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三国时期卫将军职官制度历史介绍 卫将军权力多大?

三国时期卫将军职官制度历史介绍 卫将军权力多大?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962 更新时间:2024/1/16 14:23:48

卫将军,始于西汉时,汉文帝由代王入继帝位,设卫将军一员,以亲信宋昌任之,总领京城南北军,金印紫绶 ,二品品级。到了汉末三国时期,卫将军与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皆开府(即设将军府),置官属,掌握禁兵。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卫将军因为执掌京城禁军,显然是位高权重,甚至可以和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相媲美了。那么,问题来了,三国有四位“卫将军”:除了司马昭,另外三位分别是谁呢?

一、司马昭

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小说《三国演义》为子尚),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为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次子、晋景帝司马师之弟、晋武帝司马炎之父。

正元二年(255年),毌丘俭、文钦等在淮南起兵勤王,司马师率大军东征,司马昭兼任中领军,留镇洛阳。期间,文鸯带兵袭营,司马师惊吓过度,再加上本来眼睛上就有瘤疾,经常流脓,致使眼睛震出眼眶,病重时,司马昭自都城到许昌省问,拜为卫将军。对此,在笔者看来,司马师将弟弟司马昭晋升为卫将军,已经在为权力的交接做准备了。前面已经说过,卫将军执掌都城禁军,地位堪称举足轻重。在司马师看来,自己一旦去世的话,司马昭可以凭借卫将军这一官职,从而迅速掌控曹魏都城洛阳,避免忠于曹魏的势力趁势反扑。

不久之后,司马师去世,魏帝曹髦命司马昭镇守许昌,令尚书傅嘏率六军回京师。司马昭用傅嘏及钟会的计谋,自己率军回京。到洛阳后,司马昭晋位为大将军,加侍中,都督内外诸军、录尚书事,辅助朝政,带剑穿履上殿,司马昭辞让不受。自此,在晋升为大将军后,司马昭成功接替了司马师留下的兵权,也让曹髦夺回权力的计划落空。

甘露五年(260年),曹魏皇帝曹髦被弑杀,司马昭立曹奂为帝。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分兵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灭亡蜀汉,受封晋公。次年,进爵晋王。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病逝,时年五十五岁,葬于崇阳陵。数月后,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追尊司马昭为文帝,庙号太祖。

二、曹洪

曹洪(?-232年),字子廉,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魏武帝曹操从弟。

陈寿在《三国志》中记载:文帝即位,为卫将军,迁骠骑将军,进封野王侯,益邑千户,并前二千一百户;后徙封都阳侯。

延康元年(220年),曹操去世,曹丕即位时,曹洪担任卫将军。转任骠骑将军,进封野王侯,进邑千户,并前二千一百户。后徙封都阳侯。黄初七年(226年),曹洪家富但性格吝啬,曹丕年轻时曾向他借钱而不获,因此怀恨在心,借曹洪的门客犯法一事,将曹洪打入大牢并要处死。

对此,群臣前去说情,没能奏效。在卞太后和郭皇后的劝说下,曹丕便将曹洪免为庶人,削夺官位、爵号、封邑,这也意味着曹洪失去了卫将军这一官职。公元226年,曹丕驾崩,太子曹叡即位,拜曹洪为后将军,改封乐城侯,食邑千户。太和四年(230年),曹洪复拜骠骑将军。太和六年(232年),曹洪去世,被追谥为恭侯。其子曹馥嗣侯。

三、姜维

姜维(202年~264年3月3日),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省甘谷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天水功曹姜冏之子。

陈寿在《三国志·姜维传》中记载:十年,迁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是岁,汶山平康夷反,维率众讨定之。又出陇西、南安、金城界,与魏大将军郭淮、夏侯霸等战于洮西。胡王治无戴等举部落降,维将还安处之。

延熙十年(247年),姜维迁升为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延熙十九年(256年)春,姜维被迁升为大将军。姜维整顿兵马,与镇西将军胡济两路出兵,约定在上邽会合,但胡济却没有来,导致姜维在段谷被魏将邓艾击败,姜维死伤甚多,百姓因此埋怨姜维,而陇西也躁动不安。姜维于是请求自贬为后将军,行大将军事。

景耀六年(263年),姜维听闻钟会治兵关中,上表刘禅,派遣张翼、廖化分别驻守阳安关口、阴平桥头防患于未然。但黄皓告诉刘禅敌军不会到来,而蜀汉群臣也不知道此事。在魏灭蜀之战中,虽然姜维挡住了钟会,但是,邓艾却在由景谷道偷渡,进兵至绵竹,击破诸葛瞻,刘禅开城投降,并敕令姜维投降。姜维军士各个都拔起刀剑挥砍石头发泄心头的愤怒,但无可奈何,姜维率军向钟会投降。姜维投降钟会后,知道钟会有谋反之心,于是劝说钟会设法杀害魏将,钟会一方面陷害邓艾,一方面准备起兵造反,但事情败露,姜维、钟会及蜀将张翼等都被杀害,邓艾也被田续杀害。

四、诸葛瞻

诸葛瞻(227年-263年),字思远,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子。景耀四年(261年),诸葛瞻担任代理都护并任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共同执掌尚书台事务,也即执掌了蜀汉的朝政。但当时宦官黄皓弄权,朝中大臣都迁就庇护他,没有人出来纠正这一弊端。作为蜀汉的卫将军,诸葛瞻并没有战场上的历练,这也是他最终败给邓艾的主要原因。

