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盘点三国中天生神力的六位猛将

盘点三国中天生神力的六位猛将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979 更新时间:2024/1/24 10:00:45

三国英雄辈出,猛将众多,一直以来被人们津津乐道,在这些猛将中,能称得上神力的人并不多,其中,有六位猛将,力大无比,他们一个比一个厉害。到底是哪六个人呢?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他们最终结局如何?其中,有两位惨死,一位自杀。

这里只讨论演义,按照力大的描述先后顺序排列。

第一位,典韦。

典韦是曹操手下猛将,天生神力,力大无比,手持一双铁戟,重达八十斤,运用如飞,被称为“古之恶来”,几十人都扶不住的高大的牙门旗,典韦单手就能扶住。

见《三国演义》第十回:忽见帐下大旗为风所吹,岌岌欲倒,众军士挟持不定;韦下马,喝退众军,一手执定旗杆,立于风中,巍然不动。操曰:“此古之恶来也!”

有一次,夏侯惇外出射猎,看到典韦逐虎过涧,就把典韦收在军中,推荐给了曹操,从此,典韦为曹操效力,深受曹操信任。

曹操征讨吕布时,典韦表现勇猛,被拜为校尉。建安二年(197年),张绣突然反叛曹操,典韦为保护曹操,力敌叛军,杀死多人,但终因寡不敌众,身受数十处重伤战死。典韦死后,过了很久,敌军还不敢近前。

第二位,许褚。

许褚是曹操手下猛将,腰大十围,勇力绝人,曾双手掣二头牛尾,倒着走了百余步。因力大勇猛,被称为“虎痴”。

见《三国演义》第十二回:贼驱牛至坞外,牛皆奔走回还,被我双手掣二牛尾,倒行百余步。贼大惊,不敢取牛而走。因此保守此处无事。

许褚曾大战典韦一天一夜,不分胜负;大战马超几百回合,不分胜负,还折断了马超的枪杆。

汉中之战,许褚因为醉酒护粮,被张飞一矛刺中肩膀,栽于马下,后被部下救走。

许褚输给张飞之后,再也没有上过战场,只从事护卫君主的工作。曹操死后,许褚哭到吐血。

许褚结局应该是病死的,也算善终了。

第三位,吕布。

吕布在演义中,是三国第一猛将,傲视群雄,天下无敌。

吕布在虎牢关一人大战刘备、关羽和张飞兄弟三人毫发未损;还曾一人大战曹操手下典韦、许褚、夏侯惇、夏侯渊等六员猛将,全身而退。

吕布天生神力,辕门射戟时,袁术大将纪灵要走,吕布单手抓住纪灵,如提一个儿童,纪灵使一口三尖刀,重达五十斤,但被吕布如此轻易地抓起来,可见吕布力大无比。

见《三国演义》第十六回:纪灵下马入寨,却见玄德在帐上坐,大惊,抽身便回。左右留之不住。吕布向前一把扯回,如提童稚。

吕布最终因为众叛亲离,在下邳被曹操困住,曹操水淹下邳城,擒获吕布后将其缢死后再枭首。

第四位,胡车儿

胡车儿是张绣手下的偏将,此人天生神力,能负五百斤的重物,日行七百里,非同一般人。

《三国演义》第十六回:因畏典韦勇猛,急切难近,乃与偏将胡车儿商议。那故车儿力能负五百斤,日行七百里,亦异人也。

宛城之战,张绣反叛曹操,因为害怕典韦,不敢下手,胡车儿献计,让张绣请典韦喝酒,将其灌醉,然后,他再混入典韦的大帐中,偷走典韦的双戟,这样,就安全了。最终,典韦因为被胡车儿偷走双戟,没了称手的兵器,战死沙场。

胡车儿的结局,在演义中,不知所踪。

第五位,周仓

周仓是关羽的部下,原来是黄巾军张宝的部下,张宝死后,周仓占山落草,因一直仰慕关羽,未能相见,关羽千里寻兄的路上,周仓和关羽相见,周仓此后便一直追随关羽。

周仓天生神力,两臂有千斤之力。

见《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元绍曰:“离此二十里有一卧牛山。山上有一关西人,姓周,名仓,两臂有千斤之力,板肋虬髯,形容甚伟;原在黄巾张宝部下为将,张宝死,啸聚山林。他多曾与某说将军盛名,恨无门路相见。”

