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斩首到底都有哪些讲究?为何有秋后问斩

古代斩首到底都有哪些讲究?为何有秋后问斩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173 更新时间:2024/1/24 10:48:34

斩首作为古代五刑(笞、杖、徒、流、死)中死刑方法之一,从隋代一直延续到明清,规矩还是很多的。

首先,犯人不是你想砍就能砍的。

古代刑罚不仅是为了惩罚罪犯,也具有稳定社会秩序的功能。一些极其特殊的犯人,可以“斩立决”,比如战争期间的罪犯,或者皇帝命令要立刻处决的罪犯。其他的,在审判定罪之后,还需要层层上报,请朝廷批准执行死刑。

举个例子,清代普通死刑犯,都要暂时监禁起来,等候“秋决”。三法司会进行复审,有些罪犯在复审中就可能会免死。比如清末著名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杭知县刘锡彤不仅判杨乃武死刑,还上下打点,在杨乃武家人不断上诉的情况下,拖了两年时间,依然不改判决。最后案子闹到刑部尚书亲自审理,在慈禧的干涉下杨乃武才免死。

所以,正情况下,砍一个人的脑袋,在古代没这么容易。

就算是判了死刑,并且案情重大,毫无回旋余地,也必须等待“秋决”。这种“顺应天时”的习惯,至少从春秋时期就有了。《左传》中就有“赏以冬夏,刑以秋冬”的说法。历史上大多数的朝代,都规定处决犯人要在立秋以后,立春以前。

如果有官员不在这个时间段处决犯人,是要追究责任的。比如在唐代,不按时间处决犯人要判一年徒刑。到了明代,不按时间执行死刑,官员也要“杖八十”原因很简单,立秋之后草木凋零,一派肃杀之气,可以杀人。但是一旦立春,万物生长,执行死刑就是违背自然规律了。

实际上,真正执行起来,连具体时间都有很多讲究。以明代为例,虽然规定是秋分以后,立春以前执行死刑,但是在这期间也不是每天都可以。每月的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还有节气日、祭祀日,或者是其他重要日子,甚至下雨天未晴,都不可以执行斩首的。

具体到斩首的时辰,则是电视剧里常演的“午时三刻”。古人认为死者阴气太重,必须要选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刻斩首才行。午时三刻,大约为11点45分,太阳最盛,犯人被斩首后阴气瞬间消散意思是罪大恶极之人,连鬼都不让你做。

所以,不管是绞刑、斩首,还是凌迟处死,都要讲究时间,不可能随便就咔嚓了。

另外,斩首的地点也很讲究。古代执行死刑,要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所以会选择公开场合。一般来说,公大臣被斩首,会选择在朝门之外,比如明清时期,就是北京的午门。而普通罪犯,会安排在集市,比如清朝就是在菜市口。行刑的日子人山人海,围观者非常多。所以像包大人那样,自己在公堂上就把犯人砍了,起不到震慑作用啊……

那么“刀下留人”会在现实中存在吗?

电视剧中古代好像随便犯点错误,都会被砍了。可实际上,除了少数嗜杀成性的暴君之外,大多数时期死刑都很谨慎的。真遇到冤枉的,临刑前“刀下留人”,完全有可能发生。

比如著名的唐朝宰相魏元忠,曾被周兴陷害入狱,押赴刑场即将斩首。结果武则天觉得他还是有功劳的,特意下旨免死。传令的人怕耽误时间,还真派了个跑得快的,先去喊“刀下留人”了。估计要是晚一会儿,魏元忠就被砍了。

虽然这种情况并不多见,但我们必须要明白,正常情况下,历代统治者都不会随便杀人的。死刑犯,往往都是罪大恶极之人。

另外,古代死刑的方式不仅仅是斩首,还包括绞刑、凌迟,当然还有一些不常见死法(如赐毒酒、气毙之刑)。这其中,斩首是最常见的。罪行稍微轻一些的,可能会采用绞刑的方式,留全尸。重一些的,就千刀万剐、凌迟处死。

标签: 秋后问斩

更多文章

  • 古代冷宫到底是什么地方 冷宫指的是某个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冷宫

    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曾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的统治,这也就意味着皇帝就是整个国家中地位最高的人,夸张一点就是几乎能够呼风唤雨。而皇宫虽然是所有人都向往的地方,但是那里却无比凶险,因为很可能说错一句话或者做错一件事,命就没了。随着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很多电视剧将古代皇宫中发生的事搬上了荧幕,所以很多