景耀六年/炎兴元年(263年)冬天,魏国征西将军邓艾奇袭阴平(今甘肃文县),自景谷道攻入,诸葛瞻带领尚书张遵(张飞之孙)、尚书郎黄崇(黄权之子)、羽林右部督李球(李恢之侄)督率军队前往抵抗,但是,诸葛瞻到达涪县后盘桓不前。面对这一情况,尚书郎黄崇多次劝他迅速抢占险要地势,不让敌人进入平原,诸葛瞻犹豫不决,没有采纳他的意见,黄崇因为诸葛瞻的失策而痛哭。

不久之后,邓艾长驱直入,蜀军前锋被打败,诸葛瞻退守绵竹,邓艾遣使送信诱降诸葛瞻:“你如果愿意投降,我一定上表封你为琅邪王。”诸葛瞻大怒,斩杀邓艾使者,率军出战。在这场战役中,诸葛瞻兵败被杀。击败诸葛瞻后,邓艾大军成功兵临蜀汉都城成都,从而迫使后主刘禅放弃了抵抗。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蜀汉的两位卫将军,也即姜维和诸葛瞻,都需要为蜀国的灭亡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对此,你怎么看呢?

标签: 卫将军

更多文章

  • 雄关漫道真如铁中的雄关娄山关还是嘉峪关?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嘉峪关

    “雄关漫道真如铁”其实是一句非常有名的词,对于学文科的朋友来说应该并不陌生。该词句是描述当年红军在娄山关激战之后,克服长征困难的内容。在下方已经把全文都整理出来了,还有对应的解析和感想,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完整的了解一番,相信会有好的收获。1、雄关漫道真如铁中的雄关指哪这里的

  • 轿子的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轿子

    轿子在我国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轿子的原始雏形产生千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初期。《尚书·益稷》中有一句话:“予乘四载,随山刊木。”这是大禹自述其治水经过时讲的。后人解释,这四载是:“水行乘舟,陆行乘车,泥行乘橇,山行乘欙。”(

  • 折柳寓意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折柳

    “折柳”一词寓含“惜别怀远”之意:在我国的古代,亲朋好友一旦分离,送行者总要折一支柳条赠给远行者。“折柳”一词寓含“惜别”之意。我国“折柳送行”的习俗最早见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 插柳与折柳有什么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插柳

    插柳、折柳之俗与我国人民种柳、爱柳之风有关。柳为优良的树种,大凡有旱柳、河柳、龙爪柳、垂柳数种。晋代陶侃镇守武昌时,在当地遍植柳树,名为“官柳”。汉代太尉周亚夫在军营种植很多柳树,使军营从此得名“柳营”。隋炀帝曾号召全民种柳护堤,并赐以重赏,白居易曾

  • 汉朝有哪些将军名号?汉朝将军官职名称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朝

    一品大将军(以上为三公级将军)历史网(www.16261.net)二品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以上为三公级将军)抚军大将军、中军大将军、上军大将军、镇军大将军、国大将军、南中大将军(以上为二品大将军)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四征资深者皆为大将军。以上为四征将军)镇东将军、镇南将

  • 三国有哪些将军名号?三国将军官职名称盘点 三国将军俸禄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

    官衔名称 所需官阶 带兵量布衣兵勇十骑长百骑长千骑长裨将军 六品官 0偏将军 六品官 0州刺使 六品官 0威北将军 六品官 0威西将军 六品官 0威南将军 六品官 0威东将军 六品官 0历史网(www.16261.net)州牧 六品官 0军师将军 六品官 0安国将军 六品官 0横江将军 五品官 5

  • 历史上唯一的“浣衣皇后”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浣衣皇后

    很多人对历史上的皇帝都不陌生,间接了解了许多著名的皇后,例如朱元璋马皇后、武则天等人,不过今天所说的一个人有些特殊,漂泊半生终于圆了“皇后”梦,结局却令人唏嘘,她就是人称“浣衣皇后”的王满堂,当然这个“皇后”并非正式册封,只不

  • 八爷党成员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八爷党

    爱新觉罗·胤禩,康熙的第八子,早年深受康熙喜爱。胤禩为人非常亲切随和,待人处事体贴细致,灵活温润,不拘泥于规制与名分,因此广有善缘,朝中重臣都偏向支持他。这些人被统称为“八爷党”,那么爱新觉罗·胤禩的八爷党成员有哪些呢? 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

  • 历史上都有哪些皇后被废?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皇后

    历史上有不少废后,有的是因为犯了大错,有的只是因为不招皇帝喜欢就随便找了个理由,其实是非常无辜的。毕竟皇帝是最高统治者,皇帝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就算女人们有时候并没有过错,皇帝开心给你找个错处也没有办法。下面,就让趣历史来盘点一下历史上的废后们,她们被废的原因又是什么吧。历史上第一个被废的皇后应该是

  • 历史上特别信奉佛的皇帝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

    佛教传入中国,始于西汉,早期乃是在上层皇族贵族阶层流行,并迅速融入了中华文化之中,最初主要还是靠特权阶层倡导自上而下流行开的。历史上信佛好佛倡佛的皇帝很多,历史这里列举的是与佛门最有渊源的五个。一、萧衍中国历史上的帝王,有纵情声色犬马的,有一心励精图治的,有驰骋疆场、喜好武功的,而“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