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元节为什么被叫作"鬼节"?中元节是如何产生的?

中元节为什么被叫作"鬼节"?中元节是如何产生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691 更新时间:2023/12/8 13:32:52

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也就是中元节,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中元节的相关内容。

中国人,讲究认祖归宗,不忘根本。所以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信仰体系里,就有一个内容,是讲,对祖先的崇拜。怎么崇拜呢?很简单——祭祀。

现在的传统节日里,涉及到祭祀祖先的,有四个:除夕、清明、重阳,还有一个中元节。前三个,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知名度太高了。

跟它们比起来,中元节感觉就要差那么一点点,至少,这个传统节日显得不是那么喜庆,甚至还有点凄的味道。

中元节这个节日源自于道教,是专门用来祭祀先祖已逝的亲人,根据道教传说,七月十五这一天,地府会打开鬼门,所有鬼魂都可以回到人间。

有主的魂灵回家,无主的孤魂就四处游荡,所以家家户户都要进行祭祀魂灵的活动,道观也要举行盛大的法会来普渡亡魂,因此,中元节又被人叫作“鬼节”,老百姓甚至用“七月半,鬼门开”这句俗语来形容中元节。

其实,在中元节形成之前,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七月半”祭祖的传统,那时候的古人认为,粮食丰收是因为祖宗显灵和先祖的保佑,所以他们会在七月中旬举行祭祀,祖先报告当年的收成,然后祈祷来年能继续获得神灵的庇佑以求丰收。

后来,佛教传入中国,带来了盂兰盆节。佛经中有一个“目连救母”的故事,说在七月十五这天,佛寺举办盂兰盆会帮助目连,解救了他在地狱受苦的亡母。

然后南北朝的统治者,非喜欢“目连救母”里面的孝道观念,就大力宣扬盂兰盆节,还把它变成了一个民俗节日,这也体现了古代社会“以孝治天下”的儒道思想。

道教的中元节,就是在盂兰盆节的影响下产生的。在之后的发展里,人们把佛、道法会,还有秋后祭祖的传统融合在一起,把七月十五作为固定的日子,专门在这一天追祀祖先、祭拜祈福。唐朝的时候,道教兴起,“中元节”被正式确立为这个节日的名字,一直用到了今天。

当然,中元节的民间习俗和讲究也很多。比如说祭祖,七月半这天,人们相信祖先的魂灵会回家探望,所以他们要提前准备好各种祭品沿路焚化。

人们担心祖先在地下过得不好,于是就会把各种寓意的纸包焚烧后送给亡魂,当然同时还会顺带焚烧一些送给各路孤魂野鬼。中元节在户外焚纸烧香实际上也是“老吾老及人之老”的一种精神延续,孤魂野鬼虽然是别人家的,但同样可以得到人们的祭拜。

还有的地方,有在中元节放河灯的习俗,人们希望通过河灯的光芒,可以帮祖先照路,这样就不会走错。

除此之外,民间也有不少禁忌,比如说在中元节忌夜游、忌喊名字、忌拍肩膀等等,这些看似迷信的做法,其实主要是考虑到这个节日的特殊性,祭祀活动一般在夜间举行,比较容易惊吓到别人,特别是孩童。

其实,时代的发展,给中元节赋了很多意义。但不管怎么变,化核心是一致的,都是敬畏先祖,崇尚孝道。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查白歌节是怎么得名的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查白歌节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布依族查白歌节,流传于贵州省西南兴义一带布依族聚居区的传统节日,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该节是为纪念古时当地一对为民除害与抗暴殉情的男女青年查郎、白妹而得名。人们吃狗肉汤锅、五色糯米饭和冤枉坨,并在查白树下悼念查郎、白妹,到查白井取水净心,到查白庙敬香,这一天查姓村民要请摩公端公主持祭祀活动,中

  • 中国寓言故事之狂泉,这篇寓言揭露了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狂泉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从前有一个国家,一国的人都得了癫狂病,整天闹呀、叫呀,干一些荒唐至极的事。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个国家有一眼叫做"狂泉"的井,谁要是喝了那里的水,立刻就会变得癫狂起来。而这一国的人除国君外,全都喝"狂泉"的水,所以一个个都疯疯

  • 蒙古人的极端服从意识是怎样的?蒙古历史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蒙古军队强大的战斗力来源于他们的铁的纪律和极端的服从意识,服从意识是形成强大战斗力的重要原因,在作战中,只有所有人都完全听从指挥员的命令,才能形成强大的战斗力。世界上战斗力最强大的军队有两个,一是德国军队,二是日本军队,这两个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个打遍欧洲无敌手,一个打遍亚洲无敌手,除了他们

  • 南宋时期的思想文化的特点是什么?新儒学理学思想的诞生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南宋时期的思想文化的特点是什么?南宋是古代中国学术思想和文学艺术的巅峰时期,最明显的一个标志是新儒学理学思想的诞生。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南宋时期维持了近百年学派间互争雄长和欣欣向荣的景象,形成了继春秋战国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次“百家争鸣”的盛况。作为程朱理学集大成者

  • 鼠年王姓宝宝怎么起名?王姓宝宝好听的名字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鼠年王姓宝宝怎么起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最近很多人的鼠年宝宝出生了,而且这位家长表示自己姓王,那么这个王姓鼠年的宝宝应该怎么起名字呢?其实也简单,注意一些技巧就好了,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鼠年有涵养的名字大全,都是免费的,文章末尾还有专家起名,都是100分好名字,欢迎

  • 汉族习俗 汉族婚俗习惯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汉族婚礼习俗源远流长,民族色彩浓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礼仪,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称之为“六礼”。“纳彩”即男家请媒人向女家提亲,后人叫“说媒”;“问名”即双方变换年庚,近代称之为“换龙凤帖”,然后卜卦“合婚”;“纳吉”即为“订婚”;“纳征”

  • 柯尔克孜族习俗 柯尔克孜族的萨满教遗俗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柯尔克孜族大多数人生活在牧区,生活与畜牧业息息相关,羊群每年是冬季产崽,经过整整一个冬季,储备的草料即将用净。春夏季节是羊群成长的季节,每年春季的降雨往往决定着牧场草势的长成,而牧草长势如何直接影响着羊群的成长。进入秋季后,是牧民们的收获季节,羊群的肥瘦又直接影响着牧民的收入。因此,牧民们每年最担心

  • 民俗是如何产生的?民俗是如何在历代发展的?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民俗,即民间文化,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民俗在我国古代是如何发展的呢?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自世界起源,只要有人类群体居住的地方就会慢慢的有民俗的产生,其因人类居住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影响,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慢慢逐步完善,并且由于时代的改变而不断的改

  • 花椒:不仅是调味品和药用,还代表着古老的椒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花椒,芸香科花椒属植物,原产地是中国。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古时候,相传神农氏尝百草时,发现漫山遍野生长着一种奇树,一棵棵枝杈旁逸斜出、怪刺丛生,结出一串串圆形的小果,红艳鲜亮,香气四溢。他随手摘了一粒红果丢进嘴里,香麻之味漫溢开来,向喉咙窜去,直达肺腑,顿觉脾胃发

  • 生活中厨师相关的谚语都有哪些呢?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关于厨师、厨厨房的谚语、俗语:★好厨师一勺汤。★十个厨师九个淡。★厨师无巧,烂淡就好。★近厨得食,近民得力。★厨子成群,煮坏肉羹。★入厨先洗手,上灶莫多言。★不经厨子手,难得五味香。★朝里无人莫做官,厨房无人莫去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