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大全表

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大全表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406 更新时间:2024/1/24 1:35:39

说到这个中国的传统节热日,其实也还是比较多的,像大家比较熟悉的春节,清明节,元宵节,大家也有不熟悉的什么这个上巳节,中元节,当然了也不仅仅如此,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全了,全收集了,看看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有哪些吧,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分析看看。

中国传统节日

1、春节(正月初一):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它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化心理,而且还是祈福、饮食和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

2、元宵节(正月十五):

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3、填仓节(正月二十五):

填仓节,为每年正月二十五,据说是仓爷的生日,这是中国民间一个象征新年五谷丰登的节日。“填仓节”因“填”与“天”谐音亦称为“天仓节”,民间有老天仓与小天仓之分。农历正月二十为小天仓,正月二十五为老天仓,是民间的传统节日。有的说天仓节是祭星之日,有的说是为祭土地或祭磨神。所谓填仓,意思是填满谷仓。

4、龙抬头(二月初二):

龙抬头,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是指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到仲春卯月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

5、春社日(又名:社日节 立春后第五个戊日):

社日节又称土地诞,是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社日分为春社和秋社。古时代的社日节期依据干支历法来定,后来因历法变动改用阴历定节期。

6、花朝节(二月初二、二月十二、二月十五、二月二十五):

花朝节是纪念百花的生日,简称花朝,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挑菜节,汉族传统节日,流行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

一般于农历二月初二、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二月二十五举行。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

7、上巳节(三月初三):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内容。

8、寒食节(清明节前一二日):

寒食节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

9、清明节(四月四日-六日):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10、浴佛节(四月初八):

浴佛节,又称佛诞日、佛诞节等,为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诞辰。释迦牟尼佛出生于公元前623年,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在古印度佛教中即为一种重要仪式,其源则在释迦降生的历史记载之中。

传说释迦牟尼降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大地为之震动,九龙吐水为之沐浴。现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佛教徒常以浴佛等方式纪念佛祖诞辰。

11、端午节(五月初五):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节、重午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

12、九毒日(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廿五,廿六,廿七):

九毒日,古时我国北方一些地方视五月为毒月,端午之日为九毒日之首。出于对入夏以后自然与生态所产生的各种巨大变化,人们心理上有诸多的恐惧,从而产生了“掩身,毋躁,止生色”等诸多禁忌,如有“忌同房”、“忌讳造屋“、“躲午”、“忌打午时水”之类事项的忌讳,其实这是由于古时人们科学知识匮乏,这才让人们逐渐形成五月忌的观念。农历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二五、二六、二七,此九天为 “天地交泰九毒日”及 十四为天地交泰日。以上一共十天。

13、姑姑节(六月初六):

农历六月初六是中国传统节日天贶节。道家的称呼,起源较晚。淮安民间有六月六晒红绿的习俗。相传“六月六晒红绿”之俗起源于唐代。唐代高僧玄奘从西天(印度)取佛经回国,过海时,经文被海水浸湿,于六月初六将经文取出晒干,后此日变成吉利的日子。开始,皇宫内于此日为皇帝晒龙袍,以后又从宫中传民间,家家户户都于此日在大门前曝晒衣服,以后此举成俗。

14、秋社日(立秋后第五个戊日):

秋社日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后世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

15、七夕节(七月初七):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

16、中元节(七月十五):

中元节,别名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盂兰盆节、地官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

17、财神节(七月廿二):

财神节,是中国汉族、土族等地民间祭祀财神的节日。为农历七月廿二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七月廿二日是财帛星君的成道日。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节,这一天有送穷神、接财神等多重习俗,所以逢年农历正月初五及七月二十二便是祭祀财神爷的日子。中国民间通常以放鞭炮、挂灯笼、烧香、送纸钱等形式以祈来年财源广进。

财神自南宋兴盛以来,经历代衍化,逐渐形成一个财神体系,按文武职位分:有文财神,武财神;按管辖地域划分:东西南北中共九路财神;按地方习俗分:也有小财神,地方财神等。财神供奉于道教宫观,公司商铺及老百姓家中,各司其职,各显神通,深为民间膜拜。每逢财神重要节日,去道教宫观祭拜的善男信女便络绎不绝。

18、中秋节(八月十五):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19、重阳节(九月初九):

重阳节是指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

20、寒衣节(十月初一):

寒衣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民众称为鬼头日,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

21、下元节(每年十月十五):

下元节,中国传统节日,为农历十月十五,亦称“下元日”、“下元”。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

正月十五中国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中国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中国称下元节,祭祀祖先。

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上元九炁赐福天官,中元七炁赦罪地官,下元五炁解厄水官。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天官赐福、七月十五地官赦罪、十月十五水官解厄,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下元日。

22、冬至节(公历12月21-23日):

冬至,又称冬节、亚岁、长至节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23、腊八节(腊月初八):

