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王羲之的故事,来说明书法的益处?

王羲之的故事,来说明书法的益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714 更新时间:2024/2/3 6:47:51

羲之从小就非常酷爱书法,7岁时就写得一手好字,12岁那年,当他发现他父亲的一本书法藏书时,就偷来看。原本想等他长大后再传授让他学习的父亲,被王羲之的下跪请求所深深感动,并答应了他的要求。王羲之练习书法非常刻苦,甚至痴迷,连走路和吃饭都不放下。走路时没有纸笔,他就在身上比划着写,时间长了,衣服都被划破了。

有一次,他练字时竟忘了是在吃饭,于是他居然把饭菜蘸着墨吃了起来,而且还吃得津津有味,满嘴黑墨。由于他时常临池书写,就池洗砚,久而久之,池水全部变黑了,这就是后来人所说的“墨池”的由来了。

王羲之深苦钻研书法艺术,连他的婚事都与此有关。王羲之的叔父王导是东晋时的朝廷重臣,与太尉郗鉴是好友,郗鉴有一位如花似玉,且才貌出众的女儿,想把她许配给王导的儿子或者侄儿中的一位,成为他认为满意的女婿。

王导当即表示同意,并回到家中将此事告诉了大家,子侄们久闻郗家小姐德贤貌美,都想得到她,所以,当郗家来人选婿时,都忙着精心准备了一番。唯有王羲之仍然一直躺在东厢房的床上,专心至致地琢磨着书法艺术。郗家来人认真细致地看过王导的每个子侄后,回去禀报说,王家诸儿郎都不错,只是东厢房那位公子躺在床上毫不介意,只顾用手在子上比划着什么。郗鉴听后,高兴地说,东床的那位公子,必定就是书法上颇有成就的王羲之了,此子如此潜心学业,正是我意中的女婿啊。

于是,就把女儿嫁给了王羲之,这便是“东床快婿”的典故了。

会写字的故事?

有一天夜里,王羲之在灯下练字,练呀练呀,白纸写了一张又一张,铺得满地都是。夜深了他还逐个字逐个字细看着,思考着。对自已所写的字,他还不满足,又看又练,实在练得太疲倦了,握着笔伏在案上。忽然,一阵清风过处,一朵白云飘然而至,云朵上有位鹤发银髯的老人,笑呵呵地看着他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呀!”“哪里,哪里!”王羲之一边让坐,一边谦虚地回答。他见这位老人仔仔细细地观看自已写得字,便请教说:“老丈啊,请您多多指正。”

老人见王羲之一片诚心,说道:“你伸过手来。”

王羲之心里纳闷,老人要做什么呢?他见老人一本正经,不像开玩笑,便慢慢地伸了过去。老人接过笔,笑容可掬地说:“我看你诚心诚意学写字,让你领悟一个笔诀,日后自有作用。”老人说完,在王羲之的手心上写了一个字,然后点点头说:“你会更快进步起来的。”说罢去了。王羲之急忙喊道:“先生家居处?”只听空中隐隐约约地传来一声:“天台白云……”

王羲之一看手心是个“永”字,他比呀划呀,写呀练呀,终于领悟了:横竖勾,点撇捺,方块字的笔划和架子结构的诀窍,都体现在这“永”字上。白云先生授的真是好笔诀!此后,王羲之练得更勤奋了,他的书法也更加洒脱了,奇妙了。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写出两个有关黄河的民间故事或两个传说或历史人物故事的名称?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1.传说中有个小伙子叫黄河,英勇无比,恋上一富豪的女子,但女子的父亲看不起他,就让他百步之箭,进一个铜钱的孔里。他做到了女子的父亲又让他在百步之外射一箭,穿透原先的箭他也做到了,又要求他在百步之外射中铜钱并接住它,他知道其夫在刁难他,就一箭射向她父亲,怎知他以前学过武功,躲开了。他很气恼,他从来都是

  • 黄河是大禹挖出来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黄河不是大禹挖出来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关于黄河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像大禹治水就是一个经典的故事,相传在今天渭南市韩城市禹门口这个地方,连年水患,黄河两岸的老百姓苦不堪言,大禹为了治理水患,筑安澜工程,三过家门而不入。关于黄河的简短的民间故事:1、《冯夷当河伯的故事》古时候,华阴潼乡有个叫冯

  • 关于颜真卿喜字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颜师古五世从孙、颜杲卿从弟,唐代名臣、杰出的书法家。小时候,颜真卿家境不富裕,没办法他就用碗当做砚,一只刷子当做毛笔,碗里的黄泥浆就是墨,墙壁就是纸。等到墙上被他写满字的时候。就

  • 有哪些关于丝绸之路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一次,张赛的副使出使安息古国,骆驼队到达后,安息古国的将士们列队欢迎友好使节,副使赠予安息国丝绸、蚕丝服装、安息古国也赠与大汉朝两个大鸵鸟蛋和魔术师的表演。副使握着将军的手说:‘‘是友谊的桥把我们联系到了一起呀!’’1、亚历山大东征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继位,当时的西方没有城市,没有文化,没有尊严

  • 丝绸之路起始至终点,张骞有哪些收获和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张骞一行人出陇西(今甘肃临洮南)途径匈奴时,被匈奴抓获,扣留。扣压不是几天、几月,而是10年。匈奴人给他娶妻生子,想以此拴住张骞,老死匈奴。然而张骞“持汉切不失,”念念不忘身负的使命。在被扣押期间,他采取韬晦之计,使匈奴人放松警惕,放宽对他的监禁。这一计果然有效,张骞抓住

  • 有哪些关于黄河的故事?要三个?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1、传说在古时候,有个叫冯夷的人,他一心想成仙,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便可化为仙体,于是就东奔西跑到处找水仙花。他经常需要渡黄河,自然会多与黄河打交道。就这样,九十九天过去了,冯夷也已经吮吸了九十九天的水仙花汁液,他只需再吮吸一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冯夷很得意,又过黄河去一个小村庄找水

  • “丝绸之路”的历史故事简短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公元前119年,汉王朝为了进一步联络乌孙,断“匈奴右臂”,便派张骞再次出使西域。这次,张骞带了三百多人,顺利地到达了乌孙。并派副使访问了康居、大宛、大月氏、大夏、安息(今伊朗)、身毒(今印度)等国家。但由于乌孙内乱,也未能实现结盟的目的。汉武帝派名将霍去病带重兵攻击匈奴,消灭了盘踞河西走廊和漠北的匈

  • 王羲之笔墨纸砚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1.竹扇题字据说有一次,王羲之看见有个老婆婆拎了一篮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卖扇子,一直卖不出去,就上前跟她说:“你这竹扇上没画没字,当然卖不出去。我给你题上字,怎么样?”王羲之提起笔来,在每把扇面上龙飞凤舞地写了五个字,就还给老婆婆,老婆婆不识字,觉得他写得很潦草,很不高兴。王羲之安慰她说:“别急,

  • 书法家王羲之锲而不舍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答: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工草书隶书,也善画画儿。他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父亲很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小献之听后心中沾沾自喜。还有一次,羲之

  • 关于黄河的神话故事题目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大禹治理黄河时有三件宝,一是河图;二是开山斧;三是避水剑。传说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授给大禹的。古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大禹治理黄河之前,黄河流到中原,没有固定的河道,到处漫流,经常泛滥成灾。地面上七股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