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关于黄河的简短故事

关于黄河的简短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509 更新时间:2024/2/3 6:16:23

有些内容可以去掉黄河的传说治水三过家门古时候,洪水泛滥,为了让人们能过上安定的生活,舜帝派大禹去整治洪水。大禹一去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第一次是在四年后的一个早晨。大禹走近家门,听见母亲的骂声和儿子的哭声,大禹想进去劝解,又怕更惹恼了母亲,唠叨起来没完,耽搁了治水的时辰,于是就悄悄地走开了。治水六七年后,大禹第二次经过家门。那天中午,大禹刚登上家门口的小丘,就看见家里烟囱冒出的袅袅炊烟,又听见母亲与儿子的笑声,大禹放心了。为了治水大业,他还是饶过家门,赶紧工地奔去。又过了三四年,一天傍晚,大禹因治水来到家的附近。突然天下起了滂沱大雨,大禹来到自己家的屋檐下避雨,只听见屋里母亲在对儿子说:“你爹爹治平了洪水就回家。”大禹听得非感动,更坚定了治水的决心,立刻又转身上路了。

关于黄河的故事有哪些

秦始皇跑马修金堤(黄河故事)河南濮阳南边不远,有一条古黄河大堤,称“金堤”。现在金堤已成了黄河滞洪区的大堤。传说金堤是秦始皇修的。秦始皇刚统一中国,就提出“南修金堤挡黄水,北修长城拦大兵。”那时候,黄河年年在濮阳一带决堤成灾。秦始皇下旨要在黄河涨水前,修一条黄河大堤,取名“金堤”。然而,在哪儿修呢?秦始皇骑上马,叫监工大臣跟着,马跑到哪里,就修到哪里。他沿着黄河跑了二百多里,马蹄印就成了修金堤的线路当时正修着万里长城,天下的青壮男人都被征派走了。修堤监工大臣费尽吃奶的劲,也没找来多少能干的人。后来没法,把那些老老小小的百姓,小脚女人也都强征硬派,逼着到了黄河边。开工的时候,正是三冬严寒。多年的战乱,把老百姓们折腾得一贫如洗,个个穿着薄衣,又冻又饿,加上活重,“咕咕”“咚咚”地躺倒了许多人。监工大臣看着百姓们怪可怜,就由着民工们慢慢地磨着干活。一冬一春过去了,大堤没增长多少。秦始皇听说堤修得很慢,下旨杀了监工大臣,又换个新监工大臣。这个大臣见前任被杀,一上任脖子就发麻。他白天思,夜里想,一定得如期交差。他在州州县县,村村镇镇,都贴出告示,要每家每户都必须出人去修金堤,不去就抓。结果那些白发苍苍的老人,躺在床上哼哼叫的病人,上着学的玩童,刚生了娃娃的妇女,都被抓去修堤。修堤工地上,挖土、抬筐、打夯,活重得很,每天都有人累死。监工大臣没明没夜地催着快干!快干!堤一天天见长了,高了。修堤的人一天天黑了,瘦了。汛期快到了,秦始皇又下了圣旨,十天要全部完工,圣旨一到,吓坏了监工大臣。别说十天,再拖一个月也难完工呀!他想早晚是个死,就冒死送上奏章。说十天实难修好金堤。秦始皇看过奏章,本要再杀这个监工大臣,又一想光杀也不是个办法,天下人还会骂自己残暴哩。但他仍不改限期,并说十天头上他要来察看大堤。这一下更害苦了修堤的老百姓。每天日夜干,不能歇缓;没几天,堤上累死的人一堆堆一片片。十天期限到了,秦始皇骑着马来了,问监工大臣:“金堤完工了吗?”监工大臣颤颤惊惊地说:“因没有土,还有几处没有填平。”秦始皇说:“我骑马从西向东看看堤修的怎么样。我的马回来时,金堤要全部修好填平。不然,小心你的头。”秦始皇对监工大臣说完,骑上马,一鞭打下,马向东咴咴地跑了。监工大臣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了个办法。下令把死人填在不平的地方,上边盖些土,就省好些土了。尸体填完了,堤还填不平。监工大臣又下令把病着的,不能动的民工也要填进去。顿时堤上齐哭乱叫,百姓们谁也不愿动手。监工大臣就命士兵下手。堤上哭的哭,喊的喊,士兵们生拖硬拽,把许多活生生的人也填进堤中,盖上了土。秦始皇骑马很快跑了回来。平坦坦光溜溜的金堤一眼望不到头。他刚过去,老百姓都咬牙切齿地骂个不停。多少年来,这条金堤挡住了黄河水,减少了水患。要说修金堤是秦始皇的功劳,还不如说金堤是百姓的血汗和尸骨堆成的。(选自)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潼关古诗陆游?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书事》陆游闻道舆图次第还,黄河依旧抱潼关会当小驻平戎帐,饶益南亭看华山《记梦》黄河衮衮抱潼关,苍翠中条接华。城郭丘垆人尽老,药炉依旧白云间。诗人立马城关,眼见黄河从北面高原峡谷奔腾怒吼而来,到悬崖脚下猛然一转弯,奔向平坦广阔的原野,但气势却不见缓和,好像仍嫌河床箍得太紧;而那连绵不断的山峰,在关东

