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黄河历史是怎么样现在怎么?

黄河历史是怎么样现在怎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2770 更新时间:2024/2/3 6:28:27

黄河是历史伟大的中国母亲和,但是现在遭到的破坏较严重、

希望对你有帮助。

麻烦好评,谢谢

有关黄河的地理特征、历史和目前状况

原始农耕时代

原始农耕一词,遵从教育部新发之历史课程标准,其《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一节内容为:“以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为例,简述中国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根据李根蟠等著《中国原始社会经济研究》一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我国原始社会若按“生活资料生产方式的演进”划分,可分为“原始采猎业”和“原始农业牧业”两大阶段,而“农业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是由攫取经济到生产经济的伟大革命性转变。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增殖天然的产品,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第71页)。据最新考古材料可知,我国黄河流域最早的农业遗址,为黄河中下游的河北武安磁山文化、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等,碳-14数据表明,这些遗址年代都在公元前6000年至前5000年,即距今七八千年。这些都比半坡和河姆渡的农耕文化略早。一般来说,原始农耕时代相当于石器时代的新石器时代,也相当于以社会结构为演进标志的氏族公社繁荣阶段。

伏羲氏教民熟食、结网捕鱼

伏羲氏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圣贤,是著名的“三皇”之一。古史上又称庖牺氏或宓牺氏。《三皇本纪》称他“养牺牲以供庖厨”,是说他教给人民畜牧以供厨下的肉食。《周易》又载庖牺氏“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唐代史学家司马贞把这两个记载结合起来:“结网罟以教佃渔,故曰宓牺氏,养牺牲以庖厨,故曰庖牺。”是把教给人民结网打鱼和驯养禽畜的功劳全归在伏羲氏一人身上了。

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

关于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传说,古史多有记载,如《周易》说:“神农氏作,?勰疚辏嗄疚纾珩裰越烫煜隆!薄妒耙偶恰匪担骸笆庇械と赶挝逅牒蹋渥沟卣撸勰耸爸灾灿谔铮痴呃隙凰馈!薄栋谆⑼ā匪担骸肮胖嗣窠允城菔奕猓劣谏衽嗣裰诙啵菔薏蛔悖谑巧衽┮蛱熘保值刂岂珩辏堂衽┳鳎穸姑褚酥饰街衽┮病!笨伪旧系囊院凸盼囊谋阍醋陨鲜觥兑葜苁椤泛汀栋谆⑼ā贰4送猓痘茨献印飞仙屑窃赜小吧衽┠耸冀堂癫ブ治骞龋嗤恋匾恕焙汀俺俨葜涛叮士唷钡裙汀?

河姆渡的磨制石器

河姆渡的磨制石器,主要器形有石斧、石锛等,还有专门用作木材加工的原始刨光工具石扁铲,和用于加工木板的石楔等,共出土约九十件。河姆渡原始居民用骨器多于石器,出土各种骨器七倍于石器,最常见的有骨耜。骨耜上部安装一根木棍,称为耒。用耒耜耕作,称为耜耕农业。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世界上的人工栽培稻,有亚洲稻和非洲稻两种。目前已知的最早非洲栽培稻,考古学家认为起源于非洲西部的尼日利亚,最早可追溯到3500年前。亚洲栽培稻要比非洲稻早得多。长期以来学术界大多认为印度是亚洲稻的起源中心,印度曾发现过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人工栽培稻遗存,20世纪70年代又发现公元前六千至四千多年的人工稻遗址。而我国河姆渡遗址和另一处浙江桐乡罗家角遗址出土的人工稻谷距今七千年左右。1988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又在湖南澧县彭头山发现了更早的碳化稻壳遗迹,距今年代为九千年至八千年。后来,考古工作者又发现了距今约一万年的湖南道县玉蟾岩的人工栽培水稻。一些学者认为,我国是水稻的发源地。而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中国和印度都应是亚洲稻的主要起源中心之一。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流经青海省、四川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和山东省。注入渤海。干流全长5464公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据地质演变历史的考证,黄河是一条相对年青的河流。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有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此后,随着西部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蚀、夺袭,历经105万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间逐渐连通,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到距今10万至1万年间的晚更新世,黄河才逐步演变成为从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贯通的大河。

