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如何理解成语"依样葫芦"?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如何理解成语"依样葫芦"?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502 更新时间:2023/12/24 3:41:12

解释成语“依样葫芦”?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语】:依样葫芦

【拼音】:yīyànghúlu

【解释】:照别人画的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单纯模仿,没有创新。同“依样画葫芦”。

【成语故事】:

陶谷是个学问渊博的人,他发现太祖对于一些办写文章的臣子,包括他这个翰林学士在内,都不太重视,他就太祖请求调离翰林院。太祖听了,笑着说:“这种官很难做,只能依照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我看,你还是继续做下去吧!”陶谷听到太祖这么说,心中很不舒服,就在翰林院的墙壁上题了一首诗,来抒发他自己的牢骚。诗的原句是这样的:“官职有来须与做,才能用处不忧无;堪笑翰林陶学士,一生依样画葫芦。”后来,宋太祖见了这首诗,就格外的不喜欢他了,将他藏,始终没有重用。从此,这句“依样葫芦”就被人用来比喻处理事情的时候,只会模仿别人,没有丝毫改革的新意。

虽然,新的事物需要旧的来做参考,但是主要应该改造旧的,创造新的,才容易有进步,才能更好,如果只依照旧的一模一样的去做,那有什么意思呢?就像我们从事科学研究,对于别人的成就,只能参考,主要的还是应该创造出新的东西;如果只照着人家的东西,毫不改进的去做,那就成了“依样葫芦”了!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羊陆之交语出《晋书·羊祜传》,关于它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羊陆之交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羊

  • 关于结草衔环有何历史典故?这个典故旨在告诫人们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结草衔环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 如何理解成语"死里逃生"?背后有何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死里逃生”?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死里逃生【拼音】:sǐlǐtáoshēng【解释】:从极危险的境地中逃脱,幸免于死。【成语故事】:从前楚国有个人叫次非,在一次机会中得到一把宝剑,便高兴地渡河回家。当船划到河中心的时候。突然出现两

  • 成语"不打不成相识"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不打不成相识”?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不打不成相识【拼音】:bùdǎbùxiāngshí【解释】:指经过交手,彼此了解,结交起来就更投合。【成语故事】:“不打不成相识”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双方不打一场不会相识。表示经过交手,互相了解,

  • 成语"开门揖盗"出自于哪里?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开门揖盗”的历史典故是什么?“开门揖盗”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孙策临终时,长史张昭等人都来看他。他对张昭说:请你们好好扶助我的弟弟孙权!这时,孙权才15岁,他见哥哥去世了,万分悲痛。大臣们都劝他不要过分悲伤,可他还是天天啼哭。大臣

  • 关于狗尾续貂有何历史典故?这个典故给予了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狗尾续貂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 成语"多多益善"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多多益善”?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多多益善【拼音】:duōduōyìshàn【解释】:益:更加。越多越好。【成语故事】:汉高祖刘邦做了皇帝以后,不但解除了大将军韩信的兵权,还把他的封爵从王降到侯。一次,刘邦与韩信谈论各个将领的本领

  • 成语"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出自于哪里?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出自于哪里?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的典故,出自《晋书·王徽之传》,书中是这样记载的:人问其故,徽子曰:“本乘兴而来,兴尽而归,何必见安道邪?”不难看出,“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历史

  • 成语"不寒而栗"有什么历史典故吗?"不寒而栗"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不寒而栗”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不寒而栗”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不寒而栗】故事的主人公:义纵(?—前116),西汉河东郡(今山西省晋南地区)人。生年不详,卒于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是西汉中期以严厉手段打击豪强地主的著名“酷吏”。

  • 历史文化探索:抛砖引玉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语典故

    抛砖引玉(拼音:pāozhuānyǐnyù),意思是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是一种自谦的说法。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赵州东院从稔禅师》。那么成语抛砖引玉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唐朝有一位诗人,名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