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坚壁清野"有什么历史典故吗?"坚壁清野"是什么意思呢?

成语"坚壁清野"有什么历史典故吗?"坚壁清野"是什么意思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275 更新时间:2023/12/8 6:24:03

还不知道:成语“坚壁清野”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坚壁清野”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1、坚壁清野出处

《三国志荀或传》:“今东方皆以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将军,将军攻之不拔,略之无获,不出十H,则十万之众未战而自困耳。”

2、坚壁清野意思

加固防御的工事,将四野的居民、物资全部转移、收藏,使敌人一无所获,站不住脚。这是对付优势之敌的一种作战方法。

3、坚壁清野的典故

东汉末年,曹操在镇压黄巾义军后占据兖州地区,威震山东,继乂挥师东进,准务夺取徐州要地。曹操征东,后方空虚。兖州豪强张邈勾结割据势力吕布,袭破兖州大部分地方,并占领濮阳。整个兖州地区只剩鄄絹)城、东阿、范县三处,被曹操的谋士荀或(㈧郁)等坚守下来。曹操得报,甚为恼怒。

丢失兖州根据地,形势突然变得对曹操十分不利。他急忙从徐州撤兵回来,向屯驻襥阳的吕布发动反攻。吕军十分凶悍,曹操一时无法取胜,双方相持日久,各自军中粮尽。曹操只得引兵回郵城暂住,吕布也移驻山阳就食,二处权且罢兵。不久,徐州牧陶谦病死,将徐州让给了刘备。消息传来,曹操争夺徐州的心情更为急迫,忙着便要发兵,认为取下徐州然后再来消灭吕布,也不为迟。荀或却劝谏曹操切勿急于进兵。

他说以前高祖保住关中,光武帝据有河内,都是有了牢固的根据地,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方得经营天下。如今将军为什么不顾兖州而去攻打徐州呢?”曹操觉得陶谦刚死,徐州民心未定,攻取不难。荀或笑道:“只恐未必”他指出,眼下正值麦收季节,徐州方面已组织人力,加紧抢割城外的麦子,运进城去。这分明是对可能发生战争有所准备。收尽麦子,对方必然还要星夜加固营垒,强化防御工事,应付万一。

四野的居民、物资,也会全部转移、收藏。这样,军队开到那儿,势必无法立足,反让徐州刘备赢得主动。说到这里,荀或提醒曹操:对方坚壁清野,固垒以待我军。到那时,将军攻不能克,掠无所得,不出十天,全军就要不战自溃……“倘若吕布再次乘虚而入,我方多留兵力便不足以攻取徐州,少留兵力又不足以守住兖地,弄得兖州尽失,徐州未取,岂不是一举两失?”

曹操听了荀或的话,十分佩服,决定不再分兵东进,专与吕布对垒。后来,曹操果然大败吕布,平定兖州,巩固了后方根据地,为日后削平各地割据势力,统一中原,奠定了基础。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历史文化探索:片言折狱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语典故

    片言折狱,拼音是piànyánzhéyù,能用简单的几句话判决讼事,后指能用几句话就断定双方争论的是非。出自《论语·颜渊》。那么成语片言折狱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春秒时期,孔子有个学生叫子路,他身强体壮,粗暴好斗,在孔子的教育下有了改变,便以孔子为师。孔子出

  • 历史文化探索:怙恶不悛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怙恶不悛,怙:坚持。悛:悔改。读音是hùèbùquān,意为一贯作恶,不肯悔改。出自《左传·隐公六年》。那么典故怙恶不悛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西晋末年,中原再次出现混乱,一些少数民族在北方建立起独立的政权,史称16国时期。前赵的国君刘濯,本为匈奴族,他依仗武

  • 如何解释成语"轻如鸿毛"?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轻如鸿毛”?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轻如鸿毛【拼音】:qīngrúhóngmáo【解释】:鸿毛:大雁的毛。比大雁的毛还要轻。比喻非常轻微或毫无价值。【成语故事】:司马迁,字子长,汉夏阳人。父亲司马谈是汉武帝的太史令,他自幼受父亲影响

  • 成语"肝脑涂地"出自于哪里?"肝脑涂地"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肝脑涂地”出自于哪里?“肝脑涂地”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肝脑涂地】故事的主人公:刘邦,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娄敬(生卒年不详),后因刘邦赐姓改

  • 历史文化探索:以卵击石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语典故

    以卵击石,拼音是yǐluǎnjīshí,也可说成“以卵投石”,意思是拿蛋去碰石头,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自取灭亡。出自战国·荀况《荀子·议兵》。那么典故以卵击石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1、以卵击石出处《荀子·议兵》:“经桀作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绕沸。”2、

  • 成语"兵贵神速"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兵贵神速”?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兵贵神速【拼音】:bīngguìshénsù【解释】:神速:特别迅速。用兵贵在行动特别迅速。【成语故事】:“兵贵神速”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用兵以行动迅速为可贵。意思是用兵神速,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就会

  • 成语"市道之交"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市道之交”?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市道之交【拼音】:shìdàozhījiāo【解释】:指买卖双方之间的关系。比喻人与人之间以利害关系为转移的交情。【成语故事】:廉颇是战国时代赵国的大将,当他受到重用的时候,许多朋友常到他的住处饮

  • 历史文化探索:管中窥豹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语典故

    管中窥豹,从竹管里看豹,只能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痕。比喻见识狭小,看不到事物的全貌,了解不够全面。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也比喻可以从观察到的部分推测全貌。那么典故管中窥豹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王献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末子,十分聪明。长

  • 成语"东窗事发"有什么历史典故吗?"东窗事发"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东窗事发”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东窗事发”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1、成语故事相传南宋奸臣秦桧与妻子在东窗下谋害了抗金名将岳飞,地藏王(神明)化为一个行者到人间作证说东窗事犯了,秦桧不久就死了(见于元孔文卿《地藏王

  • 成语"扪虱而谈"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个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扪虱而谈”?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扪虱而谈【拼音】:ménshīértán【解释】:扪:按。一面捺着虱子,一面谈着。形容谈吐从容,无所畏忌。【成语故事】:这句成语原作“扪虱而言”,出自《晋书·王猛传》:“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诣之,一