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三国魏蜀吴分别都有哪些人担任大将军?

三国魏蜀吴分别都有哪些人担任大将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38 更新时间:2023/12/11 1:03:29

大将军,古代领兵之最高将领。始于战国时期,是将军的最高封号。进入到汉末三国时期,大将军实际上不仅主管兵马作战事宜,也对朝廷事务具有极高的话语权。在此基础上,对于魏蜀吴三国来说,都有多人担任过大将军这一官职。自公元220年开始,三国时期一共出现了十五位大将军,对于这些大将军来说,既有大家比较熟悉的历史人物,比如司马懿、姜维、诸葛瑾,也有几位可能让人感到陌生。但是,不管怎么样,这些人都是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了。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三国时期的15位大将军。

蜀汉

一、蒋琬

陈寿在《三国志·卷四十四·蜀书十四·蒋琬费祎姜维传第十四》中记载:“亮卒,以琬为尚书令,俄而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去世,蒋琬作为诸葛亮的继承人,被蜀汉后主刘禅拜为尚书令,又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再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延熙元年(238年),受命开府,加大司马,总揽蜀汉朝政。作为蜀汉的第一任大将军,蒋琬不仅管理兵马作战等事务,还需要处理朝廷事务,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二、费祎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琬自汉中还涪,祎迁大将军,录尚书事。” 延熙六年(243年)十月,大司马蒋琬自汉中返回涪。十一月,费祎迁大将军,录尚书事。由此,就费祎来说,成为蜀汉第二任大将军。作为蜀汉大将军,费祎和汉中都督王平一起参加了兴势之战。此战,蜀汉以3万大军,打退了曹爽的10多万大军。进一步来说,此战也成为曹爽在高平陵之变中败给司马懿的原因之一。

三、姜维

在费祎之后,根据《三国志·姜维传》的记载:“十九年春,就迁维为大将军。”费祎是在公元253年遇刺身亡的,而姜维则是于公元256年被后主刘禅升为大将军。也即在费祎之后,蜀汉大将军一职空缺了一段时间。在成为蜀汉大将军后,姜维继续北伐中原。到了公元263年,曹魏大将军司马昭发动了魏灭蜀之战。伴随着后主刘禅的归降,以及姜维的被杀,蜀汉大将军一职,自然在姜维身上终结了。

曹魏

一、夏侯惇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故,曹丕登位,于二月已卯日拜夏侯惇为大将军,但在四月庚午日夏侯惇便去世。由此,虽然夏侯惇是曹魏的第一位大将军,但是,因为年龄上的缘故,也即跟随曹操出生入死多年,夏侯惇在担任大将军这一官职两个月后就病逝了。

二、曹仁

黄初二年(221年),在夏侯惇病逝之后,魏文帝曹丕拜曹仁为大将军,曹仁也成为曹魏第二位大将军。不过,两年后,也即公元223年,曹仁率兵进攻濡须口,不听蒋济所劝,惨败于吴将朱桓,郁郁而终,时年五十六。

三、曹真

在曹仁去世后,曹魏大将军这一官职空缺了数年。在此基础上,曹魏的兵马大权,被曹真、曹休等曹魏宗室所掌握。公元226年,魏明帝曹叡即位后,曹真进封邵陵侯,迁为大将军,成为曹魏第三位大将军。太和五年(231年),曹真因病去世。

四、司马懿

根据《晋书·宣帝纪》的记载:“四年,迁大将军,加大都督、假黄钺,与曹真伐蜀。” 太和四年(230年),此时曹真已经由大将军迁为大司马了,所以,魏明帝曹叡决定兴师讨伐蜀汉的时候,升司马懿任大将军、加大都督、假黄钺。因此,司马懿成为曹魏第四位大将军。

五、曹爽

公元239年(景初三年),在魏明帝曹叡病逝后,曹芳即位,拜曹爽为大将军。此时,曹爽与司马懿作为两位托孤大臣,共同辅佐曹芳这位皇帝。但是,在高平陵之变中,大将军曹爽却败给了太傅司马懿,也即作为执掌天下兵马的大将军,曹爽的失败令人感到不可思议。在此基础上,曹爽不仅失去了大将军一职,还丢掉了性命。

六、司马师

公元251年,司马懿死后,司马师以抚军大将军辅政,独揽曹魏朝廷大权,次年,司马师升为大将军。嘉平六年(254年),魏帝曹芳与中书令李丰等人密谋除司马师,事情泄露,司马师杀死参与者,迫郭太后废曹芳,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次年,亲自率兵平定毌丘俭、文钦之乱。回师途中病死,时年四十八岁,谥号“忠武”。

七、司马昭

司马昭早年随父抗击蜀汉,多有战功。累官洛阳典农中郎将,封新城乡侯。正元二年(255年),接替司马师为大将军,执掌曹魏大权。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被弑杀,司马昭立曹奂为帝。景元四年(263年),分兵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灭亡蜀汉,受封晋公。次年,进爵晋王。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病逝,时年五十五岁,葬于崇阳陵。数月后,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追尊司马昭为文帝,庙号太祖。

东吴

一、诸葛瑾

诸葛瑾(174-241年),字子瑜,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诸葛亮的兄长,太傅诸葛恪的父亲。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吕蒙病逝后,诸葛瑾出任南郡太守。孙权称帝后,出任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册封宛陵侯。

二、诸葛恪

诸葛恪(203-253年),字元逊,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权臣,大将军诸葛瑾的长子。赤乌八年(245年),丞相陆逊病逝,诸葛恪出任大将军,领荆州牧。神凤元年(252年),孙权病危时,选为托孤大臣。孙亮即位后,担任太傅,掌握东吴大权。

