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官话”指的是什么?古代“官话”分哪几种

“官话”指的是什么?古代“官话”分哪几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618 更新时间:2024/2/2 20:41:31

要说哪国语言最多,恐怕只有中国了,基本每个地方的语言都会不一样,我们俗称为方言。但是在现如今如果遇到不是一个地方的话,我们都会用普通话来交流,在古代没有普通话的话,他们交流就用官话。

汉族的先民开始时人数很少,使用的汉语也比较单纯。后来由于社会的发展,居民逐渐向四周扩展,或者集体向远方迁移,或者跟异族人发生接触,汉语就逐渐地发生分化,产生了分布在不同地域上的方言。汉语方言分布区域辽阔,使用人口在9亿以上。

官话通称北方方言,即广义的北方话,一般所谓"大北方话"。在汉语各大方言中,官话方言有它突出的地位和影响。近1000年来,中国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从唐宋白话到元曲到明清小说,都是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创作的,再加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话通行地区从元代以来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高度集中的心脏地带,向来官场上办事交际,都使用北方话,因而有"官话"的名称。实际上它是汉语各方言区的人共同使用的交际语言,现在全国推行的普通话,就是在"官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通行地域 官话方言通行于长江以北各省全部汉族地区;长江下游镇江以上、九江以下沿江地带;湖北省除东南角以外的全部地区;广西省北部和湖南省西北角地区;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少数民族区域以外的全部汉族地区。此外,在非官话方言区中。还有少数由于历史原因而形成的官话方言岛。如海南岛崖县、儋县的"军话",福建南平城关的"土官话",长乐洋屿的"京都话"等。使用人口 7亿以上。

分区 官话方言内部按其语言特点一般可以分为 4个支系,即4个方言片(或称 4个次方言):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

华北官话 即狭义的北方话,它通行于北京、天津两市,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其中东北三省和河北省的方言最接近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山东、河南的官话各有特色,近来有的语言学者认为可以另立胶辽官话和中原官话两支。其中中原官话包括山东、河南部分地区以及长江以北的徐州、阜阳、陕西的西安、山西的运城等地区。

西北官话 通行于山西、陕西、甘肃等省以及青海、宁夏、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新疆汉族使用的语言也属西北官话。山西及其毗邻陕北部分地区、河南省黄河以北地区保留古入声字,自成入声调,不同于一般西北官话,也不同于华北官话,近来有学者认为可根据"有入声"这一特点另立"晋语",从官话方言中独立出来。与此同时,有学者提出西北官话作为官话方言的一支,范围宜缩小到只包括甘肃兰州、宁夏银川等地的方言,改称"兰银官话"。

西南官话 通行于湖北省大部分地区(东南部、东部除外)、云南、贵州、四川三省汉族地区以及湖南、广西两省北缘地带。西南官话地域辽阔,但内部比较一致。

江淮官话 俗称下江官话,通行于安徽省长江两岸地区,江苏省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徐州一带除外),长江南岸镇江以上、南京以下地区,以及江西省沿江地带。江淮官话是官话方言中内部分歧较大、语言现象较为复杂的一支。其中皖南徽州一带方言,有许多与众不同的特点,历来不少语言学家认为可以从官话方言中分出,独立为皖南方言或徽州方言。

其实在古代官话的原义是官场上面说的话,学会了官话才能更好的适应官场,才能一路平步青云。

那么,在官场上怎么样才算是会说话了?大致来看,只要具备这六条,任何为官者都会无往而不利。

第一,说装腔作势的官话

官话的含义是多个方面的,首先是官话必须是能让人听得懂的北方话。这很好理解,比方说一个广东籍官员要是用一口流利的粤语和上司对话,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官话早在六朝时就已经形成,当时南方官员多以学说北方官话以彰显政治地位。元明以后,还将是否会说官话列入入仕的基本条件。

另一方面,大概是由于不少当官的说官话时,尤其是在对老百姓或属下说话时,多拿腔捏调,似乎不如此不足以彰显身份。而且越往后这种趋势就越明显,甚至乡音轻重往往和官位高低呈正比,即官位越高,允许保留乡音越重。