周仓在关羽应东吴大都督鲁肃之邀,单刀赴会时护卫关羽;关羽水淹七军时,周仓在水中生擒了猛将庞德

后来,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擒杀,周仓看到关羽首级时,自杀而死。

第六位,黄忠。

黄忠是刘备五虎上将之一,最开始是长沙太守韩玄的部将,关羽攻打长沙,和黄忠大战上百回合,不分胜负,可见黄忠的厉害。

黄忠在定军山,一战斩杀曹魏名将夏侯渊,立下大功,含金量特别高。

黄忠虽然年纪大,但是勇冠三军,两臂有千斤之力,能拉开三石之弓。

汉中之战,黄忠请求去战张郃,诸葛亮故意用激将法激黄忠,黄忠不服老,连拽断两张硬弓。

见《三国演义》第七十回:孔明曰:“汉升虽勇,争奈年老,恐非张郃对手。”忠听了,白发倒竖而言曰:“某虽老,两臂尚开三石之弓,浑身还有千斤之力:岂不足敌张郃匹夫耶!”孔明曰:“将军年近七十,如何不老?”忠趋步下堂,取架上大刀,轮动如飞;壁上硬弓,连拽折两张。

关于黄忠的结局,在演义中,黄忠跟随刘备伐吴,中了东吴军的埋伏,被马忠暗箭射中肩窝,因年老气衰而亡;在正史中,黄忠是病死的,善终了。

三国其他猛将,诸如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夏侯惇、孙策等人,力气也非常之大,单因篇幅原因,不能一一列举。

标签: 三国

更多文章

  • 古语“穷不走水 富不涉淫”到底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穷不走水

    从《周易》到《道德经》,在从《论语》到《庄子》流传到现在,古代的圣贤把智慧传给后人,这是一笔祖先留给我们无法用金钱衡量的财富。先人依据生活经验,总结出大量的俗语警示后人,比如“穷不走水,富不涉淫”!一、穷不走水从字面上简单的理解,“穷不走水”的意思就

  • 假节钺是什么?三国拥有假节钺的有几人?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假节钺

    假节钺是古代君王授权方式中规格最高的,比假节分量更重。整个汉末三国时期,拥有假节钺权力的,不多,大概只有十一人。这十一人都是谁呢?他们当中,谁最无能呢?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先看什么是假节和假节钺?假是“借”的意思,代表代理。节代表皇帝的身分,凡持有节的使臣

  • 假节钺和假节有什么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假节钺

    说到古代的一些称呼或者词的含义,大家应该都非常了解,很多都是和现代不一样的。小编最近发现了一个词确实是有点懵啊,那就是“假节钺”,这个词不知道大家见没见过,或者说了解其中的意思。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假节钺是什么意思假节钺(假节):拼音:jiǎ jié

  • 成吉思汗一生共有多少女人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一生,致力于征服土地和女人。他的信条是:“男子最大之乐事,在于压服乱众,战胜敌人,夺取其所有的一切,骑其骏马,纳其美貌之妻妾。”据统计他在欧洲的后裔数量极其庞大,一生得拥有多少女人?除了极个别人之外,成吉思汗基本不会娶抢来的女人,多是尝尝鲜就送人或者杀掉。他的女人们

  • 唐文宗御封三绝分别指的什么 唐代三绝由来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御封三绝

    “唐文宗御封三绝”这件事大概一定不陌生,说道唐文宗当时御封的这唐代三绝分别指什么,为什么会得到唐文宗的御封?一起往下看!唐代三绝,即:“裴旻剑舞”、“李白的诗歌”、“张旭草书”,由唐朝皇帝唐文宗向全国诏

  • 三公九卿中的三公是指哪三个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公九卿

    中国古代的制度中,有两个非常有名的名词:“三省六部”和“三公九卿”。其中“三省六部”许多人都答得上来,但“三公九卿”估计很多人都不一定答得上来。尤其是“三公”别看只有三个官职,但

  • 连坐制度什么时候废除的 连坐制的作用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连坐

    秦的社会组织相当严密,商鞅变法建立了“连坐制”内容包括:禁止父子兄弟同室而居,凡民有二男劳力以上的都必须分居,独立编户,同时按军事组织把全国吏民编制起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不准擅自迁居,相互监督,相互检举,若不揭发,十家连坐。这种严苛的法律把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国家直接

  • 三国文武兼备的武将有多少人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

    《孙子兵法 计篇》曰:“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说的是,为将领应具备的能力。且把吕蒙、张辽、赵云的战斗履历做一对比,看看谁的综合能力更胜一筹吧。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先说,吕蒙。吕蒙出身行阵,后在东吴,官至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可见其综合实力非同一般。

  • 俗语“人有三不亲”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人有三不亲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很多的俗语,而俗语涉及到的方面大多都是与农业和为人处世相关的话题。这些俗语都是由广大的人民群众在生活生产的经验中所不断总结出来的,所以有很多的俗语都有相当高的价值。例如远亲不如近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等。这些俗语在当今生活中仍然被人们所传承。而也有些俗语在逐渐的淡化,例如"人有三不

  • 古代为什么把新婚之夜叫做洞房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洞房

    说到“新婚之夜”这四个字,我想很多的朋友都不会陌生,但为何古人要把“新婚之夜”取名为“洞房”我想绝大部分朋友都没有去深究,据笔者从翻阅的史料来看的话,起初,洞房也不称为洞房,而称之为同房,再此,会有不少的读者会问,为何?此事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