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头面是什么样的首饰 古代的头面是什么样的

头面是什么样的首饰 古代的头面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262 更新时间:2023/12/30 17:17:21

我们经常会在各种电视剧里面听到这样一个词“头面”,简单的理解就是古代女子的一种首饰的统称,但其实在各种影视剧中所出现的“头面”都不是特别的准确,并没有能够很好的将首饰表达出来,那古代所说的头面到底指的是什么意思呢?头面究竟有哪些首饰,古代人的头面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头面是什么样的首饰 古代的头面是什么样的

1、头面是什么意思

头面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tóu miàn,释义为头和脸,借指姿色,美貌,世面;旧指首饰;当指地的有声望的人物。

头部和面部,亦单指头或脸

王充 《论衡·初禀》:“天无头面,眷顾如何?” 唐 韩愈 《题木居士》诗之一:“火透波穿不计春,根如头面干如身。” 唐 元稹 《葬安氏志》:“苟视其头面无蓬垢,语言不以饥寒告,斯已矣。”《三国志平话》卷下:“ 周瑜 伏病不起,数日,饮食不能进,头面肿。” 许地山 《危巢坠简·解放者》:“他手拿着的茶杯也摔碎了,满头面都浇湿了。”

指面子,脸面

《水浒传》第七回:“只怕不撞见 高衙内 ,也照管着他头面。”

面貌;外表

唐 顾况 《梁广画花歌》:“ 上元夫人 最小女,头面端正能言语。” 宋 刘克庄 《浪淘沙》词:“换箇新衔头面改,又似 包公 。” 清 曹寅 《一日休沐歌》:“诸君诸君慎相见, 长安 容易改头面。”

指美貌

唐 罗虬 《比红儿诗》:“ 崔徽 有底多头面,费得 微之 尔许才。”

比喻要旨

《朱子语类》卷六七:“缘《易》是一件无头面底物,故人人各以其意思去解说得。”《朱子语类》卷八十:“《诗传》今日方看得纲领。要之,紧要是要识得六义头面分明,则《诗》亦无难看者。”

指方面

《朱子语类》卷六一:“道理只是一,但随许多头面去说,又不可不逐头面理会也。”《朱子语类》卷一二○:“治家有治家道理,居官有居官道理,虽然头面不同,然又只是一箇道理。”

犹世面

《金瓶梅词话》第五二回:“他曾见过甚么大头面?且比哥那咱的勾当,题起来,把他諕杀了罢了!”

首饰,头部装饰品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正月》:“及州南一带,皆结彩棚,铺陈冠梳、珠翠、头面、衣着、花朵、领抹、靴鞋、玩好之类。” 元 李行道 《灰阑记》第一折:“是我不许他再穿衣服,重戴头面。”《官场现形记》第八回:“身价不要,只要一副珍珠头面。” 田汉 《名优之死》第二幕:“我们先到园子里去吧。头面和衣裳都在那儿呢。”

一整套头面首饰包括:一般有三支发梳,钗一对,步摇一对,唐代有额饰。不同时期贫富的要求也不一样。以上为最基本的。

当地的有声望的人物

例如 他是这里的头面人物。

第一次见面

四川方言里可见。

头面是什么样的首饰 古代的头面是什么样的

2、古装剧里常说的“头面”是什么

虽说戴冠到宋明才开始形成风气,但在唐代已经可以见到雏形。全唐诗曾收录徐夤《银结条冠子》:“日下征良匠,宫中赠阿娇。瑞莲开二孕,琼缕织千条。蝉翼轻轻结,花纹细细挑。舞时红袖举,纤影透龙绡。”民间巧匠被召至宫廷,用结条的工艺,为宫中女性制作银丝冠子。冠子采用莲花造型,全靠无数雪洁银丝交编而成。每一瓣莲花都像蝉翼一样轻薄透明,银丝在编结过程中还会被组织成精妙的花纹。这样的结条银丝冠子,质轻、镂空、半透明,戴在舞者头上,与轻纱薄罗交相辉映,美轮美奂。只能吹落花瓣的微风,甚至也带动金银首饰浮动。