由于黄河的洪水挟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平原地区后迅速沉积,主流在漫流区游荡,人们开始筑堤防洪,行洪河道不断淤积抬高,成为高出两岸的“地上河”,在一定条件下就决溢泛滥,改走新道。黄河下游河道迁徙变化的剧烈程度,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根据有文字记载,黄河曾经多次改道。河道变迁的范围,西起郑州附近,北抵天津,南达江淮,纵横25万平方公里。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至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的1700多年间,黄河的迁徙大都在现行河道以北地区,侵袭海河水系,流入渤海。自1128年至1855年的700多年间,黄河改道摆动都在现行河道以南地区,侵袭淮河水系,流入黄海。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考东坝头决口后,才改走现行河道,夺山东大清河入渤海。由于黄河下游河道不断变迁改道,以及海侵、海退的变动影响,黄河下游地区的河道长度及流域面积也在不断变化,这是黄河不同于其他河流的突出特点之一。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原始人类生存。黄土高原和黄河冲积平原,土质疏松,易于垦殖,适于原始农牧业的发展。黄土的特性,利于先民们挖洞聚居。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为我国古代文明的发育提供了较好的条件。早在110万年前,“蓝田人”就在黄河流域生活。还有“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等也在流域内生息繁衍。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大量古文化遗址遍布大河上下。这些古文化遗迹不仅数量多、类型全,而且是由远至近延续发展的,系统地展现了中国远古文明的发展过程。

早在6000多年前,流域内已开始出现农事活动。大约在4000多年前,流域内形成了一些血缘氏族部落,其中以炎帝黄帝两大部族最强大。后来,黄帝取得盟主地位,并融合其他部族,形成“华夏族”。后人把黄帝奉为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黄帝出生地河南省新郑市有黄帝宫,在陕西省黄陵县有黄帝陵,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把黄河流域认作中华民族的摇篮,称黄河为“母亲河”,为“四渎之宗”,视黄土地为自己的“根”。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开始,迄今4000多年的历史时期中,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的时间延绵3000多年。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在黄河流域和近邻地区的有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四座。殷都(当时属黄河流域)遗存的大量甲骨文,开创了中国文字记载的先河。西安(含咸阳),自西周、秦、汉至隋、唐,先后有13个朝代建都,历史长达千年,是有名的“八水帝王都”。东周迁都洛阳以后,东汉、魏、隋、唐、后梁、后周等朝代都曾在洛阳建都,历时也有900多年,被誉为“九朝古都”。位于黄河南岸的开封,古称汴梁,春秋时代魏惠王迁都大梁,北宋又在此建都,先后历时约200多年。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在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全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发展最早的地区。公元前2000年左右,流域内已出现青铜器,到商代青铜冶炼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同时开始出现铁器冶炼,标志着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在洛阳出土的经过系列处理的铁锛、铁斧,表明中国开发铸铁柔化技术的时间要比欧洲各国早2000多年。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都产生在黄河流域。从诗经到唐诗、宋词等大量文学经典,以及大量的文化典籍,也都产生在这里。北宋以后,全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但是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进程中,黄河流域及黄河下游平原地区仍处于重要地位。黄河流域悠久的历史,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十分珍贵的遗产,留下了无数名胜古迹,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有关黄河的情况,可浏览以下网址。

黄河横穿西北和华北地区,是华北平原的主要塑造者之一,中国的第二长河,黄河中上游多在高山、高原的峡谷中穿行,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在新中国建立以后,建成了许多水电站,例如:三门峡、龙羊峡、刘家峡等。现在的黄河是一条水土流失严重的河流,每年中国的土壤就是在它的流畅中流到了海洋,流到了渤海湾。在开封附近形成了“地上河”,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也是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之一。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中国文化兴盛的例子?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如春秋之际,为推动社会变革而兴起的“百家争鸣”,管夷吾改革政治,郑子产为国兴“谤政”,公孙鞅变法强秦,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丝绸之路。这条路不仅仅是连接亚欧大陆中国和欧洲的重要通道,更是文化交流的途径。那时候中国应该相当于当时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中国的茶叶、丝绸、器皿、各项技术在世界上当属一流。丝绸之路本

  •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与中国书法家联谊会会员有什么区?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这是两种形式,第一个是成员性质的,入会比较复杂,联谊会是在会员中组成的小团体。前者权威性最高,是国家为背景的这是两种形式,第一个是成员性质的,入会比较复杂,联谊会是在会员中组成的小团体。(2)告诉孩子中国历史书法家练字的故事,像汉代张芝临池学书,池尽墨;晋代王羲之写尽三缸墨等几把王羲之和他儿子王献之

