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浸猪笼是什么时候的刑罚?古代浸猪笼是干什么的?

浸猪笼是什么时候的刑罚?古代浸猪笼是干什么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665 更新时间:2024/1/24 7:48:09

“浸猪笼”是我们经可以在一些古代或者近代的影视剧里面看到的情节,一般都是用来惩罚一些所谓不守妇道的女子的办法,但这样一种明显带有旧社会思想的手段早已经被取消禁止,我们也只能才从电视剧里面看到相关的情节,对人格是一种很大的侮辱。那么浸猪笼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产生的一种惩罚,为什么要用这种办法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浸猪笼是什么

浸猪笼作为旧时的一种刑罚,就是把犯人放进猪笼,在开口处捆以绳索,吊起来,放到江河里淹浸,轻罪者让其头部露出水面,浸若干时候;重罪者可使之没顶,淹浸至死,通常是处刑偷情(通奸)的人。

猪笼的本意是:为方便运送猪只而制,用竹篾扎成,呈圆柱形,作网状,网口颇大,一端开口。也是古代的一种比较残酷的私刑,如果在古代一个女子在婚前(订婚)或者婚后,对她的未婚夫或丈夫不贞,并与其他的男的有染,她丈夫可以把她妻子抓去浸猪笼,就是把人放在竹子编成的笼里然后丢进水里活活淹死。

在旧社会,如果发现女子与其他男子关系不正当,或者女子背着自己的丈夫在外面与其他男人调情,就可以报给村里或者其他基层的长老会,或者非常有威望的长老,一旦被确认成为事实,男的就会被乱棒打死,女的就会被放进猪笼扔入河中淹死。

男女有不正当关系,男子也有浸猪笼一说,一样是很多影视剧中都表现。

2、浸猪笼的来源

「浸猪笼」的出处应该已不可考究。但由浸猪笼的意思及当时的社会可推测到以下的由来:

1. 浸猪笼其大致是指被浸的男女猪狗不如、如畜生一般,此行为亦等于咒骂二人死后再世投胎亦不得为人;

2. 加上古时农村社会,人们一般会养一、两头猪在家,就地取材用猪笼也很方便(有说其实放人进去的只是竹笼,但竹笼、竹笼的,慢慢就说成是猪笼,但竹笼在古时家中也是常见物);

3. 当时的村长权力最大,大概看到以上两点,便动心要以此方法惩罚「奸夫淫妇」,之后便大家一起仿效。

古时候的女子,死掉了丈夫,就必守寡,从一而终,不得改嫁。那时候的道德规范就是如此,尤其是针对女性…好女不侍二夫亦由此而知。道德从来都跟特定时代特定社会的化习俗,或者个别社群的传统和信仰分不开。不足一百年前,中国社会还有不少人认为,一男一女在没有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下结合,就是「苟合」,要「浸猪笼」。

传统的中国社会,虽然国家有颁布统一的律令,但各乡各村仍存在自家的习俗和处理事情的方法。在古时,乡村中总有一位德高望重,被众人推举出来的族长或村长,当村中发生任争拗、纠纷时,这些所谓的村长族长,就会站出来担当审判者的角色,可以决定财物归谁家、谁人应被罚,甚至操生杀之权。这种人治社会,很容易造成各施各法,没有统一的标准,形成社会的分裂、不完整。在古时,中国某些地区就流行对「通奸」的男女执行「浸猪笼」这种刑罚。

浸猪笼是一种非常封建的私刑,通常在边远地区。即使是在古代,最普遍的对待通奸的做法,也是交由政府部门来裁判,而非由地方上的所谓“德高望重的前辈”来决定或者来扣帽子决定罪名。

3、在古代什么情况下会被浸猪笼”

“浸猪笼”,是古代酷刑之一,除此之外,古代还有“凌迟、斩首、腰斩、剥皮、炮烙、宫刑”等酷刑。在古代,做错什么事才会被“浸猪笼”?