  • 关于黄河的传说40字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关于黄河的神话传说:古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大禹治理黄河之前,黄河流到中原,没有固定的河道,到处漫流,经常泛滥成灾。。冯夷东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黄河、跨黄河、过黄河,常和黄河打交道。转眼过了九十九天

  • 寓言小故事50字 跪求了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1。刻舟求剑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船已经走(行驶)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不会随船而前进。用这样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糊涂吗?2、自相矛盾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他的盾说:“我

  • 历史上有谁治理过黄河?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治理黄河的故事,从神话就开始了,注明的大禹治水说的就是治理黄河的故事.涉及治理黄河的人物如:夏禹、郑国、贾让、张戎、王景、司马孚、姜师度、刘晏、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宋用臣、苏辙、都实、周用、万恭、潘季驯、杨一魁、朱之锡、靳辅、陈潢、高斌、郭大昌、栗毓美、林则徐、吴大澄、张曜治理黄河,兴修水利,历

  • 中国书法的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董其昌、何绍基、柳公权、米芾、欧阳询、王铎、王羲之、文徵明、颜真卿、赵孟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钟鼎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由篆隶趋从于简易的草行和真书,它们成为该时期的主流风格它是那些万古流传的绝妙法本。中国书法的每一种书体都有自己的经典法本。如大篆是

  • 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的故事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相关如下:王献之:王献之是王羲之最小的儿子,排行第七,上有六哥一姐。东晋永和七年,王羲之四十九岁,出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举家离开京师建康(今江苏南京),来到会稽山阴县。这一年,王献之七八岁,开始跟父亲学习写字。一天,献之正对着范本一笔一画地习字,王羲之悄悄走到他身后,突然抓住笔管往上一抽,竟没有抽

  • 丝绸之路指的起源于中国古代哪个朝代?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1、起源: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前202年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所以后命名为“丝绸之路”。2、作用: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祖国的统一;丰富了中西方人民的

  • 黄河的由来传说故事40字?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黄河的由来:据说,很早以前在黄河中游有个黄家庄,一个叫黄河的故娘被恶霸给逼死了,她的家人听说她是投河自尽的,便贺船沿河而下,寻找她的尸体,一路走着一路口可唤着她的名字,黄河之称便此而米。大禹治水当时,黄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龙门山(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挤得十分狭窄。奔腾东下

  • 历史故事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搜集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人物、战争、野史、文化等全面的中国历史知识黄河流域战争牧野古战场:在今河南省卫辉市北,商朝时是都城朝歌的近郊。商朝末年,周武王讨伐殷纣王时曾在这里誓师,一举攻入朝歌,迫使纣王自尽,结束了商朝600年的历史。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崤山古战场:在今河南省洛宁县西北。春秋争霸时

  • 王羲之写字的典故简短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成语故事《入木三分》王羲之,字逸少,东晋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相传他七岁时已写得一手好字。十二岁那年,他偶然在父亲的枕头里发现了一本讲书法的书,就偷偷地拿出来阅读。父亲责问他说:“这是我特地秘藏的书籍,你为什么要拿出来看?”其实,父亲并不是真的不准他看,只是怕他年纪小会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