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关于书法家颜真卿的小故事,一百字左右?

关于书法家颜真卿的小故事,一百字左右?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242 更新时间:2024/2/3 6:48:48

颜真卿三岁的时候,父亲病死了。母亲只好带着他回到了外祖父家。颜真卿的外祖父是位书画家,母亲也是个知书达理的人。他们见颜真卿很聪明,就教他读书写字。

颜真卿练起字来很专心,一笔一划从不马虎,一写就是大半天。母亲见儿子练字这样用心,心里又是喜又是愁;喜的是儿子将来一定会有出息;愁的是家境不宽裕,哪有余钱买纸供他练字呢?

颜真卿很懂事,见母亲为没钱买纸的事犯愁,就悄悄地自己琢磨开了。一天,颜真卿高兴地对母亲说:“我有不花钱的纸笔了,您别发愁了!”“傻孩子,纸笔哪有不花钱的呢?”

“您瞧,这不是吗?”颜真卿手里举着一只碗和一把刷子,欢快地说,“这只碗是砚,这把刷子当笔,碗里的黄泥浆就是墨!”“那……纸在哪儿呢?”母亲又问。

颜真卿用手指了指墙壁,认真地说:“这就是纸。不信,我写给您看!”说完,他拿起刷子,在碗里蘸满了泥浆,走到墙壁前挥笔写了起来。等到墙上写满了字,他又用清水把字迹冲洗掉。

然后又重新写起来。看到儿子有了不花钱练字的好法子,母亲高兴地笑了。由于颜真卿刻苦好学,长大以后,他不但练就了一手好字,而且也成了一个博学多才的青年人。

你知道羲之和颜真卿的故事吗?

答:王羲之有名小故事,东床快婿讲的是鉴有个女儿,样貌美貌,郗鉴爱如掌上明珠。郗鉴要为女择婿,就见靠墙的床上一个袒腹仰卧的青年人,最后选了王羲之。颜真卿有名的是祭侄文稿,讲的是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他们整个颜氏家族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哥哥死去,侄儿城破“被敌人杀死,割了头颅,最后平息安史之乱取回头颅招魂书。

王羲之是我国东晋大书法家,后人誉为书圣,他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写得出神入化,是书法爱好者的心头好。他成年勤于练字,家中池水都变黑了,可见他的痴迷精神。颜真卿是唐代大书法家,被誉为颜筋柳骨,他的字体学习者众多。他不但精于书法,而且人品高洁,当过比较大的官,他的诗也写得不错,是个多面手。

关于颜真卿的小故事10字?

幼年颜真卿,不但能勤学、苦学,还能俭学。父亲的早逝,家境的败落,也迫使他不得不想方设法地以十分节俭的方式学习。

他自知一家人生计的艰难,能省一个钱,绝不多花半个钱。他心头深深地镌刻着母亲给他讲过的故事:父亲当年与伯父元孙一起寄养于他们的舅父殷仲容家,跟随殷仲容学书法,由于家境清贫,缺少纸笔,两人便以黄土和泥涂在墙上,以树枝、石块代笔,在墙上练字,时间长了,他们都练出了一手好字。特别是伯父,不但书法出众,还深知诸家书法之妙。

玄宗皇帝曾命他判定数十卷诸家书迹之真伪,他一一辨别得清清楚楚,备受赞赏。他还曾作诗和玄宗,玄宗批答:“翰墨之妙,莫之与先。”20颜真卿也仿效父亲和伯父,墙上涂以黄土泥,以墙代纸,练习书法。墙上写满了,重新涂上黄土泥再写,写满了再涂,涂了再写……日复一日,孜孜不倦,不厌烦,不气馁,不松弛,不懈怠。