腊八节,俗称腊八 ,日期在农历十二月初八。古时我国一些地方有在腊月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也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24、小年(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或正月十五、正月十六):

小年,通常指扫尘、祭灶的日子,被视为“忙年”的开始。由于南北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民间传统上的小年(扫尘、祭灶日)是腊月二十四,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着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传统。在清朝中期以前北方地区也是腊月二十四过小年,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帝王家就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爷也给拜了,因此北方地区百姓也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南京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云南部分地区小年日期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地区小年日期是除夕。

25、除夕(腊月的最后一个晚上):

除夕,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

(有不对的,不完整的欢迎补充)

中国现代节日

1、元旦(每年1月1日)

2、植树节(每年3月12日)

3、劳动节(每年5月1日)

4、五四青年节(每年5月4日)

5、儿童节(每年的6月1日)

6、建党节(每年7月1日)

7、建军节(每年8月1日)

8、教师节(每年9月10日)

9、国庆节(每年10月1日)

标签: 传统节日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荆州管辖面积多大?荆州历史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荆州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后来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三国时期有一处地方乃是兵家之地,这个地方就是东汉十三州的荆州。荆州有七个郡,洞庭湖以北是南阳郡、南郡、江夏郡,洞庭湖以南是武陵郡、长沙郡、零陵郡、桂阳郡。荆州疆域包含了今天湖北湖南两省全境,以及河南省南阳市、广东省韶关市、广西省桂林市、贵州省东部部分领土

  • 古代店小二问客人是住店还是打尖的“打尖”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打尖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千百年来不同的民族在这一片土地上共同繁衍生息。但是又由于中国国土辽阔,民族众多,因此很多时候不同的地区或民族都有不同的文化,除了风俗习惯会有所差异以外,就连对同种事物的说法也有差异。就如我们经常在看古装电视剧时看到这样的场面,当客人见店时,客栈的店小二会询问客人“客官

  • 衣冠南渡的具体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衣冠南渡

    说到这个南渡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理解的,小编反正也还是不理解的,所以就研究了一下了,也发现了其中的故事,还是非常不错的一个说法了,下面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可以一起看看,一起看看到底是什么意思吧!1、南渡什么意思亦作“南度”。1. 1、渡水而南。《楚辞·九章&middo

  • 谏官和言官的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谏官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谏官和言官的区别,其实小编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并不知道,以为这两个官是一个官,但是其实并非如此了,这两个区别还是非常的大的,所以具体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不同,下面我们继续来揭秘分析看看。1、言官言官在古代是一些官职的统称,这些官职就是负责监督与负责上谏的官职,其实

  • 历史上著名的谏官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谏官

    说到谏官肯定也还是有很多人都知道的,其实就是告诉皇帝哪些事物是没有做好的官职了,那么也有人要问了,这个历史著名的谏官又有哪些呢?这个问题比较有意思,其实谏官非常的危险,你天天说一国之君这没做对,那没做对,这要是皇帝有个不开心,不知道这个谏官的命还在不在哦,所以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下面我们就继续来分析看

  • 氚是谁发现的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氚

    最近对于这个“氚”的研究很多很多,估计很多人也都不了解这个氚,那么这个氚到底是谁最早发现的呢?还有这个氚到底是不是放射性元素呢?氚对人体的危害又有多大呢?这些问题也都值得探究,下面我们继续来分析揭秘看看。1、氚是谁发现的1934年,英国E.卢瑟福等人在加速器上用加速的氘核轰击

  • 历史上被废的太子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太子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历史上很多关于太子被废的先例,虽然被立为太子,但是随时都有可能被皇帝直接废除,也有可能会被谋杀等等。这些因素都是存在的。那么在历史上,有哪些被废了的太子呢?他们又是因为什么被废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杨勇杨勇是隋文帝的长子,史书记载他容貌俊美,为人好学,有文采,个性

  • 佛教中的六贼和道教中的六贼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佛教

    说到这个六根和六贼也还是比较有说法的,或许大家也应该知道了,也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具体要让大家说清楚的话,估计也不太能说清楚,而且佛教中有六贼,这个道教中也有六贼,那么都分别是什么意思呢?具体的情况下面来解析解析。1、六根六贼是什么意思六根六贼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六根也就是六贼是一个东西,一般都是指佛

  • 德意志末位皇帝威廉二世的皇后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威廉二世

    在19世纪末,德国、意大利等一些欧洲强国迅速展开了工业革命,成为了世界上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在这些国家的内部,刚刚发展兴旺的工业化工厂日以继夜的劳作,生产出的商品日益积攒,供给远远超过了国内需求,海外市场又被英法等国占领完毕,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就需要一场战争,转嫁国内矛盾并获得海外市场的分配权。这一

  • 中共十大的主要内容及任职人员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十大

    43年前的今天,中共召开了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次大会批判了林彪反革命集团的错误。那么,这次大会的主要内容及任职职员都是什么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1973年8月24日至2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代表1249名,代表全国2800万党员。大会由毛泽东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