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齐白石的励志故事

齐白石的励志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046 更新时间:2024/1/16 10:58:55

齐白石的励志故事推荐

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书画家。关于他的励志故事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齐白石的励志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齐白石的励志故事:齐白石晚年成名

齐白石出身贫寒,作过农活,当过木匠,后以民间画工为生。57岁时,齐白石到达北京,住在法源寺,以卖画度日。齐白石的一个扇面,定价银币两元,比平时一般画家的价码还便宜一半,尚且很少有人问津。可见齐白石当时生意落寞得很,生活等惨淡!

一天,在一个无人理睬的场合,梅兰芳跟齐白石寒暄了几句,使齐白石稍微挽回了一点面子。为此他心存感激,回去用心画了一张《雪中送炭图》送给梅兰芳,并题句云:“而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识姓名。”可见梅兰芳也并不能改变齐白石在画坛的地位。

“)齐白石认识了陈师曾后,齐白石的艺术生涯才得以转变。陈师曾虽然比齐白石小13岁,但其时已名满天下,是吴昌硕之后革新人画的重要代表。他鼓励齐白石尽快自成一体,走艺术的创新之路。于是齐白石开始了“衰年变法”。用齐白石自己的话说:“扫除凡格实难能,十载关门始变更。”

从1920年到1929年,他“十载关门”大胆突破,艰难探索,终于“扫除凡格”,“变更”了面貌。齐白石在美术史上可以自立门户了。然而,他在北京依然是知音寥寥。正像他自己说的:“懂得我的画的,除陈师曾外,绝无仅有。”

陈师曾于1923年便英年早逝了。失去唯一知己的齐白石遭到了同行们的.口诛笔伐。北京画坛保守派们骂齐白石的画是“野狐之禅”、“俗气熏人”,“不能登大雅之堂”等,极尽攻击之能事。

但绝望中亦孕育着希望。齐白石在“十载关门”的最后一年----1929年,被到北京不久的悲鸿慧眼识珠,一眼就发现了“衰年变法”之后的齐白石。此时的齐白石年已66岁。在徐悲鸿看来,齐白石绝对是大师级的画家。在反对派的鼓噪声中,徐悲鸿大声疾呼:齐白石“妙造自然”;齐白石的画“致广大,尽精微”……徐悲鸿在不仅在展览会上贴条预定齐白石的画以提升其地位,而且为齐白石编画集,亲自写序,送到上海出版。除此以外,徐悲鸿还请齐白石到自己任院长的北京艺术学院做教授,并亲自驾马车接齐白石到校上课。徐悲鸿对学生说:“齐白石可以和历史上任何丹青妙手媲美,齐白石不仅可以做你们的老师,也可以做我的老师。”

齐白石曾在一封写给比自己小32岁的徐悲鸿的信里说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君也!”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齐白石的成名,主要得益于徐悲鸿的慧识与提携。

齐白石的励志故事:齐白石学艺

齐白石是我国现代书画家和篆刻家。但齐白石原是一位雕花木工,只在暇学画和篆刻。二十七岁那年,齐白石的人生出现了重大转折。

1889年春节的一天,书画家给齐白石出了个画题,让齐白石画一张横披。作完后,胡沁园十分惊喜,遂即收齐白石为徒。他教齐白石读唐诗,并引导齐白石看小说。齐白石非珍惜这个机会,常常读到深夜。

经过几个月的苦读,齐白石背熟了《唐诗三百首》,还研读了不少古人涛文,浏览了许多古典名著。齐白石作的诗也别具一格,具有唐风宋骨的韵味。

胡沁园从“立意”、“用笔”等基本功入手教授齐白石,还把自己珍藏的古今名画借给齐白石观摩。齐白石眼界大开,他揣摩“八大山人”的作品,临摩、领会其用笔之妙,吸取百家之长,绘画技艺突飞猛进,不足一年就掌握了山、水、人、物、花、鸟的基本画法和技巧。

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下,齐白石苦练书法和刻印。短短几年时间,齐白石在绘画、篆刻、吟诗、书法、装裱等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进展,成为名满天下的书画家。

齐白石的励志故事:齐白石努力练习作画

齐白石是我国最著名的画家之一,齐白石最善长画小虾小虫等小动物,另外,在篆刻方面齐白石也颇有建树。

齐白石年轻的时候,齐白石就很喜欢篆刻。有一天,齐白石去拜访一位老篆刻家,老篆刻家说:“你去挑一担础石回家,等这一担石头都变成了泥浆,你的印就刻好了。”别的人都认为老篆刻家戏弄齐白石,劝齐白石不要理那老家伙,齐白右却真的挑了一担础石来,夜以继日地刻着,一边刻,一边拿古代篆刻艺术品来对照琢磨。刻了磨平,磨平了又刻,手上起了血泡,他不在意,他就那么专心致志地刻呀刻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础石越来越少,而地上的淤泥却越来越厚。最后,一担础石统统都化为泥了,齐白石也练得了一手好篆刻艺术,他刻的印雄健、洗炼,独树一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有一次,齐白石过生日。由于齐老是一代宗师,学生朋友来了很多。从早到晚,顾客络绎不绝,老人笑吟吟地迎来送往,等到夜晚送去最后一批顾客,老人再也支持不住了,齐白石躺下很快睡着了。

第二天,齐白石老人一早就起床了,齐白石顾不上吃饭,先到画室去做画,家里人都劝齐白石吃饭,他却不肯歇一歇。总算五张画画完了,家人都长长的松了一口气,等着他吃饭。谁知齐白石摊纸挥毫又继续作起画来。家里人怕他累坏了,都说:“您不是已画够五张了吗?怎么还画呀?”