冠饰之外,梳篦成为装点妆容的新宠。花蕊夫人《宫词》中有“斜插银篦慢裹头”,形容银篦在发髻部分插得满满当当。白居易《琵琶行》则有“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从日常用品演化而来的梳、篦,成为一种首饰,用料贵重,做工精巧。1970年陕西何家村窖藏曾出土的金梳背,就是重要物证。诗人王建《宫词》诗云:“玉蝉金雀三层插,翠髻高耸绿鬓虚。舞处春风吹落地,归来别赐一头梳。”描绘出唐代女性发髻上簪钗和发梳的复杂程度,《捣练图》《宫乐图》中都有插发梳的仕女图像。相比之下,宋人则在梳篦上展出了更精巧的心思,江西彭泽宋墓曾出土双狮戏毬纹银梳一件,用一整枚片材打作而成,梳背被分为三重装饰。此时的狮纹,已经不似唐时异域风情主导,而是具备了更多本土化的特征。类似金银梳篦这种在唐代多为贵族妇女使用的饰品,在宋代得以普及,尤其是银梳,苏轼就曾描写,浙西山区于潜女尚能插戴大银梳:“山人醉后铁冠落,溪女笑时银栉低。”(《于潜令刁同年野翁亭》)

从簪钗、臂钏到银冠、梳篦,截至宋元,似乎女性首饰构成已经发展得日臻纯熟,但实际上,明代才是利用首饰装点到审美极致的代表。材料上,宋代首饰为求意境广泛取用材料,明代则更多用黄金,即便银饰也附以鎏金。人们喜好女子插戴满盈的风格,甚至到不露发的程度,大大小小的簪钗均依插戴位置的不同,或纹饰、式样乃至长短之异各有名称,金银首饰以一幅头面为单位,形成了比较固定的组合关系。“一副头面”在十件到十二三件左右,盛装之时甚至多达20余件,重达1公斤左右。

头面是什么样的首饰 古代的头面是什么样的

3、明朝的头面包含什么

古代女性的头面首饰,它不仅代表了财富、审美还有身份地位。

以明代女性为例,一整套头面首饰包括:挑心、分心、满冠、顶簪、掩鬓、花钿/头箍、围髻、簪子耳环。

挑心

挑心是明代妇女头面的重头戏,插在整个发髻上最中心、最引人注目的位置,因此总是制作的玲珑奇巧、夺人眼球。用现在一句流行的话说,挑心是众多头饰中稳坐C位的,我这样比喻,朋友们应该觉得够形象了吧。

分心

分心是明代妇女插戴在髻前或后的一种式样特殊的簪。从上图的分心可以看出,它和挑心一样,本质还是一个发簪,但是插在了发髻的特定位置,也就是挑心之下,而且是前后成对,就有这样考究的叫法。

我用绿色圈出来的就相当于发髻正前方,所以绿箭头的就是挑心,挑心就要戴在这个正前方并且居上的位置。而它下面紧靠着的红色箭头指的发簪就是分心了,插戴在这个位置的簪子就叫前分心。后分心我实在是找不到合适又清晰的图了,我又不想随便拿个不合适的图,免得造成误导,它就是对应前分心,插在发髻的后面的位置,朋友们就见谅并自行脑补想象一下。

满冠

满冠是一种插在髻后的发饰。在全套?髻头面里,满冠通常是最大的一件,插上去之后使冠髻背面看起来饱满稳重,同时还省去了插戴多件首饰的麻烦。明代满冠造型别致,所用装饰题材非常丰富。

顶簪

顶簪,顾名思义,戴在髻的顶端的簪子。因为佩戴的饰物掩映重叠、分量不轻,为了防止髻负担太重歪掉变形,会从髻顶向下直插一根长簪,起到支持和固定作用。

掩鬓

掩鬓,又称“边花”或“鬓边花”,插戴位置位于左右两鬓,因此总是成双成对。簪柄均为扁平条状,插戴时自下而上倒插入发内。

花钿

花钿原先是戴在髻前方底部,整体呈弧形环带状的一种发簪,背面有垂直向后的簪脚,插戴入发中。不过到了后期就发展为左右两端连缀系带,系在髻上的一种发箍,当时仍称为“花钿”、“钿儿”。

围髻

围髻也是明代整套头面中的组成之一,初见于宋代,到明代时环戴于髻下部,梁下璎珞自然下垂,行布则动摇,顾盼生姿。

簪子

明代头面中还有各式不算显眼但必不可少的小簪子。它们的作用一是点缀,二是固定,大概与现代女生常用的黑夹子类似。最简单的一种,是簪脚头上顶一个蘑菇头,俗称“金裹头”或“一点油”。

稍微精致一点的是花头簪。簪顶作一朵小花,梅、菊、莲花等。普通人家只是做个小花头;讲究的,花上会镶嵌各种珠宝,做成花蕊;再讲究的在花上嵌玉花,玉花上再嵌上珠宝,反正不及工本,随工匠发挥。

