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桂林米粉是谁发明的?桂林米粉的起源是什么?

桂林米粉是谁发明的?桂林米粉的起源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741 更新时间:2023/12/28 6:49:08

桂林米粉是谁发明的?桂林米粉的起源是什么?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章供大家参考。

桂林米粉是广西地区历史悠久的传统小吃,基本上去过桂林的朋友都会对当地的米粉记忆犹新。桂林的粉俗称切粉,韧性十足,细滑爽口,配上秘制的卤水卤菜让人吃后回味无穷。而且桂林米粉种类繁多,带或者不带汤的都有,基本上能满足各类人群的胃口。不过关于桂林米粉的来历恐怕多数朋友都是不清楚的,那这次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桂林米粉的由来,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一提起桂林大家的脑海中肯定会涌现出一句俗语“桂林山水甲天下”,众所周知,桂林的自然美景是天下闻名的。其实,除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桂林的米粉也是它能够吸引到众多游客的一大原因。桂林米粉不仅口感嫩滑爽口,各种口味类型应有尽有,而且拥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

那么,桂林米粉的起源在什么时候,又是由谁发明的呢?

这其中还是有一个传说可以追溯的,就是在两千多年前的秦始皇时期。当时,秦始皇发动大军攻打百越地区,因此,要在桂林以北的区域修筑灵渠,达到一定的抵御外敌、方便交通的作用。但是,由于当时的秦兵大多都是北方人,从小就是以面食作为主食,他们更加喜欢刀削面、拉面之类的。忽然间,到了南方,主食变成了大米,许多的将士都没有办法适应。

不能好好吃饭,也就没有力气高效率的修筑灵渠了。这个时候,还是当时负责修建灵渠的官员监御史:史禄,他想出了一个解决的办法。据传他是越人,史料记载:“秦始皇遂使监禄凿灵渠运粮,以使深入百越。”他要求随军的伙夫,把大米泡胀,磨浆蒸熟之后,再加入一些必须的调味品,这样就做成了类似面条的米粉供给给士兵们食用。

秦兵吃了之后都非的喜欢,由此,桂林米粉也就诞生了。

那么,这个所谓的传说到底有没有可信度呢,发明者到底是真是假呢?其实,综合来看,这个传说应该是半真半假的。

虚构的成分在哪里呢?

因为,中国是在东汉的时候,才出现了最早的小麦面条,这比秦始皇时期晚了三百多年。而且,最开始面条的做法也很粗糙,根本不会出现拉面这种细致的加工手法。拉面或者刀削面可能是在朝的时候,或者更晚的明朝时期才出现的。

所以说,当时的秦兵喜欢吃刀削面和拉面,这应该是不可能的。当时,盛行的还是青铜器,加工制作还是很粗糙的,因此,秦朝的时候可能不会出现面粉这种东西。当时的人们应该只是,简单的把小麦煮熟食用。

那么,桂林米粉跟史禄有没有关系呢?

根据考古专家的发现,桂林米粉比小麦面条出现的更早,所以,米粉还是有可能跟史禄有关的。我们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面条,是青海喇家遗址出现的一碗面条。经过考古专家的研究发现,这个面条是经过黄米或者小米碾制出来的。

但是,因为当时还没有出现圆形的转盘石磨,所以,需要用擀面杖将其一粒一粒的进行碾压。特别费工费力,所以,只有当时的官员能够食用,这种面条也就因此没有广泛的普及开。大概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国时期,这个时期的中国才开始出现了转盘石磨。

有了这个基本的制作工具,面粉和米粉才有了真正的可以被推广的基础。

然而,中国人吃上米粉和面粉可能比这个时期还要晚几百年时间。因为,石磨的发明,最初的时候,并不是用来制作面条的。大概在战国晚期出现的石磨,它主要是用来磨豆浆和米浆的。磨出来的豆浆和米浆用来制作一种叫做“浆水”的古代饮品,它的味道和现在的米汤差不多。

所以,石磨最初跟面粉是没有多大关系的,只是后来,随着浆水的出现和食用,人们对它又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加工。随着制作流程的完善,又经过了几百年的时间,不断的尝试和探索,才有了之后我们食用的面粉。

综合这些历史的证据和之前的传说,我们已经可以大致的推测出桂林米粉的起源:

应该是,秦朝修缮灵渠的士兵,把当时的浆水做为了一种日常的饮料,然后,在转盘石磨加工的过程中,由于高温的影响,受热的浆水变成了粉皮。于是,当时负责的官员就急中生智,让厨师对粉皮进行一些加工,这样米粉就真正的诞生了。

由于,当时秦军粮食转运的枢纽在桂林,米粉也就在桂林大量的生产,这样桂林也就成为了米粉的发源地。由此看来,桂林米粉可能不仅仅是面条的一种仿制品,还很有可能是面条的“老祖宗”。也可能是由于米粉的发展,才出现了后来的面条。

