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一国三公"是什么意思?"一国三公"含义详解

成语"一国三公"是什么意思?"一国三公"含义详解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229 更新时间:2023/12/19 11:11:10

还不知道:成语“一国三公”是什么意思?成语“一国三公”有哪些历史典故吗?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一国三公】故事的主人公

申生(?——公元前656年),姬姓,名申生,晋献公与夫人齐姜所生之子,春秋时期晋国太子。

重耳,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

夷吾,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

【一国三公】是什么意思?

公: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权不统一,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

【一国三公】出处

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五年》:“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一国三公】词语辨析:

【一国三公读音】:yīguósāngōng

【一国三公的近义词】:政出多门

【一国三公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一国三公】典故

春秋初,晋国吞并了附近的一些小国,成为一个大国。有一年,晋献公在战争中夺得美女骊姬,带回去立为夫人。不久,骊姬生了个儿子,取名奚齐。

骊姬是个很有心计的女人。她既年轻美貌,又善于献媚,晋献公对她宠爱无比,竞想废去太子申生,改立奚齐为太子。这本是骊姬的心愿,但她顾忌群臣不服。又故作姿态,劝献公不要再行废立。这样,献公更宠爱她了。

骊姬还有一个顾忌。那就是太子申生与他两个异母兄长重耳、夷吾关系亲密。于是,她暗中和献公的宠臣梁、东关王等密谋,离间这三位公子,最后再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承王位。经过多次商议,他们决定先设法使三公子离开献公身边,疏远他们父子间的感情。梁王和东关王向献公进言说,让太子去坐镇先君宗庙所在地的曲沃,而让重耳、夷吾两位公子分别去坐镇边疆要地蒲和屈。这样,国君居中指挥,三公子分守重镇,国上万元一失。

经不起两人如簧之舌的巧辩,献公终于同意这样做。由于蒲地和屈地一片荒野,使命士芬负责营造蒲、屈两城。士芬揣测到,这必定是骊姬为了使奚齐被立为太子而施出的一条计谋,所以故意胡乱营造,草草完工。公子夷吾对此不理解,向献公告了一状,说他办事不力。献公把士芬召来,问他为什么修得马马虎虎,士芬回答说:“我听说没有悲哀的原因而悲哀,悲哀必定会到来;没有战争而筑城,城必定会被敌人利用。现在我奉命为两位公子修城,若是不修筑得坚固,要承担对公子不敬的罪名;而若是修筑得坚固,则为敌人提供了阵地,要承担对君主不忠的罪名。如果我失去了忠和敬,还怎么能为大王作事呢?”

说到这里,士芬又引了《诗经》中的一首诗:”怀德惟宁,宗子惟城。”意思是用贤德来安定国家,子孙后代才会像城那样坚固。最后他说:“我以为三年之后,那里将打仗呢。”,回到家里,士芬又作了一首诗。诗的意思是这样的:“穿狐皮衣服的贵人多得像龙的茸一样,一个国家有三个君主,我应该听从谁的呢?”士芬的预言没有错。后来,献公听信骊姬的坏话,逼死了太子申生。重耳和夷吾被诬为太子的同党,献公发兵攻打蒲地和屈地。两位公子被迫逃亡国外。骊姬阴谋得逞,奚齐做了晋国的太子。不过,骊姬的好日子也不长。献公死后,继位的奚齐被大臣里克杀掉,骊姬不久也被逼得投河自杀,从此晋国大乱。晋公子重耳在外流亡了十九年后,终于回国继位。这就是春秋时著名的晋文公。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历史文化探索:兵不厌诈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成语典故

    兵不厌诈,拼音是bīngbúyànzhà,意思是用兵作战不排斥运用诡变、欺诈的策略或手段克敌制胜。也指用巧妙的手段骗人。出自《韩非子·难一》。那么成语兵不厌诈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这个成语来源于《韩非子。难一》,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君其诈

  • 历史文化探索:危在旦夕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语典故

    危在旦夕,汉语成语,拼音是wēizàidànxī,意思是形容危险就在眼前。出自《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东汉末年,家徒四壁的太史慈在孔融的接济下,他母亲才把他养大。起义爆发后,孔融在都昌被管亥的部队围得水泄不通。太史慈的母亲对他说:“儿啊,孔大人遇到

  • 汉语词汇"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语典故

    汉语词汇《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孔融也是东汉末年的大名士,只是孔融本人太过于真性情,很多事都不吐不快,这种直爽的性格得罪了不少人。不过当时人们都知道得罪谁也不要得罪曹操,孔融却偏要往这个火坑里跳。孔融在被下令斩杀之前想要曹操放了自己的家人,但是孔融的儿子

  • 成语"天下无双"有什么历史典故吗?"天下无双"含义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天下无双”的历史典故是什么?“天下无双”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信陵君魏无忌窃符救赵后,怕哥哥魏王追究,避居赵国。他听说毛公和薛公很有才能,便去邀请。但两人不肯来见。他打听到毛公藏在赌徒中,薛公藏在卖酒人家,便去寻访,终于结识了两人

  • 如何理解成语"有志者,事竟成"?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有志者,事竟成”?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有志者,事竟成【拼音】:yǒuzhìzhě,shìjìngchéng【解释】: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成语故事】:这句成语原作“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出自《左传·昭

  • 成语"鞠躬尽瘁"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鞠躬尽瘁”?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鞠躬尽瘁【拼音】:jūgōngjìncuì【解释】: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成语故事】: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此后,诸葛亮全力辅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不久,刘备病

  • 历史文化探索:乘风破浪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语典故

    乘风破浪,拼音是chéngfēngpòlàng,意思指船只乘着风势破浪前进。形容发展迅猛,也比喻志趣远大,勇往直前。出自《宋书·宗悫传》。那么成语乘风破浪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这个成语来源于《宋史.宗悫传》,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日: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南北朝

  • 死灰复燃的故事是怎样的?韩安国是如何做到的?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成语典故

    对死灰复燃的故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死灰复燃这个词相信不少人都听说过,但是你知道这个词的故事吗?这件事情是在历史上真正发生过的,看了以后你就会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死灰复燃,到时候你就知道话不能说太满了。牢狱中向来都是黑暗的,被关押进去的犯人,要想在牢狱之中少受罪

  • 成语"罄竹难书"是什么意思?"罄竹难书"有什么历史典故吗?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罄竹难书”是什么意思?“罄竹难书”有什么历史典故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罄竹难书,成语,贬义词,拼音:qìngzhúnánshū指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古人写字用竹简,竹子是制竹简的材料)

  • 成语"集思广益"出自于哪里?"集思广益"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集思广益”出自于哪里?“集思广益”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集思广益】故事的主人公:诸葛亮(181年-234年)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