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寓言故事之涸辙之鱼,这篇寓言揭露了什么道理?

中国寓言故事之涸辙之鱼,这篇寓言揭露了什么道理?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313 更新时间:2024/1/14 8:31:30

嗨又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涸辙之鱼的章,希望你们喜欢。

庄子家已经贫穷到揭不开锅的地步了,无奈之下,只好硬着头皮到监理河道的官吏家去借粮。

监河侯见庄子登门求助,爽快地答应借粮。他说:"可以,待我收到租税后,马上借你300两银子。"

庄子听罢转喜为怒,脸都气得变了色。他忿然地对监河侯说:"我昨天赶路到府上来时,半路突听呼救声。环顾四周不见人影,再观察周围,原来是在干涸的车辙里躺着一条鲫鱼。"

庄子叹了口气接着说:"它见到我,像遇见救星般我求救。据称,这条鲫鱼原住东海,不幸沦落车辙里,无力自拔,眼看快要干死了。请求路人给点水,救救性命。"

监河侯听了庄周的话后,问他是否给了水救助鲫鱼。

庄子白了监河侯一眼,冷地说:"我说可以,等我到南方,劝说吴和越王,请他们把西江的水引到你这儿来,把你接回东海老家去罢!"

监河侯听傻了眼,对庄子的救助方法感到十分荒唐:"那怎么行呢?"

"是哇,鲫鱼听了我的主意,当即气得睁大了眼,说眼下断了水,没有安身之处,只需几桶水就能解困,你说的所谓引水全是空话大话,不等把水引来,我早就成了鱼市上的干鱼啦!"

远水解不了近渴,这是人们的识。这篇寓言揭露了监河侯假大方,真吝啬的伪善面目。讽刺了说大话,讲空话,不解决实际问题之人的惯用伎俩。老实人的态度是少说空话,多办实事。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李珣《渔歌子·柳垂丝》:全篇写景指事,颇为宛转自如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李珣(855?-930?),晚唐词人。字德润,其祖先为波斯人。居家梓州(四川省三台)。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乾宁中前后在世。李珣有时名,所吟诗句,往往动人。妹舜弦为王衍昭仪,他尝以秀才预宾贡。又通医理,兼卖香药,可见他还不脱波斯人本色。蜀亡,遂亦不仕他姓。珣著有《琼瑶集》,已佚,今存词五十四首,(见

  • 中国寓言故事之玉器和瓦罐,这篇寓言揭露了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玉器和瓦罐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韩昭侯平时说话不大注意,往往在无意间将一些重大的机密事情泄露了出去,使得大臣们周密的计划不能实施。大家对此很伤脑筋,却又不好直言告诉韩昭侯。有一位叫堂谿(xi)公的聪明人,自告奋勇到韩昭候那里去,对韩昭侯说:"假如这里

  • 壮族民间故事《百鸟衣》有着怎样的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在壮族文化中,劳动人民的口头文学非常丰富,它如一幅斑斓的画卷,形象地真实地展示了壮族社会的历史发展。它表现了壮族的斗争历史和社会生活,反映了壮族人民的悲欢、希望和期待。《百鸟衣》这个故事就是在广西壮族民间中广为流传的一个故事,它最具有百越民族特色。故事通过一对顽强不屈的青年爱情故事的描述,反映了壮族

  • 中国寓言故事之曾参杀人,这篇寓言揭露了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曾参杀人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孔子的学生曾参的家乡费邑,有一个与他同名同姓也叫曾参的人。有一天他在外乡杀了人。顷刻间,一股"曾参杀了人"的风闻便席卷了曾子的家乡。第一个向曾子的母亲报告情况的是曾家的一个邻人,那人没有亲眼看见杀人凶手。他是在案发以后

  • 木板年画是什么样的?它有哪些起源和发展呢?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中国悠久的历史中诞生了很多传统文化和手工艺,其中大家比较熟悉的有对联、窗花、剪纸等等,但其实还有一项历史悠久的手工艺,那就是木板年画。可能年画大家都知道,但这个木板年画估计知道的人就不多了,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木板年画的起源和发展吧。木板年画存在的历史非常悠久,发源地是河南朱仙镇,距今

  • 汉族文化 "和而不同"是怎样的一种境界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和而不同”先贤所谓“和”,是“异”中之“和”,无“异”就无“和”。用今人的流行话语说,“和”讲的就是“多样性的统一”。“和”的精神是以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的;而“同”则不然,它旨在排斥异己,消灭差别,整齐划一。“同”的这种单一性、纯粹性的倾向,最终必然导致事物的发展停滞直至灭亡;而“和”

  • 马上七夕节了,你知道古代七夕有哪些风俗吗?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随着西方文化的传播,很多人对西方的节日兴趣已经快超过了很多中国的传统节日了,每年2月14日是便是西方的情人节,这天很多人都会互赠情人节礼物如巧克力等等,然而中国也有自己的情人节,那就是七夕节。你知道古人是如何过七夕节的吗?明天就是七夕节了,借此机会,历史故事网小编正好给大家聊一聊。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

  • 乌孜别克族历史 乌孜别克族经济发展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过去,他们驱牛赶羊辗转在漫长的牧道上,忍受冬寒夏暑……如今,他们相继拥有了抗震安居房,还学会种植大棚蔬菜。“放下马鞭子,编起菜篮子”,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间,全国唯一的乌孜别克乡牧民经历了游牧天山到定居发展设施农业的巨大变迁。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大南沟乌孜别克乡地处天山北麓东端。记者在当地建立的蔬

  • 中国寓言故事之药商竞富,这篇寓言揭露了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药商竞富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有三个从外地来的商人都在同一个集市上卖药材。第一位药材商专门从产地购进货真质优的上等药材,根据进价定售价,差价不大,从不谋取暴利。按理说,这种诚实商人应该先富起来,可他的生意萧条,铺面冷清,只有少数知根底的人来买他的药,

  • 教师节有什么演变历史?最初将节日定于什么时候?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教师节,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多次以不同的日期作为过教师节。直至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才真正确定了1985年9月10日为中国第一个教师节。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教师节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演变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