在气候宜人的春秋两季自不待言,即使赤日炎炎的盛夏三伏天、寒风砭人肌骨的隆冬三九天,也从不间断。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王羲之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蘸墨水吃馒头被后人称为“书圣”的王羲之,小的时候是一个呆头呆脑的孩子,每天都带着自己心爱的小鹅悠悠逛逛。王羲之每天刻苦练字,却被老师卫夫人称作是死字,王羲之很是苦恼,在小鹅的启发下,王羲之在书房写成了金光灿灿的“之”字,但却误将馒头沾墨汁吃到了嘴里,留下了王羲之吃墨的故事.入木三分在他身上出现的成语

  • 关于丝绸之路的故事,故事哦,不要简介之类的,急啊,简单些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二年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归途中,张骞改从南道,依傍南山,企图避免被匈奴发现,但仍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内乱,张骞乘机逃

  • 张骞出塞简短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汉武帝建元年(公元前140),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三年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归途中,张骞改从南道,依傍南山,企图避免被匈奴发现,但仍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内乱,张骞乘机

  • 丝绸之路故事编写?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丝绸之路的故事张骞出使西域汉中城固人张骞以郎官身份应募,肩负出使月氏任务。公元前138年,张骞率领100多名随行人员,匈奴人堂邑父为向导从长安出发前往西域。从长安到西域,必须通过河西走廊。这一地区自月氏人西迁后,已完全为匈奴人所控制。正当张骞一行匆匆穿过河西走廊时,不幸碰上匈奴的骑兵队,全部被抓获,

  • 名人书法家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书法家欧阳询有一次,他从外面出使回家,于荒外乱草丛中发现一处石碑,石碑上有一些文字,原来是西晋书法家索靖书写。欧阳询立刻驻足观赏,一会离开之后骑行几里路复又折回欣赏。这还不够,第二天他又过来观摩石碑并用纸张临摹,在碑旁研习三天三夜,掌握其精髓之后,才高兴离去。柳公权发奋练字有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

  • 三个书法家的故事,要有名字?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一、王羲之书换白鹅王羲之认为养鹅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从鹅的某些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有一天清早,王羲之和儿子王献之乘一叶扁舟游历绍兴山水风光,船到县禳村附近,只见岸边有一群白鹅,摇摇摆摆的模样,磨磨蹭蹭的形态。王羲之看得出神,不觉对这群白鹅动了爱慕之情,便想把它买回家去。王羲之询问

  • 黄河的神话传说 很短的 只要50字以内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不见黄河心不干:黄河源头上古伏羲皇时,洛上有龙马跃出黄河,背负“河图”,有神龟浮出洛水,背驮“洛书”,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仓颉依河图洛书而造丹甲青文。鲤鱼跳龙门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女娲补天、共工触山、羿日除害、嫦娥奔月秋水暴涨,许多小河里的水汇聚到黄河里来,黄河顿时变得特别宽阔,都看不清对岸的牛马了。

  • 我国古代著名书法家及他们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王羲之: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小故事】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削进三分深度才见底,木工惊叹王羲之的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成语“入木三分”就是王羲之的故事。欧阳询:唐朝著名书法家

  • 丝绸之路陕西段的小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嗨,朋友们,我是一颗苹果,来自古丝绸之路的起点陕西。83年前,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冲破重重阻碍只身来到陕西延安,写下了著名的报告文学《西行漫记》,让西方世界第一次了解到陕西延安。83年后的今天,一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姑娘,带着我和伙伴们,沿着“一带一路”,再向西行。我幸运地出生在这块红色的区域。从

  • 历史姜太公喝黄河水故事50字?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姜太公钓鱼渭水是发生于商周时期的历史传说故事。商纣暴虐,周文王决心推翻暴政。太公姜子牙受师傅之命,下界帮助文王。但姜子牙觉得自己半百之龄、又和文王没有交情,很难获得文王赏识。于是在文王回都途中,在渭水河的一边,用没有鱼饵的直钩钓鱼。大家知道,鱼钩是弯的,但是姜子牙却用直钩(那其实也不能叫钩了)、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