还有一种很特别也是明代头面中很喜欢使用的题材草虫。蝴蝶、蜻蜓、螳螂、蜘蛛、蝎子作簪首,配上草叶,或金或银,玲珑精致。虽然是头面中的小物件,却最是活泼生动。

还有一些造型各异的大发簪也是明代妇女比较常用的发饰。

现代意义上的耳环可以作为各类耳饰的代称,而在明代,应该分为耳环和耳坠两类。

以上便是明代女性头面的各个组成部分了,当然在实际佩戴时还是看个人审美、喜好以及财力有选择佩戴的,它不仅代表了财富、审美还有身份地位。

标签: 头面

更多文章

  • 古代的人偶隔空看病是什么意思 古代除了悬丝诊脉还有哪些方法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悬丝诊脉

    在我国历史上,千百年来医官会用瓷器、象牙、木头或是玉器做成的人偶来帮古代的妇女治病。美国堪萨斯大学医学中心医学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古代玉偶,玉偶非常逼真,躺在一个袖珍的刺绣床榻上。在中国古代,女子看病时是不能直接和医生见面的,因为男女授受不亲,所以便有了传说中的“悬丝诊脉”。到了

  • 卞夫人是曹操第几任妻子?卞夫人为曹操生了几个孩子?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卞夫人

    三国历史当中,关于曹操的私生活可能被提及最多的就是他喜爱人妻,这一点也是曹操一直被后人诟病的问题。所以说一般人肯定是不愿意和这样的人做朋友的,实在太危险。不过毕竟曹操是当时的大枭雄,一共有过16个老婆,生了30多个孩子,这个数字无论放在哪个朝代也都是非常惊人了。但是曹操有这么多老婆,最喜欢的恐怕还

  • 关羽的妻子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关羽

    说到三国里面的刘关张这三位小编觉得也还是挺有意思的三个人的,他们也是有说不完的故事,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说说其中的一件吧,话说刘备和张飞的妻子都是敌对阵营的亲戚,刘备也是,张飞也是,那么关羽的好像不太清楚了,那么关羽的妻子又什么阵营的呢?在古代,联姻作为一种政治手段时常被统治者所使用,其意义远超出婚姻

  • 北宋时期四大书院是哪四大书院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四大书院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在北宋时期,有一批非常好的学员非常出名,而且也正是因为这几个书院,让当时人们的学历有了普遍的提升。毕竟知识改变命运,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才能很好的提高这个国家的实力。那么在北宋非常出名的四大学院分别是哪几个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四大书院”指应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是哪个地名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阳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看一些比较好玩的地方,其实这个大武汉也还是有很多这个名胜古迹的,最近听得比较多的一句话就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了,那么这一句诗是写的什么地方呢?写的是哪个地名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析看看!1、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是哪个地名指的是武汉,并不是南京,所以大家不要搞错了

  • 孟子是什么时候成为“亚圣”的?在此之前亚圣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孟子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圣人”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中的无限存在。总的来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这个词语最初出于对“至善”“至美”的人格追求,所以,圣人的原意,是专门指向完美的。但后来的诸子百家

  • 三国蜀汉当过江州都督的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江州都督

    江州都督是三国时期蜀汉集团的四大常设都督之一,办公场所在巴郡腹地江州,即如今的四川省重庆市。该地位于长江与嘉陵江的交汇处,三面环水、地形险峻,是巴郡地区遏制长江水道的咽喉所在,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蜀汉在此地设都督的主要用意,除了能够戍卫蜀汉集团的权力中心成都之外,还能在发生战事时对汉中、永安地

  • 东汉及三国时期太守、刺史和州牧三个官职的权限多大?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太守

    州牧和刺史都是州的长官,州牧权力更大;太守是郡的长官。所以,州牧最大,刺史次之,太守最小。太守起源于汉景帝时。秦实行郡县制,将天下分为三十六郡(《史记》说法,《晋书》认为有四十郡),郡为最高地方行政区划,郡下设县,县下设乡,乡下设亭。郡的长官。称郡守。至汉景帝时,将郡守改称太守。至三国时,太守仍为

  • 中国古代四大丑女是哪四个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丑女

    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事情和人都是有对立面的。比如说,有好的肯定就有坏的。在古代既然有四大美女,那么肯定就会有四大丑女!四大美女大家都家喻户晓的,但是说到这个四大丑女,大家肯定都不知道是谁吧?下面就和小编一来看看吧~!1、嫫母中国古代最出名的丑女,第一非嫫母莫属,史书上记载嫫母形同夜叉,丑陋无比。但是

  • 古代人称儿子为犬子女儿为千金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犬子

    我们都知道,咱们古代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思想是非常严重的,但是在称呼上却恰恰相反。古代人称儿子为“犬子”,女孩为“千金”,那么这是为什么呢?那么今天吾爱诗经网小编就专门针对这个问题来给大家讲解一下。1、引言如今,时代不同了,生男生女都一样,但是,在漫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