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那达慕大会有哪些活动?那达慕大会活动的起源

那达慕大会有哪些活动?那达慕大会活动的起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524 更新时间:2024/1/24 12:37:30

那达慕的前身是蒙古族的“祭敖包”,是蒙古民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创造流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色彩的竞技项目和游艺、体育项目。

“那达慕”有久远的历史。据铭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记载,那达慕起源于蒙古汗国建立初期,早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时,他为了检阅自己的部队,维护和分配草场,每年7~8月间举行“大忽力革台”(大聚会),将各个部落的首领召集在一起,为表示团结友谊和祈庆丰收,都要举行那达慕。起初只举行射箭、赛马或摔跤的某一项比赛。到元、明时,射箭、赛马、摔跤比赛结合一起,成为固定形式。后来蒙古族人亦简称此三项运动为男子三项为那达慕的基础项目。

在元朝时,那达慕已经在蒙古草原地区广泛开展起来,并逐渐成为军事体育项目。元朝统治者规定,蒙古族的男子必须具备摔跤、骑马、射箭这三项基本技能。到了清代,那达慕逐步变成了由官方定期召集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游艺活动,以苏木(相当于乡)、旗、盟为单位,半年、一年或三年举行一次。此俗沿习至今,每年蒙古族人民都举行那达慕。

过去时那达慕期间要进行大规模祭祀活动,喇嘛们要焚香点灯,念经颂佛,祈求神灵保佑,消灾消难。那达慕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赛布鲁、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排球、篮球等体育竞赛项目。此外,那达慕上还有武术、马球、骑马、射箭、乘马斩劈、马竞走、乘马技巧运动、摩托车等精彩表演。参加马竞走的马,必须受过特殊训练,四脚不能同时离地,只能走得快,不能跑得快。夜幕降临,草原上飘荡着悠扬激昂的马头琴声,篝火旁男女青年轻歌曼舞,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www.gs5000.cn

摔跤

摔跤是蒙古族特别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也是那达慕上必不可少的比赛项目。蒙古语称摔跤为“博克偶巴依勒德呼”,称摔跤手为“博克庆”。蒙古族的摔跤有其独特的服装、规则和方法,因此也叫蒙古式摔跤。

摔跤手要身着摔跤服“昭德格”。其坎肩多用香牛皮或鹿皮、驼皮制作,皮坎肩上有镶包,亦称泡钉,以铜或银制作,便于对方抓紧。最引人注目的是,摔跤手的皮坎肩的中央部分饰有精美的图案,图案呈龙形、鸟形、花蔓形、怪兽形,给人以凝重华贵的威严感,摔跤手身着的套裤用十五、六尺长的白绸子或各色绸料做成,宽大多褶,裤套前面双膝部位绣有别致的图案,呈孔雀羽形、火形、吉祥图形,底色鲜艳,图呈五彩。其足蹬马靴,腰缠一宽皮带或绸腰带,着名的摔跤手的脖子上缀有各色彩条--“江嘎”,这是摔跤手在比赛时获奖的标志。

蒙古族的摔跤有其特点:按蒙古族传统习俗,摔跤运动员不受地区、体重的限制,采用淘汰制,一跤定胜负。参加比赛的摔跤手人数必须是2的某次乘方数,如8、16、32、64、128、256、512、1024等。比赛前先推一位族中的长者对参赛运动员进行编排和配对,蒙古长调“摔跤手歌”唱过3遍之后,摔跤手挥舞双臂、跳着鹰舞入场,主席台行礼,顺时针旋转一圈,然后由裁判员发令,比赛双方握手致意后比赛开始。

摔跤技巧很多,可以用捉、拉、扯、推、压等十三个基本技巧演变出一百多个动作。可互捉对方肩膀,也可互相搂腰,还可以钻入对方的腋下进攻,可抓摔跤衣、腰带、裤带等。蒙古族摔跤的最大特点是不许抱腿。其规则还有不准打脸;不准突然从后背把人拉倒,触及眼睛和耳朵;不许拉头发、踢肚子或膝部以上的任部位。

《宦海沉浮录》云:“布裤者,专诸角力,胜败以仆地为定”。摔跤选手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者为负。

赛马

蒙古高原盛产着名的蒙古马,能跑善战,耐力极强。自古以来,蒙古人对马就有特殊的感情,蒙古人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都以自己有一匹善跑的快马感到自豪。驯练烈马,精骑善射是蒙古族牧民的绝技,通把是否善于驯马、赛马、射箭、摔跤作为鉴别一个优秀牧民的标准。

赛马为蒙古族男儿三技之一。参加者有时全是少年,有时不分年龄,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赛马项目包括:1、快马赛,主要比马的速度,一般为直线赛跑,赛程一般为20、30、40公里,先达终点为胜;2、走马赛,主要是比赛马步伐的稳健与轻快;3、颠马赛,是蒙古族特有的马上竞技表演项目。

蒙古族赛马是蒙古族传统体育娱乐活动之一。旧称赛马、射箭、摔跤为男子三项竞技。蒙古赛马比赛今多在那达慕大会时举行。届时在内蒙古大草原上,远近百里以至几百里的牧民驱车乘马赶来聚会,参加赛马活动。赛马场上,彩旗飘飘,鼓角长呜,热闹非凡。