  • 诸葛亮一生发明了多少东西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亮

    为什么说诸葛亮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呢?那是因为诸葛亮的一生发明了许多东西,他所发明的那些东西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可以说是推动了当时蜀国经济的发展并且有的东西对当今的社会都有很大的影响,下面我们就看看诸葛亮一生都发明了哪些东西。首先来我们要说的就是诸葛亮发明的八阵图,当我们看到这个东西的名字我们就知道他是在

  • 吕后活了多少岁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吕后

    吕后一共活了六十一岁,汉高祖刘邦的皇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掌权的女性统治者。吕后是一位很精明的女人,刘邦登基以后,她也顺利当上了皇后,从而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皇后、皇太后。吕后,名吕雉,在没有嫁给刘邦前,她是一位衣食无忧的千金小姐。刘邦当时是泗水亭长,吕雉的父亲和刘邦相识之后,认为刘邦日后肯定能成大

  • 徐阶和严嵩哪个更贪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徐阶,严嵩

    严嵩贪污,徐阶也不干净,严嵩的儿子受贿,徐阶的儿子占地,严嵩独揽大权,徐阶也是。表面上看,这两个人都是奸臣,但是实际上两个人是不同的,因为:严嵩怠工,徐阶干活。明朝历代首辅没有穷的,要是单靠朱元璋定的死工资,估计都饿死了。所以徐阶贪污点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毕竟千里做官只为钱,不必奇怪。严嵩时代,大部分

  • 历史上严嵩是被谁扳倒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严嵩

    古人在对前人评价时,要评析他的所作所为,以及忠奸善恶,以作为此人的定论。因此在史书上专门留了佞臣传和忠臣传之类的总集来归纳那些奸人或忠臣。而有一个被列入《明史·佞幸传》的道士,居然为了正义对付大奸臣严嵩,不惧严刑拷打。这个道士就是嘉靖年间有名的道士,蓝道行。嘉靖年间最可恶的奸人非严嵩莫

  • 窦太后活了多少岁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窦太后

    窦太后的出生年月不详,所以历史上没有记载她去世的时候多少岁,不过窦太后辅佐了三代帝王,对汉朝皇室的影响非常大,她去世的时候年龄已经也应该不小了。窦太后是是普通的农家女出身,以家人子身份入宫伺候吕太后,当时的吕雉作为皇太后操纵国政,为了更加了解各地的诸侯王,让政权牢牢的把握在自己手里,吕太后挑选一些宫

  • 古代太学和现在大学的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太学

    对于读高中的莘莘学子来说,考上大学是他们最现实的追求。很多人认为,大学生,就好像古代的“太学生”,基本是同一个概念。其实,很多人都搞错了!首先,我们给太学下个定义吧。太学是古代的国立最高学府。“太学”这个称谓是从西周开始的,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在

  • 古代参加科举需要什么条件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科举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一向以管理严格、取法公正而著称。但是,在古代也不是所有人、可以在任何地方都能参加科考的。其中,就有一些具体的规定作为防火墙。首先,科考前的学籍管理十分严格,非本地人不准冒籍参加考试。这就是说,本省人必须应本省的考试,本府县人必须应本府县的考试,如果别省府县人来考试,这就是所谓&ldq

  • 媒人的雅称是什么:为何媒人在古代这么重要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媒人

    现在婚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所以不能草草了事,有的人可能会说:说的好像以前婚姻不重要一样。的确什么时候都重要,但是可以自由恋爱来找到自己幸福的婚姻,而以前却不能,很多都是父母安排的或者被迫无奈的,那个时候必须有媒人。你知道古代的媒人都被称作什么吗?媒人的称呼演变伐柯。这个雅称来自《诗经&midd

  • 胡服最早由谁引入中原的?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胡服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胡服的问题,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胡服其实并不是这个中原地区的服饰了,那么这个胡服又到底是谁引进这个中原的呢?这个问题其实也非常的复杂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看看吧,一起来学习学习吧,嘿嘿!胡服最早由:“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赵国国君,赵武灵王(赵雍)引入中原的&r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