再从社会角度出发,官话又可笼统称为当官人的行话,都是一些冠冕堂皇的套话,比如“殊与体制不合,所请毋庸置议”、“务须筹酌妥当,再容请示办理”,这些套话往往三言两语就可把属下和百姓所请轻松打发,叫你急不得、恼不得。

第二,说溜须拍马的奉承话

古代官吏的考核、升降、荣辱、赏罚都由上司掌控,所以不管是什么人,只要还想在官场上混下去,就不能不以取悦上司为立身之本。取悦上司的办法很多,但最省钱最保险的大概还要首推说奉承话。俗话说“千错万错,马屁不错”,又说“舌头上打个滚,翻过来不蚀本”,这都是对当官说奉承话的生动表述。

最为普及的官场奉承话,当然还是对皇帝的歌功颂德,只有擅长说话,特别是能说奉承话的人才能取信久任,否则大多干不长,因此可以说奉承话得以在官场盛行,归根结底还是由体制决定的。

第三,说陈词滥调的套话

套话是指在交际应酬中的客套话,又是指各种公式化的官场词语。比如官员汇报征收赋税时有“有征无解”、“通融拨给”,汇报救灾恤民时则“勉力捐赈”、“渐有起色”,汇报反腐清查时则“事出有因”、“查无实据”等等。

在觐见皇帝时,讴歌大好形势或颂扬圣主英明什么的,也有许多套话。康熙晚年曾在一次与大学士等谈话中就有感慨:诸如励精图治、健行不息、圣不自圣、安愈求安之类的,不过是敷陈颂扬套语,此等粉饰浮语,盈溢于耳。

第四,说不切实际的空话、大话、假话

官场流行语中“假大空”是必不可少的,大话一般是出于迎合领导的意思,以表示忠顺。比如西汉惠帝时,上将军樊哙慷慨激昂说:“臣愿将十万兵,横扫匈奴!”其他人也同声附和。唯独季布说:“樊哙可斩也!”为什么呢?因为当年刘邦亲率四十万兵,照样被匈奴打败,现在你樊哙以十万兵便可横扫匈奴,不是当面期瞒吗?可吕后却不以为然,没把季布的话当回事。

第五,说迎合上司的顺话

官场的游戏规则是惟上是从,凡事不计其他,只求对上有交代,所以要么不发言,发言必是附和领导。大凡是做领导的都不喜欢当面抗争的下属,都爱听顺从话,最讨厌的就是像海瑞那样的部下。即便是圣明如唐太宗那样的皇帝,也逃不过这一铁律的支配。

我们知道,魏征经常和太宗争辩,所以太宗有时很不喜欢,会发出“会须杀此田舍翁”。但与此对应的是,宇文士及却很会说话,他说:“朝廷开会,群臣总是说陛下的不是,惹得陛下不悦。现在臣等倘使不说几句顺从话,陛下虽贵为天子,还有何乐趣?”太宗一听觉得很有道理,马上将这个会说话的宇文士及提升为中书令。

第六,说趋利避害的活话

上司恩威莫测,下官动辄得咎,保官其实比求官更难,所以无论是说话还是公文,都要趋利避害,老成圆滑。举个例子,比如地方上申报水灾,怎样向上级报告就是个艺术活。凡破堤之险、灾民之惨、损失之大,一定要尽量从虚从轻,以免追究失于防范、河工不固等责任。

以上这六种官话是封建时代为官者必须要遵从的,不管朝代如何更迭,“真理”却永远不会覆灭。可以说,一旦掌握了这些说话技巧,最少也能保证官位不失,好一点的则是平步青云。

标签: 官话

更多文章

  • 宋光宗赵惇儿子列表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光宗

    赵惇(1147年1200年),庙号光宗,南宋第三位皇帝(1190年1194年在位),在位5年,享年54岁,死后谥号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宋光宗有两个儿子和三个女儿,三女皆早亡,绍熙元年,并追赠公主。长子:长保宁军节度使赵梃(早亡)次子:宋宁宗赵扩女儿:文安郡主、和政郡主、齐安郡主,宋

