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击鼓退金兵的女子是谁

击鼓退金兵的女子是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361 更新时间:2024/2/6 20:01:03

说到这个历史上的一些典故其实很多很多了,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那就是“击鼓退金兵”,话说这个事情发生在宋朝,而且还是一位女子做到的,那么到底是谁做到的呢?其中的故事具体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

1、击鼓退金兵的女子是谁

击鼓退金兵的女子是:梁红玉。并不是穆桂英,这个事情别搞错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击鼓退金兵的女子是:梁红玉!梁红玉!梁红玉!

2、击鼓退金兵故事简介

公元1130年上半年,金兀术大破杭州城后,率领10万大军,满载劫得的金银珠宝,经现在的嘉兴、苏州,沿着大运河来到镇江,企图通过镇江北撤,当时43岁的韩世忠和夫人梁红玉率领8000水军守卫镇江。敌众我寡,韩世忠急与夫人梁红玉商量计策。梁红玉提出用埋伏之计御敌,韩世忠大喜。 这天,韩世忠带领夫人梁红玉到金山察看地形,寻找埋伏的地点。韩世忠望着白茫茫的江面说:“夫人,你看江面如此宽阔,敌众我寡,据首不易,不如把人马撤到下江,等待增援的将士到了后再战。”梁红玉指着西面的鲇鱼套说:“将军,你看这是一望无际的芦苇荡,如果我们先把伏兵藏在鲇鱼套的芦荡里,然后把金兵蒙骗进来,打他个措手不及,定可大获全胜。” 韩世忠听了后,连声喊妙计,说:“好,那我前去诱敌!” “那我就在这山顶上给将军击鼓助威!”两人定下计策以后,早有探子来报:“金兀术带兵来了。” 韩世忠站在楼船上一眼望去,只见江面上来了黑压压一片船只。那是金兀术率领的500多艘战船。他们耀武扬威,横冲直撞,由焦山朝金山方向驶了过来。梁红玉在金山顶上看得清清楚楚,她英姿飒爽,猛然击起战鼓。

一通战鼓,韩世忠立即指挥水军,扯帆驶出鲇鱼套的芦苇荡,迎战金军。

二通战鼓,韩世忠佯装失利,且战且退,转眼间隐进了茫茫芦荡。金兀术以为他们与以前遇到的宋军一样,贪生怕死,不堪一击。于是急令紧紧追赶,一路追进了埋伏圈。 对金兵的举动,梁红玉在金山顶上看得一清二楚,随即挥舞令旗,擂响了第三通战鼓。

随着震天动地的鼓声,埋伏在芦荡里的战船,脱掉伪装,嗖地飞向敌军。守军大多来自长江中下游,个个惯熟水性,梁红玉平时又十分注重操练他们,现在个个以一当十,派上了大用场。他们有的钻进深水,用凿子凿金兵的船;有的用火炮、火箭猛击金兵。江面上烟雾腾腾,杀声冲天。金兵大多不通水性,自入侵以来又从未遇到过这样猛烈的打击,早已死伤过半,溃不成军。金兀术急令回撤,一直逃到现在句容附近的黄天荡。

韩世忠指挥宋军乘胜追击,把金兵包围在长江南侧的黄天荡里,使其进退无路。这一围就是48天。金兀术急于逃跑,便在阵前哀求韩世忠“成全”,愿以掠得的全部财宝,求他让出道路。韩世忠义正辞严地提出:“还我两宫,复我疆土,方可饶你性命!”无奈之下,金兀术派出大批探子向老百姓问路,觅及黄天荡西端有一条原来通江的河道,由于这条河道的淤这塞才使得黄天荡成为死荡,于是急令士兵星夜凿渠,挖通老鹳河(即今天句容市的大道河、便民河)进入长江,往南京方面逃走。

逃到南京后,金兵惊魂未定,又遇到岳飞率领的“岳家军”打击。金兵不敢停留,带着残兵败将绕道逃到了瓜洲。在瓜洲,金兀术(完颜亮)被部下杀死在龟山寺。这一战役,韩世忠以8000水军,打得号称10万的金兵丢盔弃甲,元气大伤。从此后,金兵再也没敢侵犯江南,为南宋王朝的建立和稳定奠定了基础。

