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什么是谥号?左宗棠和李鸿章的谥号谁的规格更高?

什么是谥号?左宗棠和李鸿章的谥号谁的规格更高?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619 更新时间:2024/2/3 9:22:14

1885年,左宗棠病逝于福建福州,享年73岁。左宗棠病逝后,朝廷追赠太傅,谥号“文襄”,并入祀昭忠祠、贤良祠。

1901年,李鸿章病逝于北京贤良寺,享年79岁。李鸿章病逝后,朝廷追赠太傅,谥号“文忠”,并入祀贤良祠。由于昭忠祠的主殿在1900年被八国联军炮火轰毁,因此李鸿章没有享受到入祀昭忠祠的待遇。

那么,左宗棠的“文襄”谥号和李鸿章的“文忠”谥号,谁的规格更高?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谥号。

中国人有“重死轻生”的文化传统,对于死后的名声非常重视。因此,当一个人死后,要“盖棺论定”,对他的一生进行总结评价。谥号,就是这种总结评价的简洁概括。

当然,谥号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在古代,通常是皇帝、后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才有资格被赐予谥号。

绝大多数谥号,这种谥号都是褒义词。但有时候,比如改朝换代自己,就会出现贬义的谥号。比如,隋朝灭亡后,唐高祖李渊就给隋朝最后一个皇帝杨广赐予了一个谥号“炀”。“炀”的意思是“昏暴”,属于“恶谥”。

清朝沿用明朝的制度,也对去世的文臣武将赐予谥号。而且,清朝的谥号是分开使用,文臣一般使用文字开头,武将一般使用武字开头。另外,还有以忠字开头的谥号,属于文武大臣通用。

谥号有等级之分。对于文臣来说,最高等级的谥号是“文正”。正因为“文正”是一种极高的荣誉,统治者很少将这个谥号赐予给大臣。明朝内阁首辅大臣李东阳在即将去世之际,得知自己死后将得到“文正”谥号,竟然喜极而泣。清朝在近300年时间里,总共只发出了8个“文正”谥号,分别是汤斌、刘统勋、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

在“文正”之后,依次是“文贞”和“文成”。这两个谥号也相当难得。

在宋仁宗以前,“文贞”为最高等级的谥号。因为宋仁宗叫赵祯,为了避讳,“文贞”改为了“文正”。后来,“文贞”得以恢复,成为仅次于“文正”的谥号。清朝名臣陈廷敬、李光地、张玉书等,都获得过“文贞”的谥号。

“文成”谥号又次于“文贞”。明朝开国功臣刘基死后得到了“文成”的谥号。因此,他的家乡被称为“文成县”。清朝时期的名将阿桂,在81岁高龄病逝时,得到了“文成”的谥号。

在“文成”之后的谥号,就是“文忠”。“文忠”在谥号体系里排名第四。

清朝时期,能够得到“文忠”谥号的大臣并不多。我们比较熟悉的人物,除了前面提到的李鸿章外,还有索尼、傅恒、林则徐、文祥、周天爵、骆秉章胡林翼、沈兆霖、荣禄、梁鼎芬等人,获得过“文忠”的谥号。

在“文忠”之后的谥号,还有“文献”“文端”“文定”“文简”“文懿”“文肃”“文毅”“文宪”“文庄”“文敬”“文裕”“文节”“文义”“文靖”“文穆”“文昭”“文恪”“文恭”“文襄”“文清”“文修”等几十个谥号。在这里,左宗棠的“文襄”谥号已经排到了第二十三位,在级别上远远不及李鸿章所获得的“文忠”谥号。

对于左宗棠来说,能够获得“文襄”谥号,已经很不容易了。

清朝时期,一般非翰林出身者(或进士出身者)),不得不授以“文”字谥号。左宗棠三次进京参加会试,均名落孙山,终生没有考中进士,照说是得不到“文”字谥号,更别说“文襄”了。好在慈禧太后看在左宗棠劳苦功高的份上,赐予他同进士出身,这才有机会获得“文襄”谥号。

综上所述,李鸿章的“文忠”谥号高于左宗棠的“文襄”谥号。

标签: 谥号

更多文章

  • 魏少帝曹髦怎么死的?曹髦是以什么方式死去的?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髦

    在我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当中,皇帝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为了能够成为皇帝,无数人为此而奋斗,甚至是众叛亲离,付出生命的代价。皇帝的位置谁都渴望坐坐,可是,古代历史上又有多少傀儡皇帝坐着憋屈呢,比如我们熟知的汉献帝,在一代枭雄曹操的掌控下,大概是古代历史上最早的傀儡皇帝吧!令曹操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后代子孙