老人轻轻抬起头说道:“昨天生日,顾客多,没作画,今天追画几张,以补昨天的‘闲过’”。说完,齐白石低下头继续作起画来。

正是凭着这种勤奋精神,齐白石老人的画越作越精,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喜爱。

;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颜真卿书法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颜真卿练书法的小故事,全文如下: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为了学习书法,颜真卿起初向褚遂良学习,后来又拜在张旭门下。张旭是唐代首屈一指的大书法家,各种字体都会写,尤其擅长草书。颜真卿希望在这位名师的指点下,很快学到写字的窍门,从而一举成名。但拜师以后,张旭却没有透露半点书法秘诀。颜真卿(公元70978

  • 古代励志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古代励志故事30则故事,可以解释为旧事、旧业、先例、典故、花样等涵义,同时,也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情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跌宕起伏,从而阐发道理或者价值观。以下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古代励志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古代励志故事一:李密牛角挂书李密牛角挂书。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

  • 颜真卿乞米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颜真卿无米下锅,著名的《乞米帖》让人哽咽,字帖的书写故事颜真卿为了学习书法曾两次辞官不做,去拜“草圣”张旭为师,苦练楷书和草书。又学习初唐褚遂良笔法,吸取秦汉诸碑的养料,终于形成自家面目,创造出一种雄伟、博宏、古朴、强健的字体。颜真卿的书法千载垂范,他的为人,更是万世楷模,在颜真卿当官的时候,他的为

  • 古代书法家故事5篇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含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今天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古代书法家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更多故事相关内容推荐↓↓↓名人实现梦想的故事简短励志的小故事感动人心的故事三分钟成语故事演讲名人读书的故事古代书法家故事一师宜官卖字换酒汉代(公元前20

  • 我国古代著名书法家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我国古代著名书法家的故事:1、王羲之:相传山阴有一位道士,想求王羲之给他写一本《黄庭经》,但又担心王羲之不肯答应。他打听到王羲之非常喜欢鹅,就特地养了一群漂亮的大白鹅,在王羲之坐船路过山阴的时候,故意赶着鹅经过。王羲之看到河里游着一群白鹅,羽毛白净,形态优美,喜欢极了,让道士开个价。道士却说:“这么

  • 赵孟的故事50字?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朝廷召集百官于刑部,商讨制定刑法。大家认为凡贪赃满至元宝钞二百贯者,论死罪。赵孟则认为太重,因为钞法创立后的几十年内,已大幅度贬值,以贬值之钞来决定人之生死,不足采取。有人见他年少,又是来自南方,不了解元朝国情,指责他反对以至元钞来定罪,是想阻碍至元宝钞的流行。赵孟页理直气壮地反驳,指出:“刑法是关

  • 丝绸之路促进文化交流的例子?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当年的玄奘,到印度求法,向西一路过去,走的就是丝绸之路。1、鉴真东渡:鉴真东渡,是指僧人鉴真前往东瀛传授佛教。鉴真曾六次前往东瀛,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多方面的文化成就,并带去了大量书籍文物。具有极大的历史意义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使佛教更为广泛的传播。2、玄奘西行:玄奘(600【庚申年】-664

  • 丝绸之路相关事迹?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丝绸之路开创者骞是西汉时伟大的探险家。他自请出使西域,历经13年,足迹遍及天山南北和中亚、西亚各地,是中原去西域诸国的第一人。当时,汉朝正在准备进行一场抗击匈奴的战争。一个偶然的机会,汉武帝从一个匈奴俘虏口中了解到,西域有个大月氏,其王族被匈奴单于杀死了。于是汉武帝想联合大月氏,

  • 中国著名的硬笔书法家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硬笔书法家庞中华的故事1965年,庞中华从地质学校毕业,去了地质勘探队。每天拿着锤子和镐头寻找矿山之余,他利用当时学习政治的机会,用钢笔抄写报纸上的文章,描摹不同的字体。这时,他发现了一个问题:“虽然钢笔在中国已经普及很长时间了,可是没有人研究它,更没有一本字帖让人学习临摹。”在习字过程中,庞中华总

  • 古代著名书法家有哪些及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古代著名书法家的故事:1、肖显拜师传说明朝书法家肖显少儿时,同村里好书的孩子们聚在一起作“写大字比赛”。有一位砍柴的老爷爷路过这里,见他们写字,便放下柴担走近前来观看。肖显手举着自己书写的“天下第一”条幅让砍柴老人看,老人说:“这字写得并不好,怎么能称得上第一呢?”肖显不服气地说:“那就请您写字,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