3、梁红玉生平简介

3.1、卑贱出身

梁红玉原籍池州(今属安徽),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梁红玉自幼随侍父兄练就了一身功夫。宋徽宗宣和二年,睦州居民方腊起事,迅速发展到几十万人,连陷州郡,官军屡次征讨失败,梁红玉的祖父和父亲都因在平定方腊之乱中贻误战机,战败获罪被杀。梁家由此中落,梁红玉也沦落为京口营妓,即由各州县官府管理的官妓,但由于她精通翰墨,又生有神力,能挽强弓,每发必中,对平常少年子弟便多白眼相看,毫无娼家气息。

韩世忠是延安府绥德县人,虎背熊腰,一身是胆,为人耿介,尤喜济人急难,是一个正直而勇敢的英雄人物。童贯平定方腊后,班师回朝,行到京口,召营妓侑酒,梁红玉与诸妓入侍,就在席上认识了韩世忠。韩世忠在众多将领大吹大擂的欢呼畅饮中,独自显得闷闷不乐,引起了梁红玉的注意;梁红玉那飒爽英姿,不落俗媚的神气也引起了韩世忠的注意,两人各通殷勤,互生怜惜,于是英雄美人成眷属。

3.2、飞马传诏

北宋灭亡后,金军大掠汴京而退,南宋建立后,定都临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于是改汴京为开封,以宗泽为开封留守。建炎三年,金军在粘罕的带领下由彭城入泗州,直抵楚州。宋高宗又仓皇往浙江一带逃跑,外忧引起内患,御营统制苗傅与威州刺史刘正彦拥众作乱,袭杀了执掌枢密的王渊,分头捕杀了宦官,强迫高宗让出帝位,内禅皇太子,由隆祐太后垂帘听政。在这次叛乱中,在秀州拥有重兵的韩世忠的儿子以及夫人梁红玉也被扣压在内。

事变发生之后,宋高宗的行动已是毫无自由,宰相朱胜非与隆佑太后密商,派梁红玉出城,驰往秀州,催促韩世忠火速进兵杭州勤王,并由太后封梁红玉为安国夫人,封韩世忠为御营平寇左将军。这里商量妥当,朱胜非就对苗傅说:“韩世忠听到事变后,不立即前来,说明他正在犹豫,举棋不定,如果你能派他的妻子前往迎接,劝韩世忠投奔你,那么你力量大增,别的人就用不着惧怕了。”苗傅听后大喜,认为是一条好计,立即派梁红玉出城,梁红玉回家抱了儿子,跨上马背,疾驰而去,一昼夜赶到秀州。韩世忠在了解了一切情况后,当即会同张浚、张俊,带兵平定了苗傅等人的叛乱。宋高宗喜出望外,亲自到宫门口迎接他们夫妇,立即授韩世忠武胜军节度使,不久又拜为江浙制置使,封梁红玉为护国夫人。

3.3、桴鼓亲操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南宋内乱,正好给了金军可乘之机。1129年10月,金军在完颜宗弼(即俗称的金兀术)率领下长驱直入,攻入江浙。宋高宗对付的唯一的办法就是逃跑。先从杭州逃到明州(今浙江宁波),再从明州逃到海上。幸亏金军海军不行,才让高宗勉强保住了老命。这时金军已经孤军深入5个多月,江南各地到处爆发了汉人的反抗。宗弼见再待下去就要“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里”,于是在大肆掳掠之后北返。

这时韩世忠正担任浙西战区司令(浙西制置使)。听说金军北撤,便率水军八千人急赴镇江截击。金军号称十万。虽然未必真的有那么多,但兵力肯定是大大超过韩世忠的。韩世忠所部的宋军在金军南下时已经败过一阵。另外,兵法有云“归师勿遏”。也就说不要阻截归乡的军队,否则思乡心切的军队往往会发挥出超常的战斗力。所以从表面上看,韩世忠无论从兵力,士气还是战斗力上都远远不如金军。金军统帅宗弼大概也觉得韩世忠是在以卵击石,于是下战书给韩世忠约定日期开战,韩世忠接受。到了约定的日子,金军开始北渡长江。韩世忠率军在江面上拦截。双方在江面上激战。梁红玉冒着箭雨亲自擂鼓。连续打退了金军的十几次攻击。金军始终不能渡江。

