!”拉绳的人在注意安全的情况下,一拉一放,一放一拉,反反复复。一会有儿把抬棺的人及灵柩拉上坡去。这过程有点像拔河。不同的是拉绳的人必须团结,而抬棺则要有很强的体力和智力。

把灵柩送到墓穴旁,先把孝子的外衣放在地上,才把灵柩放下。孝子跪在地上,双手合十齐,三鞠躬并说:“多谢三亲六戚,老老少少不辞辛劳把我家老人送到山上!”。众人齐呼“快起快发”,既接受主人的感谢又祝愿好运早日降临主家。众人帮主家搬石头便于砌坟,又在墓地旁跳芦笙。

下葬

坟穴挖好后,众人员把灵柩放进墓穴。孝子把死者的遗体放正,整理其衣物。用瓦片垫死者头部。拿装有芭芒草的竹筒盛一点泉水给死喝。

把死者生前常用的一些工具像征性的交给死者。在这一过程,由一亲属手执伞遮死者面部,不让阳光照射。众人帮助把棺木盖好。孝子用宝剑在棺盖两头两侧各砍一,每砍一刀告诉死者所砍之处分别为日出日落大门小门的方向。砍棺完毕,孝子跪在棺盖上,告诉死者:“你把我养大,今天我把你安葬。”然后,东西南北各挖锄。孝子起身后众人齐力把坟砌好。在这一过程,放铁炮,吹芦笙。

喊魂回家

安葬死者的第三天凌晨,家属捉几条鱼,邀几个几个兄弟到坟边喊坟。先,在坟边烧火。并叫死者的灵魂来烤火。又烧鱼给灵魂吃。事毕点燃一束香叫灵魂回家。途中不断对灵魂说“***木在木,木在木”。到岔路口须跟灵魂说清楚。在路上遇人也不问。担心灵魂害羞。持香者不准回头。

事先安排有人在家守候并关好门。喊魂队伍回到家门口时,持香者就问在家的人:“×××来到家没有?”屋内的人回答:“到了”。持香者又问:“他(她)什么来?”屋内人回答:“他(她)德飞德善劳(意为带荣华富贵)。”

于是把大门打开,把香插在神龛上。表示灵魂到家。

标签: 苗族

更多文章

  • 清明节扫墓的由来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明节

    《淮南子·天文训》记载:“春分后十五日,北斗星柄指向乙位,则清明风至”。“清明”节气由此得名。清明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古人根据天象物候、四季循环确定出的节气。清明时节大地呈春之际,郊外踏青是古人们的节气主题;随着历史的发展,在郊外踏青

  • 2020清明节扫墓仪式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明节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

  • 清明节的别称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明节

    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我国古代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号,但其节期

  • 清明节的青团是用什么草做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明节

    到了清明节,在江浙一带,人们有清明节吃“青团”的习俗。青团也被叫做“清明团子”,是指用青色的草汁拌入糯米粉,包入馅料蒸熟后的一种美食,带有青草的香气,吃起来软糯可口,是一道颇受人们喜爱的小吃。那么将青团染成青色的是什么草呢?有些地区的人用艾草染色,青团

  • 满族妇女传统服饰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满族

    二十世纪以来,满族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传统的服饰已十分鲜见了。但从电影、电视和博物馆里,我们还常常可以欣赏到往日旗装的风采。其中妇女头上又宽又长、似扇非扇、似冠非冠的头饰――汉语称为“旗头”、满语称为“答拉赤”这种头饰全世界为满族妇女所独有

  • 满族的信仰什么教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满族

    满族的原始信仰满族人原始信仰敬狗,不杀狗,不吃狗肉,到满族家中做客,不能把狗皮帽子放在西坑上,因为满族人多用西炕供奉祖先,有北炕为夫,西炕为贵之俗。满族人以鸦为“神”,把它供为“神鸟、圣鸦”。祭祀时要把杀下的猪锁骨挂在神竿上让乌鸦吃,以示祭祀乌鸦。萨满

  • 谷雨节气禁忌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谷雨

    谷雨忌讳野外防火在我国壮族地区,谷雨日忌讳在野外放火。当地的老人们认为,谷雨是下雨的好时节,这天在野外放火就会激怒雷公电母,他们会因此而报复人间,不给下雨,民间就会连续干旱,影响农业生产。所以,这天即使要去拜山扫墓,也不会有人在野外放炮、上香、烧纸钱。谷雨忌讳串门《孟子》說:“五亩之宅

  • 娃娃为什么要过百天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百天

    在民间很流行给孩子过百天,百天即圆满的意思,表达的是对孩子的一种祝福,为孩子祈求健康生长的发育。 孩子出生100天后已经基本适应了外界环境的变化,宝宝的体质这个时候已经得到了增强,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孩子在百天之后,家长一定要注意给孩子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以及保证孩子充分的休息时间,从而促

  • 小孩满月酒包多少红包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满月

    满月红包多少吉利1、120月月红、我爱你两种含义。建议一般朋友、同事可以包这个数的红包,当然每年都不同,可以根据自己所处地的风俗来包,一般这种关系的人包这个数的红包是吉利。2、218你要发的含义。一般同学、同事可以包这个数字的红包,这个数字的红包既大气也显得比较珍贵,对待同学和同事是可以的。3、6

  • 小孩满月有什么讲究吗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满月

    1、亲朋好友要携带礼物前来祝贺。满月,孩子出世第三百十天,叫“满月”或“出月”。这天,亲朋好友要携带礼物前来祝贺,产妇的娘家人带的礼物最重,主要带供孩子穿戴的衣物、玩具、饰品。2、主人度要以长寿面招待来宾。主人要以长寿面招待来宾;来宾依辈分及年龄大小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