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文化探索:临渴掘井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历史文化探索:临渴掘井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72 更新时间:2024/1/16 18:26:50

临渴掘井,拼音是línkějuéjǐng,感到渴了才掘井,意思是比喻平时没有准备,事到临头才想办法。出自《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那么典故临渴掘井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临渴掘井的来源

春秋时期,鲁昭公因年轻幼稚,听信谗言,激怒了季氏、叔孙氏、孟氏三大家族,三大家族联合起来率兵攻打昭公,昭公因此而出逃到齐国。

齐景公热情地招待了昭公,并愿奉送很多财物给他,希望他长居下去。昭公说:“我怎能抛弃周公的王业,长期居住在这里呢?”齐景公又关切地问:“可你这么年轻有为,为什么却要离开自己的国家呢?”

昭公觉得齐景公提出的问题难以回答,于是叹了一口气说:“正因为我年轻,缺少治国经验,一时疏忽,不能正确识别真伪,而铸成大错,落得如此下场。”

齐景公安慰他说:“难道不可以重新再来,挽回错误吗?”昭公失望地长叹道:“晚了!”站在一旁的齐国正卿晏婴插话说:“是啊,一个人,已经掉到井里,才后悔自己为什么走路不小心。正像一个人,眼看就要渴死才想挖井取水一样,已经来不及了。

临渴掘井的主人公-鲁昭公

鲁昭公(前560年—前510年),名姬裯(史记作“稠”),鲁襄公之子,母齐归。鲁国之二十四代君主。前542年即位,前517年,鲁昭公伐季孙氏,但大败,逃到齐国,后辗转至晋,晋欲使昭公返鲁,鲁不纳,前510年,昭公死于晋地乾侯,终年51岁。

临渴掘井的故事

春秋时期,鲁昭公被鲁国人赶出鲁国,他逃难到齐国。齐景公问他为什么把国王的位子给丢了,他说他没有任用忠良之材,只信任那些吹嘘拍马之辈。齐景公问晏婴鲁昭王能否重新做一个好国王,晏婴认为一个临噎而掘井的人是不会成功的。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如何解释成语"入室操戈"?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入室操戈”?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入室操戈【拼音】:rùshǐcāogē【解释】:操:拿;戈:古代象矛的武器。到他的屋里去,拿起他的武器攻击他。比喻引用对方的论点反驳对方。【成语故事】:后汉时期,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教育家名叫郑玄

  • 成语"开诚布公"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开诚布公”?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开诚布公【拼音】:kāichéngbùgōng【解释】:开诚:敞开胸怀,显示诚意。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成语故事】:《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评》,诸葛亮之相国也......开诚心,布公道。三国

  • 成语"发愤忘食"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发愤忘食”的历史典故是什么?“发愤忘食”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子路来到楚国叶县。县官沈诸梁间子路:孔子是个怎样的人?子路回答不上来。后来子路把沈诸梁的问题告诉给孔子,孔子说:你为什么不这样回答呢,孔子的生活

  • 成语"众志成城"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何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众志成城”?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众志成城【拼音】:zhòngzhìchéngchéng【解释】: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成语故事】:周朝末年,周景王即位以后,为了个人行乐,下令把

  • 成语"一诺千金"有什么历史典故吗?"一诺千金"是什么意思呢?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一诺千金”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一诺千金”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拼音】:yīnuòqiānjīn【解释】: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成语故事】:秦朝末年,楚国有一个叫季布的人,他这个人个性耿直,而且

  • 成语"刚愎自用"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刚愎自用”?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刚愎自用【拼音】:gāngbìzìyòng【解释】:愎:任性;刚愎:强硬固执;自用:自以为是。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成语故事】:“刚愎自用”成语由“刚愎不仁,未肯用命”变化来,意思是倔

  • 历史文化探索:抱薪救火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成语典故

    抱薪救火,拼音bàoxīnjiùhuǒ,指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反而使灾祸扩大。那么典故抱薪救火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战国后期,秦国渐渐强大,它取用远交近攻的策略,不断向邻近的国家扩张。从公元前276年到公元前274年,秦国连续三次

  • 成语"半部论语"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半部论语”?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半部论语【拼音】:bànbùlúnyǔ【解释】: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成语故事】:这个成语来源于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人言普山

  • 曹植作为三国最负盛名的作家,关于七步成诗有何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七步成诗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南

  • 成语"弄巧成拙"有什么历史典故吗?"弄巧成拙"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弄巧成拙”是什么意思?“弄巧成拙”出自于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北宋时期有位画家叫孙知微,专擅长人物画。一次,他受成都寿宁寺的委托,画一幅《九耀星君图》。他用心将图用笔勾好,人物栩栩如生,衣带飘飘,宛然仙姿,只剩下着色最后一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