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禹凿孟门的故事的典故?

禹凿孟门的故事的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981 更新时间:2024/2/3 6:35:47

国际考古专家白礼昌考察孟门得出结论:大禹治水凿开黄河蛟龙石壁第一门在今柳林孟门。山西省社科院研究员孟繁仁主编论文专著《孟门天下黄河第一门》一书。

据文献记载和专家考证,柳林孟门是大禹治水第一门户,这里还保留着传说是大禹当年指挥治水时,因长期伫立于此而留下深深脚印的“禹石”。

战国尸佼《尸子》记载有“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龙门、吕梁、孟门和壶口是大禹治水的四项重点工程。这里的孟门就是指今山西省柳林县黄河东岸的孟门镇,即陕西吴堡县东临黄河之古隘道,大禹治水在定湖西南劈开蛟龙壁,谓之孟门也。在夏禹治水之前,因今孟门村西南蛟龙壁将黄河东西两岸的石山连接成一个天然的黄河大石坝,挡住了黄河的去路,形成湖海,有所谓“定湖”之称。若遇淫雨,“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大溢逆流,无有丘陵高阜”。所谓“孟门”,是大禹治水之黄河河道上的第一个大门,故因以命地名矣。

也有专家认为,所谓孟门之名,涵盖今柳林孟门至河津龙门黄河段的河道两侧,柳林孟门乃其北起,河津龙门是其南止。而柳林县的孟门又位于此段黄河的上游,故称作黄河第一门孟门。

西周穆王时代(前1009前954年在位),山西吕梁武当山玄武道场,为了纪念禹治水之功绩,在孟门南山禹王石附近创建了孟门道院。主殿“源神殿”内,供奉着夏帝禹和禹之父鲧;这里还有国家一级文物“无头神鲧”石雕坐像:底座长0.98米、宽0.40米、全高1.25米、胸围0.92米、膝部周围1.50米,左臀部还有一“鲧”字。原来是在源神殿神鲧泥塑像内取出来的。唐贞观十三年(639),唐太宗巡游孟门时,敕赐尉迟恭又在道院旁修建了南山灵泉寺,现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雄宝殿内有清嘉庆九年(1804)年《南山灵泉寺始末碑记》,碑记称:南山上“有禹王石,相传神禹停憩息山之半”。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书法名人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书法里融入了儒家的坚毅,果敢和进取,也蕴涵了老庄的虚淡,散远和沉静闲适,还往往以一种不求丰富变化,在运笔中省去尘世浮华以求空远真味的意味。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书法名人的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书法名人的故事篇一:欧阳通学书买父字欧阳通,唐代大臣、书法家。欧阳通是欧阳询的儿子。欧阳通很小的时候,欧阳询就

  • 楷书四大家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先是书法名家王羲之。说起书法,最难以避开的一个人就是王羲之。王羲之有书圣的称号,拥有着许多让人惊叹的传世之作,其书法一直都被后人们作为学习的典范,是尽善尽美的象征。颜真卿也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其生活在唐代。颜真卿的书法精妙,自己创造出了颜体楷书,被后人推崇为楷书四大家之一。也拥有着许多优秀的作品,流

  • 关于米芾的流传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故事一:装癫索砚米芾为人痴癫,在皇帝面前也不掩饰。有一次,徽宗和蔡京讨论书法,召米芾进宫书写一张大屏,并指御案上的砚可以使用。米芾看中了这方宝砚,写完之后,捧着砚跪在皇帝面前,说这方砚经他污染后,不能再给皇帝使用了,要求把砚赐给他。徽宗答应了他的请求。米芾高兴地抱着砚,手足舞蹈地跳了起来,然后跑出宫

  • 王羲之和王献之练字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后来,王献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王献之画牛讲的是《墨迹变牛》的故事。主要内容:有一次,桓温让王献之在扇子上写字。王献之挥笔便写,突然笔落扇上,将字污染,王献之便将墨迹改画成黑马母牛,画得十分美妙。道理:告诉我们遇到困难需要换位思考,不要不知变

  • 丝绸之路始源于哪个朝代?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1、起源: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前202年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所以后命名为“丝绸之路”。2、作用: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祖国的统一;丰富了中西方人民的

  • 著名书法家的故事二十字左右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智永禅师为隋、唐间人,是王羲之的第七世孙,因非常用功练习书法,用坏的毛笔都弃置在大竹篓里,经年累月,积了五大篓,于是他自己作了铭文,并埋葬了这些笔头,称为笔冢,可见得他爱书惜物的襟怀。古代书法家励志故事书法家张芝在书法上具有高深造诣和杰出的贡献。张芝自幼通经史,勤学书法,练字不择纸笔,他有时拿着抹布

  • 有关丝绸之路的小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丝绸之路是一条具有历史意义的国际通道,正是这条古道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这条东起中国古都长安(今西安)、西至地中海东岸。在这条昔日的丝绸古道上,遍布着历史上遗留下的名胜古迹。这里有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千年前的地下军阵秦兵马

  • 收集古人苦练书法小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1、王次仲弱冠创“八分书”王次仲,上谷(今河北省怀来县东南)人,秦代书法家.他小时候聪明伶俐,志气很高,博览群书而又善于独立思考.他十多岁时,学识已达到成熟的阶段.当时,人们普遍使用结构修长,笔画之间空距非常匀均的秦篆。这种字体既繁复又难写,不必说民间使用,单是官府书吏就为公文山积、批覆缓慢而叹苦.

  • 丝路精神的小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时候,把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方笼统地称为“西域”。公元前139年,张骞奉汉武帝的命令使西域,想联合西域的国家共同抗击匈奴。他带着一百多人出发,渡过黄河,进入浩瀚的沙漠。他们依靠太阳和星星辨别方向,日夜兼程,想躲开剽悍的匈奴骑兵。但还是不幸被匈奴骑兵发现了。战斗中,张骞一行人寡不敌众,死的死,伤的伤,

  • 王羲之的三个小故事书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竹扇题字据说有一次,王羲之路过山阴城的一座桥。有个老婆婆拎了一篮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卖。那种竹扇很简陋,没有什么装饰,引不起过路人的兴趣,看样子卖不出去了,老婆婆十分着急。王羲之看到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说:你这竹扇上没画没字,当然卖不出去。我给你题上字,怎么样?老婆婆不认识王羲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