金军遭到重挫,大出宗弼所料。于是他采取和平手段,派使者对韩世忠说只要韩世忠肯放他们一条生路,他愿意归还所有在江南掠夺的财物,另外还送给韩世忠名马作为谢礼。韩世忠一口回绝。双方在长江上且战且走。金军不熟悉地理,被宋军逼入黄天荡死港。此时本是消灭金军的最好时机。但是韩世忠和梁红玉的兵力实在太少,又没有陆军配合,宗弼趁机凿通湮塞已久的老鹳河故道30里,撤向建康(今南京)。

宗弼在撤向建康的途中又遭到岳飞的阻击。不得已折回长江继续北渡。韩世忠水军多海舰,形体高大,稳性好,攻击力强。为了发挥这个优势,韩世忠令工匠制作了许多用铁链联结的大铁钩,并挑选健壮的水兵练习使用,用以对付金军的小战船。四月十二日清晨,金水军首先发起进攻,韩世忠水军分两路迎战,陷敌人于背腹受击的境地。南宋战船乘风扬帆,往来如飞,居高临下用大钩钩住敌船一舷,使劲一拽,敌船便随之倾覆。宋军再一次获胜。

连战皆胜让韩世忠非常骄傲,认为金军不习水战,遂大意起来。不料有人向宗弼建议利用海船无风难以开动这一点,选一个无风的天,向宋军攻击定能取胜。宗弼设坛祈求无风,结果第二天真的没有风了。宗弼立即率领舰队向宋军发动总攻。金军以小舟纵火,用火箭射击宋军的船帆。宋军的海船无法开动都成了金军火箭的靶子。不一时全部都被烧毁。宋军大将孙世询、严允战死。韩世忠败回镇江。金军突围而去。

虽然在从战术上来说韩世忠此战败的很惨。但是从战略上来说,韩世忠以绝对弱势兵力而能阻击金兵达48日,而且金兵北去后不敢南顾,已经达到了击退金兵的战略目的。但是金兵败北之后,梁红玉不但不居功请赏,反而因金兵突破江防,上疏弹劾丈夫韩世忠“失机纵敌”,请朝廷“加罪”。这一义举,使举国上下,人人感佩,传为美谈。朝廷为此再加封她为“杨国夫人”。

绍兴六年(1136年),韩世忠被任命为武宁安化军区司令(武宁安化军节度使),驻扎楚州(今江苏淮安区)。梁红玉随韩世忠率领将士以淮水为界,旧城之外又筑新城,以抗击金兵。经过战乱的浩劫,楚州当时已遍地荆榛,军民食无粮,居无屋,梁红玉亲自用芦苇“织蒲为屋”。由于韩世忠、梁红玉与士卒同劳役,共甘苦,士卒都乐于效命。经过苦心经营,楚州恢复了生机,又成为一方重镇。韩世忠驻守楚州十多年,“兵仅三万,而金人不敢犯”。

3.4、梁氏结局

据宋李心传所撰私家著作《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二于绍兴五年八月丁卯条“淮东宣抚使韩世忠妻秦国夫人梁氏卒,诏赐银帛五百匹两”。 时间是在1135年10月6日(农历八月二十六日),但此文献和比其年代更早的的奉宋孝宗之命所作的一手资料《韩忠武王世忠中兴佐命定国元勋之碑》矛盾,此碑作者礼部尚书赵雄记载秦国夫人为韩世忠原配白氏,梁红玉是杨国夫人。

而《宋史》则记载绍兴六年(1136年)梁红玉还健在,此年韩世忠加授武宁、安化二镇节度使及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于楚州开置官署。梁红玉随夫出镇楚州,韩世忠“披草莱,立军府”,与士卒同甘共苦;夫人梁红玉也亲自“织薄为屋”。将士如果有怯战的,韩世忠便赠以巾帼服饰,并做大宴时让他画上妇人的妆容,以使其羞愧,进而激励军心。此后他又招抚流散之徒,发展商业,使楚州成为一座重镇。伪齐屡次派兵入侵,均被韩世忠击败。

梁红玉去世后被朝廷赠为邠国夫人。追赠制文中感叹梁红玉和韩世忠“富贵莫终洎偕老”。

《淮阴市志》及其他资料显示:梁红玉和韩世忠镇守楚州十余年,后来因岳飞蒙受莫须有之冤,遂辞去军职归隐苏州。并且说梁红玉卒于1153年,比韩世忠还晚两年,但此说因史源不详,尚有争议。

