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明崇祯帝的皇后是谁

明崇祯帝的皇后是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926 更新时间:2024/1/14 19:15:16

周皇后(1611年1644年),崇祯帝皇后。甲申国变,于坤宁宫自尽殉国,与崇祯帝合葬于思陵。孙承恩《思陵典礼记》记载:“后生辛亥(即1611年)三月二十八日子时。”“初为信妃,晓书画,亦谙药性,在潜邸,与上甚和庄,既册立,协谋去魏逆,称贤功。”

朱由检的皇后周氏,苏州人,父亲周奎,母亲丁氏是周奎的继室,家境清贫,周氏年幼时就操持家务。迁居北京后,周奎在前门大街闹市,以看相算命谋生。天六年(1626),当时的信王朱由检为了大婚挑选王妃时,主持后宫事务的懿安皇后,以长嫂代母的身份,从众多候选人中挑选了周氏。朱由检即位以后,周氏就由信王妃晋升为皇后。

由于她出身贫寒,又在藩邸(信王府)生活过一段时间,始终保持平民本色。清初历史学家张岱在《石匮书后集》中,这样描述周皇后:在后宫常常身穿布衣,吃素食,与皇帝一起提倡节俭,一切女红纺织之类事务,都亲自动手。张岱的这些话,并非毫无根据的阿谀奉承之词,这从周氏在后宫设置二十四具纺车,教宫女纺纱一事,可以得到印证。《崇祯宫词》称赞她“有恭俭之德”,亲自操持家务,身穿旧衣服,把后宫治理得井井有条。员分百二领璇宫,撙节咸资内教功。

三洒亲蚕重浣服,拟将恭俭赞王风。所谓亲自操持家务,还包括亲自烧饭。天启七年(1627)朱由检刚刚登极时,由于魏忠贤专权,形势十分险恶,懿安皇后(即朱由检的皇嫂)秘密告诫:不要吃宫中的食物,朱由检是带了家中的麦饼进宫的。进宫后,还得提防魏忠贤买通御膳房下毒暗害,饮食全由周皇后亲自操作。这件事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却是确凿无疑的事实,许多野史都有记载。

一个能够烧饭洗衣、纺纱织布的皇后,不能说绝无仅有,至少是罕见的。皇帝与皇后之间情深谊笃,“上重周后贤,伉俪恩甚备”,看来是真实的写照。《崇祯宫词》有一首这样写道:湘管挥来口授余,俨然村校接天居。

何当一顿童蒙膝,遂揭鸡竿下赦书。说的是这么一件事:有一个年仅十一岁的小太监秦某,在坤宁宫侍候皇后。有一天,皇后问他是否识字,秦某回答不识字。皇后就教他识字,少顷考问,秦某全部忘记,被罚跪阶下。皇帝见了笑着说:我请求先生宽恕他,如何?皇后佯装嗔怒说:怀了学规。秦某谢恩而起。透过这种日常生活细节,人们似乎可以看到皇帝、皇后之间那种寻常夫妻谈笑谐谑之情。

标签: 崇祯帝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治水名人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古代

    中国古代治水名人盘点:1、大禹禹(约公元前21世纪),中国传说中古代部落联盟领袖,是中国最早治理大洪水的领袖人物。他改"堵"为"疏",取得了成功。他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至今为人所传颂。他的治水思想至今仍值得借鉴。2、孙叔敖孙叔敖(公元前770-前476年)楚国期思(今河南淮滨期期思)人

  • 曹髦是谁的孩子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曹髦

    曹髦,字彦士,在《三国志》中与曹芳、曹奂合称“三少帝”。曹髦的祖父是曹丕,父亲是曹霖,他在仅有4岁的时候,就被封为了郯县的高贵乡公,因为他天资聪颖,所以经常得到人们的赞赏。公元254年,曹魏的权臣司马师废掉了曹芳,将郯县的高贵乡公曹髦扶上了帝位。被接到洛阳之后,曹髦就一直住在

  • 澳门特首历届名单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澳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通常简称澳门特首。特首依法选举产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领导特别行政区事务。此职位成立于1997年7月1日,大致上代替香港总督、澳门总督的职务。每届任期5年,可连任一次。根据《基本法》规定,特首直接向中央人民政府负责,当地选举后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当选者必须拥护

  • 古代皇帝的自称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古代

    我们在看关于帝王的古装剧或者古装电影的时候,经常会看到那些皇帝发号施令,他们往往有好多不同的自称,譬如“朕”、“孤”、“寡人”等等。那么,这些称谓到底是怎么来的,分别又代表着什么含义呢?一、朕朕是我们最常见到的皇帝的自称。但实际

  • 三山夹两盆指的是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山,两盆,指的,哪里,地里,学习,我们,很多,关于,地形

    在地里的学习中我们会学习到很多关于地形和盆地的知识,那么三山夹两盆是什么呢?三山夹两盆指的是哪里三山夹两盆指的是在新疆,由北向南分列着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三大山脉,这三座山脉之间夹着准噶尔和塔里木两大盆地,形成了“三山夹两盆”的地貌特点。新疆三山夹两盆说的特点:山脉与盆地相

  • 太后懿旨皇帝能违抗吗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太后

    皇帝身为一国之君,拥有至高的权力,因此所下的圣旨没有人敢违抗,抗旨的结果就是被拉出去斩了。而太后是皇帝的母亲,在古代孝道文化是皇帝的必修课,因此皇帝对太后的话和懿旨是言听计从的。从中就可以看出结果来了,皇帝的圣旨是治理国家所用的,太后的懿旨是为了管理皇帝的家(后宫)所用的。按照法统来说,自然是圣旨最

  • 皇后的权力到底有多大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皇后

    众所周知所谓皇后就是皇帝的正房妻子,其身份地位自然要比其他妃子高很多,或者说是不在一个层次上面的。因而后宫的所有宫女妃子,其权利都没有皇后大,也不敢违背皇后的意思。毕竟皇后是皇帝的第一夫人,而其他妃子只能算作是小妾,怎能和正房比权力和地位。所有的妃子见到皇后时都要行礼,在一些重要节日的时候,也要像皇

  • 中国古代各朝代对皇帝的称呼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皇帝

    朝建立之初,秦始皇统一六国终于建立了统一的国家,在秦朝建立后他就把身边东西的名字都更新了一遍,当然对于自己的称呼也要改一下,要不然怎么能够衬托他的功劳。所以他是历史上第一个称自己为皇帝的,也就是初始的皇帝。这个称号也是对其功劳的一种鉴定和认可。在后来的朝代发展中,汉朝的皇帝自称为陛下。在大臣如果想拜

  • 什么是永嘉学派?永嘉学派有什么思想主张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永嘉学派

    南宋时期,永嘉(今温州)地区工商业经济发达,出现数量众多的富商、富工及经营工商业的地主,他们要求抵御外侮,维持社会安定,并希望能减轻捐税,主张买卖自由,尊重富人,发展商业。这和宋代一定程度上市场经济的发达、资本主义势力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在这个背景下,永嘉之学也形成了。永嘉之学,溯源于北宋庆历之际的王

  • “走后门”一词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走后门

    “今若直前,万一蹉跌,退将安托?要须留后门,则庶几进取有据。”这里所说的“留后门”,是指办事“留退路”的意思。那么“后门”一词,始于何时呢?“开后门”一词,则首常见于明人王一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