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文化探索:拔山扛鼎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历史文化探索:拔山扛鼎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962 更新时间:2024/1/17 23:34:29

拔山扛鼎,拼音是báshāngāngdǐng,扛:双手举起,意思是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大无穷。也作拔山举鼎。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那么典故拔山扛鼎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成语故事】秦朝末年,项羽少年时不喜欢读书写字,叔父项梁改教他击剑,他想学抵敌万人的本事,项梁教他兵法,他不肯认真钻研,但力气很大,能举起几百斤重的鼎。同刘邦争天下8年,最后被迫在垓下乌江边自刎,感慨自己“力拔山兮气盖世”。

项羽是楚国下相人,他从小跟随叔父项梁生活。项家世代为楚将,项羽的祖父就是楚国名将项燕。项羽年少时曾读过书,但没什么进展,后又去学剑,仍然不行。叔父项梁生气了,问他到底要学什么。项羽说:

“读书只要能写自己的名字就足够了,学剑只能对付一个人,我要学能对付万人的本领。”项梁只好教他兵法。项羽这才高兴起来。后来项梁杀了人,为了躲避仇家报复,他带着项羽到吴中居住。

有一次,秦始皇到会稽巡游,很多百姓在路边观看,项梁带着项羽也在人群中。项羽指着秦始皇说:“这个人,我可以取代他。”项梁急忙捂住他的嘴说:“不要胡说,要诛灭九族的。”但心中暗暗称奇,觉得项羽不平常。

这时项羽已长得很高大,大约有八尺多点,力气大得能举起青铜鼎,当地的年轻人已没人是他的对手,对他非常敬畏。后来,陈胜吴广起义,随后各地义军蜂拥而起,项羽也随着叔父项梁率军起义。他凭着自己的勇气和兵法在战争中逐步扩大势力,并成为重要的义军首领。他和刘邦率领的另一支强大的义军共同推翻了秦朝的统治。随后又同刘邦展开了争夺天下的楚汉战争。

项羽在战争中失利,被刘邦包围在垓下。由于项羽部下大部分是楚国人,刘邦命人在四周唱起楚国歌谣,项羽以为自己的老家已被刘邦占领,心中惊慌。军士们也都无心恋战。项羽预感到自己大势已去。就作了一首《垓下歌》,歌中唱道:“我力能拔山英雄盖世,但天时不利连骏马也不肯走了。骏马不走我还有办法,姬我可拿你怎么办呢?”

不久之后,战败的项羽在乌江自刎而死。后来,“拔山扛鼎”这一典故,用来形容人力大无穷;或用来借称项羽。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天罗地网"背后有何历史典故?该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天罗地网”?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天罗地网【拼音】:tiānluódìwǎng【解释】:天罗:张在空中捕鸟的网。天空地面,遍张罗网。指上下四方设置的包围圈。比喻对敌人、逃犯等的严密包围。【成语故事】:元朝李寿卿写了一本《伍员吹箫》

  • 历史文化探索:车载斗量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成语典故

    车载斗量,拼音chēzàidǒuliáng,用车装,用斗量,意思是形容数量很多,出自《三国志·吴志·孙权传》。那么典故车载斗量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1、车载斗量出处《三国志“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2、车载斗量成语的典故三国时,东吴袭取蜀方要地荆州,

  • 鲍信是谁?为何他的战死会让曹操都流泪呢?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成语典故

    三国中曹操,出身于官宦世家,是一个当时的官三代,祖父曹腾是费亭侯,父亲曹嵩世袭了祖父的官位,位列三公,曹操从小也是非常的聪明,饱读诗书,对世间的事有自己的一番见解,这也是她能成为魏王的基本原因。公元二零八年,曹操领大军以少胜多,击败了素以骁勇诸城的乌桓军队,完成了北方的大一统。曹操因此受到了极高的荣

  • 成语"釜中游鱼"是什么意思?"釜中游鱼"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釜中游鱼”是什么意思?“釜中游鱼”出自于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釜中游鱼】故事的主人公:张婴,东汉广陵郡(长江北岸重要都市和军事重镇,今扬州)人。生卒年不详。张纲,字文纪(108—143年),东汉犍为郡武阳(今四川省眉山

  • 成语"兴高采烈"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兴高采烈”?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兴高采烈【拼音】:xìnggāocǎiliè【解释】:兴:原指志趣,后指兴致;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烈:旺盛。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成语故事】:稽康,字

  • 成语"一成一旅"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一成一旅【拼音】:yīchéngyīlǚ【解释】:成:古时以方圆十里为一成;旅:古时以兵士五百人为一旅。形容地窄人少,力量单薄。【成语故事】:出于《左传·哀公元年》:“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而是诸纶,有母一成,有众一旅。”形容土地狭小,人口很少,势力单弱。春秋时期,吴越两国发生了战争,吴王夫

  • 如何理解成语"一衣带水"?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一衣带水”?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一衣带水【拼音】:yīyīdàishuǐ【解释】: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成语故事】:南北朝的时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陈国以长江为界。

  • 成语"无功受禄"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无功受禄”?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无功受禄【拼音】:wúgōngshòulù【解释】:禄:旧时官吏的薪俸。没有功劳而得到报酬。【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经常互相攻伐,赵国凭借武力不断侵犯楚国。此时楚国人杜赫来见怀

  • 成语"安然无恙"有什么历史典故吗?"安然无恙"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安然无恙”是什么意思?“安然无恙”出自于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安然无恙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平安无事,没有遭受损害或发生意外。恙,疾病,借指灾祸。这个成语来源于《战国策.齐策四》,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

  • 成语"刎颈之交"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刎颈之交”?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刎颈之交【拼音】:wěnjǐngzhījiāo【解释】:刎颈:割脖子;交:交情,友谊。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成语故事】:蔺相如因为立了大功,被升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因此怀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