标签: 梁红玉

更多文章

  • 3.8妇女节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妇女节

    这马上也要到这个三八妇女节了,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那么也有人要问了,这个三八妇女节的来历是什么呢?为什么妇女们要过三八妇女节呢?还有这个三八妇女节的由来简介又是什么呢?这些问题也比较有意思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学习看看!1、三八妇女节的来历简介立国际妇女节的想法是最先产生于20世纪初,当时西方

  • 清朝封爵制度铁帽子王是多大的官?铁帽子王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铁帽子王

    铁帽子王是多大的官?铁帽子王的由来?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看到关于一些古装剧里面,有很多莫名其妙的称号,比如说这个“铁帽子王”,想必很多人一开始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吧,而且这个官职其实并不是很普遍。这个称号是源自于清朝。那么这个“铁帽子王”到底是什么意

  • 立体书的原理与结构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立体书

    立体书被称做Pop-Up Book(pop-up是弹出式的意思),也有称之为Movable Book(可动书),但我们如要把近代所有各类型的立体书就统称之为玩具书Playbook或Toybook应属合适。因此,我们就把所有超越传统纸本的图书都统称为玩具书。因立体书主要面向儿童,故又被称为儿童立体书

  • 益州刺史刘璋手上有哪些名将?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璋

    刘备起事之初,依附过不少人,却依旧没有立足之地。与东吴联合,在赤壁一战中击败曹操之后,他才得以入主荆州。但是众所周知,荆州是他从东吴手中借来的,从同族刘璋手中拿下益州之后,蜀汉才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根据地。诸葛亮在劝说刘备攻取益取之时,曾说“刘璋暗弱”,后人提起刘璋也多用&l

  • 有哪些女性获得了诺贝尔奖 盘点获得了诺贝尔奖的女性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诺贝尔奖

    说到这个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很多人也都知道的,虽然比较稀少,但是随着时间的积累,现在也有很多人了,但是也有人发现了,那就是这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比较少,那么从这个诺贝尔奖设立开始到现在有多少女性获得了诺贝尔奖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最近妇女节,我们可以一起来看看,历史上获得了诺贝尔奖的伟大女性们吧

  • 世界上第一位女性获得飞行员执照在哪一年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飞行员

    说到这个飞行员执照很难拿到吧,的的确确是这样的,非常难拿到,男同胞也都非常难拿到,这个女同胞就更加难了,但是也的的确确是有女性同胞拿到了,那么世界上第一位女性获得飞行员执照在哪一年呢?这个第一位女性又是谁呢?她又有什么样的传奇人生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 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1、世界上第一位女性获得

  • 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来自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诺贝尔奖

    说到这个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很多人也应该知道的吧,在中国真的太稀少了,一般都是在美洲和欧洲比较多一点,最近不是三八妇女节吗,那么历史上有没有女性获得诺贝尔奖呢?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来自哪里呢?她又是谁呢?这些问题都非常有意义,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1、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来自哪里来自:

  • 历史上获得“武安君”封号的都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武安君

    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封号,千年来,此4人有幸获得,但结局都很惨,它叫做武安君。想必很多人听到这里就有一些印象了吧,秦国的大将白起曾经就有过这样的爵位,但至此以后,他就因为长平一战,死了四十多万人,引得众人大怒,也因此被秦王治罪了。因为当初秦王授予白起这个爵位的时候,为的就是让天下变得太平,让百姓们都过

  • 蜀汉后主刘禅儿子列表 刘禅子女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禅

    公园263年,司马昭派遣钟会、邓艾,以及诸葛绪等三路大军伐蜀,趁着钟会和姜维对峙于剑阁之时,邓艾率军偷渡阴平小道,并于绵竹之战中击败诸葛瞻父子,威逼成都。在光禄大夫谯周的劝谏下,刘禅决定开城投降。由此,蜀汉灭亡。那么,蜀汉灭亡之后,刘禅的子女们下场如何呢?刘禅有一个哥哥刘封,和两弟弟刘永和刘理。此

  • 历史上有哪些人当过豫章王?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豫章王

    豫章王,为中国历史上在豫章所分封的国王或者王爵,多见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历朝可考者21人,历史上较著名的豫章王有晋豫章王司马炽(晋孝怀帝)、南朝宋豫章王刘子尚、南朝齐豫章王萧嶷、南朝梁豫章王萧欢、萧栋等。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东吴孙(雨单),字(艹冏)东吴景帝孙休长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