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画蛇添足语出《战国策·齐策二》,关于它有什么历史典故?

画蛇添足语出《战国策·齐策二》,关于它有什么历史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06 更新时间:2024/1/21 3:08:57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画蛇添足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画蛇添足,语出《战国策·齐策二》。原意为画蛇时给蛇添上脚。后比喻做了多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战国策·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唐·韩愈《昌黎集·卷三·感春》诗:“画蛇著足无处用,两鬓雪白趋尘埃。”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回:“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

古时候,楚国有一家人,祭完祖之后,准备将祭祀用的一壶酒,赏给帮忙办事的人喝。帮忙办事的人很多,这壶酒如果大家都喝是不够的,若是让一个人喝,那能喝得有余。这一壶酒到底怎么分呢?

大家都安静下来,这时有人建议: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画得快,就把这壶酒归他喝。大家都认为这个方法好,都同意这样做。于是,在地上画起蛇来。

有个人画得很快,一转眼最先画好了,他就端起酒壶要喝酒。但是他回头看看别人,还都没有画好呢。心里想:他们画得真慢。他洋洋得意地说:“你们画得好慢啊!我再给蛇画几只脚也不算晚呢!”于是,他便左手提着酒壶,右手给蛇画起脚来。

正在他一边给蛇画脚,一边说话的时候,另外一个人已经画好了。那个人马上把酒壶从他手里夺过去,说:"你见过蛇吗?蛇是没有脚的,你为什么要给它添上脚呢?所以第一个画好蛇的人不是你,而是我了!"

那个人说罢就仰起头来,咕咚咕咚把酒喝下去了。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蛇本来没有脚,先画成蛇的人,却将蛇添了脚,结果不成为蛇。蛇本来没有脚却被人给它强行加上脚,比喻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坏事。用农村的话说就是六指抓痒多一道。后遂用画蛇添足,比喻节外生枝,告诉人们做任事都要实事求是,不能卖弄聪明,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弄砸。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如何理解成语"望洋兴叹"?有什么相关历史典故吗?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望洋兴叹”?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望洋兴叹【拼音】:wàngyángxīngtàn【解释】:望洋:仰视的样子。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成语故事】

  • 历史文化探索:唯利是图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成语典故

    唯利是图是一个成语,读音为wéilìshìtú,指只贪图利益,不顾及其他。出自晋·葛洪《抱朴子》。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春秋时期,秦恒公与晋厉公双方签订了友好盟约,约定双方今后保持和平相处的政策,不做任何

  • 成语"见怪不怪"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见怪不怪”?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见怪不怪【拼音】:jiànguàibùguài【解释】:看到怪异的现象不要大惊小怪。指遇到不常见的事物或意外情况,要沉着镇静。【成语故事】:宋代有个文学家写过一篇《姜子家猪》,记载了一个奇怪的故事

  • 成语"作壁上观"有什么历史典故吗?"作壁上观"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作壁上观”是什么意思?“作壁上观”出自于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秦朝末年,项羽与叔父项梁起兵反秦,推举楚怀王之孙为楚王,军威大震。已被秦朝灭亡的赵、魏、燕、韩诸国,也伺机复国,与楚

  • 成语"偃旗息鼓"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偃旗息鼓【拼音】:yǎnqíxīgǔ【解释】:偃:仰卧,引伸为倒下。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成语故事】:《三国志·蜀志·赵云传》中记载:在一次战斗中,蜀将黄忠杀死了曹将夏侯渊,并夺取了战略要地。曹操非常恼火,把米仓移到汉水旁的北山脚

  • 成语"妇人之仁"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妇人之仁”?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妇人之仁【拼音】:fùrénzhīrén【解释】:仕:仁慈。妇女的软心肠。旧指处事姑息优柔,不识大体。【成语故事】:这句成语见于《

  • 成语"一薰一莸"是什么意思?"一薰一莸"有什么典故吗?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一薰一莸”是什么意思?“一薰一莸”有什么典故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一薰一莸】故事的主人公:骊姬(?-前651年),或称丽姬,名不详,春秋时期骊戎国君之女,晋献公妃子,晋君奚齐的生母。晋献公(?—前651年),姬姓,名诡诸

  • 成语"中流击楫"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中流击楫【拼音】:zhōngliújījí【解释】:击:敲打;楫:浆。比喻立志奋发图强。【成语故事】:东晋时的祖逖,是一位仗义好侠、忧国忧民的志士。魏晋时期,天下大乱。祖逖看到自己国家失去了北方大片领土,无数同胞处于侵略者的铁蹄之下,非常痛心。他决心要收复失地,重振国威。晋元帝司马睿迁都建

  • 成语"冻浦鱼惊"是什么意思?"冻浦鱼惊"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成语“冻浦鱼惊”是什么意思?成语“冻浦鱼惊”出自于哪里?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冻浦鱼惊】故事的主人公:王祥(184年,一作180年—268年4月30日),字休徵。三国曹魏及西晋时大臣,书圣王羲之的族曾祖父。【冻浦鱼惊】是什么意思?指晋王祥卧

  • 成语"杜渐防微"出自于哪里?"杜渐防微"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语典故

    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成语“杜渐防微”出自于哪里?成语“杜渐防微”是什么意思?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杜渐防微】故事的主人公:丁鸿(?—94年2月24日),字孝公。东汉时期名儒、大臣。【杜渐防微】是什么意思?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微:微小。错误或坏事刚冒头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