在古代,如果一个女子在婚前(订婚)或者婚后,对她的未婚夫或丈夫不贞,并与其他的男的有染,男的就会被乱棒打死,女的就会被放进猪笼扔入河中淹死。

“浸猪笼”就是使用一种用竹子编制的器具,农村用来装猪仔用的。将男子“浸猪笼”,意思就是说他像畜生一样。

“浸猪笼”并非一律要淹死,而是看情况严重不严重。如果是轻罪的话,只会将他放进猪笼里,然后放到池塘、河流里淹浸,头部会露出来,免得淹死。要是罪重的话,就会被淹死。

即使在古代,“浸猪笼”也是属于私刑是违法的。如果只是感情纠纷应该妥善处理,而不是动用私刑;这是愚昧的做法,会付出代价的。

标签: 浸猪笼

更多文章

  • 叶公好龙的“叶公”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叶公好龙

    说起“叶公好龙”这个成语,很多人就会想到这个成语是用来形容表里不一的人,说的就是一个人表面上喜欢一个东西,但是其实这个人的内心并不是真心喜欢这个东西。关于这个成语,还有一个典故。据汉朝的刘向所写的《新序·杂事五》中记载,“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

  • 中国古代颍川荀氏家族出了哪些谋士?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谋士

    颍川荀氏是汉晋时期的主要士族之一,当时有“汝颍多奇士”之说,而荀氏则是颍川众多士族的代表之一。荀氏见于史籍记载者达一百多人,且在朝廷当文臣谋士居多,主要是一个士大夫官僚世家。其中,就荀彧来说,无疑是最被大家熟悉的一位谋士了。荀彧(xún yù)(

  • 司徒是什么官职?盘点曹魏的11位“司徒”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司徒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司徒是一个重要的官职。汉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改丞相为大司徒。西汉末至东汉初,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至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省大司马,又置太尉,以太仆赵熹为之,而与司徒、司空为三公。三国时期: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对此,在笔者看来,司徒这一官职一度取代了丞相,负责协

  • 米芾为什么被称为米颠?米芾有哪些怪诞的行为?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米芾

    米芾,生于宋仁宗皇祐三年(公元1051年),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芊,湖北襄阳人,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米芾书画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画独具风

  • 亚当斯密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亚当斯密

    说起亚当·斯密(1723-1790),可能很多人对这个名字非常的陌生,他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起主要作品有《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亚当·斯密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County Fife)的克克卡迪(Kirkcaldy)。其父是律师、也是苏格兰的军法官和克克卡迪的海

  • 为什么吉林省市同名?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吉林

    如果你有生活在吉林省的朋友,那么他肯定会跟你说道吉林省下面还有个吉林市,而这在全国省级行政区当中,省市同名,吉林省独此一家,别无分家。不信,可以去查查,看看中国哪个省下面还有和省份同名的城市,只有吉林省吧!那么为什么只有吉林省下面会有一个同名的城市呢?哪个出现的更早?很多人可能会想:应该是吉林省更早

  • 零丁洋在哪?文天祥为何会写下《过零丁洋》?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零丁洋

    说起零丁洋,对于文天祥来说,这是伤心之地了。早在公元1278年,南宋的景炎三年,42岁的文天祥乘船经过零丁洋,看到波浪起伏的海面,思潮涌动,悲壮满怀,创作出了一首传颂千古的著名诗篇《过零丁洋》:“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首诗知名度很

  • 马克吐温四大名著是哪四本小说?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四大名著分别是《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苦行记》。具体介绍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小主人公哈克贝里·芬是个孤儿,无人管束,但心地善良,爱憎分明。他帮助黑奴吉姆逃往废奴区,一路上遇见了各式人等

  • 崇仁学派的主要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崇仁学派

    崇仁学派是明朝吴与弼所创立的学派。吴与弼,抚州崇仁(今江西省崇仁县)人,故称其所创学派为崇仁学派。该学派认为理是宇宙的本体,理产生气,气产生万物;坚持万事“万殊而一体”。该学派门人众多,主要有娄谅、胡居仁、陈献章等。崇仁学派对明代学术思潮的兴起具有“启明&rdq

  • 莎士比亚《麦克白》的作品主题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莎士比亚

    《麦克白(Macbeth)》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创作于1606年。自19世纪起,同《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被公认为是威廉·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由朱塞佩·威尔第于1847年在佛罗伦萨完成谱曲,后又经过多次修订。《麦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