  • 《汉书》第八卷讲的什么内容 《书痴》里的织女为何会在第八章出现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汉书

    《聊斋志异》中,有一篇名叫《书痴》的故事。男主郎玉柱是太守之子,但他父亲为官清廉,一生酷爱读书,所以家里堆满了各种书籍。到了郎玉柱这一代,反倒变的贫穷,已经到了需要贩卖家中物品补贴生活的地步,但父亲依然不肯出售他的那些藏书。有一天,郎玉柱在读《汉书》,读到第八卷时,突然发现了一个美人剪纸,这个美人此

  • 盘点历史上手握重权但依旧忠心耿耿的四位将领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

    常说一个朝代灭亡的迹象必备的是出现奸臣,历史上的奸臣可不在少数。最著名的便是赵高、杨国忠、秦桧、严嵩、魏忠贤等人,赵高,间接导致秦朝的灭亡。杨国忠间接造成盛世大唐的衰败,秦桧自不用说,使得南宋再无还手之力。严嵩、魏忠贤皆是腐蚀了大明的朝堂,加速明朝的灭亡。有奸臣便有忠臣,文天祥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

  • 汉章帝刘炟的生母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汉章帝

    汉章帝刘炟是东汉第三位皇帝,他的身世有些乱。他是汉明帝刘庄的第四个儿子,这是非常明确的,而他的母亲是汉明帝的嫔妃贾贵人,这也是确定无疑的。然而,莫名其妙的是,还在襁褓的他,就送给了自己的姨妈抚养,成为了姨妈的养子。这个姨妈,就是后来汉明帝的皇后马氏。小珏在看这一段史书的时候,就非常不理解。马氏在当时

  • 古代的教师节有什么福利?古代老师怎么过教师节?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教师节

    教师节马上就要到来了,老师作为一个很特殊的行业,在受到人们尊敬的同时,也承担着很大的责任,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道的传统,对于老师一直都是很尊重的,教师节虽然是近代的产物,但其实类似的节日在古代就已经有了。那么古代的教师节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教师们又有什么样的福利呢?古代的老师们都会如何度过教师节

  • 古代女子有多高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古代

    我们知道,古人和现代人还是会有很大的差别的,比如身高,在不同的时期,人们的平均身高其实都是不太一样的。很多人很好奇,兵马俑里面的人俑各个都那么高,难道秦朝时期人都有那么高吗?而古代的女子身高也很让人好奇,现如今女子的身高相比古代女子的身高,哪一个要更高一些呢?古代的女子是偏高好看还是矮一些更好看呢?

  • 黄巢起义失败后其妻妾结局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黄巢起义

    黄巢出生在一个私人盐商的家中。通过出售非法的私人食盐,黄氏家族积累了很多财富。公元874年,黄巢的"同事"王仙芝在濮阳起义造反,封自己为大将军。而本来就长期持有不同政治见解的黄巢也同样领导了这场叛乱 。他们根据当时的时事,决定利用流动战术,逐个击破。公元877年,王仙芝被杀。同年,黄巢带领起义军多次

  • 盘点历史上九大治黄河名臣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黄河

    治理黄河算是历史上最频繁也最困难的治水工程了。所以在中国的封建王朝,治理黄河水患是重中之重,但是中国历史上从不缺少治河能人,下面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中国在黄河上的九大治水名臣。一,贾让,西汉时期的治河名臣,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有方略治河的名人。二,王景,东汉水利专家王景,约公元30年-85年。他是第一

  • 王守仁的故里是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王守仁

    王守仁是驰名中外的名人,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兼军事家、教育家,他的心学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很大的影响。那么王守仁小时候曾经叫王云,为什么会改名守仁呢?王守仁之所以取名云跟王守仁出生的时候异象有关。王守仁的母亲怀孕了十四个月,才生出王守仁,在古代除了哪吒那

  • 历史上最能生的皇后的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皇后

    现在清宫戏在女性之间极为盛行,很多女孩子看了电视剧的主角在后宫里各种大快人心的事迹之后,难免会有一些穿越回古代进入后宫,最后成为皇后的想法。但在真实的历史中,哪怕是成为了皇后的女子,一生的生活也很难能够称得上是幸运。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说一下中国古代史上最多产的皇后,她在14年间连续生下了12个孩子,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