  • 宋仁宗赵祯的下一任皇帝是谁 宋仁宗共有多少个儿子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宋仁宗

    宋仁宗赵祯,共有3个儿子,分别是杨王赵昉、雍王赵昕、荆王赵曦。然而宋仁宗赵祯的这三个儿子却早亡。因此,宋仁宗不得不从汝南王的儿子中,选出了第13个儿子赵宗实来当做自己的儿子。宋仁宗死后,赵宗实即位,是为宋英宗。宋仁宗为何挑选赵宗实作为自己的皇位接班人?至和二年(1055)初,46岁的宋仁宗得了一场大

  • 明英宗朱祁镇儿子列表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明英宗

    朱祁镇有九个儿子。1、朱见深原名朱见濬,明英宗朱祁镇长子,明朝第八位皇帝。母孝肃皇后周氏。正统十二年十二月九日,出生于北京紫禁城。2、德庄王朱见潾,初名朱见清,明英宗朱祁镇第二子,明宪宗朱见深异母弟,母靖庄安穆宸妃万氏,明朝第一代德王。3、皇子朱见湜,母靖庄安穆宸妃万氏。生于正统十四年七月十四日,死

  • 评剧旦行鼻祖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评剧

    月明珠(1898年1922年),著名评剧男旦,旦行鼻祖。原名叫任善丰,字久恒,艺名月明珠,乳名围柱,出生在滦州,河北滦县胡家坡(今属河北唐山滦南县)的一个莲花落世家。父任连会,为莲花落艺人,是对口、折出时期的著名编剧和演员,被誉为评剧的发轫者。月明珠弟兄四人,长兄任善庆(艺名金不换,为评剧第一任鼓师

  • 评剧花旦鼻祖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评剧

    金开芳,号漱六。评剧奠基人之一,花旦鼻祖,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1902年农历十二月初七,金开芳出生于河北省滦县光水坨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金文善,母熊氏,共生3子3女,金开芳居末。1911年在唐山永盛茶园加入成兆才组建的“庆春班”,拜张志广为师学唱莲花落。1913

  • 评剧皇后一共有几个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评剧

    评剧同其他戏剧一样行当众多,而评剧皇后可以说是对评剧女演员的最高评价了。一般认为京剧皇后代指白玉霜,其实在评剧历史上有三位女演员被称为评剧皇后,分别是刘翠霞、白玉霜和朱宝霞。刘翠霞刘翠霞,评剧早期“四大名旦”之一,评剧刘派创始人,是继李金顺之后的一为很有成就的女艺术家,她在继

  • 九伐中原的主人公是谁 九伐中原的主要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九伐中原

    九伐中原,大家在看三国的时候应该都有了解,毕竟这个事情确实经历挺多的,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个事情所要包含的人有很多。虽然是九伐中原,但是一共是十一次。至于到底是哪一些,下面就可以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了,至于九伐中原的主人公,又是谁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九伐中原的主人公是谁九伐中原的主人公是姜维

  • 耶律现在姓什么 耶律氏后人现在姓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耶律

    说到耶律氏在历史上也还是比较知名的,大家也都看到了,这个耶律氏里面有什么耶律阿保机啊,还有这个什么耶律休哥啊,反正就是挺多的,但是再看现在,这个耶律就没有人这样叫了,那么这个耶律氏的后人现在都姓什么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揭秘。1、耶律氏后人现在姓什么耶律氏

  • 辽朝太祖系三支关系图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辽朝

    说到这个辽国等问题也还是比较有意思的,大家或许也都发现了,这个辽国的历史也非常值得一说,最近很多人对这个辽国太祖系非常的感兴趣,话说前后有个三支了,那么这个三支的关系图又是怎么样的呢?又具体有什么样的内容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1、辽国太祖系三支关系图2、辽国太祖系三支是什么

  • 三节两寿指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节两寿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古代人是真的有智慧,4个字的成语能包含很多很多东西,4个字就能表现出一则非常有寓意的故事,所以值得钦佩。最近很多人对这个“三节两寿”这个成语比较感兴趣,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个三节两寿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具体是指的什么呢?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的可以跟谁小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