  • 老师今天讲陕西省怕渭河水倒流冲了渭河平原,所以对于渭南的投资...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渭河流域概况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的鸟鼠山,流经陇东高原、天水盆地、关中平原(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重要城市和杨凌区),至潼关港口入黄河,共经甘肃、宁夏、陕西三省(区)26个县(市、区),干流全长818km,流域面积13.48万km2,其中陕西境内河长502.2km,西起宝鸡,东到潼关,南依秦岭,

  • 王羲之的故事有些什么事例?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王羲之是1600年前我国晋朝的一位大书法家,被人们誉为“书圣”,绍兴市西街戒珠寺内有个墨池,传说就是当年王羲之洗笔的地方。王羲之7岁练习书法,勤奋好学。17岁时他把父亲秘藏的前代书法论著偷来阅读,看熟了就练着写,他每天坐在池子边练字,送走黄昏,迎来黎明,写完了多多少少的墨水,写烂了多多少少的笔头,每

  • 书法家米芾的故事 练字的故事 为什么没有我找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宋代著名画家米芾小时家境不富裕,花学费在私塾学写字三年亦长进不大。一日,他听说有位路过村里的赶考秀才写字好就去请教。秀才翻看了米芾的临帖后说:“想要跟我学写字,有个条件,得买我的纸,可纸贵,五两纹银一张。”米芾心想哪有这样贵的纸,但出于学字心切,米芾一咬牙借来银子交给秀才。秀才递给他一张纸说:“回去

  • 丝绸之路上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抚摸着那段孟姜女哭倒的长城,看枯草在暮色中抖动秋天的根须,却在仰天一瞥时看到了远天的归鸿,我听到了昭君出塞时那凄婉的琵琶声,看到了苏武牧羊时紧握的汉使旌节;目睹了李广自刎前愤怒成一团燃烧的火焰。?心上有一堵斑驳的城墙,永远地横亘着。楼群中的西域,西域中的丝绸路,像一颗疲倦的星辰,在银河里沉浮,落落孤

  • 黄河都有哪些传说故事或童话?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关于黄河的传实在不少,下面就给你列举一二,呵呵1、从前,有个打渔的老头,他有个女儿叫黄荷。有一天,老头在河中捞起一个小男孩,这男孩和黄荷一般大小。老头将男孩带回家,给他起了个名子叫黄河。黄河渐渐长成了一个英俊威武的小伙子,老头便把美丽贤慧的黄荷嫁给了黄河。有一年过年的时候,老头突然得了一种病,什么也

  • 书法家的故事,只要一小段!急!!!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颜真卿,王羲之,胡秋萍。王献之、柳公权,史籀,李斯,程邈,史游,杜操,崔瑷,张芝,蔡邕,梁鹄,曹喜,钟繇,胡昭,韦诞,皇象,卫,卫恒,索靖,羊欣,智永,薛稷,李邕,徐浩,张旭,怀素,蔡襄,苏轼,米芾,赵佶,宋克,王宠,徐渭,王铎,郑,金农,郑燮,刘墉,钱沣,铁保,赵熙,胡毋敬,王次仲,刘德升,卫夫人

  • 有关黄河的神话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1.鲤鱼跳龙门的传说龙门位于壶口瀑布南面约65公里处,在晋陕峡谷的最南端。龙门之南,就是开阔平坦的关中平原。黄河之水从狭窄的龙门口突然进入宽阔的河床之中,河性发生很大变化。龙门的形成,是其东面的龙门山和西面的梁山各伸出山脊,相互靠拢,形成一个只有100米宽的狭窄的口门,好像巨钳,束缚着河水,形成湍急

  • 郑成功开发丝绸之路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郑成功最大的功绩是收复被荷兰人占据的台湾,这当然有利于当时的海上贸易1,汉武帝击败匈奴,为与西域贸易提供了安全保障2,张骞出使,扩大了汉朝的影响,沟通了西汉与西域各国,为丝绸之路提供了可能性3,西域都护府,使西域诸国摆脱了匈奴的残酷统治,转向生产技术先进,经济比较发达的汉王朝,从而加强了与内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