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作舍道边"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成语"作舍道边"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520 更新时间:2024/1/14 8:44:08

【成语】:作舍道边

【拼音】:zuòshědàobiān

【解释】:在路旁筑室,和过路人商量。比喻各有各的说法,事情没法做成功。

【成语故事】:

曹褒,字叔通,鲁国薛县(今山东胜县东南)人,其父专门研究过周期的礼仪制度,曹褒十几岁就跟着父亲研究礼仪一类的学问。他仰慕叔孙通汉高祖制定礼仪的功业,不分昼夜地刻苦学习,常忘记自己在什么地方。曹褒初举孝廉,不久被授任图(今河南妃县南)令。在任期间,以礼仪管理县政,以恩德影响民俗,治理得非常出色。有一年,五个小偷在困县作案被衙役捕获。

太守马严非常痛恨偷盗行业,暗示曹褒立即杀掉五个小偷。曹褒说:“小偷罪不至死,如果无原则地服从上级指令,杀掉不该杀的人,有造我的处世准则。我宁肯得罪上司,绝不权力妥协。”后来,曹褒因这件事被降为功曹。当时汉章帝在位,他认为朝廷的礼仪制度很不完备,应重新制定,使之完善,于是命令百官详加研讨。曹褒当时在朝中任博士,他上书章帝。陈述意见,表示愿负责这项工作。皇帝很欣赏曹褒的见解,提升他为侍中,经常在皇帝身边充当顾问。有一次,皇帝向玄武司马斑固询问改制礼仪的事宜,班固说:“京城读书人很多,他们对礼仪都有些研究,不妨多找些人议一议。”章帝说:“民谚道:‘在大道边盖房子,三年也盖不起来’(作舍道边,三年不成)。人多嘴杂,意见不一,什么事都办不成。当年帝制定规章让夔一个人就办了。”皇帝知道曹褒对历朝礼仪很有研究,即下诏,命曹褒主持这项工作。曹褒接受任务后,撰写了从皇帝到百姓关于婚丧嫁娶的一系列章,计一百五十篇,其中多半参照前代制度。成书后,百官议论纷纷,章帝下令,停止讨论。这段故事提醒后人,作事要果断,听取意见要善于选择,否则人言人殊什么事都办不成。曹老不仅是个出色的学者,还是非常称职的地方官,值得敬仰。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韦编三绝是什么意思?韦编三绝有什么典故吗?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语典故

    韦编三绝是什么意思?韦编三绝有什么典故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这个成语的意思就是编联竹简的皮绳断了多次。比喻读书勤奋。此外,“韦编三绝”也可指穿联甲骨的牛皮断了多次。本义不一定是穿联竹简。故事源自战国孔子.孔子名叫孔丘,是鲁国陬邑

  • 历史文化探索:破釜沉舟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语典故

    在中华文明历史的长河中,有很多让我们终身受益的哲理故事,而成语故事是文字的精华,高度概括了历史文明的发展。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要说的成语是破釜沉舟,它是指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釜:锅。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秦朝末年,秦军大

  • 成语"剖腹藏珠"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来源于哪个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剖腹藏珠”?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剖腹藏珠【拼音】:pōufùcángzhū【解释】:破开肚子把珍珠藏进去。比喻为物伤身,轻重颠倒。【成语故事】: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对大臣们讲了一个故事:“西域有一个商人,偶然间得到一颗非常稀有的

  • 如何理解成语"予取予求"?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予取予求”?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予取予求【拼音】:yúqǔyúqiú【解释】:予:我。原指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后指随心所欲,任意索取。【成语故事】:出处:《左传·僖公七年》唯我知女(即汝,你),女专利而不厌,予取予求

  • 成语"蓝田生玉"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蓝田生玉”?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蓝田生玉【拼音】:lántiánshēngyù【解释】:蓝田:地名,在陕西省,古时蓝田出产美玉。旧时比喻贤父生贤子。【成语故事】:“蓝田生玉”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名门出贤良。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志

  • 成语"​爱鹤失众"是什么意思?"​爱鹤失众"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爱鹤失众”是什么意思?“爱鹤失众”出自于哪里?这个成语意思是因为宠爱鹤而失去民心。比喻重物不重人,因小失大,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爱鹤失众的出处《左传.闵公二年》:“狄人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有禄位,余焉能战?’”爱鹤失众的故事春

  • 成语"一鳞半爪"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一鳞半爪【拼音】:yīlínbànzhǎo【解释】: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成语故事】:白居易是唐代有名最多的大诗人,他的晚年生活十分安适,沉溺待酒,醉心佛道,却也隐藏着一种不能匡世济民的苦闷。白居易在东都任职时,常常以酒自娱。当时尚书卢简辞

  • 成语"叶公好龙"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叶公好龙”?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叶公好龙【拼音】:yègōnghàolóng【解释】: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成语故事】:春秋时,有位叫叶公

  • 成语"得陇望蜀"有什么历史典故吗?"得陇望蜀"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得陇望蜀”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得陇望蜀”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就接着往下看吧~【得陇望蜀】故事的主人公:刘秀(公元前5年—57年)东汉王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得陇望蜀】是什么意思?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已

  • 历史文化探索:不遗余力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成语典故

    不遗余力,拼音是bùyíyúlì,意思是把所有力量毫无保留使出来。出自《战国策·赵策三》。那么成语不遗余力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战国时期,秦国实行商鞅变法,国力逐渐强盛,不断派兵去攻击其他国家。公元前260年,秦王派大将白起,在赵国的长平一举歼灭了由赵括率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