蒙古族赛马不分男女老少均可参加。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一起上阵,直线赛跑,其距离40、60、80、华里不等。为了减少马的负荷量,不论老少,大都不备马鞍,不穿靴袜,只着华丽彩衣,配上长长彩带,襟飘带舞,显得格外英武。

射箭

射箭是蒙古族传统的“男子三项”的项目之一,也是那达慕最早的活动内容之一。在公元800多年以前,蒙古人分为许多不同的部落,他们的经济生活大体可分为游牧经济和狩猎经济两种。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以后,虽然狩猎经济的部落逐渐转向了游牧经济,但狩猎时期长年积累下的拉弓射箭的本领却保留了下来,以防外敌侵略和野兽袭击畜群。没有牲畜的贫苦牧民则仍依赖弓箭捕杀动物维持生活。

蒙古族射箭比赛分近射、骑射、远射三种,有25步、50步、100步之分。近射时,射手立地,待裁判发令后,放箭射向箭靶,优者为胜;骑射时,射手骑马上,在马跑动中发箭,优者为胜。比赛不分男女老少,凡参加者都自备马匹和弓箭,弓箭的样式,弓的拉力以及箭的长度和重量均不限。比赛的规则是三轮九箭,即每人每轮只许射三支箭,以中靶箭数的多少定前三名。

标签: 那达慕大会

更多文章

  • 那达慕大会简介,那达慕是哪个民族?那达慕大会的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是蒙古语,亦称“那雅尔(Nair)”,“那达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

  • 清朝时期要遵循哪些礼仪?男女之间行礼有什么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礼仪

    中国各个朝代都有一套自己的礼仪制度,那清朝的礼仪究竟是怎样的呢?清朝礼仪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将尊卑差异体现的淋淋尽致,因为清朝对于等级制度非常看重,所以跪拜之礼是最基本的礼仪。只要是看到比自己等级高的人,就要先行下跪,有些还要磕头。但这样的礼仪制度往往是为了加强朝廷的中央集权,是没有任何公平、平等可言的

  • 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 中秋节不只是吃月饼和嫦娥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秋节

    中秋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也是身为中国人必须知道的事情。中秋节可不只是吃月饼,在古时候还有赏桂花、观潮、燃灯的习俗,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也和农民的生产息息相关,中秋节的传说也不仅仅只有嫦娥奔月的故事。一、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ldqu

  • 春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 除夕团圆熬年守岁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春节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一度最重要的节日,春节的来历和传说非常多,最有名的还是熬夜守岁的神话传说。关于新年的习俗有非常多,各地都有不同的形式,除旧迎新是春节的主题。春节的来历和传说更多的是,人们对未来一年的美好祝愿。一、春节的来历关于春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有说法诸多,其中有几种较具代表性的说法,春节源于腊祭

  • 锡伯族的发面饼与好儿媳是什么民族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锡伯族

    在我国的少数民族锡伯族中,对于会不会做发面饼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尤其是对于这个民族的女孩子来讲。在她们嫁人后,如果不会做发面饼的话,会被公婆职责为不称职的妻子的。所以做好发面饼对于每一个锡伯族女孩来说是很重要的事情。那么接下来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这个民族文化吧。发面饼是锡伯族人早晨餐桌上必有

  • 怒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怒族

    我国少数民族的怒族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很久以前怒族是个母系社会,与汉族的儒教思想相违背,在怒族尊崇的是女性,于是便有了仙女节这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仙女节在怒族人民的心里占据很重要的位子,每逢节日都要进行祭拜,那么接下来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怒族的仙女节吧。仙女节是云南省贡山一带

  • 壮族民俗文化中的年俗文化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壮族

    春节在我国从该至今一直都是一个全民族的盛大节日,虽说春节以汉族习俗为主,但是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虽然跟汉族人的活动形式和内容有所相似,但是也少不了独具当地民族特色的过节文化,壮族就是这么一个吸取优秀文化来融入自己壮族文化的民族。那么现在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壮族的民俗文化吧。每年春节来临之前,大

  • 玄学简介 玄学的发展 历史玄学特点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玄学

    玄学是什么意思?玄学的发展历史是怎么样的?玄学有哪些特点呢?本文来说说关于玄学。玄学简介玄学,此处的“玄”字,起源于《老子》中的一句话“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学本来是道家(道教)哲学上的一个用语,指的是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以《老子》为研究核心的哲学思潮

  • 年夜饭的来历 年夜饭特色 年夜饭和南北方不同差异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年夜饭

    还有大半个月就到2019年农历新年了,过年之前当然少不了年夜饭了。那么年夜饭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吃年夜饭?中国南北方的年夜饭有什么特点或区别呢?请看下文。年夜饭是什么年夜饭,是年节习俗之一,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团

  • 伊斯兰教中的“盖德尔”夜的尊贵及意义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伊斯兰教

    在伊斯兰教中,盖德尔夜是伊斯兰教中的重要节日,在《古兰经》中有说到,盖德尔夜胜过一千个月,是极为贵重的一夜晚,所以伊斯兰教的文化中,鼓励着人们此夜要多行善事,以获得真主的千万倍厚赏,这晚他们通常是彻夜不眠,直至拂晓,其盖德尔夜有着尊贵以及深远的意义。那么现在小编就带着小伙伴们来具体了解下盖德尔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