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丝绸之路中会遇到什么危险故事?

丝绸之路中会遇到什么危险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242 更新时间:2024/1/15 13:15:33

丝绸之路中会遇到危险故事

第一个危险是在张骞经过匈奴的控制区时,被匈奴士兵抓住,押到匈奴单于面前,匈奴单于没有处死张骞一行人,而是想要归化他们为匈奴所用,这一监禁就是10年。

第二个危险是在成功逃脱了匈奴了控制后,张骞一行人进入了沙漠,中间经历了缺水的苦难,还要躲避匈奴人的追击,九死一生,终于到达了大月氏国。

第三个危险是在经过一年的游说无望后,张骞失望地原路返回,刻意在回来的路上绕过匈奴的控制区,却不想,10多前还不是匈奴抑制区的羌人居住区已被匈奴占领,张骞一行又被抓住了,这一次他们被囚禁了1年多。

阿富汗丝绸之路的故事?

阿富汗处于欧亚大陆中部,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多姿的古代明,是与我国边界线最短的邻邦。这个曾经的战乱国家,出土了大量的珍宝,将给我们生动地讲述了阿富汗跌宕起伏的历史,以及神秘灿烂的文化。

中阿两国交往历史悠长,早在2000多年前,四川人就穿越大半个中国与阿富汗人贸易往来。公元前139年,为了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汉武帝派遣大使张骞出使西域,计划与大月氏结盟对抗匈奴。有趣的是,张骞在大夏(今阿富汗北部)见到了产自四川的蜀布和邛竹杖。

《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张骞在大夏见到蜀布与邛竹杖

如今,这批阿富汗国宝跨越千山万水来成都,也算是对早起经贸交易的一种遥远呼应。要想看懂阿富汗国宝背后的历史与文化,你需要了解这些知识点。

铜镜丝绸远销阿富汗

如果你是敦煌大展的铁粉,或许还记得其中一幅关于张骞出使西域的壁画。彼时,汉朝国力日趋强盛,汉武帝计划消除匈奴贵族对北方的威胁。听到有关中亚地区一支势力强大的游牧部族“大月氏”的传言,于是,汉武帝计划与大月氏建立联合关系,公开征募能担当出使重任的人才。张骞挺身应募,毅然挑起国家和民族的重任踏上征程。

敦煌壁画《张骞出使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初衷只是贯彻汉武帝的战略意图,但随着汉夷文化的交往逐渐频繁,中原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迅速四周传播,不仅现今中国新疆一带同内地的联系日益加强,而且中国同中亚、西亚,以至南欧的直接交往也建立和密切起来。

这些文化上的交流,可以从出土文物上得到印证。阿富汗著名的蒂拉丘地遗址出土了中国的连弧纹铜镜,在贝格拉姆城址曾出土有中国的丝绸、漆器,这表明汉朝的产品已经通过丝绸之路远销至阿富汗地区了。而在我国甘肃马家塬墓地、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的金器与蚀花肉红石髓珠,也表明了秦汉时期的中国受到草原文化、印度文化及波斯文化等外来文明的影响。

阿富汗蜀布始于成都

根据《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公元前126年,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夏国见到了蜀布与邛竹杖,由此断定中国西南有一条通往域外的古道。当时,丝绸之路已经沟通着西汉朝与西域诸国,而很少有人知道,在中国西南的崇山峻岭中,还有一条南方丝绸之路。这是一条从成都起步,通往印度、阿富汗乃至地中海沿岸的古道。

张骞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到达巴克特里亚、并对当地有深入了解的中国人,他将“巴克特里亚”称为“大夏”。在这里见到蜀布和邛竹杖后,张骞便向当地人打听商品的由来,意外得知这两样东西产自中国南方。原来从西南蜀地出发经由身毒(今印度)就可以到达大夏,这条路线当时被称为“蜀身毒道”,也就是现在的“南方丝绸之路”。它表明至少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四川的先民与阿富汗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就已跋涉千山万水,进行着早期的商贸交易,而张骞出使西域各国,见到的蜀布和邛竹杖,就是这一友好往来的见证。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笔墨池的典故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王羲之洗砚池的故事:王羲之从七岁开始练书法,王羲之的家门口有一个水池,,他每次练完书法都会在此洗毛笔,过了二十年,天天如此,他把门前原本清澈的水池都洗成了黑色,之后人们便把那水池成为“墨池”了。王羲之练字王羲之练字十分刻苦,十分用心。连走着、坐着、睡着,都想着如何把字写好。他多年如日,临帖不止。临谁

  • 关于王羲之练习书法的故事(不少于十个)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几十年来契而不舍地刻苦练习,终于使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超逸绝伦的高峰,被人们誉为书圣。王羲之13岁那年,偶然发现他父亲藏有一本《说笔》的书法书,便偷来阅读。他父亲担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传,答应待他长大之后再传授。没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请求父亲允许他现在阅读,他父亲很受感动,终于答应了他

  • 写书法之前要看舞剑的是谁?以前曾看到过有这么一位书法家,突然忘记了。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说的应该是草圣张旭,此段典故记载于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中,序中说:“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张旭,字伯高,唐代吴(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为著名书法家,以草书最为知名,有草圣之称。其书法逸势奇状,连绵回绕,具

  • 颜真卿故事名?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颜真卿的故事有“为官有声”,“首唱大顺”,“历职抚湖”,“刚正遭嫉”、练字故事、以死守节、刚强不屈的故刀光剑影度一生、为国殉难的故事等。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临沂(今山东临沂)。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司徒颜杲卿从弟,唐代名

  • 名人写字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怀素(737~799)中国唐代书法家。俗姓钱,字藏真,湖南零陵郡人。主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立于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因他三家为僧,书史上称他“零陵僧”或”释长沙”。怀素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和张旭齐名。后世有“张颠

  • 母亲河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母亲河则黄河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干流全长5464公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黄河,既是一条源远流长、波澜壮阔的自然河,又是一条孕育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

  • 书法家张旭小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为了学习书法,颜真卿起初向褚遂良学习,后来又拜在张旭门下。张旭是唐代首屈一指的大书法家,各种字体都会写,尤其擅长草书。颜真卿希望在这位名师的指点下,很快学到写字的窍门,从而一举成名。但拜师以后,张旭却没有透露半点书法秘诀。他只是给颜真卿介绍了一些名家字帖,简单地指点一下字贴的

  • 关于王羲之生平的小故事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王羲之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之一,他创作出来的书法无人可以逾越。他的字体有独特的艺术特色与魅力。在我国,王羲之可谓是家喻户晓的人物。那么,关于王羲之的生平故事,你听说过吗?以下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王羲之的小故事,希望能帮到你。王羲之小故事五则竹扇题字据说有一次,王羲之路过山阴城的一座桥。有个老婆婆拎了一篮

  • 王羲之小故事5则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王羲之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之一,他创作出来的书法无人可以逾越。他的字体有独特的艺术特色与魅力。在我国,王羲之可谓是家喻户晓的人物。那么,关于王羲之的生平故事,你听说过吗?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王羲之的小故事,希望能帮到你。王羲之小故事五则竹扇题字据说有一次,王羲之路过山阴城的一座桥。有个老婆婆

  • 王羲之苦练书法的故事告诉我们什?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告诉我们那个年代没有打字机。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几十年来契而不舍地刻苦练习,终于使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超逸绝伦的高峰,被人们誉为书圣。王羲之13岁那年,偶然发现他父亲藏有一本《说笔》的书法书,便偷来阅读。他父亲担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传,答应待他长大之后再传授。没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请求父亲允许他现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