三、孙峻

孙峻(219年-256年10月19日),字子远 ,吴郡富春县(今浙江杭州市富阳区富春街道)人。会稽王孙亮即位,孙峻升任武卫将军,册封都乡侯。设计诛杀太傅诸葛恪,开始掌握吴国大权,拜丞相、大将军,册封富春县侯。

四、孙綝

孙綝(chēn)(231年-259年1月18日),字子通,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市富阳区)人。太平元年(256年),孙綝升任侍中、武卫将军。掌权以后,诛杀大司马滕胤、骠骑将军吕据等重臣,升任大将军,册封永宁县侯。

五、丁奉

最后,丁奉(?-271年),字承渊。庐江安丰(今安徽省霍邱县)人。三国时期吴国著名的名将、权臣。吴景帝孙休在位时,丁奉计除权臣孙綝,替孙休夺回了皇权,官拜大将军、徐州牧,加封都亭侯,开始掌握吴国大权。后又扶立乌程侯孙皓为帝,升为右大司马、左军师位列三公。综上,在三国时期,共有15位大将军,其中蜀汉三人,曹魏七人,东吴五人。

标签: 大将军

更多文章

  • 三国魏蜀吴都有哪些人担任过大司马官职?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大司马

    汉末三国时期: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太傅、大司马、大将军为上公,位在三公之上。其中,太傅和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一般为虚职。比如曹芳这位皇帝在位时,大将军曹爽为了排挤司马懿,就将其晋升为有名无实的太傅,与此相对应的是,大司马和大将军掌实权,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当然,就大将军和大

  • 盘点蜀汉的四位“安汉将军”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安汉将军

    在汉末三国时期,武将的官职主要分为杂号将军和重号将军这两个类型。其中,重号将军虽然地位较高,但是数量有限,主要为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四方将军等。因此,从西汉时期开始,朝廷就册封了大量的杂号将军,以此授予立下战功的武将。到了汉末三国时期,杂号将军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比如关羽

  • 正史三国和三国演义有什么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

    说起高富帅,虽然在现在的社会上非常的吃香,毕竟人长得高,还帅气,还是富家子弟,已经是非常完美的事情了,是所有男人的梦想之一了。不过却并不是所有朝代的高富帅都那么吃香的。就在三国演义中,就有这么一位。大家看过这个著作的时候,基本上都会着重的看一个人,那就是诸葛孔明,而说起他,自然就会知道另外一个人。

  • 唐朝的君臣之礼包含哪些礼节?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

    《周礼·春官·太祝》:“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以享右祭祀。”在我国封建时代皇朝的一大缺点便是各式各样极为繁杂的礼节,为了更好地展现每一个人的影响力而制定的规矩实际上是十分

  • 黄口小儿中黄口原意指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黄口小儿

    最近很多人问黄口小儿中黄口原意指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其实看起来简单,但是还是比较复杂的,因为大家第一感觉就是黄口小儿就是小孩子,黄口具体是什么意思还真的不知道,但是这些问题也不大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欢迎大家一起来分析介绍介绍。这里的黄口是指的:幼鸟。并不是指的黄色的牙齿,为什么呢?因为不

  • 绝影是谁的坐骑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绝影

    绝影是一代枭雄曹操的坐骑。在《魏书》中有所提及:“公所乘马名绝影,为流矢所中,伤颊及足,并中公右臂。”《三国演义》除毛本外,嘉靖本、黄本都提到了绝影,而毛本则称之为大宛良马。基本资料一代枭雄曹操的坐骑。在《魏书》中有所提及:“公所乘马名绝影,为流矢所中,伤颊及足,

  • 云台二十八将武力排行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云台二十八将

    众所周知,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手下“云台二十八将”,在这二十八人中,邓禹排名第一,但那是按功劳而论。邓禹有识人之明,刘秀遇到难处,邓禹总能推荐合适的人,这就是刘邦所说的攻人和功狗的关系。但要论最厉害的武将,邓禹则是排不上的,这就好比汉初三杰,萧何功劳最大,但打仗肯定不如韩信。刘秀

  • 自梳女是什么人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自梳女

    自梳女是指女性把头发像已婚妇女一样自行盘起,以示终生不嫁、独身终老,死后称净女,是中国古代女性文化的一种。自梳女的存在是一种女性的悲歌,但更是一种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反抗,是女性认识到自己独立人格后,通过抗争无法达到最终目的的时候一种无奈的选择。自文明社会以来,由于男权社会的影响,女性的地位始终很

  • 历史上唯一“庙号”不称“祖”的开国之君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庙号

    对帝王的称谓,在唐朝时发生了重大变化。唐朝以前的君主,我们通常都是称之以“谥号”,如周武王、隋文帝等等。自唐朝起,我们通常称之以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帝王的谥号开始加长,称呼起来实在不便。再则,自唐朝起,每位帝王都有了自己的庙号(唐以前,非有大功大德者

  • 泰山封禅的皇帝有几位 泰山封禅有什么要求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泰山封禅

    什么是泰山封禅?其实说白了就是皇帝想表达一件事,那就是朕的皇权是上天赐予的,你们这些人都得听朕的使唤才行!顺便就是给天王老子讲一讲自己的年终总结。不过一般的皇帝可没胆量封禅泰山,必须是要觉着自己有作为才会去的。在我国历史上封禅泰山的皇帝只有6位,不仅数量很少,而且这里面海惨了个老鼠屎,而数量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