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一笔勾销"是什么意思?"一笔勾销"有什么典故?

成语"一笔勾销"是什么意思?"一笔勾销"有什么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511 更新时间:2024/1/14 3:30:12

成语“一笔勾销”是什么意思?“一笔勾销”有什么典故?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一笔勾销】故事的主人公: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一笔勾销】是什么意思?

把账一笔抹掉。比喻把一切全部取消。

【一笔勾销】出自哪里?

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第七卷:“公取班簿,视不才监司,每见一人姓名,一笔勾之。”

【一笔勾销】词语辨析:

【一笔勾销读音】:yībǐgōuxiāo

【一笔勾销的近义词】:一笔抹杀

【一笔勾销的反义词】:债台高筑

【一笔勾销歇后语】:秀才卖菜;阎王爷点生死簿

【一笔勾销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

【一笔勾销】典故:

范仲淹,字希文,吴县(今苏州市)人。他出生于贫苦人家,两岁时,父亲就死了,母亲谢氏为生活所迫,只得带着他改嫁到山东淄州长山县一户朱姓人家,从此范仲淹改名叫朱说。由于是母亲从范家带过来的,范仲淹在朱家所处的地位就可想而知了,但是年幼的范仲淹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世。

范仲淹刻苦好学,一有机会就向有学问的人请教,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渴望到更广阔的天地里建功立业。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二十三岁的范仲淹辞别母亲,不远千里来到北宋南都应天府(今河南商丘),进入应天书院攻读。求学期间,他废寝忘食,昼夜苦读,从不浪费分秒时间,一连几年都是这样。由于生活日益贫困,有时他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从没有脱下衣服好好睡过一个舒服觉。范仲淹有个同学是南都留守的儿子,对范仲淹勤奋苦学的精神相当钦佩,就告诉他的父亲。留守听了很是感动,让他的儿子带些好酒好菜送给范仲淹。盛情难却,范仲淹只得收下。可是他并没有去享受这顿美餐,而是任由这些食物放在那里直至腐烂。留守的儿子很不解,就去问范仲淹为什么这样做。范仲淹说:“我对令尊的美意心存感激,只是我喝粥已成习惯,并不觉得苦;如果我现在就贪图美味,以后怎么能再吃得下苦呢!”有志者,事竟成。四年后,范仲淹高中进士,不久就出任广德军司理参军,他回家把母亲接来,恢复了自己原来的姓名。

宋仁宗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西夏进犯,边关告急。范仲淹主动请缨,要求到陕甘边疆去担负抵御西夏进犯的重任。由于范仲淹治军有方,爱抚士卒,在反击西夏进攻的战斗中,军民一心,频频取得胜利。从此,西夏人不敢再轻易进犯。在范仲淹的努力下,双方正式议和。

由于抵御西夏有功,范仲淹被调回京城担任副宰相一职,开始在政治上大展鸿图。他联合富弼欧阳修等人进行改革,开始实行“新政”。

范仲淹推行“新政”雷厉风行,对官员的考核与任命极为严格。他亲自取来各地官员名册,一个个检查他们的任职情况,对于那些碌碌无为的官员毫不心慈手软。当他发现有人“在其位,不谋其政”时,就将此人的名字从名册上一笔勾销,逐出官场,另外选拔一些比较干练的人上马。富弼对范仲淹素来恨敬重,看到他在整肃吏治上如此不留情面,不免有些担心,便从旁劝阻说:“把一个人的名字从名册上一笔勾掉很容易,可是这样一来,被勾去名字的人就要全家痛哭了!”范仲淹斩钉截铁地回答道:“他一家人哭,总比他们祸害千家万户,让千家万户悲哭要好得多吧!”遗憾的是,由于改革触犯了贵族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不到一年便夭折了。范仲淹也被贬到陕西任四路宣抚使。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举措失当"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举措失当”?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举措失当【拼音】:jǔcuòshīdàng【解释】:举措:举动,措置。指行动措施不得当。【成语故事】:秦始皇在位的第26个年头灭了6国,统一了中原,他把全国划为36个郡,并且统一了度量衡。从那以后

  • 成语"拾人牙慧"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拾人牙慧"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拾人牙慧”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拾人牙慧”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拼音】:shírényáhuì【解释】:拾:捡取;牙慧:指别人说过的话。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成语故事】:这个成语出自《世说新语·

  • 成语"负重致远"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负重致远”?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负重致远【拼音】:fùzhòngzhìyuǎn【解释】:负:背着;致:送到。背着重东西走远路。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成语故事】:负重致远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能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处的目的地。比喻能

  • 成语"惊弓之鸟"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惊弓之鸟”?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惊弓之鸟【拼音】:jīnggōngzhīniǎo【解释】: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成语故事】:相传,战国时有个叫更赢的射箭能手。一天,他和魏王正在一起

  • 成语"狼子野心"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狼子野心”?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狼子野心【拼音】:lángzǐyěxīn【解释】:狼子:狼崽子。狼崽子虽幼,却有凶恶的本性。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习性难改。【成语故事】:春秋时,门子文和门子良两兄弟在楚国做官,子文是令尹,子良则

  • 成语"气壮山河"出自于哪个典故?"气壮山河"含义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气壮山河”出自于哪个典故?“气壮山河”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魏国有一个叫范睢的人,他想说服魏王重用他,可惜却没有适当的机会。有一次,范睢随须贾到齐国去,齐王非常欣赏他的才华,便送了许多金钱和礼物给他,这让须贾十分嫉妒,回

  • 如何解释成语"青梅竹马"?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青梅竹马”?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青梅竹马【拼音】:qīngméizhúmǎ【解释】:青梅:青的梅子;竹马:儿童以竹竿当马骑。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成语故事】:李白是唐朝最有名的大诗人,他有一

  • 如何理解成语"争先恐后"?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争先恐后”?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争先恐后【拼音】:zhēngxiānkǒnghòu【解释】:抢着向前,唯恐落后。【成语故事】:春秋后期,晋国有个很有名的驾驭能手叫王子期。有一次卿大夫赵襄子(真国国群的先人)向他学习驾车的

  • 成语"期期艾艾"有什么典故吗?"期期艾艾"的意思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期期艾艾”有什么典故吗?成语“期期艾艾”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期期艾艾】故事的主人公:周昌(?-公元前192年),沛郡人,西汉初期大臣。秦时为泗水卒史。秦末农民战争中,随刘邦入关破秦,任御史大夫,封汾阴侯。耿直敢言。【期期艾艾】是什么意思

  • 成语"巧取豪夺"有什么历史典故吗?"巧取豪夺"是什么意思呢?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巧取豪夺”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巧取豪夺”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拼音】:qiǎoqǔháoduó【解释】:巧取:软骗;豪夺:强抢。旧时形容达官富豪谋取他人财物的手段。现指用各种方法谋取财物。【成语故事】:宋朝大书法家、大画家米芾的儿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