桂林米粉到了清代和民国年间,可谓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清朝时,桂林轩荣斋的炒粉、会仙斋的卤粉、易荣斋的汤粉,各有绝活,吸引了无数的回头客。三斋之间不是以拆对方的台而后快,而是互相勉励,各出奇招。因此,“三斋打擂”的典故,至今仍令入津律乐道。

我们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传承,吃穿住行都是文化的象征。在桂林米粉文化艺术馆里见到这样一段话:“桂林米粉,是世界快餐业的鼻祖;桂林米粉,是中国食文化的代表;桂林米粉,是烹调艺术的经典;桂林米粉,是民族融合的见证。”

所以,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学会观察、留心学习,这样我们才能够不断进步。相信下次你再去桂林,一定会品尝一下当地的米粉,了解到它的历史。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灶王爷是神仙吗?关于灶王爷有什么民间故事及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灶王爷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说到灶王爷其实这个菩萨还是挺有故事的,其实他以前是一介凡人,而且还好吃懒做,那么就这样一个人是怎么当上灶王爷的呢?这个就让人非常好奇了,其实这背后也是有故事的,下面我们一起看看相关的故事就知道了呀,速度来喵喵吧!关于灶王爷的历史民

  • 2019年小雪是什么时候?小雪的相关习俗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2019年小雪是什么时候?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天气一天天冷了下来,北方一些地区甚至已经开始下起了大雪,而南方虽然也很冷,却还没有到下雪的地步。不过虽然没有下雪,却还是迎来了二十四节气的小雪节气。那么2019年的小雪是哪一天?小雪节气会很冷吗?过了这一天之后

  • 盘点: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分别是那几个?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为:《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牛郎织女》故事背景:传说天上有个织女星,还有一个牵牛星。织女和牵牛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可是,天条律令是不允许男欢女爱、私自相恋的。织女是王母的孙女,王母便将牵牛贬下凡尘了,令织女不停地织云锦以作惩罚。《梁山伯与

  • 《易经》之下经中关于夫妇之道的"咸"卦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还不知道《易经》之下经中关于夫妇之道的“咸”卦是什么意思吗?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感兴趣的朋友就接着往下看吧~咸。亨,利女贞。取女吉。意思就是,咸卦,通达,适宜正固,娶妻吉祥。易经六十四卦,分上下两经,前三十卦是上经,以天地间事物开始。而下经则以人间的夫妇人伦开始。咸卦说的是夫妇之

  • 敦煌壁画的《佛说九色鹿经》描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敦煌壁画的《佛说九色鹿经》描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这幅壁画以精湛的艺术再现了《佛说九色鹿经》中“鹿王本生”的故事,感兴趣的朋友接下来就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吧。《九色鹿经图》绘于敦煌257号洞窟的西壁中部。作为北魏洞窟的代表作,同时也是敦煌莫高窟最优美的壁画之一。作为莫高窟内最完美的连环画式本生故事

  • 为什么说俗语说"两腮无肉不可交"?科学分析之后还是有道理的!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俗语“两腮无肉不可交”的内容,希望大家能喜欢。在我们的现代社会中,有很多人都非常热衷于关人数这个东西,其实这件事情在很久之前的古代,早就已经有人研究的非常透彻了,而且在民间也留下了不少的俗语传说,不知道关于“两腮无不可交”这句话,大家都有没有听过呢?其实所谓的民间俗语告

  • "未央"一词出现频率很高,"未央"具体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未央”一词出现频率很高,“未央”具体是什么意思?接下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在中国文化中,未央是个古老而且出现频率很高的词汇。比如汉朝皇帝所居住的宫殿,叫做“未央宫”——甚至在修辞上,未央宫时常成为汉宫的别称。并且,汉代宫人向皇帝、太后等人请安的时候,也会说“皇帝/太后长乐未央”。魏文帝曹丕

  • 三十六计故事介绍:第三十计反客为主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本是客人却用主人的口气说话。后指在一定的场合下采取主动措施,以声势压倒别人。【原典】乘隙插足,扼其主机①,渐之进也②。【注释】①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把准时机插足进去,掌握他的要害关节之处。②渐之进也:语出《易经.渐》卦。(渐卦解释见前计②)本卦《彖》辞:“渐之进也。”意为渐就是渐进的意思。此计运用此

  • 腊月二十三还是二十四?为何南北方的小年不是一天?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明天就是腊月二十三小年啦,真的是要过年啦,狗年来啦,今天带大家科普一下,南北方的小年不是一天哦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节日也不尽相同。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贴春联,扫尘,祭灶等。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

  • 离卦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表达的是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离卦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表达的是什么道理?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离卦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象》曰:六五之吉,离王公也。意思就是,离卦六五。眼泪涌出的样子,悲痛哀叹的样子,吉祥。《象》:六五吉祥,是附丽于王公的位置上。涕是眼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